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09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以及使用所述光学元件的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LCD),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光学元件以及使用所述光学元件的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光学元件不使用粘接元件就能够防止由于外部振动而在该光学元件上形成擦痕,并且允许光学元件根据光学元件因为热而出现的膨胀和收缩进行运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使用液晶显示图像的应用设备。
为了显示图像,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产生显示图像所需的光的供光部分、使光的亮度分布均匀的光学部分以及控制液晶的液晶控制部分。
例如,液晶显示器的供光部分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其产生白光并且具有相对较低的生热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光学元件使CCFL产生的光亮度均匀分布。尽管根据使用的液晶显示器的不同而有很小的差异,但是所述光学元件基本上包括光学片。
该光学片包括散射片,其通过散射CCFL产生的光而均匀分布CCFL产生的光的亮度;以及,棱镜片,其用于收集从散射片出射的光。
该光学部分可以具有光导板。该光导板将CCFL产生的光变成具有面光源的光分布的光。
该液晶控制部分控制像素单元内的液晶,这样便可以在像素单元内控制由光学部分处理的光的透光率。所以,可以通过液晶控制部分显示图像。
在供光部分中,尤其是光学部分会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使用双面粘接带将光学部分的上述散射片或棱镜片固定,或者通过在散射片或棱镜片的延伸部分出形成孔将其固定。
但是,由于光学部分用合成树脂制成具有薄片形状,因此光学部分容易由于热而膨胀。
当光学部分在光学片被双面粘接胶带牢固固定的状态下膨胀时,在光学部分上形成皱褶,从而损坏限制质量。换言之,形成在光学部分上的皱褶造成显示图像时示出的污迹(stain)。
为解决上述问题,希望能够可动地控制光学部分。
但是,当将光学部分可动地固定时,由于施加在光学部分上的外部振动,所述光学部分相对靠近该光学部分的液晶控制部分发生摩擦。
当光学部分和液晶控制部分之间发生摩擦时,在液晶控制部分或光学部分上形成擦痕,从而损坏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考虑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所以,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其不使用粘接元件就能够防止在其上形成擦痕,所述擦痕是因为光学元件的热膨胀和施加在光学元件上的外部振动引起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通过不使用粘接元件就可以防止在光学元件上形成擦痕而高质量地显示图像,所述擦痕是因为光学元件的热膨胀和施加在光学元件上的外部振动引起的。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通过不使用粘接元件就可以防止在光学元件上形成擦痕而高质量地显示图像,所述擦痕是因为光学元件的热膨胀和施加在光学元件上的外部振动引起的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包括光学体,其用于改变入射到光学体内的第一光的光学特征,从而射出第二光;以及第一固定部分,其从所述光学体的一侧面突出,该第一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孔和振动缓冲装置,该固定孔允许光学体根据所述光学体的膨胀和收缩而运动,该振动缓冲装置形成在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上,以便缓冲施加到光学体上的外部振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包括接收容器,包括(i)底面、(ii)从所述底面的边缘突出以提供接收空间的侧壁、(iii)分别形成在接收容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部上的凹部以及(iv)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上并且平行于所述侧壁突出的固定突块;灯,容纳在所述接收容器中,用于产生第一光;第一光学元件,其与所述灯配合连接,用于改变第一光的光学特征,从而射出第二光;以及,第二光学元件,包括(i)用于改变入射到所述光学体中的第二光的特征,从而射出第三光,以及(ii)从所述光学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该第一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孔和第一振动缓冲装置,该振动缓冲装置形成在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内表面上,用以缓冲施加在所述光学体上的外部振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接收容器,包括(i)底面、(ii)从所述底面的边缘突出以提供接收空间的侧壁、(iii)分别形成在接收容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部上的凹部、以及(iv)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上并且平行于所述侧壁突出的固定突块;光学模块,其包括灯和第一光学元件,该灯容纳在所述接收容器中以便产生第一光,并且该第一光学元件改变第一光的光学特征,从而射出第二光;第二光学元件,包括(i)用于改变入射到所述光学体中的第二光的特征,从而射出第三光、以及(ii)从所述光学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该第一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孔和第一振动缓冲装置,该固定孔在所述光学体的主膨胀方向上呈现狭长形状以便接收所述固定突块,该振动缓冲装置形成在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上,用以缓冲施加在所述光学体上的外部振动;液晶显示板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元件上以便容纳在所述接收容器中,用于将所述第三光变成具有图像信息的第四光;以及,底盘,其与容纳有液晶显示板组件的所述接收容器配合连接,用以防止该液晶显示板组件从所述接收容器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在不损害显示质量的条件下吸收施加到其上的外部振动并且同时允许光学元件由于灯产生的热量而膨胀,从而高质量地显示图像。


