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3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补偿在1.3μm带宽具有零色散波长的1.3μm带宽的零色散单模光纤(标准单模光纤,此后被简称为“S-SMF”)的或非零色散移位光纤(非零色散移位光纤,此后被简称为“NZ-DSF”)的波长色散。尤其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通过在小卷轴上进行缠绕而被形成为模块,但是几乎不存在特征上的恶化。
本申请基于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号2003-057013和号2002-069077,其内容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总体上,如果光纤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被形成得长,使传输速度变高,并且波长倍增的数量增加,则存在如传输损耗、累积的波长色散、及极化模色散(极化模色散,此后被简称为“PMD”)的问题。有可能通过实现掺杂铒的光纤放大器来补偿传输损耗。下一个问题是累积的波长色散。传输速度和允许的波长色散之间的关系被示于图3。有可能通过其中使用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模块来补偿这个累积的波长色散。
顺便提及,S-SMF目前在全世界被普遍使用。如果通过使用这个光纤网络来执行1.55μm带宽的传输,则在这个1.55μm的带宽中产生约+17ps/nm/km的波长色散。因此,如果信号通过使用这个光纤而被传输,则传输特征极大地受到长距离传输中经累积的波长色差影响而恶化。同样,虽然主要为了长距离传输路径而安装了较S-SMF在1.55μm带宽具有较小波长色差的NZ-DSF,但是有必要补偿在传输路径上得到累积的波长色散。
此外,目前随着传输容量的增加,波长复用传输(波分复用,此后被简称为“WDM”)已经得到发展;因此,实际上WDM传输已经在大量传输路径中被实现。有必要降低在WDM传输中所使用的整个波长带宽上可允许的波长色散。因此,有必要不仅补偿波长色散而且补偿色散斜率。传输光纤、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以及补偿色散后残余的色散特征被示于图4。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色散斜率码与传输光纤的色散斜率的码相反,存在其中在宽的带宽范围中残余色散可能小的情况。RDS被命名为用于指示用来补偿这个色散斜率的性能的指数。RDS(RDS;相对色散斜率)是色散斜率相对于波长色散的比值。RDS可以在D指示波长色散且S指示色散斜率的条件下被示于下述公式(1)。
RDS=S/D(1)为了降低在宽的带宽范围中的残余色散,有必要适配具有与传输光纤的波长色散相反码的色散的值,以便于RDS尽可能地接近。
对于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例如,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6-11620公开了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技术,所述光纤具有-20ps/nm/km或更低的波长色散用于补偿在标准的单模光纤中在1.55μm带宽中的波长色散,所述标准单模光纤在波长1.3μm带宽中具有零色散波长。同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申请号11-95056公开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技术,其中色散斜率得到降低,同时降低了连接损耗以便于每单位长度的波长色散的绝对值得到增加。
同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8-136758公开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技术,其中色散斜率为负以便于波长色散是-100ps/nm/km或更低。
另一方面,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8-54546公开了小直径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在具有如图2所示涂层结构的光纤中其具有在外径小于125μm的光纤裸露线(包层)的外部外围上杨氏模数为0.1kgf/mm2的第一涂层,以及在所述第一涂层的外部外围上杨氏模数为150kgf/mm2或更大的第二涂层。在这个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8-54546的第六实施例中,小直径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得到公开,所述光纤具有60μm的包层、160μm的涂层及-80.0ps/nm/km。
同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10-115725公开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技术,所述光纤被连接到在传输波长具有波长色散的光纤且补偿上述所解释的波长色散,以便于基本上使在传输波长上在整个传输系统中的波长色散为零。同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10-115725公开了一种用于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技术,用于将在传输波长上整个传输系统中的波长色散减少到尽可能接近于零,所述光纤具有如至少两层或更多层的多层结构,其包括由石英玻璃所形成的芯、由芯外部外围上的石英玻璃所形成的包层、以及由包层外部外围上的塑料树脂元件所形成的涂层,以便于外径小于250μm,涂层具有20μm或更大的厚度,以及外层具有高于内层杨氏模数的杨氏模数。小直径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公开于这个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10-115725以及美国专利号5,887,104的技术说明中的实施例中,以便于外部包层的直径为60μm至125μm,涂层的外径为110μm至250μm,以及波长色散为大约-105ps/nm/km。
同样,据由Naoto Ogawa等人所著题为“Small DispersionCompensated Optical Fiber For Compensating Dispersion”,1999General Conference,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Engineers的B-13-4,p-585论文中报导,如果其中波长色散为-102ps/nm/km至-110ps/nm/km,包层的外径为90μm至125μm,以及涂层的外径为150μm至185μm的试制型小直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制造,则有关由侧压及刚性观点所导致的损耗的增加不成问题。
通过将其放置在壳内用于缠绕是光纤传输长度1/5至1/7的线圈,则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形成为模块。虽然当在长度大约为120km的传输光纤中的累积色散被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加以补偿,但是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必要长度大约为20km;因此,有必要缠绕非常长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然而,不管用于补偿色散的必要的量如何,优选地是模块的大小应该是恒定的。即使被加以补偿的色散的绝对量大,也有必要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尽可能长地缠绕在小的壳内。此外,优选地是这个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应该尽可能地小以便于形成小的传输设备。
模块的体积取决于用于缠绕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体积。这样的缠绕体积由包括涂层的横断面面积与经色散补偿光纤的螺旋长度的乘积所表示。
因此,如果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如此形成,以便于其直径应该尽可能地小用于形成如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8-54546、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Hei 10-115725、或美国专利号5,887,104中所公开的小模块,则是有效的。
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发展已经如此这般,使得每单位长度的波长色散绝对值(除非传输损耗被恶化),以及光学特征和可靠性并没有得到恶化;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光纤的直径应该尽可能地小。然而,在上述所提到的出版物和机构的报导中被公开的技术对于实现小模块而同时限制由整个使用波长范围中的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增加是并不足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发明被如此发明以便于在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实现具有低损耗和低PMD的稳定温度特征,这样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体积比应该小于一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以便于模块损耗的波动在常规所使用的温度范围(-5℃至70℃)内应该在±0.5dB内,即使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被加以制作。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在被选择为从1.53μm至1.63μm的至少一波长中,当它以20mm的弯曲直径而缠绕时的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为200ps/nm/dB或更高,用于所使用长度和所使用条件的截止波长为1.53μm或更低,包层的外径为80μm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μm至200μm,以及涂层树脂的表面粘度为10gf/mm或更低。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不存在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增加,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即使是通过将其缠绕在小线圈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也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其具有稳定的温度特征如在常规使用温度范围(-5℃至+70℃)模块损耗的波动是±0.5dB或更低。
