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

文档序号:30695541发布日期:2022-07-09 16:5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

1.本发明涉及手稿绘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民间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皮具、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油纸伞、泥塑、剪纸、服饰、民间玩具等。
3.民间手工艺品生产前期需要对其进行大体的设计,设计一般从手稿绘制开始,绘制时多需要手稿绘制装置来对手稿进行放置。但是现有的手稿绘制装置多为一块平板,或者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就开始进行设计,其功能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支撑作用,并不能对手稿进行固定,不能对其进行角度的调节同时也不能对角度进行具体的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间开设有通槽,两侧内部沿底座宽度方向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底座内下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7.画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通槽内部,所述画板一端下方设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画板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画板另一端两侧均设有导向杆,沿水平方向滑动;
8.角度显示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的转轴,所述导向杆端部延伸至转动槽内部且驱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外侧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弧形的导向槽;所述转轴一端周向设有刻度;
9.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画板上,对手稿进行固定。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1.两端带有反向螺纹的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两侧壁之间;所述螺杆一端延伸至底座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把手;
12.两个滑环,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杆上,两个所述滑环均与螺杆螺纹连接;
13.两个铰接杆,两个所述铰接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滑环侧壁铰接,另一端均与画板底部铰接。
14.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顶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槽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透明玻璃板。
15.优选的,所述画板内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16.四个转杆,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四个角落,每个所述转杆上部均设有外螺纹;
17.驱动组件,驱动四个所述转杆同时转动;
18.四个套筒,分别套设在四个所述转杆上,每个所述套筒均与转杆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套筒均贯穿于画板顶部;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画板顶部抵触。
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20.滑动板,沿画板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滑动板中部垂直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延伸至画板外部且固定设有压板;
21.两个齿条,垂直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两端,每个所述齿条均与同侧的两个套筒外侧设有的齿轮啮合。
22.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外部套设有弹簧
23.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滑动设有抽屉
24.优选的,所述画板尺寸小于通槽尺寸。
25.优选的,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防滑垫片。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按压压板,带动滑动板滑动,带动两个齿条滑动,带动四个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个转杆转动,带动四个套筒向上滑动,使得两个连接杆脱离画板顶部,将手稿两端放在两个连接杆下方,松开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滑动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带动套筒反向转动,使得连接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手稿进行固定。防止绘制时手稿随意晃动。
28.(2)转动把手,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滑环同时靠近或者远离滑动,带动画板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可对画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29.(3)转动把手带动画板的一端向上滑动,转动圈数的不同,画板升起的高度也就不同,画板与底座顶部的角度也就不同,画板另一端的导向杆在水平方向上前后滑动,进而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使得刻度进行变化,透过透明玻璃板可以直观的看出目前画板所处的角度。可快速调整到适合自己的角度。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的俯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33.图3为图1中a-a侧剖视示意图;
34.图4为图1中b-b侧示意图;
35.图5为图1中b-b侧剖视示意图。
36.图中:1-底座、2-通槽、3-转动槽、4-第一凹槽、5-画板、6-导向杆、7-转轴、8-导向槽、9-螺杆、10-把手、11-滑环、12-铰接杆、13-透明玻璃板、14-第二凹槽、15-转杆、16-套筒、17-连接杆、18-滑动板、19-滑动杆、20-压板、21-齿条、22-齿轮、23-弹簧、24-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参照图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的手稿绘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中间开设有通槽2,通槽2与底座1的前后两侧贯通,底座1左右两侧内部沿底座1宽度方向开设有转动槽3,底座1内下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
39.在通槽2内部滑动设有画板5,画板5靠近底座1前侧的一端下方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画板5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画板5另一端两侧均设有导向杆6,通过导向杆6使画板5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
40.在本实例中,画板5的尺寸略小于和通槽2的尺寸。
41.参照图3和图5,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4内部的两端带有反向螺纹的螺杆9,螺杆9一端延伸至底座1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把手10。螺杆9上对称滑动设有两个滑环11,两个滑环11均与螺杆9螺纹连接;在螺杆9与画板5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铰接杆12,两个铰接杆12一端分别与两个滑环11侧壁铰接,另一端均与画板5底部铰接。通槽2底部开设有与两个铰接杆12配合的滑槽。转动把手10,带动螺杆9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滑环11同时靠近或者远离滑动,带动画板5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可对画板5的角度进行调节。初始状态下,画板5和底座1顶部齐平。
42.参照图2和图3,在底座1两侧对称设有角度显示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转动槽3内的转轴7,导向杆6端部延伸至转动槽3内部且驱动转轴7转动,通槽2两侧壁开设有与导向杆6配合的滑槽,转轴7外侧开设有与导向杆6配合的弧形的导向槽8,转轴7的一端周向设有刻度。转动把手10带动画板5的一端向上滑动,转动圈数的不同,画板5升起的高度也就不同,画板5与底座1顶部的角度也就不同,画板5另一端的导向杆6在水平方向上前后滑动,进而带动两个转轴7转动,使得刻度进行变化,可以直观的看出目前画板5所处的角度。在不使用时,将画板5恢复到平行状态,防止其内部落灰。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设计角度,可将适合自己的角度记下来,下次打开时直接调整到该角度去进行设计,非常方便。
43.在本实例中,画板5所能调节角度为锐角。初始角度为0度,即画板5处于水平状态时的角度,刚开始转动把手10时,两个滑环10距离最远,随着把手10的转动,两个滑环10缓慢靠近,画板5一端升起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导向杆6滑动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导向杆6带动转轴7转动的速度也会变快,因此转轴7上的周向刻度不是均匀分布的。
44.在本实例中,底座1两侧顶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槽3相通的通孔,在通孔内部设有透明玻璃板13。透过透明玻璃板13可看出具体的角度。
45.参照图1、2和5,画板5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对手稿进行固定。画板5内部设有第二凹槽14,固定组件包括分别竖直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14四个角落的转杆15,每个转杆15上部均设有外螺纹。每个转杆15上部均套设有套筒16,每个套筒16均与转杆5螺纹连接,每个套筒16均贯穿于画板5顶部;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套筒16之间通过连接杆17固定连接,连接杆17与画板5顶部抵触。
46.画板5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四个转杆15同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沿画板5宽度方
向滑动设置在第二凹槽14内部的滑动板18,滑动板18一侧中部垂直设有滑动杆19,滑动杆19端部延伸至画板5外部且固定设有压板20,滑动杆19外部套设有弹簧23,弹簧23一端抵持在压板20一侧,另一端抵持在画板5外侧。滑动板18另一侧两端均垂直设置有齿条21,每个齿条21均与同侧的两个套筒16外侧设有的齿轮22啮合。在对手稿进行固定时,只需按压压板20,带动滑动板18滑动,带动两个齿条21滑动,带动四个齿轮22转动,进而带动四个转杆15转动,带动四个套筒16向上滑动,使得两个连接杆17脱离画板5顶部,将手稿两端放在两个连接杆17下方,松开压板20,在弹簧23的作用下,使得滑动板18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带动套筒16反向转动,使得连接杆17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手稿进行固定。
47.参照图4,在本实例中,第一凹槽4内部滑动设有抽屉24。抽屉24内部可放置画笔等工具。
48.在本实例中,底座1底部设有防滑垫片。
49.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