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摄影用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50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摄影用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或一次性组合摄影用照相机。特别是,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中使用了一种组合胶片,其具有一个预显影背景影像曝光部分和一个用于拍摄照片的未曝光部分。
在使用普通照相机拍摄照片时,曝光对象包含一个位于照片拍摄地点的背景。
在这个方面,出于特殊目的,例如商业或艺术摄影,需要采用带有与照片拍摄地点不同的背景影像的组合摄影术。
现有几种方法可以产生包含有一个特殊背景影像和一个对象图案的组合摄影制品。一种双重曝光法可以用在摄制照片的阶段。一种由多重曝光(摄制)法构成的幻灯投影组合法可以用在印相阶段。最近,计算机被用于组合摄影中,以获得精确的图案。
对于业余摄影师来说,不容易使用传统的组合摄影方法。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利用传统的组合摄影方法。
双重曝光法需要有昂贵和精密的照相机以实施摄影。由于摄制地点的背景影像的限制,难以获得多种背景影像。而多重曝光法则在应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方面具有缺点。
幻灯投影组合法可以将一个所需对象与多个背景影像组合在一起。然而,背景影像的分辨率显著降低。幻灯投影组合必须在一个装备有专用照相机、屏幕、幻灯投影仪和照明装置的摄影室中进行。因此,35mm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不能用于组合摄影。
用在印相阶段的多重曝光法也需要专业技术、暗室和专用设备,以实施组合摄影。难以利用多重曝光法实现大尺寸组合摄影。计算机辅助的组合摄影同样需要专用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和胶片记录器。只有能够操作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才能使用计算机辅助组合摄影术。
因此,迄今为止普遍发现无法利用35mm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实施组合摄影。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它的研制使得业余摄影师也能够通过使用组合胶片而容易地将对象摄制到一个预显影背景影像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其包含一个由外壳和后盖构成的主体,主体的一个前表面带有一个用于组合的前取景窗和一个镜头,主体的一个后表面带有一个用于组合的后取景窗,一个组合胶片可以装载到主体内部,一个不可调光圈隔膜,一个第一定位指示器插在镜头前面,用以将一个图案对象通过镜头定位在组合胶片上,第一定位指示器具有一个定位指示孔,以及一个第二定位指示器用于将一个图案对象定位在组合胶片上,第二定位指示器安置在前后取景窗中的任何一个上。
本发明的组合摄影用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的研制使得业余摄影师也能够通过使用组合胶片而容易地将对象摄制到一个预显影背景影像上。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拆开后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拆开后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的一种改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下面将通过附图而详细描述一种组合摄影用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
本发明的组合摄影用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的研制使得业余摄影师也能够通过使用组合胶片而容易地将对象摄制到一个预显影背景影像上。组合胶片22具有一个预显影背景影像曝光部分和一个用于拍摄照片的未曝光部分。
如图1所示,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包含一个由外壳8和后盖6构成的主体2、一个镜头21、一个位于主体2的前表面上的前取景窗18a、一个位于主体2的后表面上的后取景窗18b、一个不可调光圈隔膜和一个位于主体2内部用于装载一个组合胶片22的隔室。
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装备有一个第一定位指示器12和一个第二定位指示器10,以曝光一个关于对象的二级影像,从而精确地将一个图案拍摄到一个预显影初级影像上。第一定位指示器12插在位于主体2中央的镜头21的前面,以将一个图案对象通过镜头21而定位于组合胶片22上。第一定位指示器12上具有一个定位指示孔14,其在入射影像通过镜头之前确定影像的位置。一个安置在第一定位指示器12中的游标16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滑动,以将定位指示孔14定位于镜头21上方,从而调节对象影像在组合胶片上的位置。游标16和第一定位指示器12上带有一些用于固定位置的槽。一旦对象影像的位置被调节好,游标16即被所述槽锁紧就位。
由于定位指示孔14覆盖着镜头21,因此定位指示孔14的直径小于镜头21的直径。安置在第一指示器12上的定位指示孔14可以检验入射对象影像的位置。这样,由于初级影像已经就位于组合胶片上,因而摄影师不需要对影像精确聚焦。初级影像通过安置在第一指示器12上的定位指示孔14而就位于组合胶片上。可以通过沿水平方向调节安置在第一指示器12上的游标16的位置而将初级影像调节到组合胶片上的适宜位置上。
