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7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色照明光为等光程设计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
(2)背景技术一般常见的液晶投影显示装置有单镜头式与三镜头式,其中单镜头式具有体积轻薄短小而能方便于携带的特性,但因后焦长而无法在短距离内投影出大面积,且所使用的镜头与分光镜等相关组件对品质、精度的要求必须很高,导致造价提高。而三镜头式虽然较占体积,但可在较短距离内投影出大面积并能具有较佳成像品质。
无论单镜头或三镜头的液晶投影显示装置,在设计上都须将一投射灯所引入的白色光分离出可合成该白色光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以分别借助预设的三光阀对该色光进行调变,因此由该白色光分离出的三色光所行经的路径必不相同,至于调变后的三色光,是随单镜头或三镜头设计的不同,而在单镜头设计中将三色光加以合成并送由单一的镜头投影显像,或在三镜头设计中将三色光分别通过不同的三个镜头投射至同一投影幕上以进行显像。
就以往单镜头液晶投影显示装置而言,目前已有针对使各色光所行经路径虽不同,但各色光所行经路径的总行程距离都相等(以下称简称为等光程)的设计,如美国第5644432号发明专利便是。此外,IBM、JVC等公司也有开发出等光程的单镜头液晶投影显示装置。由于所述等光程照明的单镜头式液晶投影显示装置的相关设计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目标,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另外,对于以往三镜头液晶投影显示装置的探讨,目前仍未见各色光具有等光程的设计,此类不具等光程的设计可见如图1所示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1,它是将一投射灯11所投射出的光线,大致先借一滤光器12将光线中的紫外线与红外线滤除,只让白色光通过,并通过后往前依序斜向隔设的二分光镜131、132与一反射镜133预作处理,并在该分光镜131、132与反射镜133在朝向投射灯11的一侧,分别配置有一延伸透镜141、142、143,借该分光镜131、132与反射镜133将白色光依序分离出第一、第二、第三色光(如蓝、绿、红色光),使各色光往同侧通过不同的路径分别经过聚光镜151、152、153与偏光板161、162、163后,投射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171、172、173以进行调变,且各光阀171、172、173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分别搭配设置有对应的镜头181、182、183,使各镜头181、182、183由同一平面投射出调变后的各色光而在一投影幕19上合成图像。
至于该白色光被分离出各色光的具体行经光程中,由于投射灯11所投射出的光线由后往前抵达斜向隔设的分光镜131、分光镜132、反射镜133的距离是由近而远,且斜向隔设的分光镜131、分光镜132、反射镜133与第一、第二、第三光阀171、172、173间的距离都相等,使得所述由白色光所分离出的第一、第二、第三色光从投射灯11分别抵达各光阀171、172、173暨各镜头181、182、183的光程,是第一色光最短、第二色光居中、第三色光最长,因此设计上为适应各色光的光程不同,便在所述分光镜131、132与反射镜133朝向投射灯11一侧分别配置有延伸透镜141、142、143。
有关于所述图1中所揭示的以往非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只是简略示意图,实际上尚有其它相关组件,例如积分镜、偏极光转换器(P/Sconverter)等,在此不作说明。
所述以往的非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液晶投影显示装置,其所存在的缺点,是三个聚光镜151、152、153并不相同,且必须配置有三个不同的延伸透镜141、142、143,因此整体装置所使用的组件种类多。此外,该延伸透镜141、142、143的设置,在光阀上容易产生如图2所示的照明区域191,原本应为正常的四方形照明区域却因四角落的畸形变像差而造成照度不均匀,因此有改善的必要。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使由白色光所分离出的三色光能以相同的光程投射照明在三光阀上,避免因不等光程必须使用延伸透镜造成光形畸变导致照度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使设计更为容易,而可缩短开发设计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一第一分光镜、一第二分光镜与至少一反射镜,以将一投射灯所引入的白色光分离出可合成该白色光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使该第一、第二、第三色光行经相等距离的光程后,分别投射入三平行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以进行调变,且各光阀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分别搭配设置一用以投射出各色光而合成影像的镜头。
借助上述设计,使其可避免因使用延伸透镜而在光阀上造成的照度不均匀情形,更让整体装置能有效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使设计更为容易,而能缩短开发时间。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一种以往非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2是该以往非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因配置延伸透镜所产生图像区域光形畸变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一组光阀、偏极光棱镜与镜头的侧视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一组光阀与镜头的侧视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一组光阀与镜头的侧视配置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图3、4、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的立体、俯视与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