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5064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制作工艺,具体说是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柳编工艺品各式多样,例如:柳编画、柳编花瓶、柳编小工艺品等等,这些柳编工艺品深受小朋友喜爱,现有柳编工艺品的制作方式格式多样,但现有柳编工艺的加工方式各式多样,但是加工过程都很复杂,操作繁琐,也导致柳编工艺品的加工速度慢,加工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加工过程简单,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固定加工方式可以实现柳编工艺品的快速加工功能,加工速度快,加工效果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柳枝:选用长势良好、分枝较多、较长、节点4-6个之间的青柳枝作为原材料;

步骤二、修剪:将得到的青柳枝中的分枝进行修剪,分枝数量在3-5个之间;

步骤三、分叉定位:先将青柳枝的主杆用图钉进行分叉固定,然后再依次将分枝进行图钉定位固定;

步骤四、晒干:然后将分叉定位好的青柳枝在太阳下曝晒3-8天,青柳枝变为干燥的柳枝;

步骤五、涂料:然后在晒干之后的柳枝表面依次图上防腐涂料和防锈涂料;

步骤六、固定成型:将涂料完毕之后的柳枝拉镶嵌在两个透明玻璃板之间即可,就得到了柳编工艺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的修剪步骤中修剪后分枝的长度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的分叉定位步骤中分叉定位后的每个分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通过上述制作方式制备得到的柳编工艺品,加工过程简单,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固定加工方式可以实现柳编工艺品的快速加工功能,加工速度快,加工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柳枝:选用长势良好、分枝较多、较长、节点4个之间的青柳枝作为原材料;

步骤二、修剪:将得到的青柳枝中的分枝进行修剪,分枝数量在3个之间;

步骤三、分叉定位:先将青柳枝的主杆用图钉进行分叉固定,然后再依次将分枝进行图钉定位固定;

步骤四、晒干:然后将分叉定位好的青柳枝在太阳下曝晒3天,青柳枝变为干燥的柳枝;

步骤五、涂料:然后在晒干之后的柳枝表面依次图上防腐涂料和防锈涂料;

步骤六、固定成型:将涂料完毕之后的柳枝拉镶嵌在两个透明玻璃板之间即可,就得到了柳编工艺品。

所述步骤二的修剪步骤中修剪后分枝的长度相等。

所述步骤三的分叉定位步骤中分叉定位后的每个分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相等。

实施例二:

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柳枝:选用长势良好、分枝较多、较长、节点5个之间的青柳枝作为原材料;

步骤二、修剪:将得到的青柳枝中的分枝进行修剪,分枝数量在4个之间;

步骤三、分叉定位:先将青柳枝的主杆用图钉进行分叉固定,然后再依次将分枝进行图钉定位固定;

步骤四、晒干:然后将分叉定位好的青柳枝在太阳下曝晒5天,青柳枝变为干燥的柳枝;

步骤五、涂料:然后在晒干之后的柳枝表面依次图上防腐涂料和防锈涂料;

步骤六、固定成型:将涂料完毕之后的柳枝拉镶嵌在两个透明玻璃板之间即可,就得到了柳编工艺品。

所述步骤二的修剪步骤中修剪后分枝的长度相等。

所述步骤三的分叉定位步骤中分叉定位后的每个分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相等。

实施例三:

一种柳编工艺品专用柳枝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柳枝:选用长势良好、分枝较多、较长、节点6个之间的青柳枝作为原材料;

步骤二、修剪:将得到的青柳枝中的分枝进行修剪,分枝数量在5个之间;

步骤三、分叉定位:先将青柳枝的主杆用图钉进行分叉固定,然后再依次将分枝进行图钉定位固定;

步骤四、晒干:然后将分叉定位好的青柳枝在太阳下曝晒8天,青柳枝变为干燥的柳枝;

步骤五、涂料:然后在晒干之后的柳枝表面依次图上防腐涂料和防锈涂料;

步骤六、固定成型:将涂料完毕之后的柳枝拉镶嵌在两个透明玻璃板之间即可,就得到了柳编工艺品。

所述步骤二的修剪步骤中修剪后分枝的长度相等。

所述步骤三的分叉定位步骤中分叉定位后的每个分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相等。

通过实施一、实施二和实施三制备得到的柳编工艺品,相比现有技术中普通加工方法制作得到的柳编工艺品,加工过程简单,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固定加工方式可以实现柳编工艺品的快速加工功能,加工速度快,加工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