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的工艺及其永久安放方法

文档序号:2657892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的工艺及其永久安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死者的骨灰制造本人金身肖像的工艺及其永久安放金身肖像的方法。
全世界各国现有的背景技术中,人死以后,在农村或小城镇主要是将死者装入棺木埋入土中,大中城市人死以后,首先是火化,再将骨灰收集装入骨灰盒再埋入永久公墓,或者将骨灰抛洒于江河湖海大地,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约900万人,若每人占地一平方米,每个需占用耕地或荒地900万平方米,约13.5万亩土地,久而久之,死人占用的土地逐步增多,这给国家造成很大压力。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问题,应引起民政部门的重视,,改革殡葬势在必行,中国专利89104945.2A公开的技术就是关于“用死者骨灰制造肖像的方法,”来改革殡葬永久安放的问题,但该方法工艺不够合理,尤其是还要将骨灰再次粉碎、碾磨等这对死者家属的心理增加一种扰虑,并难以接受,同时没有指出如何永久安放肖像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阳模成像阴模直接固化骨灰的工艺,制造死者的金身肖像,以及掉念,旅游为一体的永久安放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所提供的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的工艺是将死者生前较理想的照片通过翻拍机翻印一张能在幻灯机使用的正像胶片,然后按以下次序的几个步骤进行A、将胶泥置入一方框盒内并捣实刮平垂直立起,用幻灯机将制好的正片影像投射到胶泥方坯上用铅笔勾画出脸部及五官轮廓线。
B、用勾画好的毛坯像再通过照片对比,进行立体塑造,并进行表面光滑处理并经家属认可。
C、经光滑处理过的胶泥像用石膏翻铸成阴模。
D、在阴模内壁上涂脱模剂。
E、用1∶0.5~2(重量比)的聚酰胺树脂与环氧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剂,然后再把死者的骨灰掺入混合剂中,其骨灰与混合的重量比为1∶2~3.5,经再次搅拌好的骨灰膏状液注入阴模内,待固化后去掉阴模,取出肖像,用抛光机抛光,再置入真空镀膜机中镀金,即成为死者生前的一尊金身肖像。上述所说的脱模剂包括石腊,凡士林,硅油等,使用时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各半配制。
对于上述所说的金身肖像的永久安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设金像陵城”,其陵城包括金像住宅楼,道路、草坪、果林、鱼塘、游艺室、艺术品展厅、喷水池、石雕等。
B、金像住宅楼有不同挡次,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微型单元,每个单元又可以是一室一厅,二室一厅或别墅,可以单人葬,可以双人合葬或群葬,每户住宅面积不大于1平方米。
C、居室内安放金身肖像,并配有吊灯,家俱、祭品。
D、祭奠时,用电动椅将肖像从室内接到门厅,并可放生前的录音。
E、楼前设有专供家属掉念设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复制肖像的过程改在泥坯上进行,提高了生产速度和增加光影效果,同时又给死者亲属提供看样像的机会。
2、由于采用了样像翻模工艺,使得骨灰不必再经过复杂繁琐的处理过程。而直接与合成材料混合注入模内自行固化成像。
3、节省了烘烤设备及烘干工艺过程,降低了成本。
4、由于金身肖像直接永久安放在微型住宅楼内,可多层安放,从而为国家节省了土地,本发明所占土地是现有技术的1/4~1/5,也就是说一平方米土地可同时安放12~16人。
5、现有技术一平方米土地使用费为4000~8000元,本发明只需2500~5000元,为此,降低了安葬成本。
6、可增加亡者的音容笑貌以重返人间之感。
7、由于金身肖像是安放在陵城中,能改变因骨灰公墓给人以单调、阴森、压抑感觉,从而提高公墓现代化,艺术化的程度,可以成为另一种旅游观光资源。
8、通过本发明,可以再现亡者失去生命的、金光闪闪的、栩栩如生的金身肖像,给后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工艺,其步骤为1、翻拍用死者生前较理想的照片,用感光度8°的烤贝片通过135相机翻摄照片,将摄得的负片用D-72显影液冲洗定影晾干。然后再用感光度8°的考贝片将该负片烤贝一次再重复原显定影过程,可得到一张35mm的正片,这张正片待晾干后放入幻灯片框内并置入幻灯机中。
2、下线将雕塑胶泥置入方框盒内捣实后刮平垂直立起,这时可将幻灯机内正片影像通过幻灯镜头投射在胶泥平面上,再结合照片用铅笔将该形象的五官及脸部结构形体描画下来。(注意镜头平面与泥胚平面保持平行垂直状态)。
3、塑造美工技术人员应根据下线结果用胶泥仔细的按照下线和照片效果进行复制塑造,塑造至完整恢复照片的形象及其光影效果后,然后将形象表面处理光滑并提交该像的亲属看样。
