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7105发布日期:2019-07-31 19:58阅读:1822来源:国知局
假山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山,尤其是涉及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为当前园林设计当中的主要地形骨架,通过将假山设置于庭院、园林等场地,可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当前的假山上通常会种植多种植物,给假山提供绿色生机。

现有公告号为CN205970590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山体、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穴以及形成于假山山体上的瀑布水道,瀑布水道的两侧设有将瀑布水道中的水引流到种植穴的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倾斜的引流筒以及固定在引流筒一端的挡水板,挡水板上开设有渗水孔。

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工作人员在种植穴内更换不同的植物时,由于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必须更换渗水孔大小不同的挡水板,由此增加了维护成本,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其具有控制从渗水孔流出的水量,适应不同需水量的植物,减少维护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本体以及若干设置于假山本体上的种植台,所述假山本体上且朝向所述种植台倾斜设置有引流筒,所述引流筒背离瀑布水道的一端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引流筒套设有调节盖,所述调节盖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渗水孔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引流筒的侧壁周向开设有周向槽,所述调节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周向槽滑移配合的限位块;当所述限位块于周向槽内滑移时,所述调节盖的内底面与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调节盖的表面抵接;所述引流筒位于所述调节盖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调节盖于所述引流筒上转动的限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调节盖,使调节盖底壁上的通孔与渗水孔发生错位,令渗水孔部分被调节盖的底壁遮挡住,并通过限制组件在调节完毕之后,将调节盖固定于引流筒的端部,由此改变从挡水板中流出的水量大小,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下雨量、植物需水量等多方面原因,在不同时间段给植物灌入不同的水量,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的存活率,减少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盖侧壁的翘板、套设于所述翘板的转动轴上的第一扭簧、设置于所述翘板上的凸板以及多个周向设置于所述引流筒侧壁上的卡块;当所述第一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凸板插接于相邻两所述卡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旋转调节盖,工作人员仅需按压翘板远离凸板的一端,使得凸板从两卡块之间转出,令调节盖可以在引流筒的端部上旋转;当调节完毕之后,工作人员仅需松开翘板,翘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力下,将凸板插接于两卡块之间,达到固定调节盖的效果,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水流冲击使得调节盖发生转动,改变流水量大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板远离所述翘板的一端呈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设置的凸板能够便于其插接于两卡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周向设置于所述调节盖开口端的盖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引流筒侧壁上的筒沿以及将所述盖沿和所述筒沿相互抵压的压合件;当所述盖沿与所述筒沿抵接时,所述调节盖的内底面与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调节盖的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合件将盖沿和筒沿抵压,使得盖沿和筒沿表面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调节盖发生转动,达到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合件包括横截面呈L状设置的第一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板的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转动轴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筒沿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盖沿的侧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扭簧自然状态时,第二扭簧给予第二板朝向第一板内表面转动的转动力,但由于第二板抵接在盖沿上而无法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板抵压在盖沿并对盖沿产生朝向筒沿的抵压力,由此增大盖沿和筒沿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能够增大第一板和盖沿表面之间、第二板和筒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板和第二板从盖沿处脱落的情况发生,达到进一步优化固定件的设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二板从盖沿上分离,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转动调节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调节盖侧壁上的螺孔以及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靠近所述引流筒的一端抵压于所述引流筒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挡水板的出水量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螺杆从螺孔中柠出,使得螺杆靠近引流筒的一端远离引流筒,令工作人员可以转动调节盖;在调节完毕之后,工作人员拧紧螺杆,使螺杆端部抵压于引流筒的侧壁,从而固定住调节盖。这种固定方式能够较为简单地安装于调节盖上,并且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为蝶形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蝶形螺杆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借助其它转动工具,亦可拧动蝶形螺杆,进一步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筒的侧壁环绕设置有卡座,所述周向槽开设于所述卡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直接在引流筒上开设周向槽对引流筒造成的影响,使得引流筒结构强度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工作人员转动调节盖,使调节盖底壁上的通孔与渗水孔发生错位,令渗水孔部分被调节盖的底壁遮挡住,并通过限制组件在调节完毕之后,将调节盖固定于引流筒的端部,由此改变从挡水板中流出的水量大小,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下雨量、植物需水量等多方面原因,在不同时间段给植物灌入不同的水量,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的存活率,减少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引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引流筒和调节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引流筒和调节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限制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假山本体;2、种植台;3、瀑布水道;4、引流筒;5、溢水筒;6、挡水板;7、渗水孔;8、调节盖;9、通孔;10、卡座;11、周向槽;12、限位块;13、翘板;14、第一扭簧;15、凸板;16、卡块;17、盖沿;18、筒沿;19、第一板;20、第二板;21、第二扭簧;22、橡胶条;23、转动把手;24、螺孔;25、螺杆;26、接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假山本体1,假山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台2,以增加假山的观赏性。由假山本体1的顶部至底部开设有瀑布水道3,瀑布水道3中流动有水流,一方面形成类似瀑布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给种植台2提供水分。

