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布结构及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9968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布结构及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贴布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贴布结构及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升产品外形的美观度,通常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一项贴布加工工艺,即在产品壳体的外表面贴上一层布艺品。通常,产品壳体为长方体结构,该结构由上盖、底座以及围设于上盖与底座之间的侧板组成,其常用的贴布方法为:

1、将布料放置在工作台上;

2、将未安装底座的产品壳体倒置于工作台上,使得上盖的外表面与工作台接触,并且保持上盖的中心点与布料的中心点位置一致。

3、将布满竖针的木板放在产品壳体内部的上盖上;

4、将布料由上盖底部的四周沿侧板外表面拉至壳体内部,在拉平后固定于木板的竖针上,从而将布料包裹与上盖和侧板的外表面;

5、在侧板与底座相接触的边缘部,将布料与侧板的此边缘部粘合,之后热切去掉多余的布料;

6、安装底座。

然而,当产品壳体为中空壳体时,由于中空壳体并无上盖和底座,上述惯用的贴布工艺并不适用,为此一般采用将布料在中空壳体外侧进行围绕形成包裹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不仅操作复杂,包裹效率低,而且在壳体的外侧面会留下布料剪切线和贴合线,影响美观,包裹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布结构及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贴布操作复杂、美观效果差等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布结构,包括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固定有塑胶环,且所述塑胶环的环内区域为镂空。

可选的,所述塑胶环固定于所述网布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塑胶环固定于所述网布的反面。

可选的,所述塑胶环通过粘贴或者热压固定于所述网布上。

一种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所述产品壳体由若干侧板围设而成,其顶部形成有第一开口、底部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贴布方法包括:

在网布上固定一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适配的塑胶环;

去除所述塑胶环内网布,使得整个网布形成镂空;

将所述塑胶环与所述产品壳体的第二开口的边缘部相固定;

将所述网布,由所述产品壳体的第二开口的边缘部,沿产品壳体的外侧面拉至第一开口内部;

在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部将其与网布热压固定,之后剪掉第一开口内的多余网布。

可选的,所述在网布上固定一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适配的塑胶环的步骤中,所述塑胶环固定于网布的反面。

可选的,在所述将塑胶环与产品壳体的第二开口的边缘部相固定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塑胶环上所连接的网布从塑胶环内翻出,使得网布的正面朝内、反面朝外,同时网布包裹住塑胶环。

可选的,在所述将网布拉至第一开口内部之后、在第一开口的边缘部将其与网布热压固定之前,还包括:在第一开口内放置一布满竖针的木板,在网布拉至第二开口内时将网布边缘通过竖针固定。

可选的,所述去除塑胶环内网布的方法为:通过热切方式去除塑胶环内网布。

可选的,所述将塑胶环与产品壳体的第二开口的边缘部相固定的方法为:通过超声波或者打胶方式将塑胶环与第二开口的边缘部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塑胶环来实现对中空壳体的贴布,操作简单、快速,无需寻找网布和壳体的中心点以使两者保持一致,只需将连接有网布的塑胶环与壳体的开口对齐即可,由于多余网布是沿壳体开口的边缘部进行剪切的,因而保证了产品壳体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贴布结构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塑胶环热压至网布上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网布热切形成镂空后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网布从镂空处翻出后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带网布的塑胶环与壳体固定后的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网布贴至壳体表面后的结构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流程图;

图示说明:产品壳体1、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塑胶环2、网布3。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中空壳体,由于其不具有上盖和底座部分,因而仅需对其外侧面进行贴布处理,而为保证贴布效果需确保两个重点:

一个重点在于如何将网布与中空壳体的中心对齐,保证在贴布前和贴布过程中布料能够在中空壳体的四周均匀分布,从而有效保证中空壳体各侧面的贴布效果的一致性;

另一个重点在于如何避免在中空壳体的外侧面留下布料剪切线和贴合线,使得剪切线和贴合线对外不可见,保持中空壳体的外部整体效果,提升美观度。

因而,为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重点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塑胶环来辅助贴布的方案,不仅可降低贴布操作难度,提高贴布效率,而且可有效保证产品壳体在贴布后的美观度。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述实施例中,待贴布的产品壳体1,其由若干侧板围设而成,其顶部形成有第一开口11、底部形成有第二开口12,该壳体具体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或者长方体等结构。其中,两个开口可以相互贯通,也可以不贯通;两个开口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开口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方便描述,在贴布方法说明过程中,贴布的操作方向以由产品壳体底部向顶部为例,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采用由产品壳体顶部向底部贴布的操作方向,两者只是贴布操作方向的不同,具体贴布方法原理完全相同。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布结构,其包括:塑胶环2和与塑胶环2固定连接的网布3,且塑胶环2的环内区域为镂空。

为实现对网布3的最大利用率,避免布料浪费,塑胶环1优选固定于网布3的中心位置。

当网布3具有正反面时,为避免塑胶环2在完成贴布时因外露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塑胶环2优选地固定于网布3的反面。