4、把已通过的胶泥样像在其轮廓线的边缘用刀垂直将多余的底泥切掉,并将切掉的轮廓线以下部分作光滑然后用石膏翻铸成阴模。待石膏凝固后将模具翻过来并剔除塑像泥块,并用水将残留的泥渣涮洗干净后晾干。
再翻模,在阴模内壁用蜡、硅油、凡士林等脱模剂脱模处理,然后先将聚酰胺树脂与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剂,其混合比例为1∶0.5-2(重量比)。然后再将骨灰掺入混合剂内,再次进行充分搅拌其比例为1∶2-3.5(重量比),最后将处理好的骨灰混合剂注入阴模中。
5、待骨灰像在阴模内完全固化后,便可破除掉石膏模具取出一肖像进行表面抛光,然后再置入真空镀膜机中镀膜。便可产生一尊金光闪闪的骨灰金身肖像。
6、金身肖像永久安放方法是将金身肖像永久安放在金像陵城中的微型单元住宅楼内,其单元住宅为一室一厅、二室一厅或别墅,可以单葬也可以合葬或群葬,单元住宅配有吊顶灯光,微型家俱,家用电器,祭品等。
上述所说的金像陵城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中国人风俗建造的一个冥国城市,其冥国城市的外围有一水域,在水域上建造一座优美的拱型桥,桥的两头围栏设石雕装饰,过了桥即是陵城的城门,城门的造型是龙的第九个儿子的头形,朱漆大门设在嘴里,头的顶部为一突起“八卦阵图腾群及四个图柱”龟背边缘建城堡式绿蓠屏障及区域小门,龟背前顶部的中心部建一6米高的四面佛守护神,以守护神为轴线划分四个区域,以福、禄、寿、喜四个字来安排组合成各种微型金像楼的建筑群落,围绕这些建筑群落周边的四个角建四个城角楼,东西边的中间部位建两个城门楼,建筑群落的周围为别墅区。同时在中部以主道路为轴线,依次对称建小殿和大殿,后部建大小塔。
上述陵城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对于各个城市的地域不同,还可建造多种类型的陵城,这种永久安葬方法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效果上远比现在一片墓碑要好的多,并且有多种安葬形式,其费用,占地面积都比现有技术要好的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的工艺,包括用死者生前较理想的照片通过翻拍机翻拍能在幻灯机上使用的正像胶片,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次序的几个步骤进行A、将胶泥置入方框盒内并捣实刮平直立起,用幻灯机将制好的正片影像投射到胶泥方坯上,用铅笔勾画脸部及五官轮廓线。B、用勾画好的胚像再通过照片对比,进行立体塑造,并进行表面光滑处理;C、经光滑处理过的胶泥像用石膏翻铸成阴模。D、在阴模内壁上涂脱模剂。E、用聚酰胺树脂与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剂,其聚酰胺环氧树脂=1∶0.5~2(重量比),然后再把死者的骨灰掺入混合剂中,再次搅拦均匀,其骨灰与混合剂的重量比为1∶2~3.5,并将制好的掺合料注入阴模内,待固化后去掉阴模,取出肖像,用抛光机抛光,再置入真空镀模机中镀金,即成为死者生前的一尊金身肖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用的脱模剂是石蜡,凡士林,硅油,它可以是单独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各50%配制。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工艺制造的金身肖像的永久安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金身肖像,永久安放于金像陵城中的微型单元住宅楼内,其单元住宅为一室一厅,二室一厅或别墅,可以单葬也可以合葬或群葬,单元住宅中有吊顶灯光,微型家俱,祭品,家用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身肖像的永久安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像陵城是一个冥口城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骨灰制造金身肖像的工艺及其永久安放方法,其工艺包括制幻灯片,立体塑造,修整样像,石膏翻模,浇涛,抛光,镀膜等工序。骨灰与混合剂的重量比为1∶2~3.5。金身肖像的永久安放方法是将肖像放在冥国城市中的金像陵城中的微型单元住宅楼内,其住宅楼为一室一厅,二室一厅或别墅,每户住宅中配有吊顶灯光、微型家具、家用电器和祭品,本发明安葬占地面积少,安葬费用低于公墓50%~60%,可再现死者生前音容笑貌。
文档编号B44C3/06GK1116164SQ9410842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8日
发明者藏建国 申请人:藏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11月01日 22:15
    骨灰做金身那里有这样的技术15395455218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