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流新画种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到的源流新画种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49041发布日期:2020-02-18 10:0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源流新画种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到的源流新画种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流新画种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到的源流新画种,属于古壁画摩复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古壁画摹复基底制作主要是泥皮基底,其缺点是易碎、整体块面组合(即其是由若干小块拼接组合而成)形式,体量大、重量大,搬迁移动困难,安装所受条件有限。针对现有古壁画摹制基底中的泥皮基底材料,其是使用蜂窝铝板做衬板,再于衬板上面胶合胶泥,处理成类似原古壁画地仗层肌理效果,进行表面摹复。胶泥层的厚度一般会在1厘米以上,胶合后为硬质,其属性较脆,容易碎裂,泥皮板块的大小有所限制,体量太大,重量也会大幅度增加,且容易碎裂,运输成本高,展陈成本大;无法陈展于户外,所受环境条件要求高;安装展陈后,维护费用高。此外,现有泥皮基底材料使用了蜂窝铝板作为底衬板,于底衬板上面胶合胶泥。首先,两种材质的热胀冷缩比率不一样,使得两部分容易脱落或使得表层泥皮出现开裂和脱落;其次,泥皮本身的材质属性特点为酥软、易变质;胶合后,由于内部空气无法流通,使得本身耐久属性降低,冷热温差可使得表面出现断裂或粉末化;最后,运输过程中,因其本身较为厚重,震动和磕碰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因为泥皮材质本身的限制,不能制作较大幅面的板块,需用若干小版块拼接而成,安装成本大幅增加,小版块对接缝隙处将留有隐患;同时对后期的维护和陈列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成本也会增加。且无法在户外展陈。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源流新画种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到的源流新画种(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及所得全息摹复古壁画)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源流新画种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到的源流新画种(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及所得全息摹复古壁画)。本发明所提供的该方法通过真实模拟古壁画原地仗层材质和肌理特性,制作基底层和面层,再使用原始矿物质绘制材料,经过传统和现代工艺加工,进行古壁画现状摹写表现,其可体现古壁画现状各部分真实信息和文化特征,是一种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技术相结合的古壁画高仿真制作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该全息摹复古壁画(源流新画种)可达到与古壁画原文物现状95%以上相似程度。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包括:(1)根据文物实验考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以获得与原壁画尺寸比例为1:1的高清扫描图像和照片,以及古壁画原地仗层使用的材料和结构、原壁画使用的颜料;(2)将所述高清扫描图像分割成若干部分,确定每部分的尺寸,并进行图像线描拷贝,及按照所述每部分的尺寸进行底框架分体制作;(3)底框架制作完成后,单面铺设底衬板,再将纯亚麻布绷缚于框架上;(4)根据步骤(1)中所述古壁画原地仗层使用的材料和结构,于步骤(3)绷好的亚麻布上制作地仗层及面层,得到绘画底材;(5)根据步骤(1)中所述原壁画使用的颜料选用颜料并制作颜料调和液;(6)应用传统绘画表现技法进行古壁画图像信息摹写;(7)将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进行组合安装与缝隙填充,完成古壁画全息摹复。优选地,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的步骤(6)及步骤(7)之间还包括步骤(8):对照原壁画,使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对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进行现状效果处理,以真实反映原壁画现状效果,呈现出与原壁画相同的质感效果。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8)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照原壁画,对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进行现状效果处理,如漏雨留下的水印、颜色氧化后变色的效果或者裂缝霉变等特殊效果的制作。优选地,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还包括对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的面层进行防水、抗氧化封闭处理的操作。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所述对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的面层进行防水、抗氧化封闭处理的操作,具体包括:采用高分子纳米技术的防水、抗氧化喷涂液,进行整体画面喷涂,整体封闭式覆盖图层,起到对画面颜料层的密闭保护作用;该操作可防水、抗氧化、抗紫外线辐射和防止霉变虫蛀等传统壁画的病害。