2具有一位于左侧用以提供光源的投射灯21,该投射灯21所投射出的光线先经一滤光器22将紫外线与红外线滤除,只让白色光通过,继续经一对间隔设置的积分镜23将白色光均匀化,再经一偏极光转换器24(P/Sconverter)作转换,使白色光借预定配置关系的一第一分光镜251、一第二分光镜252与一第一~第四反射镜261~264,将由投射灯21所引入的白色光分离出可合成该白色光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使该第一、第二、第三色光行经相等距离的光程后,分别投射入三平行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271、272、273以受调变,使各光阀在同一平面上呈三角形排列状态,且各光阀271、272、273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分别搭配设置一镜头281、282、283,相对地各镜头281、282、283也呈三角形排列,并能由同一平面投射出调变后的各色光而合成图像。
本实施例中该三光阀271、272、273是为穿透式液晶光阀,在图3、4、5中,以各镜头281~283所在位置为前方,且镜头281相对于镜头282是位于右侧,及该投射灯21是位于整体装置最左侧,作为整体装置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方向基准加以说明,也就是说配置上,所述被往右投射的白色光是先通过左往右前方斜向设置的该第一分光镜251分离出继续往右行经一第一光程201的该第一色光,及往前行经一第二光程202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201后,通过与所述第一分光镜251平行的该第一反射镜261往前反射行经一第三光程203而抵达该第一光阀271。实际上,在各色光抵达各光阀271、272、273以前,都先经过一聚光镜29,为方便标示及说明,在此以各色光抵达聚光镜29的光程视同抵达各光阀的光程。
而该第二、第三色光往前行经该第二光程202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251呈反斜向配置的该第二分光镜252分离出往左行经一第四光程204而抵达该第二反射镜262的该第二色光与往前行经一第五光程205而抵达该第三反射镜263的该第三色光,该第二色光经第二反射镜262反射时,借该第二反射镜262与所述第二分光镜252呈平行设置,而被往前反射行经一第六光程206而抵达所述第二光阀272。
该第三色光经第三反射镜263反射时,借助该第三反射镜263是由后往上前方斜向配置,而将第三色光往上反射行经一第七光程207而抵达该第四反射镜264,该第四反射镜264是平行设置于第三反射镜263上方,而能经该第四反射镜264往前反射行经一第八光程208而抵达所述该第三光阀273。
设计上所述该第一光程201、第四光程204、第七光程207的距离相等,该第三光程203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202与第六光程206的距离总和,该第六光程206的距离等于第五光程205与第八光程208的距离总和。
在此为方便说明,将第一光程~第八光程201~208的距离,分别以P1~P8表示,也就是P1=P4=P7,P3=P2+P6,P6=P5+P8而归纳第一、第二、第三色光的光程统计,分别为第一色光总光程=P1+P3=P1+P2+P6=P4+P2+P6第二色光总光程=P2+P4+P6第三色光总光程=P2+P5+P7+P8=P2+P7+(P5+P8)=P2+P4+P6因此,由上述计算结果可得知第一色光总光程=第二色光总光程=第三色光总光程。
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中三色光所行经的光程都相等,使得其与所述以往非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相比较,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诉求目的,而能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避免使用延伸透镜造成光形畸变导致照度不均匀本实施例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中,三色光能以相同的光程投射照明在三光阀上,因此不必使用如以往投影显示装置因非等光程所配置的三个延伸透镜141、142、143,而可避免因不等光程必须使用延伸透镜造成光形畸变导致照度不均匀的缺点。
2、可有效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本实施例中因三色光具等光程照明的设计,除不必使用三个不同的延伸透镜以外,三个聚光镜29都可使用相同的组件,而非如以往投影显示装置的三个聚光镜151、152、153都须采用不同的组件,相比较可知本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显示装置的设计,确实已明显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使设计更为容易,而可缩短开发设计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7、8所示,本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3具有一位于前方用以提供光源的投射灯31,该投射灯31所投射出的光线往后通过滤光器、积分镜、偏极光转换器而送出均匀的白色光等相关过程,由于与所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在此不再多作说明,该白色光借助预定配置关系的一第一分光镜321、一第二分光镜322与一反射镜33,将由投射灯31所引入的白色光分离出可合成该白色光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使该第一、第二、第三色光行经相等距离的光程各自到达三个对应设置的聚光镜后,分别投射入三平行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341、342、343以进行调变,使各光阀在同一平面上呈斜向排列状态,且各光阀341、342、343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各搭配设置一镜头351、352、353,因此相对地各镜头351、352、353也呈斜向排列,并由同一平面投射出调变后的各色光而合成图像。
在此须先作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三光阀341、342、343是为反射式光阀,并分别在各对应配置的光阀341、342、343与镜头351、352、353间,各设置有一偏极光棱镜361、362、363,使各光阀341、342、343借助各偏极光棱镜361、362、363的转换,让入射光371与反射光372(可见于图8)的投射路径不同,以进行投影。
