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74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具有将多个胶片盒连续地输送到供给位置的供给机构、和从由该供给机构送到供给位置的胶片盒中将胶片送出的送出机构,具体地说,是将收存在胶片盒内的胶片自动地供给到显影处理装置等的装置。另外所谓胶片盒,是将胶片以卷取的状态收存的软片盒、及收存软片盒的箱以及将摄影完毕的胶片任意地卷起收存的容器的总称。
在此考虑所述以往例时,由于在前者的构成中是使胶片盒通过自重送到胶片取出装置的构成,所以与使用驱动力强制传送的情形相比较其送入不够可靠,而且,因是以自重供给的结构,由于自动装载装置的上下方向尺寸大,所以会导致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另外,在后者的构成中,软片盒的传送是可靠的,但由于是在送入部将胶片从下方送出的结构,所以因传送在送入部取出的胶片的搬运系统必须配置在下方,从而是难于进行上下方向尺寸缩小的结构。
特别是,如果假如把后者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设置在胶片显影处理装置中,则如在其实施例中记载的那样,采用在该装置的下方配置显影处理部、将在下方取出的胶片直接送入到显影处理部的构成,是合理的位置关系的结构,但考虑到该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驱动系统及送出已取出胶片的空软片盒的空间时,在这个配置中胶片显影处理装置的上下尺寸容易变大而有改善的余地。
例如,在进行胶片的显影处理时,虽然有优先进行特定的处理的时候,但如以往例的前者的构成那样,在利用自重进行胶片盒的送入的构成中对可靠性方面有改善的余地。并且,也可以期望有能进行处理频度低的胶片的处理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靠地搬运胶片盒,将能够送出从胶片盒取出的胶片的装置尽量成为小型装置的结构,同时也能够合理地构成对特定的胶片盒内的胶片的优先处理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将多个胶片盒连续地输送到供给位置的机构,和从由该供给机构送到供给位置的胶片盒送出胶片的送出机构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中,所述供给机构,支撑将胶片从下方取出的姿势的多个胶片盒,并且,通过驱动力将其多个胶片盒之一对胶片的取出方向向朝向水平方向的姿势进行变换并送入到所述供给位置;设有对由该供给机构输送胶片盒的传送空间、从外部向所述供给位置送入胶片盒的插入供给机构,该插入供给机构,具有相对于所述供给位置、在供给胶片的导入位置及从该导入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上自由切换的胶片盒支撑用保持架。
其作用、效果在于,根据所述特征,将予先使胶片以从下方取出的姿势的胶片盒变换到使胶片取出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姿势,通过驱动力送到供给位置,因而能可靠地传送胶片盒,没有在下方确保空间的必要,与将胶片传送到下方的方式相比较,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另外,由于通过将插入供给机构的保持架设定在导入位置,将支撑在保持架上的胶片盒内的胶片直接送入到供给位置,因而使特定的胶片盒内的胶片的能够得到优先处理。其结果,能可靠地传送胶片盒,并使从胶片盒送出胶片的装置构成为小型,同时也使特定的胶片盒内的胶片的优先处理成为可能。
本发明2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特征、作用、效果如下。
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1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中,在与所述送出机构并列的位置上,形成有接受与该送出机构接受的胶片的宽度不同宽度的胶片的副传送机构,并且所述插入供给机构,可以自由地设定将支撑于所述保持架的从胶片盒中取出的胶片、向所述副传送机构供给的位置上。
