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110发布日期:2018-10-30 23:2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刻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



背景技术:

寿山石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现有的寿山石雕刻的刀具都是平斜刀进行雕刻的,如图1所示的寿山石刻刀,刀刃平不够灵活,无法深入雕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双向用刀,转折灵活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刀身,另一端为刀头;

所述刀头包括底面、刀刃、刀头两侧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所述刀刃位于刀头自由端并邻接于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的侧边在底面上形成的夹角为30-40度,所述第一切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50度,所述第二切面与底面的夹角为60-70度;

所述刀刃的宽度为3-5mm,所述刀刃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中进行寿山石雕刻的平斜刀,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进行了改进,总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斜尖刀,整体稳定不松动,刻刀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呈30度左右的夹角,可以双向用刀,转折灵活,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更能体现出深刀雕这个技法,也就是说在创作上能在同样的深度下,用刀更能收放自如,可以更贴近直角平面创作,能更容易表现出阴影面积,这能出光线折射效果。而在下刀上,会更加凌厉。在近景的刻画上更加凸显,圆润。在远景的刻画中能更精细,更见功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刀身;2、刀头;21、刀刃;22、第一切面;23、第二切面;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呈30度左右的夹角,可以双向用刀,转折灵活,可应用于“深刀雕”技法中。

“深刀雕”技法为有效的控制住刀法的深浅、力度,可以做到想薄就如同薄意雕作品,想深就如同浅浮雕作品的雕刻技法。

请参照图2,一种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刀身1,另一端为刀头2;

所述刀头2包括底面、刀刃21、刀头2两侧的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所述刀刃21位于刀头2自由端并邻接于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所述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的侧边在底面上形成的夹角为30-40度,所述第一切面22与底面的夹角为30-50度,所述第二切面23与底面的夹角为60-70度;

所述刀刃21的宽度为3-5mm,所述刀刃21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平斜刀进行寿山石雕刻,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进行了改进,总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斜尖刀,整体稳定不松动,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呈30度左右的夹角,可以双向用刀,转折灵活。用这样的刀具,能体现出深刀雕这个技法,也就是说在创作上能在同样的深度下,用刀更能收放自如,可以更贴近直角平面创作,能更容易表现出阴影面积,这能出光线折射效果。而在下刀上,会更加凌厉。在近景的刻画上更加凸显,圆润。在远景的刻画中能更精细,更见功力!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刀刃21的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刀刃使进刀更均匀、平稳、准确。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刀身1上套设有橡胶套3。此结构提高了雕刻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橡胶套3与刀身1之间设有润滑油。此结构能够保护刻刀,使其不易生锈,延长了刻刀寿命。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本体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的侧边在底面上形成的夹角为30度,所述第一切面22与底面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切面23与底面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刀刃21的宽度为3mm,所述刀刃21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60度。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中,所述刀身1背离刀头2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形。此结构使刻刀没有棱角,握持更舒适。

实施例一:

一种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刀身1,另一端为刀头2;

所述刀头2包括底面、刀刃21、刀头2两侧的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所述刀刃21位于刀头2自由端并邻接于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所述第一切面22和第二切面23的侧边在底面上形成的夹角为30度,所述第一切面22与底面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切面23与底面的夹角为60度。所述刀刃21的宽度为3mm,所述刀刃21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60度。

所述刀刃21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刀身1上套设有橡胶套3。所述橡胶套3与刀身1之间设有润滑油。所述本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刀身1背离刀头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形。

上述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平斜刀,总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斜尖刀,整体稳定不松动,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呈30度左右的夹角,可以双向用刀,转折灵活。圆弧形的刀刃使进刀更均匀、平稳、准确。刀身上套设有橡胶套提高了雕刻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舒适度。橡胶套与刀身之间设有润滑油。此结构能够保护刻刀,使其不易生锈,延长了刻刀寿命。所述刀身背离刀头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形。此结构使刻刀没有棱角,握持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更能体现出深刀雕这个技法,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郭威独创了“深刀雕”技法,用中国画的线条韵味融于深刀雕的刀法中,将作品中将形象、体积、层次、内容充分表现了出来,能更加有效的控制住刀法的深浅、力度,可以做到想薄就如同薄意雕作品,想深就如同浅浮雕作品,而又介于两者之间的去更加有效的体现出更多的层次感以及块面感。它的雕刻创作技法也就是“运刀”是关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寿山石深刀雕的刻刀能体现出深刀雕这个技法,也就是说在创作上能在同样的深度下,用刀更能收放自如,可以更贴近直角平面创作,能更容易表现出阴影面积,这能出光线折射效果。而在下刀上,会更加凌厉。在近景的刻画上更加凸显,圆润。在远景的刻画中能更精细,更见功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