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854发布日期:2018-12-05 18: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立体雕刻(如石材立体雕刻、木工立体雕刻等)行业还多是人工雕刻,有极少数工厂开始采用两种数控雕刻机,一种是台式龙门机构数控雕刻机,二是立式大框架内藏机头机构的数控雕刻机。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工件在龙门或大框架内,属于传统的大机身加工小工件的机型。架构不合理,限制了工件大小,使其功能受到局限,不方便取放工件,工作效率低;其机身空腔太大,资源浪费太多,制造成本高,生产管理成本高,运输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包括主干部分、纵向滑鞍部分、横梁部分、横向滑鞍部分、机头部分和回转机构,所述主干部分包括主干主体、主干导轨、主干丝杆和主干动力电机,纵向滑鞍部分包括滑鞍主体、主干滑块、主干丝母,所述主干导轨固定在主干主体两侧,主干滑块固定在滑鞍主体上,纵向滑鞍部分和主干主体通过该主干导轨和主干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横梁部分包括横梁主体、横梁导轨、横梁齿条,所述纵向滑鞍部分和横梁部分通过螺钉连接,由主干动力电机通过主干丝杆驱动纵向滑鞍部分和横梁部分沿着主干导轨做直线运动;所述横向滑鞍部分包括横向滑鞍主体、横梁滑块、横梁齿轮和横梁动力电机,所述横向滑鞍部分和机头部分通过螺钉连接,由横梁动力电机通过横梁齿轮驱动横向滑鞍部分和机头部分沿着横梁导轨做直线运动;所述机头部分包括机头座、主轴卡、雕刻主轴和雕刻刀头,雕刻主轴通过主轴卡固定在机头座上,雕刻主轴自带动力电机,驱动其芯轴夹持着雕刻刀头作高速旋转,通过雕刻刀头对工件进行雕刻加工;所述回转机构安置在主干部分的旁边,承载并带动工件作回转运动,与雕刻主轴及高速旋转的雕刻刀头配合对工件进行多种复杂曲面的雕刻加工。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卡盘、回转动力电机、变速传动机构、卡紧顶头、底座和联接滑架,联接滑架和底座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回转动力电机和变速传动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由回转动力电机通过变速传动机构驱动回转卡盘围着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芯轴做回转运动,卡紧顶头在联接滑架上调节并固定后和回转卡盘配合顶紧工件。

