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粉盒盖、色粉盒、以及处理卡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61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色粉盒盖、色粉盒、以及处理卡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粉盒盖、一种色粉盒,以及一种处理卡盒。
在此,处理卡盒指的是一种卡盒,在整体上具有一电摄影感光器件,以及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可以拆分地安装于一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一主要装置。它在整体上可以包括一电摄影感光器件以及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三者之中的一种。它在整体上可以包括显影装置和一电摄影感光器件。
电摄影成像设备可利用一电摄影成像处理方法在一记录材料上形成一幅图像。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一些范例包括一种电摄影复印机、一种电摄影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或类似机器)、一种传真机和一种文字处理机或类似设备。
利用电摄影处理方法的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与处理卡盒一起使用,这一点是公知的。其有利之处在于,维修作业可以事实上由其使用者进行而勿需专职维修人员,因而可操作性可以显著提高。因此,这种型式目前是广为使用的。
在一电摄影成像设备中,形成在一电摄影感光器件上的一潜像可利用显影剂(此后称作“色粉”)予以显影。由于色粉通过一成像处理过程时要被耗用,所以它必须随需要而重新添满。为了添满色粉,使用一种色粉存放容器(此后称作“色粉盒”)。一色粉盒可以用以通过简单动作以色粉重新添满一复印机或类似机器,以及前面提及的处理卡盒。
一色粉盒设有一色粉装填孔口,由一色粉盒盖(此后称作“盒盖”)予以密封、一般,一盒盖是通过注塑模制方法用低密度聚乙烯(此后称作“LDPE”)制成的。它包括几条肋板,伸展在盒盖各密封壁板与盒盖中心部分之间,以便当各密封壁板接触色粉盒色粉装填孔口的孔缘部分时加强这些壁板。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色粉盒盖,能够牢靠地密封一色粉装填孔口;一种色粉盒,使用这样一种色粉盒盖;以及一种处理卡盒,使用这样一种色粉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色粉盒盖,不易于从一色粉盒的色粉装填孔口处偶然脱开;一种色粉盒,使用这样一种色粉盒盖;以及一种处理卡盒,使用这样一种色粉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色粉盒盖,使之可能为一色粉盒各侧面壁板之一配置这样一种色粉装填孔口,即具有一有效孔口面积,大于或至少等于采用通常的圆形构形可以增大的最大有效孔口面积,并可以提高色粉装填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圆形的色粉盒盖,对应于一色粉盒侧面壁板的构形;一色粉盒,使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盖;一种处理卡盒,使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色粉盒盖,在其各侧面壁板的外侧上具有一沟槽,与一色粉盒色粉装填孔口的边沿相接触;一种色粉盒,使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盖;以及一种处理卡盒,使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圆形的色粉盒盖,其构形做成为对应于一色粉盒侧面壁板的构形,此盒在其一个侧面壁板上具有一色粉装填孔口,以致色粉装填孔口的有效孔口面积得以增大;一色粉盒,使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盖;以及一处理卡盒,使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
本发明的其他各项目的、特性和优点,在考查结合各帧附图所作的本发明各项最佳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之后,将更为明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色粉盒主要结构的一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色粉装填孔口盖的前视和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色粉盒主要结构的一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色粉装填孔口盖的前视和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色粉盒主要结构的一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色粉装填孔口盖的前视和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色粉装填孔口盖的前视和侧视图。
图8是一对比实施例中色粉盒主要结构的一透视图。
图9是对比色粉盒的色粉装填孔口盖的前视和侧视图。
图10是一示意图,描述一色粉盒和一用于色粉装填试验的一螺旋式色粉装填装置。
图11是本发明可予以应用的一电摄影成像设备(激光束打印机)的一侧向立面图。
图12是示于图11的设备的一外部透视图。
图13是可与示于图11的电摄影成像设备一起使用的一处理卡盒的剖面。
图14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一外部透视图。
图15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一右侧视图。
图16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一左侧视图。
图17是从左侧看到的、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一外部透视图。
图18是从右下方看到的、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一外部透视图。
图19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框架的色粉盒部分的一透视图。
图20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框架的显影台座部分的一透视图。
图21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显影装置部分的一透视图。
图22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清洁装置部分的一透视图。
图23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显影台架部分的侧板的,和色粉盒部分的,一侧视图。
图24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色粉盒部分的一透视图。
图25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的色粉盒部分的色粉密封部分的一铅直剖面。
图26是一色粉盒盖的一透视图。
图27是示于图26的色粉盒盖的一剖面。
图28是示于图26的色粉盒盖的一顶视图。