其作用、效果在于,根据所述特征,在进行与由供给机构输送的胶片盒内的胶片的宽度不同宽度的胶片的处理时,保持架以支撑收入不同宽度的胶片的胶片盒的状态,装入到将该胶片盒内的胶片向副传送机构输送的位置即告完成。具体地说明,例如,由供给机构构成输送135尺寸的胶片盒、和由副传送机构构成输送240尺寸(所谓APS)的胶片的机构中,在保持架上支撑240尺寸的胶片盒,并将胶片装入向副传送机构供给的位置,而使240尺寸的胶片可以送到副传送机构。其结果,形成二个胶片的送出路径,由于具有可自由移动的支架,可以实现二种胶片的优先处理。
本发明3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特征、作用、效果如下。
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1或2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中,所述供给机构,由对将胶片从下方取出的姿势的多个胶片盒实行支撑并依次沿略呈水平方向地送到传递位置的第一传送部,和承接由该第一传送部送到传递位置的胶片盒、以在使胶片的取出方向朝向略水平方向一侧进行胶片盒的姿势变换的状态、由移动到与第一传送部的传送方向略垂直的水平方向、而输送到供给位置的第二传送部构成;所述送出机构,具有对由所述第二传送部送到供给位置的胶片盒内的胶片、从表面和背面两面按押、并由旋转力将该胶片从胶片盒中略呈水平方向地取出的辊。
其作用、效果在于,根据所述特征,胶片盒由第一传送部略水平方向地输送达到传递位置,在该传递位置以变换为由第二传送部使胶片取出方向呈水平方向的姿势的状态,以沿与第一传送部的传送方向略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而输送到传递位置,在该传递位置通过送出机构的辊进行胶片的取出。即,边将预先取出胶片的状态的胶片盒沿略水平方向送出,边进行胶片盒的姿势变换并沿略水平方向送出胶片,因而与将胶片向下方输送的方式比较,可使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小,例如,在设置在显象处理装置上的时候,也可以确保在下方打开的空间。其结果,是能够构成可靠地送胶片盒、并能从该胶片盒送出胶片的小型的装置,与直线地送胶片盒的方式相比较,不会使送胶片盒的路径变长,能够可靠地把胶片输送到供给位置。
本发明4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特征、作用、效果如下。
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1~3中任意一项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中,所述第一传送部,具有在并设于横方向的卷在轮体上的无接头转动带、及在该无接头转动带上具有的胶片盒支撑用的多个支撑部件;所述第二传送部,具有在所述传递位置和供给装置可自由移动的、且在传递位置和从所述第一传送部离开的排出位置可自由移动的动作部件,并且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使该动作部件以位于传递位置待机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一传送部的无接头转动带的驱动将被支撑在支撑部件上的胶片盒转递到所述传递位置的动作部件上,这样把承接胶片盒的动作部件移动到所述供给位置、并在进行胶片的取出后进行返回到传递位置的动作,进而通过使该动作部件从传递位置移动到排出位置而使支撑在动作部件的胶片盒以自重落到下方、进行排出。
其作用、效果在于,根据所述特征,通过无接头转动带的驱动将在支撑部件支撑的胶片盒转递到在传递位置待机的动作部件,通过该动作部件的移动将胶片盒送到供给位置,在从送到该供给位置的胶片盒中取出胶片的后,使胶片盒与动作部件一起返回到传递位置,以将动作部件移动到排出位置,而使从动作部件分开的胶片盒由自重排出到下方。即,通过采用在供给位置将取出胶片后的胶片盒返回到传递位置的动作形式,使第二传送部的传送路径,兼用于取出胶片后的胶片盒的送出路径,因而使动作部件从传递位置移动到排出位置,而在进行胶片盒的排出后,使动作部件仅返回到传递位置,而能够将从第一传送部送出的胶片盒转递到动作部件。其结果,可合理地传送胶片盒、连续地送出胶片。
本发明5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特征、作用、效果如下。
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4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中,所述动作部件,为接受从所述第一传送部送出的胶片盒而在第一传送部侧形成开放的空间,并且在固定系统中,具有在使该动作部件移动到排出位置时、与支撑在动作部件上的胶片盒接触并从动作部件分开胶片盒的接触棒。