本实施例中在图6、7中,以投射灯31是位于整体装置最前方,且各镜头351、352、353是呈由左后方往右前方斜向排列,作为整体装置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方向基准加以说明,也就是说配置上,该白色光是往后先通过左往右后方斜向配置的该第一分光镜321分离出往后行经一第一光程301的该第一色光,及往右行经一第二光程302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301通过一聚光镜后抵达该第一光阀341与其对应镜头351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361,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302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321平行的该第二分光镜322分离出往后行经一第三光程303的该第二色光与往右行经一第四光程304的该第三色光,使该第二色光经该第三光程303通过一聚光镜后便抵达该第二光阀342与其对应镜头351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362,而该第三色光行经该第四光程304后是抵达与所述第二分光镜322平行的该反射镜33,经该反射镜33往后反射行经一第五光程305通过一聚光镜而抵达该第三光阀343与其对应镜头353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363。
设计上,所述该第一光程301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302与第三光程303的距离总和,该第三光程303的距离等于第四光程304与第五光程305的距离总和。
在此为方便说明,同样将第一光程~第五光程301~305的距离,分别以P1~P5表示,也就是P1=P2+P3,P3=P4+P5而归纳第一、第二、第三色光的光程统计,分别为第一色光总光程=P1第二色光总光程=P2+P3=P1第三色光总光程=P2+P4+P5=P2+P3=P1由所述计算结果可得知第一色光总光程=第二色光总光程=第三色光总光程。
因此,本实施例的设计,同样使由白色光所分离出的三色光能以相同的光程投射照明在三光阀上,避免因不等光程必须使用延伸透镜造成光形畸变导致照度不均匀,并能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使设计更为容易,而可缩短开发设计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9所示,其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处不再说明,只针对其不同点加以详细说明,其不同点是本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4具有一位于前方用以提供光源的投射灯41,该投射灯41所投射出的白色光借助预定配置关系的一第一分光镜421、一第二分光镜422、一第一反射镜431与一第二反射镜432,将白色光分离出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使该第一、第二、第三色光行经相等距离的光程后,分别投射入三平行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441、442、443以受调变,且各光阀441、442、443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各搭配设置一镜头451、452、453,使各镜头451、452、453呈三角形排列,并由同一平面投射出调变后的各色光而合成图像。
另外,该为反射式光阀的各光阀441、442、443与所对应的镜头451、452、453间,也都设置有一偏极光棱镜461、462、463。
本实施例中该白色光往后是先通过左往右后方斜向配置的该第一分光镜421分离出往右行经一第一光程401的该第一色光,及往后行经一第二光程402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401后,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421平行的该第一反射镜431往后反射行经一第三光程403而抵达该第一光阀441与其对应镜头451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461,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402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421呈反斜向配置的该第二分光镜422,分离出往后行经一第四光程404的该第二色光与往左行经一第五光程405的该第三色光,使该第二色光经该第四光程404后便抵达该第二光阀442与其对应镜头452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462,而该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五光程405后是抵达与所述第二分光镜422平行的该第二反射镜432,经该第二反射镜432往后反射行经一第六光程406而抵达该第三光阀443与其对应镜头453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463。
设计上,所述该第一光程401加第三光程403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402加第四光程404的距离,该第四光程404的距离等于第五光程405加第六光程406的距离。
也就是P1+P3=P2+P4,P4=P5+P6归纳第一、第二、第三色光的光程统计,分别为第一色光总光程=P1+P3=P2+P4第二色光总光程=P2+P4第三色光总光程=P2+P5+P6=P2+P4由所述计算结果可得知
第一色光总光程=第二色光总光程=第三色光总光程。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图7所示的不同点,是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光阀541、542、543是使用斜向反射式光阀,使当相对呈斜向的入射光照明各光阀时,可使入射光经各光阀反射产生路径不同的反射光,而直接投射入其对应的镜头。