图29是示于图13的处理卡盒主要结构色粉盒部分的一部分色粉装填孔口的一剖面。
图30是一部分色粉盒盖的一剖面,此部分与色粉装填孔口的边缘扣合。
图31是一色粉盒盖与色粉盒部分,色粉装填孔口边沿之间的接口的一剖面。
图32是一对比实施例中与色粉盒装填孔口边沿扣合的一部分色粉盒盖的一剖面。
图33表明一色粉盒盖的一构形。
此后,符合本发明的一种色粉盒盖和一种色粉盒的各项实施例,以及其各项对比实施例,将参照各图予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符合本发明的色粉盒的第一实施例将参照图1和2予以说明。
从图1和2显然可见,色粉盒在此实施例中在主要结构11各侧壁的一个上具有一色粉装填孔口12,而此孔口12由一盒盖13密封,盒盖13具有基本上与孔口12相同的构形,并且是压进孔口11的。
孔口11的轮廓是非圆形的;它形成了由一组不同弧段构成的复合曲线,而且当然,盒盖13的外部轮廓也形成了基本上相同的复合曲线。
在此实施例中的色粉盒,以及其余各项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之中的色粉盒,都是用注塑模制方法由高度抗冲击聚苯乙烯制成的。
其次,在以下各项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色粉装填孔口盖是用注塑模制方法由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不过,聚丙烯作为盒盖材料要比低密度聚乙烯更为理想。这是因为,当一盒盖压进一色粉盒的色粉装填孔口以密封色粉装填孔口时,产生的应力可能比在盒盖上更多地作用在色粉装填孔口边沿上,而且还因为,在一非圆形盒盖的情况下,比起在一圆形盒盖的情况下,必须更注意应力的均衡(分布)。
实际色粉盒部分11的,亦即色粉盒主要结构的容量,在本实施例中,除去色粉装填孔口部分,是691立方厘米。在其余的各项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的实际色粉盒部分11的容量是与本实施例中实际色粉盒部分11的容量相同的。
实施例2下面,参照图3和4,符合本发明的色粉盒的各不同实施例将予以说明。
色粉盒在此实施例中具有基本上与在前一实施例所说明的相同的结构,并因而,将只说明各不同的部分。
从图3和4显然可见,色粉装填孔口的轮廓是由一组平直线段和连接这些平直线段的各个弧段形成的;换句话说,它基本上是多边形的,而一盖33也基本上是多边形的。
实施例3下面,参照图5和6,符合本发明的色粉盒的第三实施例将予以说明。
此第三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并因而,将只说明各不同的部分。
如图5和6所示,一色粉装填孔口32基本上是三角形的,各顶尖部分是圆的,而一盒盖33的轮廓基本上与孔口32的相同。
实施例4下面,参照图5和7,符合本发明的色粉盒的第四实施例将予以说明。此实施例中色粉盒的色粉装填孔口与第三实施例中的色粉装填孔口32相同,并因而,将只说明各不同的部分。
参照图7,色粉盒在此实施例中是通过把一盒盖43压进一色粉装填孔口而予以密封的,此盒盖43在构形上基本上与第三实施例中的色粉装填孔口32相同。盒盖43配有各肋板44,其每一个均从盒盖43的相应侧壁沿垂直方向向内伸展。
在以上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各色粉装填孔口12、22和33的有效面积都是860平方毫米,大致上是本发明之前一通常圆形色粉装填孔口34的有效孔口面积907.9平方毫米的95%;换句话说,它基本上与本发明之前圆形色粉装填孔口34的有效孔口面积相同。就色粉盒主要结构11、21和31而言,它们在尺度和构形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各色粉装填孔口部分除外。
对比实施例1下面,参照图8和9,在第一对比实施例中的色粉盒将予以说明。在此对比实施例中色粉盒主要结构的各部分的说明,与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将予以省略。
如图3和9所示,色粉装填孔口52在此实施例中是一圆形孔口,亦即,在尺度和构形方面,是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实施例中色粉盒主要结构11、21和31的色粉装填孔口部分的一种修改型式。
即使曾经企图增大色粉装填孔口52的有效面积,但是,25毫米的直径是最大可能的;490.9平方毫米的有效面积是最大的。
色粉盒主要结构51在此第一对比实施例中在尺度和构形方面是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色粉盒主要结构相同,只有各色粉装填孔口部分除外。
〔色粉装填速度试验〕色粉实际地装进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每一色粉盒,至于从色粉装填一色粉盒的装置,采用了一种螺旋式装填装置(图10)。螺旋的技术规格如下。
〔装填条件1〕螺旋转数800每分钟圈数控制脉冲160,000脉冲螺旋外径28毫米螺旋节距32毫米螺旋轴直径8毫米装填器喷嘴内径30毫米〔装填条件2〕螺旋转数400每分钟圈数*其余的技术规格与第一种条件中的那些相同。
用于装填试验的色粉是单一组分色粉,具有一8.5微米的平均直径,装填的色粉量是380克。装填试验的各项结果给出在下表之中。
表1装填条件 所需时间评估EMB.11 3.6秒 无问题EMB.21 3.6秒 无问题EMB.31 3.6秒 无问题COMP.EMB.1 1 不可能 喷嘴堵塞;色粉熔化COMP.EMB.1 2 7.2秒 低速(两倍)从表中显然可见,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情况下没有问题,而用以装填每一色粉盒的时间是3.6秒。这些结果基本上与一通常的圆形色粉装填孔口的那些相同。其次,曾经检查过是否在色粉装填孔口附近装填器喷嘴被堵塞,是否产生了粗大颗粒,或者是否出现了类似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具体问题能够被证实。
相反,在第一和第二对比实施例的情况下,在螺旋转数为800每分钟圈数的装填条件下,色粉装填装置的装填器喷嘴发生了堵塞,导致色粉颗粒熔化。因而,螺旋转数,从800每分钟圈数起,以几圈的递减量逐渐下降,以确定不会出现任何堵塞时的转动圈数。确定的结果是,色粉可以在400每分钟圈数的情况下予以装填而不致堵塞喷嘴。随后,为了证实这一发现,采用螺旋转数在其中为400每分钟圈数的装填条件又作了另一色粉装填试验。在此情况下,装填花了7.2秒,是用于本发明各次实施例的装填时间的两倍,不能令人满意。
〔坠落试验〕在此试验中,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所说明的一些色粉盒予以坠落以测试是否任一色粉盒的盒盖变松,或者是否从任一色粉盒中漏出。
坠落条件首先,每一色粉盒由一90厘米高度处坠落,此高度逐渐增大到前次坠落不曾导致任何问题的时候。每一色粉盒在试验中坠落在尖角上一次、在边沿上三次,以及在壁板表面上六次。
包装状态每一实施例测试5只色粉盒,其中每一色粉盒是单独包装的。
结果是,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任一色粉盒上不曾发生盒盖检动和色粉泄漏。
其次,当各色粉盒从一110厘米高度处坠落时,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各色粉盒上出现了色粉泄漏,在色粉盒盖与色粉装填孔口边沿之间的接合处,但色粉泄漏量小到足以不造成任何实际问题。在第四实施例色粉盒的情况下,即使当它从110厘米高度处坠落时,也未出现任何问题。
上述装填和坠落试验的各种结果证实了,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之中的各色粉盒在色粉装填效率和色粉密封有效性方面都没有任何实际问题。
如上所述,按照前述各实施例,当一色粉盒色粉装填孔口的轮廓做成为多边形时,对比于当它做成为非圆形而不具有各平直部分时,在盒盖尺寸方面的控制程度可以放松。