其作用、效果在于,根据所述特征,当将从供给位置返回到传递位置的动作部件移动到排出位置时,即使是胶片盒与该动作部件一起移动的状态,该胶片盒由于接触到接触棒,也可以解除与动作部件一起移动的不理想状态。其结果,可以可靠地进行结束胶片的取出的胶片盒的排出。
本发明6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的特征、作用、效果如下。
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1~5中任意一项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中,所述动作部件,具有绕水平状态的轴芯自由转动地构成、并且从传递位置向供给位置移动时使动作部件绕所述轴芯旋转而进行状态变换的凸缘机构。
其作用、效果在于,根据所述特征,在传递位置在向动作部件上转递的胶片盒被送到供给位置时,通过凸缘机构的作用,通过与动作部件一体地绕轴芯旋转而变更姿势。其结果,不用特别地具有使动作部件旋转的促动器而以简单的构造即可完成。
图2是表示自动供给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自动供给装置的纵剖面的侧视图。
图4是自动供给装置的纵剖面的侧视图。
图5是自动供给装置的纵剖面的主视图。
图6是自动供给装置的横剖面的俯视图。
图7是自动供给装置的横剖面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动作部件的姿势变化的模式图。
图9是控制系统的电路方块图。


图10是表示连续处理模式的处理形态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插入处理模式的处理形态的流程图。
图中10-轮体,11-无接头转动带,13-支撑部件,34-接触棒,37、38-辊,55-控制装置,C-胶片盒,F-胶片,M-动作部件,U-送出机构,V-副传送机构,W-插入供给机构,EP-排出位置,P1-传递位置,P2-供给位置,T1-第一传送部,T2-第二传送部。
如图1所示,在框体1的一方端部位置上,具有将以卷状卷入未显影的长条状胶片F(以下略称为胶片F)的胶片盒C装入的胶片供给部S,和当人工操作键盘K时形成的同时,在该框体1的内部对装入所述胶片供给部S的胶片盒C内的胶片F进行显影处理和干燥处理的显影处理装置D,并且在该框体1的上面部位,形成有送出由显影处理装置D处理过的胶片F的排出部R,另外具有,在该框体1的端部的纵壁部分的内部,回收保存由所述胶片供给部S已取出胶片F的空状态的胶片盒C的回收容器2,以此构成胶片处理机。
所述显影处理装置D,包括具有对胶片F进行显影处理的显影槽、漂白槽、定影槽等多个显影处理槽的显影处理部Da,和对于显影处理后的胶片F从吹风机Db供给干燥风的干燥部Dc,所述回收容器2,具有回收胶片盒C的有底空间,同时通过从框体1的取出操作、形成能够从框体1分离的结构,在所述排出部R,具有带自由开闭的透明树脂盖3的排出空间。
另外,作为所述胶片盒C,是将长条胶片F以卷取的状态而收存的软片盒、或收存软片盒的箱、或在进行240尺寸胶片F的显影处理时以往使用的专用的胶片盒那样的卷取收存未显影的胶片F的容器的总称。
该胶片处理机,具有通过对所述供给部S装入多个的135尺寸的胶片盒C、进行将从其多个的胶片盒C之一出来的胶片F自动地供给到显影处理装置D的动作、以及对该自动供给实行优先地把135尺寸的胶片盒C、或卷取在专用胶片盒C中的240尺寸的胶片F供给所述显影处理装置D的动作的自动供给装置SA。
该自动供给装置SA,如图2~图8所示,在以开闭形成在框体1上的开口的方式、绕开闭轴6A自由开闭的第1盖部6的内部,进而具有绕开闭轴7A自由开闭的第2盖部件7,这样形成暗箱状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具有包括支撑着135尺寸的多个的胶片盒C、并依次沿图中所示X方向的水平方向送到传递位置的第一传送部T1,和接受由该第一传送部T1送到传递位置P1的胶片盒C、并沿图中所示Y方向的水平方向送到供给位置P2的第二传送部T2的供给机构T,同时还具有从送到供给位置P2的胶片盒C中取出胶片F、再送到所述显影处理装置D的送出机构U。另外,X方向和Y方向设定为以平面看垂直的状态。