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优选地,步骤(1)所述根据文物实验考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以获得与原壁画尺寸比例为1:1的高清扫描图像和照片,以及古壁画原地仗层使用的材料和结构、原壁画使用的颜料,包括:1)高清扫描及拍照:按照1:1的比例对原壁画进行画面图像扫描和拍照;2)材质实验数据的建立:判断原壁画基底材料的类型后,找到原地仗层使用的材料原型,并取用实验,以达到与原地仗层材料相同或相似效果;采集并分析原壁画颜料成分及结构信息后,找到与原壁画颜料成分相同或相似的颜料,并取用实验。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通过现代数码电子设备进行画面图像扫描和拍照,以获得高清画面图像扫描及照片;其中,所述高清画面图像扫描及照片可由若干张局部图像或者照片拼合而成。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使用文物技术常规方法进行古壁画的颜色使用分析;所述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发射光谱法、电子探针法、x射线荧光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色谱法等等,可以归纳为成分分析、结构分析、显微分析三大类,用于了解古代壁画所使用的矿物颜料种类及其成分。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底衬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或树脂蜂窝板。其中,该些材质具有质轻、抗弯曲性好、表面平整、易加工、不易变形、减震和高强度等优良性能。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底框架可为木质底框架或者不锈钢材质的底框架。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纯亚麻布为特制纯亚麻布,其为采用纯亚麻材料编制而成,可根据基底肌理制作要求,选用不同织数密度的亚麻布,一般可根据效果进行定制;如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用优质的支数为17英支的纯亚麻布;另外,将纯亚麻布绷缚于框架上,要求表面平整且有弹性。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优选地,步骤(4)所述于步骤(3)绷好的亚麻布上制作地仗层(基底层)及面层,包括:1)于步骤(3)绷好的亚麻布上刮底胶;更优选地,所述刮底胶为刮两遍底胶,且每遍干透后再进行下一遍刮底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胶为强效白乳胶;2)待底胶完全阴干后,于底胶上再刮一遍底胶,随后立即于该底胶上喷胶土混合液;胶土混合液中,胶液与澄板土的质量比为3:1;胶液中,胶与水的质量比为1:1;所述胶包括质量比为4:1的白乳胶及猪皮胶;还更优选地,所述胶土混合液喷涂两遍,且第一遍阴干后再喷涂第二遍;3)待胶土混合液半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经验常规判断)时,涂刷麦草泥,待麦草泥干透后完成地仗层的制作;所述麦草泥是将麦草土与胶液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制得的;其中,所述麦草土是将切碎的麦草与澄板土混合均匀后得到的;还更优选地,所述切碎的麦草的尺寸为0.2-1mm;胶液中,胶与水的质量比为1:1;所述胶包括质量比为4:1的白乳胶及鱼骨胶;还更优选地,所述麦草泥涂刷两遍,且第一遍阴干后,再涂刷第二遍;4)于所述地仗层的表面均匀涂刷明胶的水溶液;明胶的水溶液中,明胶(建议使用事先经温水泡过的明胶)与水的质量比为1-2:2-3;还更优选地,所述明胶的水溶液涂刷两遍;于涂刷明胶的水溶液后所形成的明胶层表面涂刷高岭土及胶的混合溶液;该高岭土及胶的混合溶液是将胶与高岭土悬浊液按照1:3的质量比调和后搅拌均匀得到的;所述胶包括质量比为3:2的白乳胶及明胶;所述高岭土悬浊液是将高岭土与水按照1:2的质量比调和后得到的;还更优选地,所述高岭土及胶的混合溶液涂刷三遍,且每遍彻底阴干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再于涂刷高岭土及胶的混合溶液后所形成的高岭土及胶的混合层表面涂刷明胶的水溶液,完成面层的制作;明胶的水溶液中,明胶与水的质量比为1-2:5-6。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步骤3)中,首先需要判断原古壁画地仗层中是否含有麦草成分,如含有麦草成分,然后判断麦草成分的含量,再根据麦草成分的含量进行麦草泥的调和,最后涂刷麦草泥。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所述底胶为强效白乳胶,其为水基型胶粘剂。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所述澄板土是将实验挑选好的目标用土经细筛后,再与水混合,晾干得到的。其中,本发明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壁画摹复要求选择不同地区的岩沙土(澄板土),所用岩沙土均匀而细腻,化学成分稳定,含土量极低;选择后,第一步进行清洗和沉淀,第二步进行细沙过滤后,可投入使用。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制作颜料调和液,包括:以质量浓度为5%-10%的骨胶溶液调配颜料,得到所述颜料调和液;更优选地,所述骨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温度为50-70℃的热水中加入骨胶,于搅拌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即得到所述骨胶溶液。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质量浓度为5%的骨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200ml自来水盛装于500ml的烧杯中,把烧杯放在加热套中进行加热,待水温达到70℃左右时加入骨胶,用磁力加热搅拌电热套进行加热至沸腾,在加热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使骨胶充分溶解。