本实施例中各光阀541、542、543是采用数字微反射镜光阀(DMD),而无需设置所述第二实施例所示各偏极光棱镜361、362、363,至于本实施例中该光阀541、542、543所搭配设置的镜头551、552、553,及投射灯51、第一分光镜521、第二分光镜522、反射镜53等组件的位置配置,都与第二实施例所揭示的相同,而能如图11所示,使当相对呈斜向的各入射光571分别照明该设为数字微反射镜光阀(DMD)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541、542、543时,可使各入射光571的有效反射光572以对应于镜头551、552、553光轴的平行方向进入各镜头551、552、553,无效反射光573无法进入各镜头551、552、553。
至于本实施例中有关于各色光的光程相等的情形,由于也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分析说明相同,在此不再说明。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6的俯视配置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三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不同点,是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光阀641、642、643是为数字微反射镜光阀(DMD),而无需设置第三实施例中的各偏极光棱镜461、462、463,至于本实施例中该光阀641、642、643所搭配设置的镜头651、652、653,及投射灯61、第一分光镜621、第二分光镜622、第一反射镜631、第二反射镜632等组件的位置配置,都与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使当相对呈斜向的各入射光照明该设为数字微反射镜光阀(DMD)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641、642、643时,同样可使各入射光的有效反射光以对应于各镜头光轴的平行方向进入各镜头,无效反射光无法进入各镜头。
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中一组光阀71与镜头72的侧视配置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所述第四、五实施例一样,也是采用斜向的光束照明在设为反射式光阀的各光阀71,但是本实施例的各光阀71是为斜向反射式液晶光阀,借此让各入射光73直接经各光阀71反射产生路径不同的反射光74,以进入各镜头72进行投影,因此配置上各镜头72必须与各光阀71平行错置一适当距离,使各反射光74能顺利进入各镜头72。
根据比较可知,所述第四、五实施例的设计会比本实施例整体显示装置的体积较为扁平化。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以上各实施例所提供的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借助白色光所分离出的三色光能以相同的光程投射照明在三光阀上,不只能避免因不等光程必须使用延伸透镜造成光形畸变导致照度不均匀的缺点,更让整体装置能有效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使设计更为容易以缩短开发设计时间。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分光镜、一第二分光镜与至少一反射镜,以将一投射灯所引入的白色光分离出可合成该白色光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使该第一、第二、第三色光行经相等距离的光程后,分别投射入三平行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以进行调变,且各光阀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分别搭配设置一用以投射出各色光而合成影像的镜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在同一平面上呈三角形排列且都为穿透式光阀,该白色光先经由斜向设置的该第一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一光程的该第一色光,及行经一第二光程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后,通过一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平行的第一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三光程而抵达该第一光阀;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呈反斜向配置的该第二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四光程而抵达一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色光与行经一第五光程而抵达一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色光,该第二色光经第二反射镜反射时,借助该第二反射镜与所述第二分光镜呈平行设置,而被反射行经一第六光程而抵达所述第二光阀;该第三色光经第三反射镜反射时,借助该第三反射镜斜向配置,而被反射行经一第七光程而抵达一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三反射镜上方的第四反射镜,经该第四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八光程而抵达所述该第三光阀;所述该第一光程、第四光程、第七光程的距离相等,该第三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与第六光程的距离总和,该第六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五光程与第八光程的距离总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呈同平面斜向直线排列且都为反射式光阀,并分别设在各对应配置的光阀与镜头间,都设置有一偏极光棱镜,使各光阀借助偏极光棱镜的转换,让入射光与反射光的投射路径不同,以进行投影;而该白色光是先通过斜向配置的该第一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一光程的该第一色光,及行经一第二光程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后抵达该第一光阀与其对应镜头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平行的该第二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