该送出机构U,具有将135尺寸的胶片F送到所述显影处理装置D的第一通路L1,相邻于该第一通路L1,配置有具有输送240尺寸胶片F的第二通路L2的副送出机构V。进而,对于由第二传送部T2的供给位置P2,在输送胶片盒C的传送空间内,即,在相对于送出机构U从外部可以输送135尺寸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的第一导入位置Q1,和可向副送出机构V送出卷取240尺寸胶片F的专用胶片盒C内的胶片F的第二导入位置Q2,和从无论哪个导入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Q3,设置有具有设定自由的支撑胶片盒用保持架8的插入供给机构W。另外,在显影处理装置D中,以平行状态设有从送出机构U将胶片F送到第一通路L1的传送路径,和从副送出机构V将胶片F送向第二通路L2的传送路径,并且显影处理装置D对于各个传送路径,设定为以同时输送胶片F的形式不能进行显影处理的处理形态。
下面概要说明自动供给装置SA的动作。该自动供给装置SA,通过在所述第一传送部T1、以将胶片F的前端侧(前端部分仅切断一定长度)取出并使该胶片F的取出方向朝向下侧(垂下侧)的状态装入135尺寸的多个胶片盒C,使该胶片盒C向呈水平的X方向移动,并一个个地送到传递位置P1,同时第二传送部T2使该胶片盒C与X方向垂直,并且沿水平的Y方向输送。在这样进行输送的时候,从胶片盒C中取出胶片F的方向以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手侧(供给位置P2一侧)地进行胶片盒C的状态变更后,到达供给位置P2。
可设定为,在向该供给位置P2送胶片盒C的时候,送出机构U进行将胶片盒C中的胶片F送入到显影处理装置D的动作,通过该动作,在结束胶片F的送入时,在第二传送部T2将空的胶片盒C返回到传递位置P1后,落入到形成在传递位置P1的下方的排出空间,而回收在所述回收容器2内的基本动作形态。另外,可设定为,所述插入供给机构W,优先进行上述的基本动作,将支撑于所述保持架8的135尺寸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从送出机构U送入所述第一通路L1,或者将卷取在支撑于所述保持架8上的专用的胶片盒C的240尺寸的胶片F从副送出机构V送入第二通路L2的处理。
下面说明自动供给装置SA的具体构成。所述第一传送部T1,具有以被绕横向状态的轴芯自由转动地支撑的轮体的一对皮带轮10、10卷绕的状态、以平面看沿X方向配置的同步皮带型的无接头皮带11,和驱动皮带轮10、10的传送电机12,和在无接头皮11上具有的支撑部件13,和与支撑于支撑部件13上的多个的胶片盒C接触、并将该胶片盒C沿X方向引导的胶片盒导向体14,和把从胶片盒C取出的状态的胶片F沿X方向引导的胶片导向体15;通过传送电机12的驱动力,将支撑于支撑部件13的胶片盒C送到所述传递位置P1。
所述第二传送部T2,整体地被支撑在沿以与所述第一传送部T1上的胶片盒C的移送方向(X方向)相平行的状态的一对导向杆17、自由移动地构成的移位框架18上。该移位框架18,与作为在一对皮带轮19、19上卷绕的无接头转动带的同步皮带型的无接头皮带20连接,并通过所设置的驱动皮带轮19的移位电机21沿导向杆17往返动作,构成可在如图2和图5所示的原位置HP和移位位置SP自由设定的结构。另外,对于该移位框架18,具有与所述的Y方向平行状态的导向轨22,且具有沿该导向轨22自由往返移动的移动框23。并且,在移位框架18内,具有绕横向状态的轴芯转动自如的一对皮带轮24、24,和卷绕在该皮带轮24、24上以俯视看配置在Y方向上的同步皮带型的无接头皮带25,和驱动皮带轮24的移位电机26;并且,通过将无接头皮带25与移动框23连接,使该移动框23沿Y方向可自如地作往返动作。
在所述移位框架18的纵壁部上,穿设有其长方向是与Y方向平行的状态的长孔18A,同时在所述移动框23上,突出设有与所述X方向平行的轴芯(水平状态)的支轴27,并且,将该支轴27插通在所述长孔18A中。在该支轴27的突出侧的端部,以该支轴27的轴芯为中心自由旋转地支撑着支撑胶片盒用的动作部件M,在移位框架18处于设定在原位置HP的状态下,通过驱动移动电机26,使动作部件M在如图2和图4所示的传递位置P1和供给位置P2可自由地设定。特别是,在将动作部件M设定于传递位置P1后,把在使移位框架18移动到移位位置SP时的动作部件M的位置称为排出位置EP。