其次,当色粉装填孔口做成为基本上三角形时,色粉装填孔口可以扩大到甚至色粉盒主要结构侧壁的狭窄角落区域里面,并因而,色粉装填孔口的有效面积可以做成等于,或大于,各种通常的色粉装填孔口的有效面积。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的色粉装填孔口,在色粉装填效率方面,优于通常的圆形色粉装填孔口。
上述色粉装填孔口是依靠把一具有基本上与色粉装填孔口相同轮廓的多边形盒盖压进孔口而封住的。其次,多边形盒盖配有一些肋板,每一肋板从盒盖的相应密封壁板沿垂直方向向内突出,并因而,可以防止多边形盒盖的各密封壁板的平直部分,由于随着盒盖被压进色粉装填孔口而产生在各密封壁板的平直部分中的应力,而被弯曲。这样一来,带有各肋板的色粉盒盖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密封色粉装填孔口方面的有效性水平。
其次,当一处理卡盒的色粉盛放部分设计得一如上述的色粉盒时,处理卡盒在体积小、色粉装填效率,以及处理卡盒制作效率方面都得到改进。
从前述各实施例中显然可见,按照本发明,一色粉盒的色粉装填孔口做成为相应于一色粉盒的侧壁的构形,并因而,色粉盒壁板的某些部分,当一色粉装填孔口的构形,象一通常的色粉装填孔口的构形那样是圆形的时候,无法被利用,这时起可以用以提高色粉装填效率;以及还有,色粉盒的密封有效性,以及色粉盒制作效率。能够比得上或超过带有一种圆形色粉装填孔口的色粉盒的相应有效性和效率。
下面,一种采用上述色粉盒盖和色粉盒的处理卡盒将予以说明。
在以下说明中,一处理卡盒B的“宽度”方向指的是处理卡盒装设到一成像设备的主要装置里面的或从中拆除的一个方向,并且重合于传送一种记录媒体的方向。处理卡盒B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横交于(基本上垂直于)处理卡盒B装设到主要装置14里面或从中拆除方向的一个方向。它平行于记录媒体的表面并横交于(基本上垂直于)传送记录媒体的方向。其次,“左”和“右”指的是从上方看到的相对于传送记录媒体方向的左边或右边。
图11是体现本发明的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激光束打印机),描述了其整体结构;图12是其一外部透视图;而图13-18是体现本发明的各种处理卡盒的图纸。更为具体地说,图13是一处理卡盒的一剖面;图14是此处理卡盒的一外部透视图;图15是此处理卡盒的一右侧视图;图16是此处理卡盒的一左侧视图;图17是从左上方向看到的此处理卡盒的一透视图;以及图18是以左下方向看到的此处理卡盒的一透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处理卡盒B的“顶”部表面指的是,当处理卡盒B在成像设备主要装置14之中时,面对上方的表面,而“底”部表面指的是面对下方的表面。
(电摄影成像设备A和处理卡盒B)首先,参照图11和12,一作为体现本发明的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激光束打印机A将予以说明。图13是一同样体现本发明的一处理卡盒的一剖面。
参照图11,激光束打印机A是一种通过一电摄影成像过程在一记录媒体(例如,记录纸、OHP纸和织物)上形成一图像的设备。它在状为一鼓轮的一电摄影感光鼓(此后,感光鼓)上形成一色粉图像。更为具体地说,感光鼓利用一充电装置予以充电,而以一标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过的一激光束,从一光学装置投射到感光鼓的已充电的外围表面上,在其上形成一符合图像数据的潜像。这一潜像由一显像装置显影成为一色粉图像。同时,一置放在一供纸盒3a之中的记录媒体2由一纸搓棍、各对传送辊3c和3d,以及一对配准辊3e,与色粉形成同步地予以回动和传送。随后,电压施加于,作为一种用于传输形成在处理卡盒B感光鼓7上面的色粉图象的装置的,一图像传输辊4,从而色粉图像被传输到记录媒体2上面。再后,记录媒体2,上面已经传输有色粉图像,由一导引传送带3f被传送到一定影装置5。定影装置5具有一主动辊5c和一包含一加热器5a的定影辊5b,并在记录媒体2通过定影装置5时,向记录媒体2施加热量和压力,以致已经传输到记录媒体2上面的图像被定影在记录媒体2。然后,记录媒体再往前传送,并依靠释放各对辊轮3g、3h和3i而通过一回动路径3j被排放到一接纸盘6里面。接纸盘6设置在成像设备A主要装置14的顶部处。在此应当指出,可以与一对释放辊轮3m相协调而启动一可枢转的舌门3k,以排放记录媒体2而不使之通过回动路径3j。搓纸辊3b、各对传送辊3c和3d、一对配准辊3e、导引传送带3f、各对释放辊3g、3h和3i,以及一对释放辊3m,构成了一传送装置3。
参照图13至18,在处理卡盒B中,另一方面,带有一感光层7e的感光鼓7转动起来,以便依靠向作为一感光鼓充电装置的充电辊8施加电压而均匀地充电其表面。随后,以图像数据调制过的一激光束通过一曝光孔口从光学系统1投射到感光鼓7上面,在感光鼓7上形成一潜像。这样形成的潜像利用色粉和显影装置9予以显影。更为具体地说,充电辊8设置得接触感光鼓7以充电感光鼓7。它因感光鼓7的转动而转动。显影装置9向感光鼓7的周边表面区域(有待显影的区域)提供色粉,以致形成在感光鼓7上面的潜像得到显影。光学系统1一激光二极管1a、一多面镜1b、一透镜1c和一折射镜1d。
在显影装置9中,盛放在一色粉盒11A之中的色粉由于一供粉件9b的转动而被排送到一显影辊9c。显影辊9c包含一固定磁铁。它也是转动的,以致一层带有摩擦电荷的色粉形成在显影辊9c的周边表面上。感光鼓7的图象显影区域带有来自这一色粉层的色粉,此色粉被传输到感光鼓7的周边表面上去,以某种方式反射潜像,使此潜像形象化为一色粉图象。显影刮板9d是一可调节粘附于显影辊9c周边表面的色粉数量并还以摩擦电方式充电色粉的刮板。靠近显影9c,色粉搅动件9c可转动地设置得可以循环方式搅动图像显影室里面的色粉。
在形成在感光鼓7上面的色粉图像依靠以与色粉图像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向图像传输辊4施加电压而被传输到记录媒体2上面之后,在感光鼓7上的剩余色粉由清洁装置10除去。清洁装置10包括一设置得接触感光鼓7的弹性清洁刮板10a,而留存在感光鼓7上面的色粉由此弹性清洁刮板10a刮掉,被收集到一废色粉收集器10b里面。
处理卡盒B以下述方式构成。首先,一色粉室框架11,它包括一用于储放色粉的色粉盒(色粉储放部分)11A,连接于一图像显影室框架12,它容放诸如一图像显影辊9c这样的图像显影装置9,而后,一清洁室框架13,其中装有感光鼓7、诸如清洁刮板10a这样的清洁装置10和充电辊8,连接于前述两个框架11和12以完成处理卡盒B。这样构成的处理卡盒B可拆卸地装设到成像设备A的主要装置14里面。
处理卡盒B设有一曝光孔口1e,通过此孔口,一以图像数据调制过的光束投射在感光鼓7上面;以及一传输孔口13n,通过它,感光鼓7面对记录媒体2。曝光孔口1e是清洁室框架11的一部分,而传输孔口13n位于图像显影室框架12与清洁室框架13之间。
下面,在此实施例中处理卡盒的壳体结构将予以说明。
处理卡盒在此实施例中是以下述方式构成的。首先,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被连接起来,而后,清洁室框架13可转动地连接于前述两个框架11和12以完成壳体。在此壳体中,装上前所指出的感光鼓7、充电辊8、显影装置9、清洁装置10以及类似装置以完成处理卡盒B。这样构成的处理卡盒B可拆卸地装设到设置在一成像设备的主要装置14之中的卡盒容放装置里面。
(处理卡壳B的壳体)如上所述,处理卡盒B的壳体是由连接色粉室框架11、图像显影室框架12和清洁室框架13而构成的。下面,这样构成的壳体结构将予以说明。
参照图13和19,在色粉室框架11上可转动地装有色粉供给体9b。在图像显影室框架12上装有图像显影辊9c和显像刮板9d,而且在靠近显影辊9c处可转动地装有搅动件9c以便以循环方式搅动图像显影室里面的色粉。参照图13和20,在图像显影室框架12上,装有一直杆天线9h,伸展在基本上平行于显影辊9c的显影辊9c长度方向上。色粉室框架11和显影室框架12,以上述方式配备,是焊在一起的(在此实施例中,用超声波),以制成一第二框架,构成图像显影装置D(图21)。
处理卡盒B的图像显影装置配有一鼓轮光闸组件18,可遮住感光鼓7以防止它在处理卡盒B从一成像设备的主要装置14卸掉之时或之后长时间暴露于光线或接触异物。