通过下文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将会更加明了,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平视图;图3是图2所示“A”的放大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平视图;图5是图4所示“B”的放大视图;图6是图4所示“C”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平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接收容器的一部分侧壁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合连接到固定突块上的第一固定部分的平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配合连接到固定突块上的第二固定部分的平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配合连接到固定突块上的第一固定部分的平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液晶显示板的剖视图;以及图15是图14所示TFT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通的元件。
实施例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100的侧视图。
参照图1,该光学元件100改变在第一区域170中生成的第一光175的光学特征,并向着第二区域180射出第二光177。
例如,所述光学特征包括光亮度的均匀性、光取向以及光使用效率。
当光学元件100满足上述光学特征时,仅使用一片光学元件100。但是,由于很难仅仅通过一片光学元件满足光的亮度均匀性、光取向和光使用效率,因此通常使用三片光学元件100。
光学元件100包括散射片,其提高第一光175的亮度均匀性,并且射出第二光177。
所述散射片散射第一光175,从而在光学元件100的整个面积上射出具有均匀亮度的第二光177。
此外,光学元件100还包括棱镜片,其提高第一光175的视角,并且射出第二光177。
该棱镜片改变第一光175的方向,使第一光175的方向基本垂直于光学元件100的上表面,从而射出具有更宽视角的第二光177。
光学元件100还包括用以改进第一光175的使用效率的双亮度提高膜(DBEF)。该DBEF再现(reproduce)第一光175,从而射出具有最大光使用效率和提高的亮度均匀性的第二光177。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光学元件的平视图。
参照图2,具有不同光学特征的每个光学元件100一般具有薄板形状或片形状。
光学元件100包括光学体110和第一固定部分120。
该光学元件100改进第一光175的亮度均匀性、取向或使用效率。
优选地,光学体110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所以,该光学体110具有四个侧面。附图标记111、112、113和114分别指代四个侧面。
第一固定部分120设置用来固定具有上述形状的光学体110。
第一固定部分120可以形成在光学体110上,而不改变光学体110的形状。但是,并不希望在在光学体110上形成第一固定部分120而不改变光学体110的形状,因此可能削弱光学体110的光学功能。
鉴于此原因,如图2所示,固定部分120从光学体110的侧面突出。优选地,一对第一固定部分120分别从两个相对的侧面112和114突出。形成在光学体110的侧面上的该固定部分120彼此隔开。
固定部分120不仅固定光学体110,而且即使当光学体110由于施加到光学体110上的热量和外部振动而膨胀时仍然可以防止降低显示质量。
图3是图2所示“A”的放大视图。
参照图3,第一固定部分120具有固定孔122和振动缓冲突起124。
该固定孔122防止当光学体110由于热量而膨胀时在光学体110上形成皱褶,并且允许光学体110固定到预定位置。
例如,固定孔122具有狭长孔的形状,其长轴位于预定方向上,从而防止在光学体110上形成皱褶。此时,固定孔122的主轴方向(X)非常重要。狭长孔122的主轴方向(x)应该与光学体110的主膨胀方向适配。
当光学体110可以由于固定孔122而在光学体110的主膨胀方向上运动时,所述振动缓冲突起124缓冲施加到光学体110上的外部振动。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124从固定孔122的内表面向着固定孔122的中心突出。
振动缓冲突起124接触插入固定孔122的元件(未示出),从而吸收施加到光学体110上的外部振动。
优选地,在固定孔122和固定部分120的内表面处设置许多小尺寸的振动缓冲突起124。该振动缓冲突起124可以精确地彼此相对布置,或者相对固定孔122的主轴彼此斜向相对。
实施例2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100的平视图。
参照图4,该光学元件100包括光学体110和第一固定部分130。
该光学体110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片的形状或者矩形平行六面体板的形状。所以,该光学体110具有四个侧面111、112、113和114。
至少一个固定部分130分别从两个相对侧面112和114突出。
优选地,一对第一固定部分120分别从两个相对侧面112和114突出。形成在光学体110的侧面上的固定部分120彼此分开。该固定部分120平行于光学体130的上(或下)表面突出。
图5是图4所示“B”的放大视图。
按照图5,第一固定部分130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固定孔1 22和振动缓冲突起124相同的固定孔132和振动缓冲突起134。此外,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36靠近固定孔132形成。具体地,至少一个通孔形成在第一固定部分130的一部分上。该部分设置在固定孔132的周边,并且与固定孔132隔开预定距离。例如,可以在第一部分部分130的该部分上形成五个第一通孔136。该第一通孔136成排地布置在固定孔132的一侧或两侧上。
图6是图4所示“C”的放大视图。