所述动作部件M,具有旋转自由地被支撑在所述支撑轴27上的板状的动作体28,和形成胶片盒C的保持空间而弯曲成形的保持体29,和配置在该保持空间的支撑轴侧的壁体30,在进行胶片盒C插拔的一侧(第一传送部T1一侧)形成有开口。在引导胶片F一侧的动作体28和保持体29的端部位置,通过形成在露出在胶片F的宽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切口部28A、29A,如后述那样,能够在供给位置P2由辊夹入胶片F,另外,通过在该动作体28和保持体29的基端侧穿设有开口28B、29B,如后述那样,能够在供给位置P2使由切断装置切断胶片F。进而还在壁体30上穿设有开口30A。
在该动作部件M上突出形成有接触片31,在移位框架18的纵壁部上,具有动作部件M从传递位置P1向供给位置P2动作时与接触片31接触、并且使该动作部件M的姿势如图8(a)和图8(b)所示作90度旋转的凸缘部件32。由该接触片31和凸缘部件32构成凸缘机构,虽在图面中没有表示,但在该动作部件M通过弹簧顶压使胶片F呈朝向下侧的姿势(图4所示的姿势)、从凸缘机构施与的力不产生作用的状态下,维持胶片F的取出方向向下侧的姿势。
在所述传递位置P1的下方,配置有使取出了胶片F而呈空的状态的胶片盒C以其自重落到下方、形成送入到所述回收容器2的排出路径的壁体33,另外,当移位框架18动作到排出位置EP时,通过从在所述壁体30上穿设的开口30A插入到动作部件的保持空间内,与被支撑在动作部件M上的胶片盒C接触,使该胶片盒C从动作部件M分离,并被固定设置在以自重下落到下方的接触棒34的装置内面。
所述送出机构U,具有配置于第一通路L1的传送上方侧的导入辊37,和对于该导入辊37在按押、离开的位置可以自由切换的从动旋转型的按押辊38,同时还具有配置于胶片搬运下方侧的驱动辊39,和按押在该驱动辊39上的两个按押辊40,另外,还具有驱动导入辊37和驱动辊39的辊电机51,和可以切换各个按押辊38、40按押的位置及离开的位置的电磁阀等的切换执行器52。
进而送出机构U,在所述导入辊37的传送上方位置,配置有固定刀41和可动刀42,同时具有包括使可动刀42进行往返动作的切断电机43的切断装置,在所述导入辊37和驱动辊39的中间位置,具有从接触胶片F的接触片44A的姿势来判断是否存在胶片F的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另外,这一对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44,其各自的接触片44A、44A以比240尺寸的胶片F的宽度还宽的间隔配置着,并以与胶片F的宽方向的两端部接触的方式而配置。
所述导入辊37和按押辊38,通过形成进入到所述动作部件M的切口部28A、29A的宽方向的宽度,可靠地按押135尺寸的胶片F而能够将其送出。所述可动刀42形成进入到所述动作部件M的开口28B、29B的宽度,通过该开口28B、29B能够可靠地切断胶片F。
所述副送出机构V,具有配置于第二通路L2的传送上方侧的导入辊46、和对该导入辊46在按押、离开位置自由切换的从动旋转型的按押辊47,并且具有配置于胶片传送下方侧的驱动辊48、和按押该驱动辊48的两个按押辊49。另外,该副送出机构V的导入辊46与所述送出机构U的导入辊37被同轴地支撑,并且该副送出机构V的驱动辊48与所述送出机构U的驱动辊39被同轴地支撑。从而,该副送出机构V的按押辊47是通过所述切换执行器52构成于按押位置和离开的位置可以自由地切换。另外,具有从接触到胶片F的接触片50A的姿势判断胶片F是否存在的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0。另外该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0具有单一的接触片50A。
所述插入供给机构W的保持架8,由对于在所述移位框架18上形成的部件、沿与所述X方向平行的导向部件53可自由移动地构成的主体8A,和可自由开闭地安装在该体8A的保持部件8B构成,并以在该主体8A和保持部件8B上夹入胶片盒C的方式使用。另外,该保持架8,在使移位框架18设定在移位位置SP的状态下,通过人工操作可自由设定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通路L1的第一导入位置Q1、和对应于第二通路L2的第二导入位置Q2,通过把移位框架18设定在原位置HP,还可以自由设定在从各自的导入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Q3(严密地说是保持架8可以移动的区域),为了将保持架8可靠地装入到第一导入位置Q1和第二导入位置Q2,形成由在保持架8的下面和导向部件53之间用弹簧突出顶压的滚珠、和滚珠嵌入的凹部而构成的插销限位机构(图中未示出)。