参照图16,鼓轮光闸组件18具有一光闸罩18a,可遮住或暴露示于图13的传输孔口13n,以及各联接件18b和18c,可支承光闸罩18。在相对于记录媒体2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右边联接件18c的一端配装在如图14和15所示的一显影装置传动装置支座40的一孔眼40g之中,而左边联接件18c的一端配装在色粉室框架11底部11b的一突起部11h之中。左和右边联接件18c的其他端部在相对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装接于光闸罩18a的相应长度方向各端。联接件18c由金属棒材制成。实际上,左和右边联接件18c通过光闸罩18a连接起来;换句话说,左和右边联接件18c是一单件式联接件18c的左和右边两个端部。联接件18b只设置在光闸罩18a的一个长度方向端部上。联接件18b的一端在相对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下游一侧上装接于光闸罩18a,所在的位置正是联接件18c装接于光闸罩18a所在的位置,而联接件18b的另一端则套装于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一轴销12d。联接件18b由合成树脂制成。
联接件18b和18c,长度不同,结合光闸罩18a和色粉室框架11,构成了一部四件式联动结构。由于处理卡盒B插进一成像设备,所以联接件18c的部分18c1,从处理卡盒B向外突出,会接触设置在成像设备主要装置14的卡盒容放空间S侧壁上的固定接触体(未画出),并可促动鼓轮光闸组件18以开启光闸罩18a。
由光闸罩18a和联接件18b和18c组成的鼓轮光闸组件18由来自套装于一轴销12d的、一未画出的扭转螺圈弹簧的压力予以加载。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联接件18b,而另一端固定于显影室框架12,以致压力产生在导致光闸罩18a遮住传输孔口13n的方向上。
再次参照图13和22,清洁室框架13上配装感光鼓7、充电辊8和清洁装置10的各种部件,以便构成作为一清洁装置C(图22)的一第一框架。
然后,上面提及的图像显影装置D和清洁装置C利用一连接件22以一种相互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完成处理卡盒B。更为具体地说,参照图21,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两个长度方向(显影辊9c的轴线方向)的端部配有一臂杆部分19,它配有一平行于显影辊9c的圆孔20。另一方面,一用于容放臂杆部分19的带凹槽部分21设置在清洁室框架(图22)的每一长度方向端部处。臂杆部分19插进这一带凹槽的部分21。而连接件22,在使之穿过臂杆部分19端部孔眼20并再往远处压进一间隔壁板13t的孔眼13e之后,就被压进清洁室框架的安装孔眼13e,以致图像显影装置D和清洁装置C被连接起来而可以围绕连接件22彼此相对枢转。在连接图像显影装置D和清洁装置C时,压缩式螺圈弹簧22a安置在两个装置之间,而螺圈弹簧的一端套装在一个未画出的、从臂杆部分19的底部竖起的轴销上,另一端则压靠在清洁室框架13带凹槽部分21的顶壁上。结果,图像显影室框架12就被向下推压而牢靠地保持显影辊9c朝着感光鼓7向下推压。更为具体地说,参照图21,一辊轮9i具有的直径大于显影辊9c的直径,装接于显影辊9c的每一长度方向的端部,而这一辊轮9i压紧在感光鼓7上面以便在感光鼓7与显影辊9c之间保持一个预定的间隙(大致300微米)。清洁室框架13带凹槽部分21的顶部表面是倾斜的,以致压缩式螺圈弹簧22a当图像显影装置D和清洁装置C被接合时是逐渐受压的。亦即,图像显影装置D和清洁装置C是可以围绕连接件22彼此相向而枢转的,此时感光鼓7的周边表面与显影辊9c的周边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间隙)由压缩式螺圈弹簧22a的弹性力精确地予以维持。
由于压缩式螺圈弹簧22a装接于图像显影室框架12臂杆部分19的底部,所以,压缩式螺圈弹簧22a的弹性力不影响除了臂杆部分19底部以外的任何地方。在图像显影室框架12配有一用于压缩式螺圈弹簧22a的专用弹簧座的情况下,弹簧座的附近必须予以加强以精确地保持感光鼓7与显影辊9c之间的预定间隙。不过,在以上述方式安置压缩式螺圈弹簧22a的情况下,不必要加强弹簧座的附近,亦即,在此实施例情况下的臂杆部分19底部的附近,因为臂杆部分19的底部在强度和刚度上本来就是较大的。
(色粉室框架)参照图13、15、17、19、23和24,色粉室框架将予以详细说明。图23是在一色粉密封件被焊上之前所看到的色粉室框架的一透视图,而图24是在色粉装入之后色粉室框架的一透视图。
参照图13,色粉室框架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参照图11,顶部11a向上隆起,占据了成像设备主要装置14之中光学系统1左边的空间,以致处理卡盒B的色粉容量可以增大而不增大成像设备A的尺寸。参照图13、14和17,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11a具有一带凹槽部分17,位于顶部11a的长度方向中心部位处,并用作一把柄。成像设备的操作者可以依靠顶部11a的带凹槽部分17和底部11b的面朝下一侧抓牢处理卡盒B而予以装卸。在底部11b的面朝下表面上沿底部11b长度方向伸展的各肋板11c用来防止处理卡盒B从操作者的手中滑脱。再次参照图13,顶部11a的凸缘11a1对齐于底部11b的高边凸缘11b1,凸缘11a1配装在底部11b的凸缘11b1高边里面,以致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底部的壁板在焊接表面U处完好地吻合,而后,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11a和底部11b通过用超声波熔化各焊接肋板而焊接在一起。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11a和底部11b的接合方法并不需要局限于超声焊接。它们可以用加热或强迫振动予以焊接,或者可以粘接在一起。其次,色粉室框架11的底部11b,除了可保持顶部和底部11a和11b在它们用超声焊法焊接在一起时对齐的凸缘11b1之外,还配有一台阶部分11m。台阶部分11m设置在一孔口11i的上方并基本上与凸缘11b1处于同一平面之内。台阶部分11i的结构及其附近将在稍后予以说明。
在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接合起来之前,一色粉给进件9b组装到底部11b里面,而一耦联件11e通过色粉室框架11侧壁孔眼11e1装接于色粉给进件9b的端部,如图19所示。孔眼11e1设置在底部11b的两个长度方向端部之一处,而带有孔眼11e1的侧面板件也配置一基本上形状类似一直角三角形的色粉装填孔口11d。色粉装填孔口11d的三角形周缘的组成是一第一边沿,是基本上相互垂直的两个边沿之一,并沿着色粉室框架11顶部和底部11a和11b之间的接口伸展;一第二边沿,铅直地伸展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边沿的方向上;以及一第三边沿,亦即一对角边沿,沿着底部11b的倾斜边沿伸展。换句话说,色粉装填孔口11d做得尽可能地大,同时设置得挨近孔眼11e1。因而,色粉装填孔口11d可以使之最大,以致装填色粉所需的时间可以使之最小。下面,参照图19,色粉室框架11配置一孔口11i,通过它,色粉从色粉室框架11给进到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而一密封件(稍后将予以说明)被焊上以密封这一孔口11i。随后,色粉通过色粉装填孔口11d被装填到色粉室框架11里面,而后,色粉装填孔口11d用一色粉密封盖11f封住而完成一色粉装置I。色粉密封盖11f用聚乙烯、聚丙烯或类似材料制成,并被压配到色粉室框架11的色粉装填孔口11d里面或粘在它上面,以致密封盖不会脱落。接着,色粉装置可用超声焊法焊在图像显影室框架12上,后者稍后将予以说明,以构成图像显影装置D。用于接合色粉装置J和图像显影装置D的手段并不局限于超声焊接;可以是粘接法或突然扣合法,后者要利用两个单元的材料弹性。