骨胶溶液的浓度要适宜。一点点往热水中加入骨胶,骨胶溶液中,按照水200ml,骨胶9.71g进行配比(5%的骨胶溶液以此为胶结材料,分别调配颜料)。我国各地古代壁画所使用的颜料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是在使用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以颜料的色彩区分,可分为红、蓝、绿、黑、白、黄、金等几大类。根据相应的颜色成分分析,可以选用相应成分的矿石进行常规方式加工,制作出对应细密度的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着色;此外,也可选用动、植物颜料。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应用传统绘画表现技法进行古壁画图像信息摹写,包括:首先,将古壁画的线描定位稿拷贝到绘画底材上;然后按照色彩对照表,进行颜色绘制,绘制方式采用与原壁画绘制表现技法相同或相似的传统绘画表现技法进行摹写,以最大限度地传达出相似的艺术信息。在上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中,优选地,步骤(7)中,将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进行组合安装与缝隙填充,完成古壁画全息摹复,包括:将步骤(6)制作的壁画摹复作品进行组合安装,接缝处使用原子灰腻缝、补绘,并于接缝处涂刷防水液。固定安装填缝处理后,隐藏缝隙,视觉效果连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该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以及该方法所包含的各个步骤中均需要严格按照制作所要求的流程进行操作,流程中的步骤出现颠倒或比例调配错误,均会影响后期材料的使用效果,甚至降低材料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全息摹复古壁画(源流新画种)。本发明所提供的该全息摹复古壁画不受材质本身约束,其基底层的薄厚可根据需求进行叠加,软性材质可实现卷曲,耐久度极高、轻便,安装方式简单快捷,不受条件限制,尤其可实现曲面安装;该全息摹复古壁画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工艺叠加处理,可使其属性增加,如防水、防火、抗氧化、耐腐蚀、抗紫外线等,户内外均可使用;同时该全息摹复古壁画也不受绘画材料限制,使用不同调和剂,可以应用各种绘画材料,进行艺术表现。本发明主要针对古壁画全息摹复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系统和真实的制作技术与流程,让古壁画非本体保护的各个功能属性更加完善,使其地仗层的模拟应用更为简便和逼真,同时加强了基底材料的耐久和抗衰变性能;也增强了古壁画摹复的表现力,突破传统材质单一表现技法的局限,真实模拟古壁画现状的各种肌理效果,可以真正做到95%相似的全息摹复效果,同时可完全展现原古壁画绘制的所有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能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基底制作材料经过严格筛选,完全根据原始应用提炼基材进行制作。2、基底到面层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基底肌理属性进行叠加制作,完成原壁画基底肌理效果,应用综合表现技术手段,多种材料和多种技法的混合应用,并叠加传统民间工艺制作形式,完成古壁画现状摹写制作,达到现状摹写高度仿真的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该方法是目前古壁画非本体摹复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真实还原度可达95%以上。3、基底材料耐久度高、抗弱酸弱碱腐蚀、抗氧化和防蛀等,绘制表现后,还可以叠加其他属性,如防水、防火、防霉变等附加属性。4、根据底材应用情况,可实现卷曲,方便携带、运输和各种展陈需求,可以在曲面介质上进行贴附安装,应用范围更广。5、制作工艺简单,制作环境条件要求低,无需复杂机械设备,加工方便,成本投入低;整体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完全绿色环保,无任何污染,不产生任何污染垃圾,可实现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壁画地仗层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所得到的图谱。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壁画剖面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所得到的sem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白粉层进行sem-edx分析所得到的sem-edx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红色颜料样品sd1的显微图片。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红色颜料样品sd1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绿色颜料样品sd2的显微图片。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绿色颜料样品sd2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蓝色颜料样品sd3的显微图片。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蓝色颜料样品sd3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白色颜料样品sd4的显微图片。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白色颜料样品sd4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黑色颜料样品sd5的显微图片。