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金刚石雕刻刀。
背景技术:
金刚石的高硬度和优良物理机械性能使得金刚石工具成为加工各种坚硬材料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金刚石工具目前按制造方法和工艺通常可分为电镀、烧结和钎焊工具产品,各种不同工艺制造的金刚石工具各有优劣。
电镀金刚石工具电镀工艺简单,制作容易,但电镀金刚石工具上电沉积的镀层金属与磨料和磨具基体的界面上均不存在牢固的化学冶金结合,磨料只是被机械包覆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因此金属镀层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力小,极容易因磨料脱落和镀层成片剥离导致砂轮的整体失效。
烧结金刚石工具是预合金粉末胎体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压坯烧结而成,金刚石孕镶在预合金粉末胎体中,金刚石与一般金属合金之间具有很高的界面能,金刚石颗粒不能为一般低熔点合金所浸润,粘结性差。在传统的制造技术中,金刚石颗粒仅靠胎体收缩后产生的机械夹持力镶嵌于胎体金属基中,而没有形成牢固的化学键结或冶金结合,导致金刚石颗粒在工作中易与胎体金属基分离,大大降低了金刚石工具的寿命及性能水平。
钎焊金刚石工具是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金属作为钎料,加热后,钎料熔化,焊件不熔化,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将焊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但是钎焊的金刚石工具虽然锋利度较高,但是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锋利度高的金刚石雕刻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刚石雕刻刀,其中:包括刀柄及刀头,所述刀头外包括金刚石烧结层,所述烧结层外设置有金刚石钎焊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烧结金刚石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金刚石颗粒包覆在合金之内,再压制到刀杆上,形成的烧结层由于金刚石含量在整个层面上都有,使用寿命长,但是金刚石在烧结层的出刃高度较小,锋利度较小;在烧结层外设置有钎焊层,钎焊层的金刚石颗粒主要分布在表面,出刃高度高,锋利度好,并且在钎焊层磨损一部分之后,仍会有锋利的金刚石颗粒残留,提高雕刻刀的锋利度,并且钎焊层主要分布在烧结层的侧面,相对于端部磨损较小,雕刻时钻入更加顺畅,避免边缘卡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头整体采用金刚石烧结,金刚石烧结层直接与刀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头整体都为烧结的金刚石,从而具有更大的有效工作体积,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头还包括与刀柄一体设置的芯柱,所述金刚石烧结层烧结在芯柱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柱的设置能提高刀头与刀柄的连接的强度,从而不容易发生断折,同时芯柱可以减少烧结层的设置,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钎焊层直接钎焊在烧结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采用钎焊工艺在烧结层外进行加工,生产方便,且钎焊层和烧结层的性能可以较好的融合互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头为球头、锥度球头或平底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柄为三角柄、六角柄或圆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设置的磨削结构可以在多种多样的金刚石雕刻刀中使用,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钎焊层与烧结层的厚度比在1:3-1: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钎焊层主要用于增强金刚石工具的锋利度,并且金刚石的主要覆盖在顶面一层,厚度无需太大即可实现,烧结层在钎焊层发生磨损后可继续工作,并且在钎焊层完全磨损前,钎焊层残留的金刚石颗粒能增强工具表面的锋利度,采用5:1~3:1比例在钎焊层完全磨损之前,烧结层未磨损至刀杆,保证了金刚石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钎焊层上金刚石颗粒的出刃高度大于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刚石出刃高度较高,因此金刚石与被加工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大,锋利度增加,从而具有良好锋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刀柄;2、芯柱;3、烧结层;4、钎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金刚石雕刻刀,参照图1,包括刀头和刀柄1,刀头整体采用金刚石烧结,金刚石烧结层3直接与刀柄连接,金刚石烧结层3外直接钎焊有金刚石钎焊层4,刀头为锥度球头,所述刀柄1为圆柱柄,钎焊层4中金刚石颗粒的出刃高度为50%。
实施例二:
一种金刚石雕刻刀,参照图2,包括刀头和刀柄1,刀头包括与刀柄一体设置的芯柱2和烧结在芯柱2外的金刚石烧结层3,烧结层3外直接钎焊有金刚石钎焊层4,刀头为锥度球头,所述刀柄1为圆柱柄,钎焊层4与烧结层3的厚度比为1:3,钎焊层4中金刚石颗粒的出刃高度为40%。
实施例三:
一种金刚石雕刻刀,参照图3,包括刀头和刀柄1,刀头包括与刀柄一体设置的芯柱2和烧结在芯柱2外的金刚石烧结层3,烧结层3外直接钎焊有金刚石钎焊层4,刀头为平底头,所述刀柄1为六角柄,钎焊层4与烧结层3的厚度比为1:5,钎焊层4中金刚石颗粒的出刃高度为6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