参照图13,色粉室框架11底部11b的倾斜表面K做成为一角度θ,以致色粉室框架11顶部11a之中的色粉会自然而然地随着底部处色粉被消耗而向下滑落。更为具体地说,最好是,当设备主要装置14水平放置时,设备主要装置14之中处理卡盒B的倾斜表面K与水平线Z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大致上是65度。底部11b做成一向外隆起的部分11g,使它不妨碍色粉给进件9b的转动。色粉给进件9b的扫掠范围的直径大致上是37毫米。隆起部分11g的高度从倾斜表面K的假想延伸段算起只必须大致上是0-10毫米。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如果隆起部分11g的底部表面是在倾斜表面K假想延伸段的上方,则本来在相反情况下会自然而然地从倾斜表面K的顶部向下脱落并被给进到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的色粉就部分地不能被给进到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而聚集在倾斜表面K与向外隆起部分11g相汇合处的区域之内。相反,在本实施例的色粉室框架11的情况下,色粉会从色粉室框架11被可靠地给进到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
色粉给进件9b由直径大致上是2毫米的一种钢条制成,并状为一曲柄轴。参照表明色粉给进件9b一端的图19,色粉给进件9b的各轴颈之一9b1装进设置在色粉室框架11上的一孔眼11r,靠近色粉室框架11的孔口11i。各轴颈之另一固定于耦联件11e(此轴颈固定于耦联件11e的部位在图19中看不见)。
如上所述,为色粉室框架部分11的底部壁板配置向外隆起部分11g作为色粉给进件9b的扫掠空间可使得有可能为处理卡盒B提供稳定的色粉给进功能而不增加成本。
参照图13、19和25,孔口11i,色粉通过它从色粉室框架部分11被给进到显影室框架部分,设置在色粉室框架部分11与显影室框架部分之间的接口处。孔口11i由一带凹槽的表面11k围住,此表面本身又由色粉室框架11凸缘的顶部和底部11j和11j1围住。顶部11j的长度方向外(顶)沿和底部11j1的长度方向外(底)沿分别配置各沟槽11n,它们是彼此平行的。在带凹槽表面11k上方的凸缘顶部11j状为一门口,而凸缘的底部表面11j1垂直于带凹槽表面11k。参照图25,沟槽11n的底部表面11n2的平面处在带凹槽表面11k的向外一侧(朝着图像显影室框架12)表面上。不过,色粉室框架11的凸缘结构可以设计成类似于图示的凸缘,其中凸缘的顶部和底部11j和11j1,类似于一画框的顶部和底部框边,处在同一平面之内并围住孔口11i。
参照图20,字母数字式参照编号12u标示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各平直表面之一,它面对色粉室框架11。平行于平直表面12u并好象画框一样围绕这一平直表面12u的所有四个边沿的凸缘12e设置在从平直表面12u稍微凹下的高度处。凸缘12e的沿长度方向的各边沿配置一舌板12v,装进色粉室框架11的沟槽11n。舌板12v的顶部表面配置一锥状脊条12v1(图25),用于超声焊接。在各种部件组装到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之后,图像显影框架12的刮板装进色粉室框架11的沟槽11n,而两个框架11和12沿着刮板12v和沟槽11n焊接在一起(稍后将说明细节)。
参照图24,一盖片51,能够容易地在处理卡盒B的长度方向撕掉,粘贴于带凹槽表面11k而封住色粉室框架11的孔口11i;它沿着孔口11i的四个边沿在带凹槽的表面11k粘贴于色粉室框架11。为了通过撕掉盖片51为孔口11i解除密封,处理卡盒B配置一撕扯条52,焊在盖片51上。撕扯条52从孔口11i的长度方向一端折回,在对置于端部52b的端部处穿过一弹性密封件54,诸如一片毛毡(图20),与色粉室框架11的对置表面之间,并从处理卡盒B稍微伸出一些。稍微伸出的撕扯条52的端部52a粘在一拉拽突舌11t上,拉拽突舌有待于用手抓握(图16、19和24)。拉拽突舌11t是与色粉室框架11制成一体的,其中拉拽突舌11t与色粉室框架11之间的连接部分是相当薄的,以致拉拽突舌11t可以容易地从色粉室框架11撕掉。密封体54的表面,除去各周边区域,用一种具有很小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薄膜带条55盖住。带条55粘贴于密封件54。其次,设置在色粉室框架11各长度方向端部之另一端部处的平直表面12e,亦即对置于弹性密封件54设置所在位置处的端部,由弹性密封件56盖住,此件粘贴于平直表面12e(图20)。
弹性密封件54和56粘贴在凸缘12e上面,在相应的长度方向两端处,跨过凸缘12e的整个宽度。由于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是连接起来的,所以弹性密封件54和56恰好盖住围绕带凹槽表面11k的凸缘11j上相应的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跨过凸缘11j的整个宽度,叠置于舌板12v。
其次,为了在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连接时精确地彼此相对地为之定位,色粉室框架11的凸缘11j配置一圆孔11r和一方孔11q,分别与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圆柱形轴销12w1和方形的轴销12w2相套合。圆孔11r紧密地配装于轴销12w1,而方孔11q在长度方向上松松地配装于轴销12w2,同时在宽度方向上紧密地配装于它。
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在它们接合以前是独立地组装成一个复合部件的。然后,它们以下述方式接合起来。首先,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圆柱形定位轴销12w1和方形定位轴销12w2装进色粉室框架11的定位圆孔11r和定位方孔11q,而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舌板12v安放在色粉室框架11的沟槽11n之中。然后,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彼此相向予以压紧。结果,密封件54和56接触于,从而受压于,凸缘11j的相应的长度方向两个端部,并在同时,一种肋板状突起12z,作为一种间隔件设置在图像显影室框架12平直表面12u的每一长度方向端部处,设置在色粉室框架11的凸缘11j近旁。肋板状突起12z是与图像显影室框架12制成一体的,并且设置在撕扯条52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两侧,以致撕扯条可以通过各对置的突起12z之间。
在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如上述被彼此相向地压紧的情况下,在舌状部分12r与沟槽11n之间施用超声振动。结果,锥形脊条12v1因摩擦热量而熔化并与沟槽11n底部融合在一起。于是,色粉室框架11沟槽11n的边缘部分11n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肋板状突起12z保持气密性的彼此接触,在色粉室框架11的带凹槽表面11k与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平直表面12u之间留出一个间隙。前面提及的盖片51和撕扯条52装进这一间隔。
