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92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主要在光学精密机械结构中作为连接结构和支撑结构使用。
背景技术
在先技术中,许多光学精密机械结构中常用金属管或金属棒作为连接和支撑部件,尤其是对用来联接和支撑各种光学元件而言,在先技术中的空心金属管或金属棒,在各种随机外力的作用下将产生随机的受迫振动,从而影响整个由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在先技术中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的结构在稳定性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支撑架自身的阻尼特性来降低一些随机的受迫振动的干扰,从而提高整个所用支撑架的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主要含有N≥2根空心的金属管201、202、203、204,金属管201、202、203、204的空心内填有松散的颗粒状的填充物301、302、303、304。在金属管201、202、203、204的两端分别有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将其固定。如图1、图2所示。
所说的松散的颗粒状的填充物301、302、303、304,是泡沫塑料颗粒,或者是微小的海绵球,或者是微小的不规则的纤维球。
所说的金属管201、202、203、204内填有松散的颗粒状的填充物301、302、303、304,在振动的过程中,这些松散的颗粒之间将产生碰撞而消耗能量,起到阻尼的作用,阻尼消耗振动的能量,使瞬态振动迅速衰减,避免自激振动的产生,特别能降低受迫振动共振区的振动,因此可以很好地控制振动的产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与在先技术中所用的无填充物的空心金属管或金属棒相比,本实用新型即是通过空心的金属管201、202、203、204内填有的松散的颗粒状的填充物的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来消耗整个支撑架的随机振动的能量,使瞬态振动迅速衰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使整个由支撑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当N=2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是支撑架正面剖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A-A面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当N=4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是支撑架正面剖视示意图,图2-2是图2-1中A-A面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例1N=2时,如图1所示。
例2N=4时,如图2所示。
如图1(或图2)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用于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一套光路调整系统,其中的机械支撑架就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其中的两根(或四根)不锈钢管201、202(或201、202、203、204)内充有颗粒状的填充物301、302(或301、302、303、304)是泡沫塑料颗粒,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共同构成一个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其中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的中心分别固定有镶有光学镜片的光学调整架,激光光束从两片光学镜片的中心通过。为了保证光学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也就是保证激光光束能够精确的从两片光学镜片的中心通过,要求精密机械支撑结构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并可以消除随机的受迫振动的干扰。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就可以通过两根(或四根)不锈钢管201、202(或201、202、203、204)内松散的泡沫塑料颗粒间的相互碰撞来消耗整个机械系统的随机振动的能量,使瞬态振动迅速衰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提高了整个机械结构和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主要含有N≥2根空心的金属管(201、202、203、204),金属管(201、202、203、204)的两端分别有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将其固定,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管(201、202、203、204)的空心内填有松散的颗粒状的填充物(301、302、303、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填充物(301、302、303、304)是泡沫塑料颗粒,或者是微小的海绵球,或者是微小的不规则的纤维球。
专利摘要一种稳定的光学精密机械支撑架,用于光学精密机械结构中的连接和支撑。主要含有N≥2根空心的金属管,在金属管的空心内填有松散的颗粒状的填充物,在金属管的两端分别各有一块支撑板将其固定。当支撑架受到振动时,金属管空心内的填充物的颗粒之间将产生碰撞,起到阻尼的作用,阻尼消耗振动的能量,使瞬态振动迅速衰减,避免了自激振动的产生,特别是能降低受迫振动共振区的振动,可以很好地控制振动的产生。与在先技术中无填充物的空心金属管或金属棒构成的支撑架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减震的目的,提高了由支撑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2B7/00GK2498619SQ0125428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银柱, 周根发, 傅国芳, 王国兴, 戴亚平, 李良钰, 朱健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