由于是这样的构造,所以在显影处理135尺寸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时,在切断从该胶片盒C取出的胶片F的前端部后,将胶片F仅以规定长度取出的状态装入到保持架8上,由把保持架8装入到第一导入位置Q1,该胶片盒C中的胶片F通过所述送出机构U被送到第一通路L1,在显影处理240尺寸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时,将胶片F从摄影时使用的胶片盒C卷换到专用的胶片盒C中,将该胶片盒C中的胶片F仅以规定长度取出的状态装入到保持架8上,由将保持架8装入到第二导入位置Q2,把该胶片盒C的胶片F通过所述的副送出机构V送到第二通路L2。
如图9所示,在该自动供给装置SA中,形成输入从所述键盘K给出的信号、及从所述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5输出的信号,同时输入从检测出第一盖部件6处于关闭状态的传感器、判断移位框架18的位置的判断装置、判断动作部件M的位置的判断装置(这些在图中都作为传感系统来表示)输出的信号的输入系统,并且具有对传送电机12、移位电机21、移动电机26、切断电机43、辊电机51、切换执行器52输出控制信号而作为带有微处理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54,另外,在所述键盘K其附近位置,具有以通过从该控制装置54的输出信号被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或液晶显示器的方式而进行通知信息的通知部55,该控制装置54基于预先装入的程序进行以下的控制。
(连续处理模式)将在第一传送部T1支撑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送入到显象处理装置D的连续处理模式,可由从键盘K进行的规定操作开始,中断该处理也可以由从键盘K的规定的操作进行,该处理形态的概要表示为如图10所示的流程。即,控制开始时,保持架8处在退避位置Q3的时候,根据需要驱动移位电机21将移位框架18设定在原位置HP的同时,根据需要通过驱动移动电机26使动作部件M在传递位置P1待机。这样使动作部件M以在传递位置P1待机的状态通过驱动第一传送部T1的传送电机12,对于传递位置P1的动作部件M,进行从第一传送部T1输送胶片盒C并进行转递,在进行该转递以后,通过第二传送部T2的移动电机26的驱动将动作部件M移送到供给位置P2。(#101~#103的步骤)。
另外对于在传递位置P1待机的动作部件M进行胶片盒C的转递的时候,动作部件M处于如图8(a)所示的状态,其后,将动作部件M移动到供给位置P2的时候,通过在动作部件M上具有的接触片31与凸缘部件32的接触,动作部件M变换为图8(b)所示的状态。
接着将按押辊38设定为按押状态,并使支撑在动作部件M上的胶片F夹入到按押辊38和导入辊37之中,由对导入辊37和驱动辊39的驱动进行从供给位置P2的胶片盒C送出胶片F(#104步骤)。在送出该胶片F时,由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检查胶片F的存在,在从胶片盒C几乎全部送出胶片F的时候,作用于胶片F的张力增大,同时对于导入辊37和驱动辊39的负荷也增大,因而由判断供给到导入辊37和驱动辊39的电流值的增大(也可以判断作用于胶片F的张力的增大),来判断几乎全部送出了胶片F,基于该判断的结果使切断装置动作,进行胶片F的切断,进而在该切断后由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判断胶片F为不存在以后,停止送出机构U的驱动并结束胶片F的送出。
接着,在结束从胶片盒C送出胶片F以后,在由移动电机26的驱动进行将支撑在动作部件M上的空的胶片盒C返回到传递位置P1的动作以后,由移位电机21的驱动,通过进行将移位框架18移动到排出位置E的动作(由将动作部件M移动到排出位置EP的动作),由接触棒34把支撑在动作部件M上的胶片盒C从动作部件M上推出,并在排出路径上由自重落下而回收到回收容器2中(#105步骤)。这样在从动作部件M排出空胶片盒C时,如图8(c)所示,动作部件M维持于与待机时的状态相同的状态。
这样在进行空的胶片盒C的排出的一个循环的处理完成时候,判断从键盘K有无中断处理的信息的输入,在输入中断的信息的时,在进行完成处理的通知以后结束控制(#106、#107步骤)。
另外,在没有从键盘K输入中断处理的信息的时候,进行在第一传送部T1有无胶片盒C的判断,当在第一传送部T1存在胶片盒C的时候,继续进行#101~#104步骤的处理,而当在第一传送部T1不存在胶片盒C的时候,通知结束并结束控制(#108步骤)。