塑胶环2,可通过热压、粘贴等方式固定于网布3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具体不限。

塑胶环2的形状和尺寸与位于产品壳体1底部的第二开口12相一致。

应用本实施例的贴布结构进行贴布操作时,可直接产品壳体1放置于网布3的反面且使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与塑胶环2相对应,从外部对壳体1进行包裹,使得塑胶环2隐藏于内部。这种方式无需寻找产品壳体1的中心点与网布3的中心点,只需将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的位置对应即可。

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批量生产该贴布结构,再通过机器或者人工轻松地将网布贴至产品壳体1的外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该图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壳体的贴布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01、将一个塑胶环2固定于网布3上,如图3所示。

本步骤中,塑胶环2的形状和尺寸与位于产品壳体1底部的第二开口12相一致。

为实现对网布3的最大利用率,避免布料浪费,塑胶环2优选固定于网布3的中心位置,这样可根据产品壳体1的待贴布面积大小来确定所需的最小网布3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布3的两个面分别为正面和反面,在贴布过程中要保证网布3的正面朝外,所以塑胶环2优选固定于网布3的反面,这是为了在对壳体外侧贴布时使得塑胶环2隐藏于网布3与壳体之间,避免在贴布完成后塑胶环2外露,影响壳体的整理外观效果。

塑胶环2在网布3上的固定方式可采用传统的各种方式,例如热压、粘贴等。

步骤S202、去除塑胶环2内部的网布部分,使得整个网布3形成镂空,形成贴布结构,如图4所示。

由于产品壳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12,此处不需要贴布,如果在贴布完成后再去除第二开口12处的网布3,去除操作难度高且效果差,因而本实施例采用在对产品壳体1进行贴布之前,将此第二开口12对应位置的网布部分进行去除。

去除部分区域内网布3的方式可以采用热切方式,既快速又准确。

步骤S203、将塑胶环2上所连接的网布3从塑胶环2内翻出,使得网布3的正面朝内、反面朝外,同时网布3包裹住塑胶环2,如图5所示。

步骤S204、将带有网布3的塑胶环2固定于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位置,并保持网布3的反面朝向产品壳体1一侧,如图6所示。

本步骤中,由于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的形状及尺寸均与第二开口12相匹配,因而可以轻易地将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相对应放置,无需寻找两者的中心点位置。

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可采用超声波或者打胶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具体不进行限制。

步骤S205、将塑胶环2四周的网布3,由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边缘,沿产品壳体1的外侧面拉至第一开口11内部,使得网布3将产品壳体1的外侧进行完全包裹,并在第一开口11的边缘部将网布3与壳体热压固定,之后热切剪掉第一开口11内多余网布部分,如图7所示。

由于在步骤S204中,网布3已通过塑胶环2固定于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使得网布3位于产品壳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且网布3与产品壳体1的位置相对固定,因而在本步骤S205中网布3可以轻易、准确、快速地由产品壳体1的底部均匀地沿外侧拉至顶部。

在网布3拉至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内时,为方便网布3与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固定,可以预先在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内放置一布满竖针的木板,在网布3拉至第二开口12内时将网布3边缘通过竖针固定,再将网布3与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进行固定、切除多余网布3。

综上,本实施例利用塑胶环2来实现对中空壳体的贴布,操作简单、快速,而且由于多余网布3是沿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进行剪切的,因而不影响产品壳体1的美观度。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8,该图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壳体1的贴布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801、将塑胶环2固定于网布3上。

本步骤中,塑胶环2的形状和尺寸与位于产品壳体1底部的第二开口12相一致。

塑胶环2优选固定于网布3的中心位置,这样可根据产品壳体1的待贴布面积大小来确定所需的最小网布面积。

为了在对壳体外侧贴布时使得塑胶环2隐藏于网布3与壳体之间,避免在贴布完成后塑胶环2外露,影响壳体的整理外观效果,塑胶环2优选固定于网布3的反面。

塑胶环2在网布3上的固定方式可采用传统的各种方式,例如热压、粘贴等。

步骤S802、去除塑胶环2内部的网布部分,使得整个网布3形成镂空,形成贴布结构。

去除部分区域内网布3的方式可以采用热切方式,既快速又准确。

步骤S803、将带有网布3的塑胶环2固定于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位置,并保持网布3的反面朝向产品壳体1一侧。

本步骤中,由于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的形状及尺寸均与第二开口12相匹配,因而可以轻易地将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相对应放置,无需寻找两者的中心点位置。

塑胶环2与第二开口12的边缘部可采用超声波或者打胶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具体不进行限制。

步骤S804、将塑胶环2四周的网布3,由产品壳体1的第二开口12边缘,沿产品壳体1的外侧面拉至第一开口11内部,使得网布3将产品壳体1的外侧进行完全包裹,并在第一开口11的边缘部将网布3与壳体热压固定,之后热切剪掉第一开口11内多余的网布部分。

与实施例二相比,本实施例省略了步骤S203,通过将产品壳体1直接固定连接于塑胶环2一侧,在贴布时网布3可直接覆盖塑胶环2使其对外不可见,更加简单、快速。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