所述的主干部分作为固定部件,或竖立着固定构成立式侧端雕刻机构,或者水平固定构成卧式侧端雕刻机构,水平固定时回转机构亦水平固定。

所述的立式侧端雕刻机构设有一套、两套或四套机头部分和回转机构。

所述的卧式侧端雕刻机构的主干部分通过主干支腿支撑,回转机构通过回转机构支腿支撑。

所述的卧式侧端雕刻机构设有一套或两套机头部分和回转机构。

所述的卧式侧端雕刻机构的机头部分相对横梁部分或平行安置、或是垂直安置。

所述当机头部分相对横梁部分垂直安置时主干部分通过主干高支腿支撑,回转机构通过回转机构低支腿支撑。

所述的主干部分与回转机构或分开设置构成分体式侧端雕刻机构,或通过连接件联接构成联体式侧端雕刻机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瘦身化设计,在基本机构的基础上,只需要简单变换一下配置形式或增减一下功能部件数量,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的实现多种工作机型。本实用新型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方便生产加工,不仅能够方便的加工小型工件,而且可以方便的加工大型工件,工件取放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部件尺寸偏小,节约资源,制造成本较低,结构便于模块化,占地面积小,便于生产管理,便于包装运输,操作方便的优点,为组织安排自动生产线让出了空间,提供了方便,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I主干部分、II纵向滑鞍部分、III横梁部分、IV横向滑鞍部分、V机头部分、VI回转机构。01主干主体、02主干导轨、03主干丝杆、04主干动力电机;05滑鞍主体、06主干滑块、07主干丝母;08横梁主体、09横梁导轨、10横梁齿条;11横向滑鞍主体、12横梁滑块、13横梁齿轮、14横梁动力电机;15机头座、16主轴卡、17雕刻主轴、18雕刻刀头;19回转卡盘、20回转动力电机、21变速传动机构、22卡紧顶头、23底座、24联接滑架、25立式联体架、26立式双头联体架、27立式四头联体架、28卧式前联体架、29卧式后联体架、30主干支腿、31回转机构支腿、32卧式双头前联体架、33卧式双头后联体架、34主干高支腿、35回转机构低支腿、36卧式前高联体架、37卧式后高联体架、38卧式双头前高联体架、39卧式双头后高联体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包括主干部分I、纵向滑鞍部分II、横梁部分III、横向滑鞍部分IV、机头部分V、回转机构VI和加工件VII。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所述主干部分I包括主干主体01、主干导轨02、主干丝杆03和主干动力电机04;所述纵向滑鞍部分II包括滑鞍主体05、主干滑块06、主干丝母07;所述主干导轨02固定在主干主体01两侧,主干滑块06固定在滑鞍主体05上,纵向滑鞍部分II和主干主体01通过该主干导轨02和主干滑块06滑动连接。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所述横梁部分III包括横梁主体08、横梁导轨09、横梁齿条10;所述纵向滑鞍部分II和横梁部分III通过螺钉连接,由主干动力电机04通过主干丝杆03驱动纵向滑鞍部分II和横梁部分III沿着主干导轨02做直线运动。

所述横向滑鞍部分IV包括横向滑鞍主体11、横梁滑块12、横梁齿轮13和横梁动力电机14;所述机头部分V包括机头座15、主轴卡16、雕刻主轴17和雕刻刀头18;所述横向滑鞍部分IV和机头部分V通过螺钉连接,由横梁动力电机14通过横梁齿轮13驱动横向滑鞍部分IV和机头部分V沿着横梁导轨09做直线运动。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C部放大示意图。

所述机头部分V的雕刻主轴17通过主轴卡16固定在机头座15上,雕刻主轴17自带动力电机,驱动其芯轴夹持着雕刻刀头18作高速旋转,通过雕刻刀头18对加工件VII进行雕刻加工。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所述回转机构VI包括回转卡盘19、回转动力电机20、变速传动机构21、卡紧顶头22、底座23和联接滑架24,联接滑架24和底座23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回转动力电机20和变速传动机构21固定在底座23上,由回转动力电机20通过变速传动机构21驱动回转卡盘19围着变速传动机构21的输出芯轴做回转运动,卡紧顶头22在联接滑架24上调节并固定后和回转卡盘19配合顶紧工件。

所述回转机构VI安置在主干部分I的旁边,承载并带动工件VII作回转运动,实现了回转方向X、主干方向Y、横梁方向Z的三坐标综合运动,与雕刻主轴17及高速旋转的雕刻刀头18配合对工件VII进行多种复杂曲面的雕刻加工。

所述的主干部分I作为固定部件,或竖立着固定构成立式侧端雕刻机构,或者水平固定构成卧式侧端雕刻机构,水平固定时回转机构VI亦水平固定。

所述的立式侧端雕刻机构设有一套、两套或四套机头部分V和回转机构VI。

所述的卧式侧端雕刻机构的主干部分I通过主干支腿30支撑,回转机构VI通过回转机构支腿31支撑。

所述的卧式侧端雕刻机构设有一套或两套机头部分V和回转机构VI。

所述的卧式侧端雕刻机构的机头部分V相对横梁部分III平行安置、或是垂直安置。

所述当机头部分V相对横梁部分III垂直安置时主干部分I通过主干高支腿34支撑,回转机构VI通过回转机构低支腿35支撑。

所述的主干部分I与回转机构VI或分开设置构成分体式侧端雕刻机构,或通过连接件联接构成联体式侧端雕刻机构。

所述主干动力电机04、横梁动力电机14、回转动力电机20或为马达。

所述横梁齿条10或为皮带、或为丝杠。

所述横梁齿轮13或为带轮、或为丝母。

所述雕刻刀头18或为雕刻刀盘。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把主干部分I、纵向滑鞍部分II、横梁部分III、横向滑鞍部分IV、机头部分V组成一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把回转机构VI与这种十字侧端雕刻机构相结合,只需要简单的配置上辅助联接件,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的实现多种工作功能的应用,如下为列举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一套横梁部分III上安置两套横向滑鞍部分IV和两套机头部分V,并配上两套回转机构VI,构成立式十字双头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同时加工两个大型加工件VII,如果两个回转机构VI同向转动,比如同时顺时针,则可以一次雕刻出两个相同的工件;如果两个回转机构VI同时反向转动,比如一个顺时针,另一个逆时针,则可以一次雕刻出两个对称的工件。其优点是工作效率高。