(插入处理模式)将胶片盒C中的胶片F送入到显象处理装置D的插入处理模式,如前所述,在中断了连续处理模式的处理的时候是可能的,该插入处理模式由进行从键盘K的规定的操作开始,其处理形式的概要表示为如图11所示的流程图中。即,在保持架8上装入胶片盒C以后,从键盘K进行开始处理的信息输入,输入开始该处理的信息后,当移位框架18不在移位位置SP的时候,通过移位电机21的驱动,将移位框架18设定在移位位置(#201步骤)。这样,当移位框架18被设定在移位位置SP时,支撑在该移位框架18的系统上的保持架8可自由设定在第一导入位置Q1或者第二导入位置Q2。
接着将按押辊38、47设定为按押状态,以使从胶片盒C排出的胶片F以夹入在按押辊38、47和导入辊37、46中的状态(也可以进行仅送出胶片F的动作),输入由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和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0发出的信号,并当由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0检测出胶片F的时候,以及分别由一对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44分别检测出胶片F的时候,在允许向下面的处理转移的同时,即使哪个是否存在传感器都没检测出胶片F的时候,以及仅由一个第一是否传感器44检测出胶片F的时候,通知出现错误,并结束处理(#202、#203步骤)。
即,对于第一通路L1,在装入135尺寸的胶片的时候一对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44检测出胶片F,在第二通路L2装入胶片F的时候,由于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0检测出胶片F,所以能够判断正确的装入的,但一对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44如前所述,由于在胶片F的宽方向上在仅比240尺寸的胶片F的宽度稍宽的距离离开的位置配置各自的接触片44A,因此对于该第一通路L1错误地供给240尺寸的胶片F的时候,由一对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44不能够检测出胶片F,在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就通知产生了错误。
接着如前所示,通过将从胶片盒C取出的胶片F以夹入到按押辊38、47和导入辊37、46之间的状态,通过开始导入辊37、46和驱动辊39、48的驱动,开始从胶片盒C送出胶片F(#204步骤),在第一通路L1送胶片F的时候,通过与所述的连续处理模式同样的处理,进行胶片F的后端部的切断,在由第一是否存在传感器44检测出胶片F的后端以后停止动作,在第二通路L2送胶片F的时候,由第二是否存在传感器50检测出胶片F的后端以后停止动作,在该停止以后,停止由送出机构U、副送出机构V对胶片F的驱动,通知处理结束(#205步骤)。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自动供给装置中,也可以将126尺寸的胶片F(胶片宽度与135尺寸的相等为35毫米)或35毫米宽的控制片供给显象处理装置D。即,在126尺寸的胶片F的情况下,从126尺寸的胶片盒中取出胶片F,预先进行卷取在专用的胶片盒C上的处理,与此同样,控制片的情况下也预先进行在专用的胶片盒C中卷取的处理,将该胶片盒C以在插入供给机构W的保持架8上支撑的状态,装入到对应于第一通路L1的第一导入位置Q1,开始如前所示的处理即告完成。
在这样的发明中,装入多个进行显象处理的频率比较高的135尺寸的胶片盒C,以自动地送到供给位置P1的构成,使降低人工操作的麻烦的状态的处理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可将胶片盒C沿水平方向移送,因而,例如,与在上下方向输送胶片盒C的方式相比较,可使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小,不仅可以缩小组装该自动供给装置的胶片处理机的上下尺寸,而且能够容易在下方形成排出胶片盒C的空间,能够方便地回收空的胶片盒C。另外,由于具有插入供给机构W,所以例如在进行送入135尺寸胶片盒C的胶片F的处理的途中,也可以将特定的135尺寸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送入到显象处理装置D,或将240尺寸的胶片盒C中的胶片F送入到显象处理装置D中。