为了把存放在色粉室框架11之中的色粉给进到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色粉室框架11的孔口11i必须解除密封。这里以下述方式完成的。首先,装接于从处理卡盒B伸出的撕扯条52端部52a(图16)上的拉拽突舌11t,从色粉室框架11上解脱或撕脱,而后,再由操作者用手拉下。这样将撕掉盖片51而为孔口11i解除密封,使得色粉能够从色粉室框架11给进到图像显影室框架12里面。在盖片52从处理卡盒B拉下之后,卡盒B的长度方向两端由设置在色粉室框架11凸缘11j的长度方向相应两端处的弹性密封件54和56依然保持是密封的。由于弹性密封件54和56只在其厚度方向变形(被压缩)而维持其六边形状,它们可以非常有效地保持处理卡盒是密封的。
由于色粉室框架11的面对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一侧,以及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面对色粉室框架11的一侧,结构设计得一如上述,所以,撕扯条52可以顺利地通过径直向撕扯条52施加一大到足以撕扯盖片51的力量而从两个框架11与12之间拉脱。
如上所述,当色粉盒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接合时,采用一种利用超声的焊接方法以生成可熔化锥形脊条12v1的摩擦热量。这种摩擦热量易于导致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之中的热应力,而这些框架可能由于这种应力而成为变了形的。不过,按照本实施例,色粉室框架11的沟槽11n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舌板12v跨过几乎它们的整个长度而相互连合在一起。换句话说,由于两个框架11和12是接合起来的,焊接部分及其附近得到加强,因而,两个框架是不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变形的。至于用于色粉室框架11和图像显影室框架12的材料,可用塑料;例如,聚苯乙烯、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以及类似材料。
参照图13,此图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卡盒B的色粉室框架11的一基本上铅直的剖面,并表明色粉室框架11与图像显影室框架12之间的界面及其附近。
此时,本实施例中处理卡盒B的色粉室框架11将参照图13较为详细地予以说明。装在一色粉盒11A之中的一种色粉是单一组分色粉。为了使这种色粉可能高效率地朝向孔口11i自由落下,色粉室框架11配有倾斜表面K和L,它们伸过色粉室框架11的整个长度。倾斜表面L在孔口11i的上方,而倾斜表面K,从孔口11i看时(在色粉室框架11的宽度方向上),处在色粉室框架11的后部。倾斜表面L和K分别是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和底部两件11a和11b的一部分。在处理卡盒B装设在设备主要装置14之中以后,倾斜表面沿对角面向下,而倾斜表面沿对角面向上,倾斜表面K与直线m之间的角度θ3大致上是20度至40度,直线m则垂直于色粉室框架11与图象显影室框架12之间的介面。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色粉室框架11顶部11a的构件设计得可使倾斜表面K和L在色粉室框架11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接合起来之后保持前面提到的角度。这样,接照本实施例,使得装有色粉的色粉盒11A可能高效率地朝向孔口11i给进色粉。
(色粉盒盖)下面,一种色粉盒盖11f将予以说明。
图26、27和28是符合本发明的色粉盒盖11f的透视、剖面和顶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色粉盒盖11f的构形基本上是三角形的,这一色粉盒盖11f具有一也是密封部分的沟槽部分A1、一隆起A2、隆起A2的倾斜表面A3、一把手部分A6、一倾斜表面A7、一边缘部分A8,一倾斜内部表面A9,以及类似部分。沟槽部分A1包括在图纸顶部一侧上的侧面壁板表面A1a、在图纸右侧上的底部表面A1b、以及在图纸底部一侧上的侧面壁板表面A1c。从图26显然可见,色粉盒盖11f的构形在各顶点部分A10处是圆形的。把手部分A6是当色粉盒盖11f被配装于一色粉盒11A的色粉装填孔口时施加一装配机器人的吸吮帽吸力以托起色粉盒盖11f的地方。
沟槽部分A1底部表面A1b的宽度h1做成小于制成在示于图29的色粉盒11A主要结构11A1各侧面壁板之一上的色粉装填孔口11d边缘部分B1的厚度h3,以致色粉盒11A,当色粉盒盖11f被配装于色粉装填孔口11d时,由于色粉装填孔口11d的边缘部分B1受迫楔进色粉盒盖11f的沟槽部分A1,而由色粉盒盖11f密封起来。
隆起A2的高度d(图27)希望处在0.4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之内,更希望处在0.45毫米至0.9毫米的范围之内,因为色粉装填孔11d的边缘必须被允许楔进沟槽部分A1一定的距离。最合适的范围是从0.5毫米到0.8毫米。在本实施中,实际高度d是0.7毫米。
隆起A2的倾斜表面A3是必需的,以允许色粉盒盖11f被压进色粉装填孔口11d以便盖住色粉盒11A。倾斜表面A3的角度θ希望不小于30度,并且不大于90度,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45度,而最为希望的是,处在不小于60度和不大于80度的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表面A3的实际角度是70度。
色粉盒盖11f底部壁板A4的厚度h2做成是小于色粉盒盖11f壁板的基本厚度。在本实施例中,色粉盒盖11f壁板的基本厚度是1.5毫米,而底部壁板A4的厚度h2是1.0毫米。作出这种配置是为了尽量减小,在封盖色粉盒11A期间产生的色粉盒盖11f的变形,以致色粉盒壁板的蠕变,易于出现在沟槽部分A1的背面一侧,能够得以防止。
至于加强肋板A5,每一色粉盒盖11f的平直壁板部分上设置两个或更多个,以防止各平直壁板在色粉盒盖11f装进色粉装填孔口11d之后发生弯曲并降低密封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平直壁板部分配有三个加强肋板A5。加强肋板A5配置得从设在色粉盒盖11f中心处的把手部分A6伸向色粉盒盖的周边。加强肋板A5的高度h4希望是不小于1.0毫米和不大于3.0毫米,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1.5毫米和不大于2.5毫米,而最为希望的是处在1.8毫米至2.2毫米的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它是2.0毫米。
设置了倾斜表面A7和倾斜的内部表面A9以尽量减小色粉盒盖11f在封盖色粉盒11A期间所发生的变形,并且还防止易于发生在沟槽部分A1背面一侧的蠕变现象。
当通过允许色粉装填孔口的边缘部分楔进色粉盒盖11f的沟槽部分,就象在本实施例之中那样,在密封一色粉盒时,考虑到在封盖之后密封能力和蠕变防止方面的稳定性,以下各种材料适合于作为色粉盒盖11f的材料。
首先,就材料硬度而言,最好是,色粉盒盖11f的硬度,以洛氏(Rockwell)硬度计(根据JIS-K7202测定),小于色粉盒11A主要结构11A1的硬度。更为具体地说,色粉盒盖11f希望是处在R30至R80的范围之内,更为希望的是,处在R40至R50的范围之内,而最为希望的是,R45。在本实施例中,是R45。至于色粉盒11A主要结构11A1,硬度希望是在R80至R150的范围之内,更为希望的是,在R100至R140的范围之内,而最为希望的是,R120。在本实施例中,是R125。