实施例二

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在主干部分I的两侧安置两套横梁部分III,每套横梁部分III上各安置两套横向滑鞍部分IV和两套机头部分V,并配上四套回转机构VI,构成立式十字四头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同时加工四个大型加工件VII。其优点是工作效率高。

实施例三

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将主干部分I和回转机构VI用立式联体架25联接起来,构成立式十字联体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立着加工大型回转加工件VII,其优点是增强整机一体感。

实施例四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把主干部分I和两个回转机构VI用立式双头联体架26联接起来,构成立式十字联体双头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同时加工两个加工件VII,其优点是增强整机一体感。

实施例五

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把主干部分I和四个回转机构VI用立式四头联体架27联接起来,构成立式十字联体四头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同时加工四个加工件VII,工作效率很高,其优点是增强整机一体感。

实施例六

图12、13、14为本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将本实用新型主干部分I及安装在上面的纵向滑鞍部分II、横梁部分III、横向滑鞍部分IV和机头部分V水平安置、并采用主干支腿30支撑,回转机构VI也水平安置、并采用回转机构支腿31支撑,构成卧式十字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工件进行雕刻加工,其优点是机器高度低,操作方便。

实施例七

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在一套横梁部分III上安置两套横向滑鞍部分IV和两套机头部分V,并配上两套回转机构VI,构成卧式十字双头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同时雕刻加工两个较小较长的加工件VII,其主要优点是工作效率高,方便操作。

实施例八

图16所示为本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把主干部分I和回转机构VI用卧式前联体架28和卧式后联体架29联接起来,构成卧式十字联体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加工件VII进行雕刻加工,其优点是机器高度低,操作方便,增强了整机一体感。

实施例九

图17所示为本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把主干部分I和两个回转机构VI用卧式双头前联体架32和卧式双头后联体架33联接起来,构成卧式十字联体双头侧端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工件进行雕刻加工,可以同时雕刻加工两个加工件VII,工作效率高;其优点是机器高度低,操作方便,增强了整机一体感。

实施例十

图18所示为本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把横梁部分III的横梁导轨09垂直安装,让横向滑鞍部分II和机头部分V沿着垂直安装的横梁导轨09做垂直方向直线运动,构成卧式十字侧端垂向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工件进行雕刻加工,其优点是更加亲近人的操作习惯。

实施例十一

图19所示为本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实施例十的基础上,把主干部分I和回转机构VI用卧式前联体架36和卧式后联体架37联接起来,构成卧式十字联体侧端垂向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工件进行雕刻加工,其优点是更加亲近人的操作习惯,增强了整机一体感。

实施例十二

图20所示为本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在实施例十的基础上,在一套横梁部分III上安置两套横向滑鞍部分IV和两套机头V部分,并配上两套回转机构VI,构成卧式十字双头侧端垂向雕刻机,可以同时加工两个加工件VII,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工件进行雕刻加工,并且可以同时雕刻加工两个加工件VII,其优点是更加亲近人的操作习惯。

实施例十三

图2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实施例十二的基础上,把主干部分I和两个回转机构VI用卧式双头前联体架38和卧式双头后联体架39联接起来,构成卧式十字联体双头侧端垂向雕刻机,其主要功能是对较小较长的工件进行雕刻加工,并且可以同时雕刻加工两个加工件VII,其优点是更加亲近人的操作习惯,增强了整机一体感。

本实用新型瘦身化设计,在基本机构的基础上,只需要简单变换一下配置形式或增减一下功能部件数量,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的实现多种工作机型。本实用新型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方便生产加工,不仅能够方便的加工小型工件,而且可以方便的加工大型工件,工件取放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部件尺寸偏小,节约资源,制造成本较低,结构便于模块化,占地面积小,便于生产管理,便于包装运输,操作方便的优点,为组织安排自动生产线让出了空间,提供了方便,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