(其他的实施例)本发明在所述实施例以外,例如,由具有3个输送胶片F的通路,能够实施对110尺寸的胶片F及120尺寸的和220尺寸的胶片F的自动供给。
权利要求
1.一种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具有将多个胶片盒连续地输送到供给位置的供给机构,和从由该供给机构送到供给位置的胶片盒中送出胶片的送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机构,支撑将胶片从下方取出的姿势的多个胶片盒,并且,通过驱动力将其多个胶片盒之一对胶片的取出方向向朝向水平方向的姿势进行变换并送入到所述供给位置,设有对由该供给机构输送胶片盒的传送空间、从外部向所述供给位置送入胶片盒的插入供给机构,该插入供给机构,具有相对于所述供给位置、在供给胶片的导入位置及从该导入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上自由切换的胶片盒支撑用保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送出机构并列的位置上,形成有接受与被该送出机构接受的胶片宽度不同宽度的胶片的副传送机构,并且所述插入供给机构,可自由设定在将从支撑于所述保持架上的胶片盒中送出的胶片向所述副传送机构供给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机构,由对将胶片从下方取出的姿势的多个胶片盒实行支撑并顺序地沿略呈水平方向地送到传递位置的第一传送部,和承接由该第一传送部送到传递位置的胶片盒、以在使胶片取出方向朝向略呈水平方向一侧进行胶片盒的姿势变换的状态、向与第一传送部的传送方向呈略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而送到供给位置的第二传送部构成,所述送出机构,具有对由所述第二传送部送到供给位置的胶片盒中的胶片、从表面和背面两面按押、并由旋转力将该胶片从胶片盒中向略呈水平方向引出的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具有卷绕在横方向并列设置的轮体上的无接头转动带,和设置在该无接头转动带上的胶片盒支撑用的多个支撑部件;所述第二传送部,具有在所述传递位置和供给位置自由移动的、且在传递位置和从所述第一传送部离开的排出位置间自由移动的动作部件,并且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使该动作部件以位于传递位置待机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一传送部的无接头转动带的驱动,将支撑在支撑部件上的胶片盒传送到所述传递位置的动作部件上,这样将承接胶片盒的动作部件移动到所述供给位置,并在将胶片取出后进行返回到传递位置的动作,进而通过将该动作部件从传递位置移动到排出位置,而使支撑在动作部件上的胶片盒由自重落到下方、进行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件,为接受从所述第一传送部送出的胶片盒而在第一传送部侧形成开放的空间,并且在固定系统中,具有在将该动作部件移动到排出位置时、与支撑在动作部件上的胶片盒接触并从动作部件上分开胶片盒的接触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件,具有绕水平状态的轴芯自由转动地构成、并在从传递位置向供给位置移动时使动作部件绕所述轴芯旋转并进行状态变换的凸缘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将把胶片(F)从下方取出的胶片盒(C)由第一传送部(T1)沿水平方向输送到传递位置(P1),第二传送部(T2)将该传递位置(P1)上的胶片盒(C)送到供给位置(P2),在该供给位置(P2)送出机构(U)进行从胶片盒(C)送出胶片(F)的处理,然后,使空的胶片盒(C)返回到传递位置(P1),并在该位置向下方排出。这种胶片的自动供给装置,能可靠地传送胶片盒,并能够使从该胶片盒送出胶片的装置尽量构成为小型装置。
文档编号G03D3/08GK1402085SQ0213043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4日
发明者大森尚 申请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