在关于弯曲的弹性模量(按照JIS-K7203测定)方面,最好是,色粉盒盖11f的小于主要结构11A1。更为具体的说,色粉盒盖11f的关于弯曲的弹性模量希望是不小于800公斤/平方厘米并不大于10000公斤/平方厘米,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1300公斤/平方厘米并不大于9000公斤/平方厘米,而最为希望的是,2000公斤/平方厘米。在本实施例中,是1700公斤/平方厘米。至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关于弯曲的弹性模量,希望是不小于20000公斤/平方厘米并不大于30000公斤/平方厘米,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22500公斤/平方厘米并不大于28000公斤/平方厘米,而最为希望的是,25000公斤/平方厘米。在本实施例中,是为24500公斤/平方厘米。
为了防止封盖之后的蠕变,在拉伸强度试验中,色粉盒盖11f材料的屈服点(按照JIS-K7113)希望是小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材料的屈服点。更为具体地说,色粉盒盖11f的屈服点希望是不小于80公斤/平方厘米和不大于200公斤/平方厘米,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90公斤/平方厘米和不大于190公斤/平方厘米,而最为希望的是,150公斤/平方厘米。在本实施例中,是120公斤/平方厘米。
至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的屈服点,希望是不小于250公斤/平方厘米和不大于500公斤/平方厘米,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260公斤/平方厘米和不大于400公斤/平方厘米,而最为希望的是,270公斤/平方厘米和不大于320公斤/平方厘米。在本实施例中,是270公斤/平方厘米。
至于色粉盒盖11f的各种具体材料,低密度聚乙烯,例如,得到应用。至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为材料,考虑到在色粉盒运输期间色粉盒易于经受的冲击,采用了HIPS。色粉盒盖11f和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二者都是注塑模制而成的。
参照图29,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的色粉装填孔11d配置一边缘部分B1,以及一盒盖导板B2,用作封盖期间的一嵌装导板。色粉装填孔口11d的这些部分是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制成一体的。边缘部分B1包括一倒角的顶部边沿部分B1a和一倒圆的(不大于0.3)底部边沿部分B1b。其次,参照图30,色粉盒盖11f沟槽部分A1的侧面壁板部分A1c在下面一侧配置一平直倾斜表面A1c,以致色粉盒的可密封性大为提高,由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边缘部分B1的底部边沿部分B1b牢固地压入这一倾斜表面A1c。在本实施例中,底部边沿部分B1b的圆角设定为0.3。
再次参照图30,一参照符号K标示盒盖11f被迫进入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的距离(压入量)。这一距离希望是不小于0.2毫米和不大于1.0毫米,更为希望的是,不小于0.3毫米和不大于0.9毫米,而最为希望的是,0.7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是0.7毫米。
色粉盒11A的密封状态是通过强迫色粉盒盖11f进入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的色粉装填孔口11d而造成的,并且为了防止色粉装填孔口11d与色粉盒盖11f不合意部分之间的接触会降低已封盖的色粉盒11A的气密性,沟槽部分A1和色粉装填孔口11d设计得在封盖之后在边缘部分B1与沟槽部分A1的底部壁板A1b之间留有一间隙G,如图30所示。这一间隙希望是不小于0.1毫米和不大于0.2毫米。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0.2毫米。
其次,参照图31,盒盖导板B2与色粉盒盖11f之间的一间隙S希望是不小于0.2毫米和不大于2.0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是0.3毫米。
本实施例中色粉盒盖11f和色粉装填孔11d的各基本尺寸给出如下(图27、28和29)。
盒盖的第一侧面壁板长度(11)39.14(毫米)盒盖的第二侧面壁板长度(12)49.56(毫米)盒盖的第三侧面壁板长度(13)50.41(毫米)盒盖的高度(14)4.50(毫米)盒盖边缘部分的宽度(15)2.60(毫米)
盒盖导板的高度(16)2.80(毫米)按照上述技术规格制作的各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经受了封盖试验,其中对它们作了蠕变测试,以及配装一色粉盒盖所化时间的测试。它们还经受了运输试验,其中对它们作了防漏测试,以及各种其他的试验,其中确定了供色粉盒盖11f从色粉装填孔口11d移去的应力大小。
试验进行的各种条件如下。
(1)封盖试验在施加160公斤力的压力以色粉盒盖11f密封色粉盒的同时测定了压紧时间(色粉盒盖11f完全嵌进色粉装填孔口11d所化的时间)。其次,对于色粉盒盖11f,以及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的色粉装填孔口11d,都检查了蠕变的存在情况。对于一种自动的色粉装填设备来说,不多于2.5秒的压紧时间认为是令人满意的。
(2)运输试验色粉盒11A装上460克磁性单一组分色粉,具有的平均颗粒直径为8微米,并让其从100厘米的高处自由落下,使之以6个表面和4个尖角之中的每一个着地。
(3)脱开应力试验一应力测定头从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内侧以100毫米/分的速度推向色粉装填孔口,并测定了色粉盒盖11f从色粉装填孔口11d脱开的那一刻的最大应力。
其次,制作了总共13个色粉盒主要结构,它们在色粉盒盖被压进色粉装填孔口的距离、隆起角度、隆起高度、洛氏硬度,以及类似因素方面是不同的。为了作性能对比,通过注塑模制方法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制作出一示于图32的圆形色粉盒盖11f′。在此对比性色粉盒盖11f′的情况下,色粉装填孔口11d′的有效面积与在本发明前述各实施例之中所说明的色粉装填孔口是相同的;关于弯曲的弹性模量是2000公斤/平方厘米;肋板C1的高度是1.75毫米;以及一侧上的搭锁部分C2是0.15毫米。
对比结果给出在以下表格2之中。按照这一表格,那些符合于本发明前述各实施例的盒盖在密封性能方面不具有任何问题。但是,在那些结合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所用的对比性色粉盒盖11f′中间,遍及整组试验,没有一个是令人满意的。不过,即使在各对比性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各种结构,取决于使用方式,也可以用作色粉盒盖和色粉盒的令人满意的结构。例如,即使是那些遭蠕受的,亦即那些在耐久性方面是劣等的,只要盛放的色粉量很小,也还是变可用的。换句话说,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之中所说明的各种盒盖和色粉盒主要结构在其用途方面能够提供更大的范围,并在装填效率方面优于在各对比性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些。
