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006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炫光效果的装饰片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服装、鞋子和帽子等物品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在服装、鞋子和帽子等物品上经常固定有装饰片,传统的装饰片是非常简单的,仅仅在基材的表面印刷、缝纫或粘贴商标图案。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喜欢也在发生改变,尤其是年轻一代,喜欢服装、鞋子和帽子上具有醒目的炫光的饰片,而现有技术的具有炫光效果的饰片的视觉效果及明亮度较为一般,色彩变化也较为单一,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一种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具有更好的炫光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一种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具有更好的炫光效果的同时具有极好的防伪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包括通过成型工艺得到相应形状的透明的基片,基片的背面成型有若干立体形状的内凹在基片背面的穴腔,穴腔朝向基片正面的一侧形成一立体光效面,立体光效面由若干大小不一且倾斜角度各不相同的小型面片拼接而成;基片的背面通过真空镀工艺镀有一金属反射膜层,金属反射膜层从基片背面覆盖各立体光效面,在各立体光效面的背面分别形成一立体光效反射层;基片正面通过喷涂工艺形成一透明的调色树脂层,调色树脂层包括透明无色的调色树脂区和/或分别具有不同颜色的透明的调色树脂区;调色树脂层的表面通过光学镀工艺在镀有一层透光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穴腔的底面敞开,各穴腔的高度各不相同,各穴腔的底面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相邻的穴腔的距离各不相同,穴腔布满基片的背面;所述小型面片包括曲面和平面,所述立体光效面凸向基片的正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片选用塑料或树脂材料制成的透明片材,基片的厚度为0.2~3mm;所述金属反射膜层选用铝反射膜层,金属反射膜层的厚度为1~10μm;调色树脂层的厚度为5~50μm;所述透光膜选用透明的金属镀膜,透光膜的厚度为0.3~10μ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片正面设置有若干具有不同颜色的透明的调色树脂区,各调色树脂区连成一片并组成所述调色树脂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正面的局部区域和/或调色树脂层表面的局部区域通过光学镀工艺镀有一显性图案层,显性图案层包含有彩色图案,所述显性图案层至少分布在两个不同颜色的调色树脂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色树脂层设置有至少一防伪图案凹印,防伪图案凹印是凹陷于调色树脂层表面的隐性防伪图案的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膜覆盖所述调色树脂层及所述防伪图案凹印,所述透光膜填满防伪图案凹印,且覆盖在防伪图案凹印及其周边区域上方的透光膜的外表面是连续平整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伪图案凹印的表面设置有一通过火焰喷涂工艺将纳米级的氧化锆粉均匀喷涂在基片正面而形成的透明的纳米氧化锆复合层,纳米氧化锆复合层的顶面略低于所述调色树脂层的顶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伪图案凹印中设置有一乙酸丁酯层和一纳米氧化锆复合层,乙酸丁酯层位于防伪图案凹印的底部,纳米氧化锆复合层位于防伪图案凹印的上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氧化锆复合层的平均厚度为0.5~2μm,纳米氧化锆复合层的表面布满凸起的粒状体。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具有更好的炫光效果,在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的色彩和色彩变化,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呈现更炫酷的色彩变化,且色彩更加透亮。

本实用新型在调色树脂层形成防伪图案凹印,在附着有水雾、水汽或水珠时显现隐性防伪图案,使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具有极好的防伪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调色树脂层设置有防伪图案凹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调色树脂层防伪图案凹印中设置有纳米氧化锆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片 2、金属反射膜层 3、调色树脂层 4、透光膜 5、显性图案层 6、防伪图案凹印 7、纳米氧化锆复合层 8、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包括通过成型工艺得到相应形状的透明的基片1,所述基片1选用塑料或树脂材料制成的透明片材,基片1为薄片或薄条,基片1的厚度为0.2~3mm,基片1的正面或背面可以成型有不同形状的实体。其中,呈片材形状,可以规则形状的片材,如圆形片材、椭圆形片材、方形片材或长条形的薄型片材,也可以不规则形状的片状,可以是平面形状的片状,也可以立体的曲面形状的片状;基片1的轮廓边缘形状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基片1也可以中部局部镂空,例如制成各种产品的商标形状,或者制作成所需要的各种装饰图案的形状。

基片1的背面成型有若干立体形状的内凹在基片1背面的穴腔8,穴腔8朝向基片正面的一侧形成一立体光效面,立体光效面由若干大小不一且倾斜角度各不相同的小型面片拼接而成。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基片1的正面为光滑面,在基片1的背面成型有若干立体形状的内凹在基片1背面的穴腔8,穴腔8的底面敞开,各穴腔8的高度各不相同,各穴腔8的底面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相邻的穴腔8的距离各不相同,穴腔8布满基片1的背面;

穴腔8朝向基片1正面的一侧形成一立体光效面,立体光效面凸向基片1的正面;立体光效面由若干大小不一且倾斜角度各不相同的小型面片拼接而成;小型面片包括曲面和平面。它使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位置都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从侧面观察和正面观察各有不同视觉效果,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呈现不同的色彩,另外,在动态观察的过程中,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视觉效果各不相同,且存在一种动态变化,同时更加色彩炫丽。