假山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连通瀑布水道3与种植台2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由瀑布水道3朝向种植台2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第一通道内固定有呈倾斜设置的引流筒4。引流筒4能够将瀑布水道3中的水引流到种植台2处,一定程度上避免种植台2上的植物干旱致死的情况发生。

假山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连通瀑布水道3和种植台2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由种植台2朝向瀑布水道3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第二通道内固定有呈倾斜设置的溢水筒5。当遇到暴雨天气时,溢水筒5能够将位于种植台2上的多余的雨水引流至瀑布水道3中,一定程度避免当遇暴雨时,种植台2上的植物长时间浸泡于雨水中导致淹死的情况发生。将引流筒4和溢水筒5分别固定在假山本体1的内部,有利于降低外部设置对假山本体1整体的美观性的影响。

如图2和图3所,引流筒4背离瀑布水道3的一端安装有挡水板6,挡水板6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7,本实施例当中的渗水孔7优选为四个,并且在挡水板6上均匀排布。引流筒4靠近瀑布水道3的一端一体连接有接水板26,接水板26的横截面呈半圆弧状。

引流筒4位于挡水板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盖8,调节盖8的底面开设有若干通孔9,通孔9与渗水孔7一一对应。本实施例当中的通孔9优选为四个,并且当调节盖8转动至不同的角度时,可以使得四个通孔9分别与四个渗水孔7位置对应,也可以使得四个通孔9分别与四个渗水孔7相互错位,令调节盖8能够间接调节挡水板6上的渗水孔7的孔径大小,从而控制从挡水板6处流出的水量。

引流筒4的侧壁环绕设置有卡座10,卡座10与引流筒4一体成型;卡座10上开设有周向槽11,本实施例当中周向槽11优选为燕尾槽。调节盖8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周向槽11滑移配合的限位块12,限位块12优选为燕尾块;当限位块12于周向槽11内滑移时,调节盖8的内底面与挡水板6靠近调节盖8的表面抵接。

为了让调节盖8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之后,能够固定于引流筒4上,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筒4位于调节盖8处且用于限制调节盖8于引流筒4上转动的限制组件。限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盖8的侧壁上的翘板13、套设于翘板13的转动轴上的第一扭簧14、设置于翘板13上的凸板15以及多个周向设置于引流筒4侧壁上的卡块16,翘板13优选为长方体薄板状;当第一扭簧14处于自然状态时,凸板15插接于相邻两卡块16之间。

当需要旋转调节盖8,工作人员仅需按压翘板13远离凸板15的一端,使得凸板15从两卡块16之间转出,令调节盖8可以在引流筒4的端部旋转;当调节完毕之后,工作人员仅需松开翘板13,翘板13在第一扭簧14的作用力下,将凸板15插接于两个卡块16之间,达到固定调节盖8的效果,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水流冲击使得调节盖8发生转动,改变流水量大小的情况发生。凸板15远离翘板13的一端呈圆角设置,便于凸板15插接于相邻两卡块16之间。

实施例二: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限制组件包括周向设置于调节盖8开口端的盖沿17、周向设置于引流筒4侧壁上的筒沿18以及将盖沿17与筒沿18相互抵压的压合件;当盖沿17与筒沿18抵接时,调节盖8的内底面与挡水板6靠近调节盖8的表面抵接。

其中,本实施例当中的压合件包括横截面呈L状设置的第一板19以及与第一板19的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板20,第二板20的转动轴处套接有第二扭簧21,第二扭簧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19和第二板20固定连接;当第二扭簧21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板19的内表面与筒沿18的侧面抵接,第二板20的内表面与盖沿17的侧面抵接。

在第二扭簧21自然状态时,第二扭簧21给予第二板20朝向第一板19内表面转动的转动力,但由于第二板20抵接在盖沿17上而无法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板20抵压在盖沿17上,并对盖沿17产生朝向筒沿18的抵压力,由此增大盖沿17与筒沿18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板19和第二板20的内表面上均粘接有橡胶条22,用于增大第一板19与盖沿17表面之间、第二板20与筒沿18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板19和第二板20从盖沿17处脱落的情况发生,达到进一步优化固定件的设计效果。第二板20上固定有转动把手23,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二板20从盖沿17上分离,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转动调节盖8。

实施例三: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限制组件包括开设于调节盖8侧壁上的螺孔24以及与螺孔24螺纹配合的螺杆25,螺杆25靠近引流筒4的一端抵压于引流筒4的外壁,当需要调整挡水板6(参照图2)的出水量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螺杆25从螺孔24中拧出,使得螺杆25靠近引流筒4的一端远离引流筒4,令工作人员可以转动调节盖8;在调节完毕之后,工作人员拧紧螺杆25,使螺杆25端部抵压于引流筒4的侧壁,从而固定住调节盖8。这种固定方式能够较为简单地安装于调节盖8上,并且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螺杆25为蝶形螺杆,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借助其他转动工具,亦可拧动蝶形螺杆,进一步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