自动旋转球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934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旋转球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球体,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其在内部 设置驱动装置及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体,从而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 动下可绕该支撑体转动。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品的不断发展,对工艺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要求逐渐提高,很 多工艺品也从静态逐渐向动态发展。例如,传统的地球仪是静态的,为了增 加其趣味性与娱乐性,产生了可绕支座转动的地球仪。现有工艺品的旋转物 体通常是安装在外部的支座上,通过驱动装置来驱动旋转物体绕该支座进行 转动。
然而,因旋转物体无法离开支座,而使整个工艺品受限于支座的设计, 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工艺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
此外,支座也使得整个工艺品变得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其内设驱动装置及与驱 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体,从而可在任意物体上绕自身支撑体自动转动,而 无需额外配备特定的支座,从而简化旋转球体的结构,且使旋转球体更具有 趣味性和娱乐性,还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包括旋转壳体、 支撑体、连接支撑体的驱动装置、及连接驱动装置且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的
传动件,该支撑体、驱动装置及传动件均收容于旋转壳体内,该旋转壳体设 有一开孔,支撑体暴露于开孔中,该驱动装置包括本体及从本体延伸出的输出轴,驱动装置的本体与支撑体固定连接,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件固 定连接,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与马达电性连接的电池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灵活方便,提高旋转球体的趣味 性与娱乐性,而且便于该旋转球体的携带。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 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自动旋转球体的立体分解图2为
图1中马达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3为
图1的组合图4为沿图3中4-4方向的剖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自动旋转球体的立体分解图6为图5的组合剖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自动旋转球体的立体分解图;及
图8为图7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摊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l-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旋转球体包括旋转壳体2、支 撑体4、连接支撑体4的驱动装置6、及连接驱动装置6且与旋转壳体2固定连接 的传动件8。该支撑体4、驱动装置6及传动件8均收容于旋转壳体2内。该旋转 壳体2设有一开孔20,该支撑体4微露出该开孔20,其暴露的外表面实质构成 旋转壳体2的一部分,保持了旋转壳体2的完整性。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壳 体2为地球仪。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壳体2可为任何大致呈现球体的造型,本实 用新型的球体包括但不限于圆球体及椭圆球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壳体2
包括第一壳体22及连接第一壳体22的第二壳体24,以便于安装驱动装置6及传 动件8。
该支撑体4包括一支撑座40及安装于支撑座40上的连接轴42,该支撑座40 收容于旋转壳体2的开孔20中,且未与开孔20接触,支撑体4外露的表面实质 构成旋转壳体2外表面的一部分,借以实现旋转壳体2外表面的完整性,从而 不影响旋转壳体2的整体造型。该连接轴42与驱动装置6固定连接。在本实用 新型自动旋转球体放置于其它物体上进行旋转时,旋转壳体2会把支撑体4遮 挡起来,使一般的观赏者看不到支撑体4,从而增加趣味性。
该驱动装置6包括本体与从本体中延伸出的可转动的输出轴,该本体包括 一马达62、与马达电性连接的电池安装座63及安装于电池安装座63的电池 64。在本实施例中,该马达62朝向支撑体4的位置上设有连接部66,连接部66 上设有一连接孔68。而支撑体4的连接轴42可插入到连接部66的连接孔68内, 从而将驱动装置6与支撑体4固定连接一起。在马达62相对连接部66的另一侧 上设有输出轴70,其与传动件8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件8呈圆盘 状,通过胶水周定连接于第一壳体22上。该电池64可为干电池、可充电电池 等,而马达62为减速马达。
一旦该马达62连通电源起动之后,该马达62的输出轴70可驱动传动件8带 动旋转壳体2围绕该支撑体4进行转动,由于该支撑体4未与该旋转壳体2直接 接触,使得在旋转壳体2受驱动装置6驱动而转动时,该支撑体4固定不动,从 而保证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球体于整体上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固定不变。
如图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旋转壳体2对应于开孔20处 设有安装座26, 一轴承10安装在安装座26的侧壁与支撑体4之间,从而在旋转 壳体2与支撑体4之间形成非直接接触的可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而且保证旋 转壳体2与支撑体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轴承10可采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 承。轴承10的内圈与支撑体4的连接轴42固定连接,而轴承10的外圈则与安装 座26的侧壁固定连接。
如图7-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将驱动装置6的电池安装 座63,设于支據体4内,该电池安装座63,可为现有电池盒结构,电池安装座的 盖子72设于支撑体对应旋转壳体2的开孔20的端部,以便于通过打开该盖子更 换电池。电池安装座盖子72与电池安装座63'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连接。该电
池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马达62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源给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 中,由于更换电池不需要打开旋转壳体,从而可将第一与第二壳体22、 24进 行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选择性实施例,在电池安装座与马达连接的电路上可以设置开 关(未图示),这种开关可以是现有的钢珠接触导通式开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球体可在任意物体上绕自身支撑体自动 转动,而无需额外配备特定的支座,从而简化旋转物体的结构,且使旋转物 体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还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壳体、支撑体、连接支撑体的驱动装置、及连接驱动装置且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的传动件,该支撑体、驱动装置及传动件均收容于旋转壳体内,该旋转壳体设有一开孔,支撑体暴露于开孔中,该驱动装置包括本体及从本体延伸出的输出轴,驱动装置的本体与支撑体固定连接,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件固定连接,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与马达电性连接的电池安装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微露出 该开孔,其暴露的外表面实质构成旋转壳体的一部分,保持了旋转壳体的完 整性。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包括一 支撑座及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上的连接轴,该支撑座未接触地收容于旋转壳体 的开孔中,该连接轴与驱动装置的本体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朝向支撑 体的位置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一连接孔以与支撑体的连接轴固定连 接,在马达相对连接部的另一侧上设有输出轴,其与传动件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旋转壳体对应于 开孔处设有安装座, 一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侧壁与支撑体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的电池 安装座设于支撑体内,电池安装座的盖子设于支撑体对应旋转壳体的开孔的 端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旋转壳体包括第 一与第二壳体,该第一与第二壳体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安装座与 马达连接的电路上设有开关。
9、 根据杈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电池安装座上装 有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旋转球体,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壳体为地球仪。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包括旋转壳体、支撑体、连接支撑体的驱动装置、及连接驱动装置且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的传动件,该支撑体、驱动装置及传动件均收容于旋转壳体内,该旋转壳体设有一开孔,支撑体暴露于开孔中,该驱动装置包括本体及从本体延伸出的输出轴,驱动装置的本体与支撑体固定连接,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件固定连接,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与马达电性连接的电池安装座。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球体可在任意物体上绕其支撑体自动转动,而无需额外配备特定的支座,从而简化旋转球体的结构,且使旋转球体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还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B44C5/00GK201070955SQ20072015083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良清, 王晓冰 申请人:王晓冰;李良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