基片1的背面通过真空镀工艺镀有一金属反射膜层2,形成的金属反射膜层2为铝反射膜层,金属反射膜层2的厚度为1~10μm。金属反射膜层2从基片1背面覆盖各立体光效面,在各立体光效面的背面分别形成一立体光效反射层;

基片1正面通过喷涂工艺形成一透明的调色树脂层3,调色树脂层3包括透明无色的调色树脂区和/或分别具有不同颜色的透明的调色树脂区;通过多次喷涂作业在基片1正面的不同区域分别喷涂具有不同颜色的透明的调色树脂区,各调色树脂区连成一片并组成所述调色树脂层3,形成在基片1正面的调色树脂层3包括透明无色的调色树脂区和分别具有不同颜色的透明的调色树脂区,调色树脂层3的厚度为5~50μm,调色树脂层3的较佳厚度为6~8μm。图1所示。调色树脂层3是透明的着色层或实色层,不但具有滤光的效果,还能增加调色树脂层3可以控制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色彩变化趋势,调色树脂层3的厚度为8~10μm。从正面观察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时,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区域呈现相同的色彩,且从正面动态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时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各个区域具有基本相同的色彩变化。而从侧面或倾斜角度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时,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区域呈现不相同的色彩,各区域呈现的色彩接近于喷涂在该区域的调色树脂层3的色彩,且从侧面或倾斜角度动态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时,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调色树脂层3的表面通过光学镀工艺在镀有一层透光膜4。透光膜4选用透明的金属镀膜,透光膜4的厚度为0.3~10μm,透光膜4的较佳厚度为3~5μm。透光膜4第一起保护作用,第二,具有重要的光学作用。

本实施例中,透光膜4配合基片1、立体光效面和调色树脂层3共同作用,提高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位置的折射率和反射率的变化幅度,且折射率和反射率更加趋向于无方向性,在静态观察的过程中,人眼从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色彩,在动态观察过程中,即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移动或晃动的过程中,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色彩分别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不同区域的视觉效果各不相同,且存在一种动态变化,同时更加色彩炫丽。

综上所述,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具有静态炫光效果和动态炫光效果,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呈现出更多的色彩变化,且色彩更加透亮,具有更好的炫光效果。

实施例二

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调色树脂层3表面的局部区域通过光学镀工艺镀有一显性图案层5,显性图案层5包含有彩色图案,显性图案层5可以为商标文字等识别性符号,也可以为装饰性图案,显性图案层5至少分布在两个不同颜色的调色树脂区。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基片1正面的局部区域通过光学镀工艺镀有一显性图案层5,当然,也可以在基片1正面的局部区域和调色树脂层3表面的局部区域均镀有一显性图案层5。

本实施例除了实施例一的效果之处,人眼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均可以观察到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显性图案层5,显性图案层5的不同区域的色彩各不相同,且在动态观察显性图案层5时,显性图案层5的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能够更加凸显出显性图案层5。

实施例三

具有防伪功能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之上增加隐性防伪图案,其不同之处在于,调色树脂层3设置有至少一防伪图案凹印6,防伪图案凹印6是凹陷于调色树脂层3表面的隐性防伪图案的形。透光膜4覆盖所述调色树脂层3及所述防伪图案凹印6,所述透光膜4填满防伪图案凹印6,且覆盖在防伪图案凹印6及其周边区域上方的透光膜4的外表面是连续平整的。

本实施例除了实施例二的效果之处,本实施例中,先在调色树脂层3形成防伪图案凹印6,再通过学镀工艺镀有一层透光膜4,透光膜4表面光滑。由于防伪图案凹印6是透明无色的,在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的过程中,无论从任何角度、任何距离和位置观察观察聚光变炫光装饰片,人眼都观察不到隐性防伪图案,隐性防伪图案不会显现出来。当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隐性防伪图案所在区域附着有水雾、水汽或水珠时,在光线折射作用下,人眼则能够观察到通过通过折射光线所形成而显现出来隐性防伪图案,人眼所观察到的并非是由隐性防伪图案的反射光线所形成的图案本体,而是由折射光线所形成的图案,与海市蜃楼的原理相似,观察到的隐性防伪图案是浮现在透光膜4的表面,隐性防伪图案也可以是浮现在透光膜4的上方,且呈纯灰色的激光图案效果,具有极好的防伪性能。

实施例四

具有防伪功能的聚光变炫光装饰片,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改进,是在防伪图案凹印6中增加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其不同之处在于,防伪图案凹印6的表面设置有一通过火焰喷涂工艺将纳米级的氧化锆粉均匀喷涂在基片1正面而形成的透明的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的平均厚度为0.5~2μm,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的表面布满凸起的粒状体。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的顶面略低于所述调色树脂层3的顶面。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防伪图案凹印6中设置有一乙酸丁酯层和一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乙酸丁酯层位于防伪图案凹印6的底部,纳米氧化锆复合层7位于防伪图案凹印6的上部。

本实施例除了实施例三的效果之处,当聚光变炫光装饰片的隐性防伪图案所在区域附着有水雾、水汽或水珠时,人眼则能够观察到通过折射光线所形成而显现出来的隐性防伪图案,显现出来的隐性防伪图案与周边区域相比具有更大的色差,显现出来的隐性防伪图案呈彩色效果,在动态观察过程中其色彩呈现动态变化,具有炫丽彩色变化效果,具有极好的防伪性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