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07517发布日期:2021-09-04 09:0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绘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绘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绘画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初学绘画的人来说起形具有很大的难度,传统的起形方法麻烦又不易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基础练习,如此导致一些绘画初学者失去了信心,因此,逐渐放弃了绘画。
3.最常见的起形方法是用铅笔徒手起形,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缺陷,面对内容复杂的作品,为了使起形更加准确、精细,需要不停改动,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另外对于初学绘画的人来说起形具有很大的难度,传统的起形方法麻烦又不易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基础练习,如此导致一些绘画初学者失去了信心,因此,逐渐放弃了绘画。
4.目前,较为有效的练习起形的方法是在打印好的样图上划分一些经纬线,以将样图划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在绘画纸上也划出对应的绘画区域,通过观察样图中各区域内的图像信息,从而引导绘画者在绘画纸上进行起形。但是,这种起形方式需要将绘画纸上划出的经纬线起完形进行擦除,会影响画的质量,另外,对于样图和绘画上绘制的区域的精度要求也比较高,操作的难度大,不利于绘画者应用。因此,如何设置一款绘画装置,以使绘画初学者快速学会准确起形,从而提高其绘画水平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绘画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绘图纸上提前绘制经纬线而需要擦除的不足。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绘画装置,包括:
8.本体,于所述本体上设有放置绘画纸的放置区;
9.辅助线体,位于所述放置区的上方,所述辅助线体包括沿所述本体的横向布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多根横向线体,以及沿所述本体的纵向布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多根纵向线体,所述放置区可因所述横向线体和所述纵向线体的交叉布置而划分成若干辅助绘画区域。
10.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线体具有两个端部,且至少一端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本体上。
11.进一步的,各所述辅助线体具有间隔固定在同侧的所述本体上的两个自由端,相对于所述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所述辅助线体的中部勾挂定位在所述本体另一侧的勾挂部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勾挂部为间隔布置在所述本体侧面上的多个定位凹槽,所述辅助线体的中部勾挂在对应布置的两所述定位凹槽内。
13.进一步的,对应于各所述定位凹槽,于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面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固定凹槽,所述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经由紧固件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凹槽内。
1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线体为弹性绳、弹力线、金属弦或丝弦中的任一种。
15.进一步的,所述绘画装置还包括透明的辅助板,于所述辅助板上设有可与所述辅助绘画区域至少部分重合的辅助线框。
16.进一步的,所述绘画区域呈正方形。
17.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绘画板。
1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可定位安装于绘画板上由边框围构成的框架,所述辅助线体连接在相对设置的两所述边框之间。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绘画装置,通过设置多根横向线体和纵向线体可将放置区划分成若干辅助绘画区域,绘画时横向线体和纵向线体可以拨动,不影响横向线体和纵向线体位置的绘画,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用铅笔在绘画纸上画辅助线,不仅不需要对擦拭,还不会影响使用者进行绘画。该绘画装置能够引导绘画初学者快速准确的进行起形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起形技巧。另外,该绘画装置还能够让初学者准确找好“明暗五调子”,以及准确分析出基本色调,以快速提高使用者绘画水平。
21.(2)辅助线体的至少一端部可拆卸连接在本体上,能够便于使用者将绘画纸放置在辅助线体的下方,从而进行绘画。
22.(3)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和中部与本体间的连接方式,可便于对辅助线体的中部与本体间的定位和解除定位,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且操作方便。
23.(4)通过设置定位凹槽对各辅助线体的中部进行勾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成型且定位效果好的优点。
24.(5)通过将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定位在固定凹槽内,能够减少对本体外部的影响,避免紧固件外凸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25.(6)辅助线体的具体选用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线体,不仅产品成熟、使用稳定,且易于取材。
26.(7)通过将透明的辅助板设置在样图上,可直接对样图上的图案进行划分,进而可提高对样图划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27.(8)绘画区域呈正方形易于对横向线体和纵向线体间的间距进行布置。
28.(9)本体为绘画板时,辅助线体直接安装在绘画板上起到辅助绘画的作用。
29.(10)本体为框架时,辅助线体设置在边框间,通过在绘画板上的安装起到辅助绘画的作用。
附图说明
3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绘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图2中的俯视图;
34.图4为图2中是左视图;
35.图5为图2中的背面视图;
36.图6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辅助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绘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图9中的背面视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
本体,101

