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景观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489阅读:1448来源:国知局
立体景观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立体景观蓄水池。由塑料支撑的水滴形外壳奠定水池的格局范围,通过外壳顶端的橡胶隔带的排水槽防止蓄水池水位溢出,由内部第一段层和第二段层形成的阶梯式错层结构将内部规划为三层空间结构,进一步通过蓄水基座内部控水模块联通喷头,配合底部排水阀口,形成一体式联动水循环系统,节能怀抱,同时在外壳内预留一条结构槽,结构槽的两个腔室中可种植绿植,同时腔室内侧壁的缺口可将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腔室中,完成自动灌溉,构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景观蓄水池,使用前景更加广阔。
【专利说明】立体景观蓄水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内部阶梯式隔断营造立体布局的景观蓄水池。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无论是在东方或是西方人眼中,景观设计都是一个美丽的概念,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哪怕是同一景观设计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设计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设计是美的。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设计,合理的园林绿化不但能为建筑环境锦上添花,更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为体现不同格局的园林绿化结构设计,就需要多种的辅助结构来进行实施,在结构模块和使用工具上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如今,对园林绿化的结构建材以及使用工具的需求量正不断上升。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景观蓄水池,构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景观蓄水池,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景观蓄水池,由塑料支撑的水滴形外壳奠定水池的格局范围,通过外壳顶端的橡胶隔带的排水槽防止蓄水池水位溢出,由内部第一段层和第二段层形成的阶梯式错层结构将内部规划为三层空间结构,进一步通过蓄水基座内部控水模块联通喷头,配合底部排水阀口,形成一体式联动水循环系统,节能怀抱,同时在外壳内预留一条结构槽,结构槽的两个腔室中可种植绿植,冋时腔室内侧壁的缺口可将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腔室中,完成自动灌概,构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景观蓄水池,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工程建筑领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水池采用塑料材质塑模成水滴形外壳,奠定水池格局范围,外壳的顶端为弧形凸起的橡胶隔带,隔带上均匀开设矩形排水槽,在外壳的内部以阶梯错层结构将空间划分为三个段层,第一段层以外壳内部的前端为基础,构成半包围式结构,在半包围式结构的交接处连接第二段层,第二段层以外壳内部的后端为基础,构成半包围结构,其高度为第一段层的两倍,在外壳内部通过第一段层和第二段层形成贯通底部的圆形槽,在圆形槽中连接蓄水基座,蓄水基座中安置控水模块,控水模块中的电脑集成控制芯片安装在蓄水基座中,同时蓄水基座的底部连接排水阀口,进一步在蓄水基座的顶部连接喷头,喷头直接连接至蓄水基座内部的控水模块,同时喷头隐藏在动物造型的保护罩壳中,在外壳的内侧分割出一条结构槽,结构槽具有两个腔室,腔室的内侧壁中央开设缺口,构成绿植培植空间,丰富景观蓄水池的布置方案,实现了这种立体景观蓄水池的具体作用。其结构原理是:由塑料支撑的水滴形外壳奠定水池的格局范围,通过外壳顶端的橡胶隔带的排水槽防止蓄水池水位溢出,由内部第一段层和第二段层形成的阶梯式错层结构将内部规划为三层空间结构,进一步通过蓄水基座内部控水模块联通喷头,配合底部排水阀口,形成一体式联动水循环系统,节能怀抱,同时在外壳内预留一条结构槽,结构槽的两个腔室中可种植绿植,同时腔室内侧壁的缺口可将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腔室中,完成自动灌溉,构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景观蓄水池。这种立体景观蓄水池适用于建筑结构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景观蓄水池,由塑料支撑的水滴形外壳奠定水池的格局范围,通过外壳顶端的橡胶隔带的排水槽防止蓄水池水位溢出,由内部第一段层和第二段层形成的阶梯式错层结构将内部规划为三层空间结构,进一步通过蓄水基座内部控水模块联通喷头,配合底部排水阀口,形成一体式联动水循环系统,节能怀抱,同时在外壳内预留一条结构槽,结构槽的两个腔室中可种植绿植,同时腔室内侧壁的缺口可将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腔室中,完成自动灌溉,构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景观蓄水池,提升了这种立体景观蓄水池的实际职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原理图。
[0008]图中1.立体景观蓄水池,2.外壳,3.橡胶隔带,4.排水槽,5.第一段层,6.第二段层,7.圆形槽,8.蓄水基座,9.控水模块,10.排水阀口,11.喷头,12.结构槽,13.腔室,14.内侧壁,1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立体景观蓄水池1采用塑料材质塑模成水滴形外壳2,奠定水池格局范围,外壳2的顶端为弧形凸起的橡胶隔带3,隔带3上均匀开设矩形排水槽4,在外壳2的内部以阶梯错层结构将空间划分为三个段层,第一段层5以外壳2内部的前端为基础,构成半包围式结构,在半包围式结构的交接处连接第二段层6,第二段层6以外壳2内部的后端为基础,构成半包围结构,其高度为第一段层5的两倍,在外壳2内部通过第一段层5和第二段层6形成贯通底部的圆形槽7,在圆形槽7中连接蓄水基座8,蓄水基座8中安置控水模块9,控水模块9中的电脑集成控制芯片安装在蓄水基座8中,同时蓄水基座8的底部连接排水阀口 10,进一步在蓄水基座8的顶部连接喷头11,喷头11直接连接至蓄水基座8内部的控水模块9,同时喷头11隐藏在动物造型的保护罩壳中,在外壳2的内侧分割出一条结构槽12,结构槽12具有两个腔室13,腔室13的内侧壁14中央开设缺口 15,构成绿植培植空间,丰富景观蓄水池的布置方案,由塑料支撑的水滴形外壳2奠定水池的格局范围,通过外壳2顶端的橡胶隔带3的排水槽4防止蓄水池水位溢出,由内部第一段层5和第二段层形6成的阶梯式错层结构将内部规划为三层空间结构,进一步通过蓄水基座8内部控水模块9联通喷头11,配合底部排水阀口 10,形成一体式联动水循环系统,节能怀抱,同时在外壳2内预留一条结构槽12,结构槽12的两个腔室13中可种植绿植,同时腔室13内侧壁14的缺口 15可将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腔室13中,完成自动灌溉,实现立体景观蓄水池1的有效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景观蓄水池,蓄水池采用塑料材质塑模成水滴形外壳,奠定水池格局范围,其特征是,外壳的顶端为弧形凸起的橡胶隔带,隔带上均匀开设矩形排水槽,在外壳的内部以阶梯错层结构将空间划分为三个段层,第一段层以外壳内部的前端为基础,构成半包围式结构,在半包围式结构的交接处连接第二段层,第二段层以外壳内部的后端为基础,构成半包围结构,其高度为第一段层的两倍,在外壳内部通过第一段层和第二段层形成贯通底部的圆形槽,在圆形槽中连接蓄水基座,蓄水基座中安置控水模块,控水模块中的电脑集成控制芯片安装在蓄水基座中,同时蓄水基座的底部连接排水阀口,进一步在蓄水基座的顶部连接喷头,喷头直接连接至蓄水基座内部的控水模块,同时喷头隐藏在动物造型的保护罩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景观蓄水池,其特征是:在外壳的内侧分割出一条结构槽,结构槽具有两个腔室,腔室的内侧壁中央开设缺口,构成绿植培植空间。
【文档编号】B44C5/06GK204055133SQ20142044942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钟观永 申请人: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