表2盖和盒附注盒盖 压配 运输 脱开 不同于蠕变 时间(秒) 试验 试验 EMB.EMB.1 无1.2 良好 382 无1 良好 30盖压入量=0.3mm3 无1.7 良好 52盖压入量=0.9mm4 无1.5 良好 46切口角度=85度5 无0.8 良好 36切口角度=30度6 无1.1 良好 33切口突起=0.4mm7 无1.9 良好 55切口突起=1.0mm8 无1.1 良好 35洛氏硬度盖=R32 盒=R1489 无1.3 良好 41洛氏硬度盖=R75 盒=R8310 无1.1 良好 36弯曲弹性盖=840kg/cm2盒=28990kg/cm211 无1.4 良好 40弯曲弹性盖=9980kg/cm2盒=20050kg/cm212 无1.1 良好 37屈服点盖=80kg/cm2盒=490kg/cm213 无1.4 良好 36屈服点盖=190kg/cm2盒=250kg/cm2对比EMB.1 无 0.6 不良 152 无 0.8 不良 24盖压入量=0.15mm3 有(盖) 2.5不良 良好 55盖压入量=0.12mm4 有(盖) 2.5不良 良好 42切口角度=25度5 无 0.9 不良 27切口突起=0.35mm6 有(盖) 3.0不良 良好 58切口突起=1.05mm7 有(盒) 1.1 良好 25洛氏硬度盖=R85 盒=R758 无 3.0不良 良好 26洛氏硬度盖=R85 盒=R1559 无 1不良 24洛氏硬度盖=R25 盒=R15510 有(盒) 1.1 良好 26弯曲弹性盖=10200kg/cm2盒=18480kg/cm211 无 2.9不良 良好 27弯曲弹性盖=10200kg/cm2盒=30080kg/cm212 无 1不良 24弯曲弹性盖=780kg/cm2盒=30080kg/cm213 有(盒) 1.1 良好 25屈服点盖=210kg/cm2盒=240kg/cm2如上所述,在压紧时间方面,本发明各实施例之中所说明的色粉盒11A与在各对比性实施例之中所说明的通常色粉盒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在运输期间的防漏方面,前者好于后者。其次,在盒盖脱开阻力方面,前者好为出后者一倍。
其次,色粉盒11A曾组装到一处理卡盒里面,而后,曾经受运输试验。试验结果证实,色粉盒盖11f在密封有效性方面毫无问题。
在本发明前述各实施例中,色粉盒盖11f的投影形状基本上是三角形的,但是,色粉盒盖11f的构形也可以是如图33所示的圆形、如前所说明和示于图24的基本上的方形,或者采取其他的多边或非圆形状;这是没有限制的。其次,色粉盒盖11f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而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的材料是抗冲击聚苯二烯,但是,关于材料选择是没有具体限制的,只要色粉盒盖的材料在洛氏硬度、弯曲弹性模量、屈服点,以及类似特性方面,小于色粉盒主要结构的材料就行。
例如,一种色粉盒,包括一由聚丙烯制成的一色粉盒盖11f和一由其他HIPS,例如ABS、PPE或PPO,制成的色粉盒主要结构11A1,使用起来也是令人满意的。
其次,至于加强肋板的构形,其长度方向的铅直剖面可以状为向下弓出的一半圆形,只要能够形成有效的加强作用就行。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前述各实施例,一色粉盒配置一密封部分,在该处,色粉装填孔口的边缘部分楔进色粉盒盖的沟槽部分,并因而,色粉盒就在对于其运输期间或可发生的色粉泄漏的阻止方面大大地得以改进,其次,有可能提供一种可以可靠地予以封盖而不带变形的色粉盒,以及一种采用这样的一种色粉盒的处理卡盒。
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一色粉盒的色粉装填孔口在密封性能(阻漏)方面大大地得以改进。
本发明的其他一些目的、特点和优点,在考查结合各附图所作的关于本发明各最佳实施例的说明之后,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可见。
权利要求
1.一种色粉盒盖,用于密封把色粉装进色粉容放盒的主体里面以容放色粉的色粉装填孔口,其包括一密封部分,用于密封所述色粉装填孔口;一沟槽,用于嵌合设置在所述色粉容放盒主体上的一嵌合部分;其中所述沟槽,当所述色粉盒盖密封所述色粉装填孔口时,由所述嵌合部分予以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沟槽围绕所述盒盖的全部外部边沿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盒盖,还包括一沿着其一外部周缘的凸缘,当所述色粉盒盖密封所述装填孔口时,所述凸缘位于所述沟槽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盒盖,还包括一平面把手,在盒盖的一基本上中心部分外侧处向外突出,其中,当所述色粉盒盖密封所述色粉装填孔口时,所述外侧占取所述色粉容放盒的一外侧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盖,还包括从一部位伸出的许多肋板,在此部位处,所述把手设置在一外部周边方向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肋板的高度不小于1.0毫米和不大于3.0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在所述沟槽部分与所述装填孔口的一边沿部分之间的一压入部分是直线性倾斜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一面向所述盒盖所述装填孔口的一边沿部分的表面配置一朝着一隆起的倾斜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切口的高度,从所述盒盖的沟槽的一底部起,不小于0.4毫米和不大于1.0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一盒盖把手部分,而所述盒盖把手部分配有一加强肋板,在所述盒盖的周向上伸展。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的一底部具有的厚度小于其他部分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一三角形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的洛氏硬度小于所述色粉盒的主体的洛氏硬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的洛氏硬度不小于R30和小于R80,而所述色粉盒的主要装置具有的洛氏硬度不小于R80和小于R15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的弯曲弹性小于所述色粉盒的主体的弯曲弹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的弯曲弹性不小于800公斤/平方厘米,和小于10000公斤/平方厘米,而主体的弯曲弹性不小于20000公斤/平方厘米和小于30000公斤/平方厘米。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的拉伸屈服点小于所述色粉盒的主体的拉伸屈服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具有的拉伸屈服点不小于80公斤/平方厘米和小于200公斤/平方厘米,而所述色粉盒的主要装置具有的拉伸屈服点不小于250公斤/平方厘米和小于500公斤/平方厘米。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盒盖是通过一种低密度聚乙烯注塑模制方法制作出来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盖,其中,所述嵌合部分处在所述色粉装填孔口的一边沿部分处。
全文摘要
一种色粉盒盖,用于密封把色粉装进色粉容放盒的主体里面以容放色粉的色粉装填孔口,其包括一密封部分,用于密封所述色粉装填孔口;一沟槽,用于嵌合设置在所述色粉容放盒主体上的一嵌合部分;其中所述沟槽,当所述色粉盒盖密封所述色粉装填孔口时,由所述嵌合部分予以嵌合。根据本发明的色粉盒盖可牢靠地密封色粉装填孔口,该盒盖不易从色粉装填孔口处偶然脱开。
文档编号G03G15/08GK1397851SQ0210252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1日
发明者森永浩海, 沼上敦, 藤原靖尖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