参照图6,可以分别在第一固定部分13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形成第二通孔138。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上的该第二通孔138设置成彼此相对。每个第二通孔138的主轴平行于固定孔132的主轴。
第一通孔136和第二通孔138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第一和第二通孔136和138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以便允许容易地将元件(未示出)插入固定孔132。
实施例3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
参照图7,该光学元件100包括光学体110、第一固定部分140和第二固定部分150。
光学体110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片的形状或者矩形平行六面体板的形状。所以,光学体110具有四个侧面111、112、113和114。
第一固定部分140从一个侧面114突出。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分140或一对第一固定部分140分别从侧面114突出,所述一对固定部分彼此隔开预定距离。
该第一固定部分140具有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固定孔132和振动缓冲部分134相同的固定孔142和振动缓冲突起144。所以,避免冗赘起见不再进一步描述固定孔142和振动缓冲部分144的形状。
此外,靠近固定孔142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46。具体地,在第一固定部分140上形成一对第一通孔146,其沿固定孔142彼此相对。
该第二固定部分150形成在光学体110的侧面112上。即,该第二固定部分150与第一固定部分140相对。
优选地,一对第二固定部分150分别从侧面112突出,并且彼此隔开预定距离。
在第二固定部分150上形成圆柱形孔152和固定突起154。至少两个固定突起154从该圆柱形孔152的内表面向着该圆柱形孔152的中心突出。
优选地,四个固定突起154形成在该圆柱形孔152的内表面上,并且相对该圆柱形孔152的中心彼此成90度角。固定突起154不仅将光学体110固定在预定位置,即使光学体110由于热等膨胀,而且能吸收施加到光学体110上的外部振动。
当热量被施加到具有光学体110、第一固定部分140和第二固定部分150的光学元件100上时,该光学体110开始膨胀。
由于当光学体110膨胀时从光学体110突出的第二固定部分150固定到插入圆柱形孔152的元件(未示出)上,因此,允许光学体110根据光学体的收缩和膨胀在第一固定部分140处运动。
此外,当第二固定部分150固定到插入圆柱形孔152的元件(未示出)时,外部振动通过第一固定部分140和第二固定部分150直接传递给光学体110。形成在第一固定部分140中的振动缓冲突起144吸收大多数外部振动,从而防止光学体110受损。
下文中将描述使用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元件的背光组件。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500的示意图。
参照图8,该背光组件500主要包括接收容器200、灯组件350、第一光学元件360和第二光学元件100。
该接收容器200具有底面210和侧壁220。
底面210具有矩形形状和四个侧边。
侧壁220从底面210的侧边延伸,从而形成容纳空间。侧壁22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221、223、225和227。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接收容器的侧壁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参照图9,分别在第一和第三侧壁223和227上形成凹部223a和227a,所述凹部彼此相对。该凹部223a和227a分别设置有固定突块223b和227b。
凹部223a和227a形成在第一和第三侧壁223和227内上部分。优选地,在第一侧壁223中以预定间隔形成一对凹部223a,在第三侧壁227中以预定间隔形成一对凹部227a。
在凹部223a和227a的底部形成至少一个固定突块。根据本发明,分别在凹部223a和227a的底部中形成固定突块223b和227b。
优选地,将固定突块223b和227b的尖端圆整或形成斜面,从而使光学体110容易地与第二光学元件100配合连接。
如图8所示,灯组件350包括灯310、灯保持件(未示出)和灯盖320。
灯310优选制成小尺寸、长寿命,同时在产生光时减小热生成率。为此,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
灯盖320覆盖灯310。该灯盖320引导灯310发射的光,使之沿着基本一个方向射出。
因此,通过弯曲由具有优良反射性能的材料制成的板制造灯盖320,从而使该灯盖环绕灯310的一部分。
在灯310的两端安装一对灯保持件,该灯由灯盖320覆盖。
第一光学元件360改变灯组件350产生的光的方向和分配。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光学元件360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其具有四个侧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
光学模块400的两个相对侧壁插入灯组件350的上述灯盖320中。
从灯组件310照射而具有线光源光学分布的光被第一光学元件360的光反射面反射,从而变成具有面光源光学分布的光。此外,第一光学元件360改变光的行进方向。具体地,第一光学元件360接收灯组件310发射的光,引导由其光反射面反射的光,使之从光出射面射出。
第二光学元件100安装到第一光学元件360的上表面上。该第二光学元件1 00包括至少一个片。第二光学元件100包括散射片,用于均匀分布第二光学元件360的光出射面发射的光的亮度;棱镜片,用于提高光的视角;以及,双亮度提高膜(DBEF)。
上述结构的第二光学元件100可以具有光学体110和固定部分(140、150),光学体110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以便容易地容纳在接收容器200的接收空间中。所以,该光学体110具有四个侧面。
固定部分包括第一固定部分140和第二固定部分150。
第一固定部分140形成在光学体110的一个侧面114处。优选地,在光学体110的侧面114上形成一对第一固定部分140,其彼此隔开预定间隙。
