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画烧结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08390阅读:192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图案处理的工艺,具体地说主要是涉及铜画烧结工艺,该工艺
也可用于金、银、铁、锡等金属表面图案的烧结。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铜器皿表面图案处理:有本色光滑处理、有錾刻图案处理、有鎏金、错金银处
理、有景泰蓝、有珐琅处理等;铜画烧结工艺与错金银工艺的效果最为接近,错金银工艺在
青铜饰件上的使用,它的一般做法为镶嵌法,其表现效果为铜面刻槽,嵌入金银丝、片,锤打
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的装饰效果;但与本工艺最接近的是它的另一种做法:
泥金法,是以金银汞的“混合剂”为原料,涂在铜器表面,然后用木炭烘烤使汞蒸发,金附
在器面不脱,而一个完整的错金银铜器作品往往经过4到6次的工序才能完成,要付出很大
的代价才能完成。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铜器表面处理因为以上的种
种特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而又因为其独特的工艺和复杂的做工,造价上和供需关系上
都无法受众;另外一方面,重金属汞的使用,增加了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则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铜画烧结工艺,其成品的效果可以
达到95%错金银工艺中镶嵌金银丝成品的效果,同时该工艺可以一次完成烧结,且避免了重
金属汞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1)铜画制作:在铜器皿表面进行凿刻或錾刻图案;
(2)糊状调和剂:用60%紫铜加40%锌经熔化、铸造成一块装铜合金,再经过无数次锻打
变成粉末,再加入等量的铜焊粉和适量的水,加热调和成糊状,以备使用;
(3)为加热技术:电炉均匀加热到850摄氏度时,并保持850摄氏度恒温加热,用氧气焊
枪同时加热,使铜合金粉末自然熔化于图案的凹纹里;
(4)打磨抛光:用粗细不同的打磨片进行多次打磨,直到图案完整晰出;
(5)着色:紫铜器皿与硫化钾溶液产生化学反应变黑色,其反应方程
式:2Cu+O2+2K2S+2H2O=2CuS+4KOH,而烧结在紫铜器皿表面的铜合金浸入硫化钾溶液里20
秒,几乎不反应、不变色,保留铜合金原来的颜色:金黄色,两种不同的颜色形成鲜明对
比,使得画面清晰可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自制铜合金粉末以及铜焊粉,价格低,无毒无
害,化学剂易于回收,采用本工艺制作的铜画画面为金属线条,呈金属本色,整个图案部分:
轮廓分明、颜色纯正、永不褪色;本工艺不但有金黄、银白、雅黑多种颜色,而且有工序简、
造价少、能耗低、无污染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铜器皿表面凿刻/錾刻出的凹纹图
图2为铜锌合金粉末图
图3为铜焊粉图
图4为铜锌合金调和剂图
图5为调和剂涂抹操作图
图6为电炉、氧气焊枪同时加热图
图7为硫化钾溶液图
图8为作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铜画烧结首先要在铜器皿上凿刻或錾刻出图案凹纹(图1);用60%紫铜加40%锌经熔
化、铸造成一块装铜合金,再经过无数次锻打变成锌合金粉末(图2),铜锌合金粉末(图2)
和铜焊粉(图3)按1∶1的量调配,再加适量水、加热、搅拌制成糊状铜锌合金粉末调和剂
(图4),调和剂的涂抹操作(图5),需准确地、满满地把调和剂涂在整个图案的凹纹(图
1)中;然后将铜器皿放在电炉上,均匀加热到850摄氏度,并保持850摄氏度恒温加热,同
用氧气焊枪同时对图案部位加热(图6),使铜锌合金粉末熔化填满整个图案;再把图案表
面打磨平整,打磨分粗打磨一次,细打磨两次,图案完好、线条清晰、表面平整即为打磨完
成;取棉毛轮沾金属抛光蜡对器皿整个表面进行抛光;再用去油剂洗去表面油渍;最后将铜
器皿完全浸在25摄氏度7.5%硫化钾溶液(图7)中(完成后硫化钾废液集中化学回收处理),
浸泡20秒,紫铜器皿与硫化钾溶液产生化学反应变黑色,铜、锌合金图案与硫化钾溶液不产
生化学反应,保留原来的金属颜色:金黄色,两种不同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清晰

可见,此时取出器皿,清水冲洗,自然光晾干,上光油,完成作品(图8);图案部分为均
为金属线条,整个图案部分轮廓分明、颜色纯正、不褪色、不脱落;本工艺不但可以很好地
解决铜画面中点、线、面的表现,而且可以做出金黄、银白、雅黑等丰富的色彩。
上述仅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依照上述实施例
所做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