第一凹槽,102

第二凹槽,103

第三凹槽,104

第四凹槽;
[0043]2‑
纵向线体,3

横向线体,4

紧固件;
[0044]5‑
辅助板,501

辅助线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7]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8]
实施例一
[0049]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绘画装置,其包括本体和辅助线体,其中,在本体上设有放置绘画纸的放置区,辅助线体位于放置区的上方,辅助线体包括连接于本体上,并沿本体的横向布置于本体的多根横向线体,以及连接于本体上,并沿本体的纵向布置于本体上的多根纵向线体,放置区可因横向线体和纵向线体的交叉布置而划分成若干辅助绘画区域。
[0050]
基于如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中绘画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2中所示,其中,本体1具体可为现有技术中的绘画板,其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本体1的正面即为上述的放置区,本体1的反面即为普通画板区。辅助线体具有两个端部,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本体1的两相对侧,为便于绘画纸在放置区内放置后再将辅助线体设置再绘画纸的上方,本实施例中辅助线体的至少一个端部可拆卸连接在本体1上。
[0051]
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线体均具有两个自由端,同一根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固定在同侧的本体1的其一侧,相对于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辅助线体的中部勾挂定位在本体1另一侧的勾挂部上。本实施例中的勾挂部为间隔布置在本体1 侧面上的多个定位凹槽,辅助线体的中部勾挂在对应布置的两定位凹槽内。对应于各定位凹槽,在本体1的另一侧面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固定凹槽,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经由紧固件4安装于对应的固定凹槽内。此处,通过设置定位凹槽对各辅助线体的中部进行勾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成型且定位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将辅助线体的两自由端定位在固定凹槽内,能够减少对本体1外部的影响,避免紧固件4外凸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0052]
具体结构上,如图2至6中所示,上述的固定凹槽具体包括设置在本体1 的左侧、并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凹槽101,横向线体3的两自由端分别经由与其固连的紧
固螺钉安装在相邻的两第一凹槽101内。上述的定位凹槽具体包括相对于各第一凹槽101设置在本体1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凹槽102,横向线体3的中部均勾挂在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凹槽102内。上述的固定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的顶部、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凹槽103,纵向线体2的两自由端经由与其固连的紧固螺钉安装在相邻的两第三凹槽103 内。上述的定位凹槽还包括对应于各第三凹槽103布置于本体1底部的多个第四凹槽104,各纵向线体2的中部均勾挂在对应设置的两第四凹槽104内。
[0053]
其中,经由各横线线体和纵向线体2交错布置,可将绘画区域分割成多个正方形,此处通过将绘画区域设置成正方形,可便于对定位凹槽和固定凹槽中相邻两凹槽间的间距进行控制,当然,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也可通过调控位凹槽和固定凹槽中相邻两凹槽间的间距,使得绘画区域呈长方形。
[0054]
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辅助线体除了采用具有两个自由端的结构形式外,还可采用闭环的结构,即辅助线体呈首尾相连的闭环状,此时,辅助线体的其一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紧固件4上,再经由紧固件4固定于固定凹槽内。另外,辅助线体还可是两个自由端中一个固定在固定凹槽内,另一个连接在对应的第二凹槽102内,此时,可在辅助线体的自由端构造挂环,通过挂环勾挂在两定位凹槽之间等。而上述的勾挂部除了采用定位凹槽的形式外,还可采用安装在本体1上的挂钩等可用于勾挂的结构,只要保证横向线体3与纵向线体2的布置原则不变即可。
[0055]
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线体为弹性绳,其产品成熟,采购成本低,且弹性好,在使用过程中可因外力而移动,从而减小对绘画的影响。当然,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线体还可为弹力线、金属弦或丝弦中的任一种。
[0056]
此外,由于在使用该绘画装置时,需要将样图进行划分,分成可与绘画区域相适配的若干部分,以便于绘画初学者分析图的构形,找到起形点。为提高对样图的划分效果,如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绘画装置还包括透明的辅助板5,在辅助板5上设有可与辅助绘画区域至少部分重合的辅助线框501。在使用时,通过将辅助板5覆盖在样图的表面再经由胶带将两者的四角进行固定,即可获得划分好的样图,无需使用者用铅笔按照计算的尺寸单独对样图划线划分,整个过程操作快速方便。当然,对应不同规格的样图,本实施例中的辅助板5可设置成多组。
[0057]
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发明人设计了本实施例中的绘画装置,其可以有效避免以上传统起形法存在的缺陷,既不用来回改动线稿,也不用拿尺子一条条的画经纬线,不但节省了精力和时间,而且同样能达到下笔精准,造型稳妥的效果,无论画面有多复杂,只要根据复杂程度确定好需划分的格数,都可以短时间内起形,并且在第二步的铺色调和第三步的塑造步骤中,辅助线体依然可以存在,可以继续比对轮廓线是否准确,颜色是否到位,避免上色过程中发生走形或用色不当的错误。
[0058]
在创作初期,绘画者对作品形体、色彩的感觉往往是最敏感的,越到后期审美越疲劳,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实力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发明人体会最好将创作激情花费在铺色和逐步完善上,总之,如果能在创作中充分、合理地利用辅助线体进行起形,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让整个创作过程更加顺利!
[0059]
本实施例中的绘画装置在使用时,先使用辅助板5将样图划分好,然后将绘画纸张粘贴在绘画板上,使得绘画纸的上边沿与其一横向线体3相重合,绘画纸的左侧边沿与其一
纵向线体2相重合。然后将横线线体和纵向线体2进行定位安装,之后参照样图进行绘画,过程中可随意的拨动辅助线体,直至绘画完成。
[0060]
本实施例中的绘画装置,通过设置多根横向线体3和纵向线体2可将放置区划分成若干辅助绘画区域,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用铅笔在绘画纸上画辅助线,不仅不需要对擦拭,还不会影响使用者进行绘画。该绘画装置能够引导绘画初学者快速准确的进行起形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起形技巧。另外,该绘画装置还能够让初学者准确找好“明暗五调子”,以及准确分析出基本色调,以快速提高使用者绘画水平。
[0061]
实施例二
[006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中绘画装置的一种拓展结构,如图8至10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具体为由边框围构成的框架,上述的用于放置绘画纸的放置区即为框架的中部。此时的框架可定位安装在绘画板上,放置区即为绘画板上对应于框架中部的位置,用于起到引导绘画初学者进行绘画。此处的定位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定位结构,如其采用夹子,夹子将边框和绘画板夹置在一起。上述的辅助线体具体安装在相对布置的两边框上,辅助线体在边框上的安装同实施例一,即在边框上仍设置有上述的定位凹槽和固定凹槽。
[0063]
本实施例中的绘画装置,通过采用框架的本体1可便于在不同的绘画板上进行固定后使用,可有效帮助绘画初学者快速掌握起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