第二固定部分1 50形成侧面112处,其与光学体110的第一固定部分140相对。优选地,在光学体110的侧面112处形成以预定间隔分隔开的一对第二固定部分150。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与固定突块配合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分的平视图。
参照图10,第一固定部分140包括固定孔142、振动缓冲突起144和通孔146。
固定孔142沿着光学体110的主膨胀方向延伸。
振动缓冲突起144从固定孔142的内表面向着固定孔142的中心突出。
上述固定突块227b插入固定孔142,固定突块227b接触振动缓冲突起144的外表面。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固定突块配合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分的平视图。
参照图11,第二固定部分150包括圆柱形孔152和固定突起154。圆柱形孔152的直径大于固定突块227b的外径。
至少两个固定突起154从圆柱形孔152的内表面向着圆柱形孔152的中心突出,从而保持固定突块227b基本不能在圆柱形孔152中运动。
固定突起154允许固定突块223b紧密地配合安装到圆柱形孔152中。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固定突块配合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分的平视图。
参照图12,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类似,第一固定部分140包括固定孔142、振动缓冲突起144和通孔146。
插入固定孔146的固定突块227c具有多个形成在固定突块227c的外表面的突起227d。该突起227d与振动缓冲突起144配合,从而通过振动缓冲突起144有效地缓冲外部振动。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透视图。
以下将不再描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元件和背光组件,以免冗赘。现在具体参照附图,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在若干个视图中指代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13,液晶显示器800主要包括背光组件500、液晶显示板组件600和底盘(chassis)700。
液晶显示板组件600设置在第二光学元件100的上表面上,该元件作为背光组件500的一部分。液晶显示板组件600牢固地容纳在接收容器200中。
液晶显示板组件600包括液晶显示板610和驱动模块620、630。
液晶显示板610控制穿过第二光学元件100的光的数量,从而通过穿过滤色器的受控光显示所需图像。
图14是示出图13的液晶显示板的剖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TFT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4和15,液晶显示板610包括TFT衬底604、液晶609和滤色器衬底605。
TFT衬底604具有绝缘衬底601、薄膜晶体管602和像素电极603。
通过薄膜制造工艺将薄膜晶体管602在绝缘衬底601上布置成矩阵形状。
具体地,薄膜晶体管602包括栅极G、绝缘层I、通道层C、源极S和漏极D。
像素电极603与薄膜晶体管602的漏极D电连接。
像素电极603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或者铟锌氧化物(IZO)。
为了分别驱动具有上述结构的薄膜晶体管602,属于矩阵类型薄膜晶体管602的相同行的栅极G与一条栅极线602a相连。
此外,属于矩阵类型薄膜晶体管602的同一列的源极S与一条数据线602b相连。
参照图14,滤色器605具有玻璃衬底606、滤色器607和公共电极608。
滤色器607以矩阵形状布置在绝缘衬底606上,其布置方式使得每个滤色器607对着相应的像素电极603。通过混合染料和感光材料制造滤色器607。该滤色器607包括用于选择性地输出具有红色波长的光的红色滤色器;用于选择性地输出具有绿色波长的绿色滤色器;以及,用于选择性地输出具有蓝色波长的蓝色滤色器。例如,图14中仅示出一种滤色器。
公共电极608形成在绝缘衬底606的整个区域上,以便覆盖滤色器607,这样,当电源信号施加到像素电极603上时,对准液晶所需的电场可以施加到液晶上。
液晶609填充到TFT衬底604和滤色器衬底605之间,然后将液晶609密封。
图13所示的驱动模块620和630包括印刷电路板620,其具有用于驱动液晶显示板610的驱动电路;以及,带载封装630,其用于将印刷电路板620连接到液晶显示板610上。
底盘700防止液晶显示板组件600从接收容器200脱离,并且保护液晶显示板组件600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尽管以上已经参照优选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替换以及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包括光学体,其用于改变入射到光学体内的第一光的光学特征,从而射出第二光;以及第一固定部分,其从所述光学体的一侧面突出,该第一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孔和振动缓冲装置,该固定孔允许光学体根据所述光学体的膨胀和收缩而运动,该振动缓冲装置形成在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上,以便缓冲施加到光学体上的外部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形成在所述光学体的两个侧面上,该两个侧面彼此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振动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该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从所述固定孔的内侧面向着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该部分靠近所述固定孔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该部分与所述固定孔间隔预定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形成在所述光学体的第一侧面上,在所述光学体的第二侧面上形成第二固定部分,该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包括圆柱形孔,至少两个固定突起从该圆柱形孔的内表面向着该圆柱形孔的中心突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固定孔是狭长的孔,其长轴位于所述光学体的主膨胀方向上。