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壁画黑色颜料样品sd5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五当召东殿壁画为例,提供一种古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通过调研确定原古壁画的结构情况。结合现场调查,可以判断五当召东殿壁画结构为:建筑物内墙体上抹制地仗-涂刷白色底色-构线并填色彩绘。壁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支撑体(墙体)、壁画地仗层、白粉层、颜料层。为了解壁画制作材料,以便研究壁画病害原因,为壁画病害治理提供依据,分别对壁画地仗层、颜料层进行了取样分析。按照结构分析结果,采用原地仗层结构使用材料中提取得到的材质(同时需要去除原地仗层结构使用材料中的杂质)进行基底层的制作,保证新作结构层更为稳定和耐久,并添加或替换更为优质的成分,以达到最佳效果,而不失原壁画基底呈现的机理和物质特性,应用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工艺相结合,制作基础结构的地仗层,根据原壁画地仗层的物理特性,在模拟表面属性进行表层制作,完全达到原壁画基底绘制前的效果。全息摹复属于非本体保护范畴,不针对原壁画进行措施,所得摹复作品可以另外展陈,不会对原壁画文物造成任何伤害。摹复作品所用材料主要应用特殊定制的纯亚麻布,并在上面采用天然动植物胶合物,胶合调查分析结果中相对应的材料,制作模拟地仗层。背部结构采用不锈钢框架进行固定,起到防水、防腐蚀和防火等作用,更为了便于展陈与移动。壁画的地仗层下与支撑体粘接,上又是颜料层的载体,地仗层的性质是决定壁画能否长期保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壁画的地仗层是粘土中加入具有补强及增加柔韧性的麦草后和泥制成,为研究壁画地仗层化学和矿物成分,对壁画地仗层样品进行x射线荧光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分别见如下表1及图1所示。表1由表1及图1中的分析结果可知,壁画地仗层材料主要成分都是石英、长石、方解石。全息摹复模拟地仗层结构的底层为具有一定柔韧度的纯天然亚麻特制而成的基础材质,可以防止因冷热变化而形成的表面开裂问题,用一些动、植物加工成胶合物,使用具有极为稳定的二氧化硅为主材质代替泥层,经过多遍不同比例的混合粘接,模拟形成基础底层。再配合当地土质材料,经过提取和加工(包括传统工艺的提取加工方法),对面层的机理和吸水特性进行模拟制作,以达到与原地仗层相似绘制效果,且增加足够的耐久度。因特殊材质(即绘制完成后所涂刷的防水液,本实施例中可涂刷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一款纳米防水液)的添加,可以防止虫蛀、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和防水性能,结构层中无法产生霉变等病害问题。壁画白粉层与全息摹复白粉层由图2的壁画剖面显微分析结果可知,壁画在地仗层上涂刷有一层厚约为0.01cm-0.02cm的白粉层,为了了解白粉层的化学成分,对壁画剖面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如图2所示。同时,对白粉层进行了sem-edx分析,分析位置如图3所示。分析结果表明白粉层主要化学成分为ca,表明白粉层的主要成分为石灰。全息摹复模拟白粉层则采用蛤粉为主要替代材料,配合特制的胶合制剂和添加材料,可有效避免石灰面层易裂的特性,同时避免与颜料层在受到水或其他液体的作用后,而产生的化学反应。本实施例中,地仗层(基底层)的制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刮底胶:两遍底胶。所述底胶使用强效白乳胶(水基型胶粘剂),浓度为100%;2)第一遍铺沙:第三遍刮底胶(水基型胶粘剂,100%浓度)后,立即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猪皮胶,二者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猪皮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1:4),喷胶后,铺第一遍沙(使用工具),快干时,再次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的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1:4);3)第二遍铺沙:第一遍整体干透后,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3:7),铺沙,待沙子快干时,再次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1:4),阴干;4)第三遍铺沙:第二遍整体干透后,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3:7),铺沙,待快干后,再次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的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1:4),阴干;5)第四遍铺沙:第三遍整体干透后,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3:7),铺沙,待快干后,再次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的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1:4),阴干;6)第五遍铺沙:第四遍整体干透后,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的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3:7),铺沙,待快干后,再次喷胶(所用胶为稀释调和胶:白乳胶及鱼骨胶,二者质量比为4:1,二者混合后与水调和,白乳胶及鱼骨胶的混合物与水的调配质量比为1:4),阴干。