三光程的该第二色光与行经一第四光程的该第三色光,使该第二色光经该第三光程后便抵达该第二光阀与其对应镜头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而该第三色光行经该第四光程后抵达一与所述第二分光镜平行的反射镜,经该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五光程而抵达该第三光阀与其对应镜头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所述该第一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与第三光程的距离总和,该第三光程的距离等于第四光程与第五光程的距离总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呈同平面三角形排列且都为反射式光阀,并分别在各对应配置的光阀与镜头间,都设置有一偏极光棱镜,使各光阀借助偏极光棱镜的转换,让入射光与反射光的投射路径不同,以进行投影;而该白色光是通过斜向配置的该第一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一光程的该第一色光,及行经一第二光程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后,经一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平行的第一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三光程而抵达该第一光阀与其对应镜头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呈反斜向配置的该第二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四光程的该第二色光与行经一第五光程的该第三色光,使该第二色光经该第四光程后便抵达该第二光阀与其对应镜头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而该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五光程后抵达一与所述第二分光镜平行的第二反射镜,经该第二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六光程而抵达该第三光阀与其对应镜头间所设置的偏极光棱镜;所述该第一光程加第三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加第四光程的距离,该第四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五光程加第六光程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呈同平面斜向直线排列且都为斜向反射式光阀,使当相对呈斜向的入射光照明各光阀时,可使入射光经各光阀反射产生路径不同的反射光,而直接投射入其对应的镜头;而该白色光是通过斜向配置的该第一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一光程的该第一色光,及行经一第二光程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后抵达该第一光阀,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平行的该第二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三光程的该第二色光与行经一第四光程的该第三色光,使该第二色光经该第三光程后便抵达该第二光阀,而该第三色光行经该第四光程后抵达一与所述第二分光镜平行的反射镜,经该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五光程而抵达该第三光阀;所述该第一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与第三光程的距离总和,该第三光程的距离等于第四光程与第五光程的距离总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呈同平面三角形排列且都为斜向反射式光阀,使当相对呈斜向的入射光照明各光阀时,可使入射光经各光阀反射产生路径不同的反射光,而直接投射入其对应的镜头;而该白色光是先经斜向配置的该第一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一光程的该第一色光,及行经一第二光程的第二、第三色光,使该第一色光行经该第一光程后,经一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平行的第一反射镜反射行经一第三光程而抵达该第一光阀,而该第二、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二光程后,再经与所述第一分光镜呈反斜向配置的该第二分光镜分离出行经一第四光程的该第二色光与行经一第五光程的该第三色光,使该第二色光经该第四光程后便抵达该第二光阀,而该第三色光行经该第五光程后抵达一与所述第二分光镜平行的第二反射镜,经该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行经一第六光程而抵达该第三光阀;所述该第一光程加第三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二光程加第四光程的距离,该第四光程的距离等于第五光程加第六光程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为数字微反射镜光阀。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光阀是为可斜向入射的反射式液晶光阀。
专利摘要一种等光程照明的三镜头投影显示装置,它是借助一第一分光镜、一第二分光镜与至少一反射镜,将一投射灯所引入的白色光分离出可合成该白色光的第一、第二与第三色光,使该第一、第二、第三色光行经相等距离的光程后,分别投射入三平行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光阀以进行调变,且各光阀在各色光输出方向分别搭配设置一用以投射出各色光而合成影像的镜头。由于延伸透镜会造成光形畸变因而导致光阀处照度不均匀的情形,借助上述设计可使照明系统避免使用延伸透镜,更让整体装置能有效减少组件的使用种类,使设计更为容易,而能缩短开发时间。
文档编号G02B27/18GK2525547SQ02204389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4日
发明者刁国栋, 庄福明, 詹胜雄 申请人:大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