9.一种背光组件,包括接收容器,包括(i)底面;(ii)从所述底面的边缘突出以提供接收空间的侧壁;(iii)分别形成在接收容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部上的凹部;以及(iv)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上并且平行于所述侧壁突出的固定突块;灯,容纳在所述接收容器中,用于产生第一光;第一光学元件,其与所述灯配合连接,用于改变第一光的光学特征,从而射出第二光;以及第二光学元件,包括(i)用于改变入射到所述光学体中的第二光的特征,从而射出第三光;以及(ii)从所述光学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该第一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孔和第一振动缓冲装置,该振动缓冲装置形成在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内表面上,用以缓冲施加在所述光学体上的外部振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该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从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向着该固定孔的中心突出,从而接触所述固定突块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在所述固定元件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二振动缓冲装置,从而接触所述振动缓冲突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振动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突起,该至少一个突起形成在所述固定突块的外表面上,以便缓冲振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形成在所述光学体的第一侧面上,在所述光学体的第二侧面上形成第二固定部分,该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包括圆柱形孔,并且至少两个固定突起从所述圆柱形孔的内表面向着该圆柱形孔的中心突出。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固定突块的尖端具有单向逐渐变小的形状。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的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且每个所述部分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缓冲装置。
17.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接收容器,包括(i)底面;(ii)从所述底面的边缘突出以提供接收空间的侧壁;(iii)分别形成在接收容器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部上的凹部;以及(iv)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上并且平行于所述侧壁突出的固定突块;光学模块,其包括灯和第一光学元件,该灯容纳在所述接收容器中以便产生第一光,并且该第一光学元件改变第一光的光学特征,从而射出第二光;第二光学元件,包括(i)用于改变入射到所述光学体中的第二光的特征,从而射出第三光;以及(ii)从所述光学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该第一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孔和第一振动缓冲装置,该固定孔在所述光学体的主膨胀方向上呈现狭长形状以便接收所述固定突块,该振动缓冲装置形成在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上,用以缓冲施加在所述光学体上的外部振动;液晶显示板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元件上以便容纳在所述接收容器中,用于将所述第三光变成具有图像信息的第四光;以及底盘,其与容纳有液晶显示板组件的所述接收容器配合连接,用以防止该液晶显示板组件从所述接收容器分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该至少一个振动缓冲突起从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突出,从而与所述固定突块的外表面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形成在所述光学体的第一侧面上,在该光学体的第二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分,该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包括圆柱形孔,至少两个固定突起从所述圆柱形孔的内表面向着该圆柱形孔的中心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元件(100)、使用该光学元件的背光组件(500)和液晶显示器(800)。该光学元件(100)包括光学体(110)和第一固定部分(120)。该光学体改变入射到其上的第一光的光学特征,并射出第二光。该第一固定部分(120)从光学体(110)的至少一侧面突出,包括固定孔(122)和振动缓冲装置(124)。该固定孔(122)沿着光学体(110)的主膨胀方向呈狭长状,该振动缓冲装置(124)形成在固定孔内部上,用于缓冲施加到光学体(110)上的外部振动。该固定孔(122)允许光学元件(100)根据光学元件(100)由热引起的膨胀而运动,从而防止在光学体上形成皱褶。该振动缓元件(124)可以防止光学体被刮蹭。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639619SQ02829314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3日
发明者曹春铉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