本实施例中,面层(共六层)的制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以蛤粉和大白的总重量为100%计,称取30%的蛤粉和70%的大白,搅拌均匀,独立盛放;2)配制稀释调和胶水溶液:取质量比为6:4的白乳胶及明胶,将二者混合后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50%的稀释调和胶水溶液,独立盛放;3)将蛤粉及大白的混合物与稀释调和胶水溶液按照2: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再将所得混合液按照质量比为1:1与温水调和,充分搅拌均匀后待用;4)面层涂刷:用纯羊毛刷,均匀涂刷,共涂刷4遍,每遍干透后,涂刷下一遍,最终表面白色均匀。5)称取蛤粉,独立盛放;6)配制稀释调和胶水溶液:取质量比为6:4的白乳胶及明胶,将二者混合后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50%的稀释调和胶水溶液,独立盛放;7)将蛤粉与步骤6)中所得稀释调和胶水溶液按照2: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再将所得混合液按照质量比为1:2与温水调和,充分搅拌均匀后待用;8)面层涂刷:用纯羊毛刷,于步骤4)中制得的第四层面层表面均匀涂刷,共涂刷2遍,每遍干透后,涂刷下一遍,最终表面白色均匀,可进行表面勾线填色绘制步骤。壁画颜料层与全息摹复颜料应用颜料层是壁画的精华。壁画的主要色彩包括红、蓝、绿、黑、白等颜色,为了研究壁画绘画所用颜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以指导今后的全息摹复工作,分别对各种色彩的壁画颜料进行了取样,并进行了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本实施例中所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配备三个激光器:532nm,633nm,785nm;物镜为50×;光斑尺寸为1微米;光栅1200;采用5×10秒扫描频次。五当召东殿壁画颜料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见表2及图4至图13,其中,图4、图6、图8、图10及图12所示的显微图片中的横纵坐标均为微米级。表2编号颜色raman结果sd1红色朱砂sd2绿色孔雀石sd3蓝色蓝铜矿sd4白色铅白sd5黑色炭黑sd6金色70%含金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与全息摹复胶结材料分析古代绘画或壁画中胶结材料的成分,面临的困难较多。首先是受试验样品量极少的限制;其次,壁画历经千百年的自然环境的侵蚀和胶结材料的老化,为分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岩山寺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岩山寺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与五当召东殿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类似)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通过比较两种胶结材料(分别为动物骨胶和动物皮胶)的氨基酸组成比的类似率,确定胶结材料的种类。对10个榆林窟千佛洞颜料样品(榆林窟千佛洞颜料与五当召东殿壁画颜料类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个样品中类似率s大于0.9的有8个,类似率值最大为0.988,颜料样品所含胶结材料与牛皮胶的类似率在0.9以上,而与其他几种胶结材料的类似率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排除使用其它几种胶结材料的可能性。表3表3中,s1-13及s16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有色灰,1#代表明度灰。全息摹复技术中应用的颜料胶结材料也是由动植物胶混合制作而成,其粘结性优于传统壁画中单一的动物或植物胶,对表现上更为方便和耐久,渗透性更好,大幅度降低了老化的速度,且更易溶于水,对画面颜色的丰富表现,提供了更为优质的选择。具体地,五当召东殿壁画全息摹复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五当召东殿壁画全息摹复将按照原壁画1:1的方式进行全信息复制。1、壁画尺寸精准测量与数据模块分割1)画面尺寸精准测量针对壁画画面进行精准测量,转换为电子数据,尤其前面出现的弯曲、倾斜部分,进行电脑数据计算和调整,最终体现在摹复品时,为标准水平。2)壁画数据模块分割经对壁画画面数据采集和计算后,进行模块分析,将其合理分割为若干部分。保证各部分的色彩、图形图像等信息的一致性。之后进行分割模块的1:1色彩图像放样,精准对应图形图像位置。全息摹复样品实验。2、地仗层制作和附稿1)地仗层制作制作基础不锈钢框架和地仗层,经实验需与原始肌理和属性相似。同时测试其柔韧度和耐久度是否符合实验标准。表面不开裂,可适度卷曲和拉伸。抗阻燃性的实验测试达到消防标准。2)精准附稿采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在地仗层上应用电脑精准数据信息,进行图形图像的精准定位线稿,整体图框误差不超过2毫米。3)色谱定位针对每个模块,进行色谱对应标注,保证各部分配色准确,调配比例统一,由电脑计算出各种颜色的用量,一次性加工,避免二次加工的色差问题。4)基础颜料层铺色对画面中各个模块的基础色层,进行统一铺填,铺填时需进行铺填技法的分析和判断,准对性的实施。3、画面绘制与制作1)画面绘制按照原画面绘制,分析绘制技法和使用工具,对各模块进行组合分类模拟绘制,结合计算机运算数据,逐一开展。2)画面综合制作在原壁画中,部分颜色会产生化学反应,呈现不同性状,通过电脑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的化学或物理加工,使得颜色性状达到现在显性呈现结果。画面缺失和年代遗留痕迹,通过分析,进行原始现象模拟呈现,用于真实表现原壁画现实状态。以体现全信息现状状态。4、附加属性叠加待摹复各模块基础完成后,需进行面层属性叠加。如增加防水、防虫蛀、抗氧化和抗阻燃属性的综合处理,以保证各种属性的叠加不会对画面本身起到性状改变的效果,从而起到对摹复品的保护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发明之间、技术发明与技术发明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