照相机中装有一个第二定位指示器10和一个位于组合取景窗上的组合标志11,用以在摄影师拍摄时将影像定位于组合胶片上而不需要精确聚焦。第二定位指示器10的功能与第一定位指示器12相同。
组合标志11以十字形或椭圆形标记在组合取景窗上。十字形或椭圆形标志用于对一条基准线进行设置,以聚焦对象。通过将对象设置在十字形或椭圆形标志的基准之内,可以方便地拍摄照片。
如图1所示,第二定位指示器10是通过切掉一个角部而成形出的。在摄制阶段,可以根据初级影像在组合胶片上的位置而调节切割部分。第二定位指示器10可以安置在前取景窗18a和后取景窗18b中的任何一个上。然而,优选将第二定位指示器10安置在前取景窗18a上,以方便使用者并且不阻挡使用者视线。
一旦第二定位指示器10被安置在前取景窗18a和后取景窗18b中的任何一个上,它将阻塞组合胶片的预显影部分。这样,照相机使用者可以通过组合取景窗的剩余部分看到对象,以拍摄照片。
如图2所示,一个定位选择标志20标记在组合胶片22上,用以将组合胶片适宜地装载到照相机的隔室内并检验预显影组合背景影像是否正确定位。照相机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个安置在照相机后盖6上的观察孔26而检验定位选择标志20的位置。
观察孔26的定位用于检验是否与定位选择标志20的位置重合。当一个卷片手柄34卷绕时,一个胶片传动器36和一个胶片计数板将进给到下一张胶片。
由于胶片传动器36会反卷整个胶片,因此在下一张胶片装载时,照相机使用者必须将定位选择标志20设置得与观察孔26重合,以适宜地将二级影像组合到初级影像上。
尽管观察孔26贴紧接触组合胶片,安置在后盖6上的观察孔26也带有一个覆盖罩40,以防止外界光线射入。覆盖罩40构成了一个密封件,例如粘条,从而简便且确实地阻塞住观察孔26,以防止光线射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组基本定位选择标志31、33形成在外壳8与组合胶片22的接触位置上,如图3所示。在装载一个组合胶片时,摄影师必须将基本定位选择标志31、33设置得与组合胶片22的定位选择标志20重合,以将二级影像适宜地组合到初级影像中。基本定位选择标志31、33应当标记在胶片传动器36或照相机主体上,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组合照相机具有一个梯度过滤器50,其安置在组合胶片22与镜头21之间。一个梯度过滤器50用于产生一个梯度效应,从而在对象的二级影像被拍摄以组合预显影初级影像时,使图案向着初级影像逐渐变暗。由于梯度效应,组合摄影制品将看上去更自然。梯度过滤器50形成一个光阻部分,其具有一个位于透明板上的半透明或不透明印刷物或一个位于圆形架内部的线性或三角形凸缘。
虽然前面通过一个带第一定位指示器、第二定位指示器和不可调光圈隔膜的便携式或一次性照相机并参考附图而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显然可以作出各种变化、修改并应用到常规照相机中。这种变化应用和修改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并且位于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其包含一个由外壳和后盖构成的主体,上述主体的一个前表面带有一个用于组合的前取景窗和一个镜头,上述主体的一个后表面带有一个用于组合的后取景窗,一个组合胶片可以装载到上述主体内部,以及一个不可调光圈隔膜,一个第一定位指示器,其插在上述镜头前面,用以将一个图案对象通过镜头定位在上述组合胶片上,上述第一定位指示器具有一个定位指示孔,以及一个第二定位指示器,其用于将一个图案对象定位在组合胶片上,上述第二定位指示器安置在上述前后取景窗中的任何一个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指示孔的直径小于镜头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定位指示器的一个角部被切掉,以使对象通过角部曝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还包含一个标记在组合胶片上的定位选择标志,以及其特征在于,一个观察孔安置在后盖上,用于检验上述定位选择标志的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还包含一个梯度过滤器,其安置在组合胶片与镜头之间,用于实现梯度效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还包含一个覆盖罩,其覆盖在观察孔上,以自由打开和关闭而阻挡光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还包含一个组合标志,其安置在上述前取景窗或后取景窗中的任何一个上,以定位一个影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还包含一个游标,其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滑动,以将上述定位指示孔定位于镜头上方,从而将对象聚焦在组合胶片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摄影用照相机,还包含一个基础定位选择标志,其位于上述外壳与组合胶片相接触的位置上,以检验上述定位选择标志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摄影用照相机,其包含一个由外壳和后盖构成的主体、一个镜头、一个位于主体前表面上用于组合的前取景窗、一个位于主体后表面上用于组合的后取景窗、一个不可调光圈隔膜和一个位于主体内部用于装载一个组合胶片的隔室。该照相机装有第一和第二定位指示器。第一定位指示器插在镜头前面,以将图案对象通过镜头而定位于组合胶片上。第二定位指示器用于将一个图案对象定位在组合胶片上,并安置在前后取景窗中的任何一个上。
文档编号G03B17/24GK1280313SQ0010985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8日
发明者郑铉正 申请人:郑铉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