在此,粘度被定义为用于附着光纤的刚性指数。例如,它被加以测量以便于在重叠条件下多次被缠绕在发送辊上的光纤裸露线靠恒定的张力被缠绕并且当它被缠绕时被施加到光纤裸露线上的张力得到测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所述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涂层树脂表面的粘度是1gf/mm或更低。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在温度波动附近具有进一步稳定损耗特征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被放置在包层外部外围上的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是0.15kgf/mm2,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0μm至30μm,被放置在第一涂层外部外围上的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是50kgf/mm2,以及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5μm至30μm。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而同时维持高的可靠性,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上,但是因缠绕操作而导致的模块损耗低,尤其是,并不存在长波长中由微弯曲特征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如此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包括至少一个芯以及被放置在芯的外部外围的包层。在本发明的这个方面中,中心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1.6%至+2.6%,中间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0.30%至-1.4%;环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0.30%至+1.0%;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是1.5至3.5;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环芯段的半径的比率是1.2至2.0,以及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也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
在此,即使在这些层的每层中的折射率有差异,中间芯段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半径的比率,以及环芯段半径相对于中间芯段半径的比率处于这些范围内,也并不肯定是否有可能获得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从这个观点看,在本发明中旨在规定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结构参数和特征值。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包括由中心芯段和中间芯段而形成的至少一个芯,以及包层,以便于中心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1.6%至+2.6%;中间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0.30%至-1.4%;中间芯段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半径的比率是1.5至3.5;中间芯段半径相对于环芯段半径的比率是1.2至2.0,以及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也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
在此,即使在这些层的每层中的折射率有差异,以及中间芯段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半径的比率处于这些范围内,但是也并不肯定是否有可能获得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从这个观点看,在本发明中旨在规定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结构参数和特征值。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从1.53μm至1.57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6nm-1至0.010nm-1。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也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相适合地,在1.53μm至1.57μm的RDS是0.0026nm-1至0.010nm-1,有可能实现如此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适合于在1.53μm具有典型的如0.0026nm-1的RDS的S-SMF以及具有典型的如0.007nm-1至0.010nm-1的RDS的NZ-DSF。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从1.53μm至1.57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6nm-1至0.041nm-1。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也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相适合地,RDS是0.0026nm-1至0.041nm-1;因此,有可能实现如此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适合于具有典型的如0.0034nm-1的RDS的S-SMF。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从1.57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2nm-1至0.010nm-1。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也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相适合地,在1.57μm至1.63μm的RDS是0.0022nm-1至0.010nm-1,有可能实现如此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适合于在1.59μm具有典型的如0.0029nm-1的RDS的S-SMF以及具有典型的如0.005nm-1至0.010nm-1的RDS的NZ-DSF。
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从1.57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2nm-1至0.035nm-1。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不存在长波长下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有可能将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相适合地,在1.57μm至1.63μm的RDS是0.0026nm-1;因此,有可能实现如此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适合于在1.59μm具有典型的如0.0029nm-1的RDS的S-SMF。


图1A至C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实例的视图。
图2是用于示出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涂层结构的横断面。
图3是用于示出传输速度与允许的波长色散的关系的图形。
图4是示出传输光纤、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以及补偿色散之后的残余色散特征的图形。
图5是用于示出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的图形,其中所述光纤模块使用其中弯曲损耗加以变化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图6是用于示出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温度特征的图形,其中所述光纤模块使用其中弯曲损耗加以变化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图7是用于示出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的图形,其中所述光纤模块使用其中包层的外径加以变化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图8是用于示出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的图形,其中所述光纤模块使用其中表面粘度加以变化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图9是用于示出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的图形,其中所述光纤模块使用其中涂层的杨氏模数及涂层的厚度加以变化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
图10是示出如此情况下的残余色散特征的图形,其中累积的波长色散在S-SMF100km由具有不同RDS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加以补偿。
图11是示出如此情况下的残余色散特征的图形,其中累积的波长色散在S-SMF100km由具有不同RDS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加以补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被详细解释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实例被示于图1(a)、(b)、(c)。
在图1(a)、(b)中,参考数字1a指示中心芯段。参考数字1b指示被放置在中心芯段1a的外部外围上的中间芯段。参考数字2指示被放置在中间芯段1b的外部外围上的包层。同样,在图1(c)中,参考数字1a指示中心芯段。参考数字1b指示被放置在中心芯段1a的外部外围上的中间芯段。参考数字1c指示被放置在中间芯段1b的外部外围上的包层。参考数字2指示被放置在中间芯段1b的外部外围上的包层。
在图1(a)、(b)、(c)中,字母a指示中心芯段1a的半径。字母b指示中心芯段1b的半径。字母c指示环芯段1c的半径。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由Δ1来指示。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由Δ2来指示。环芯段1c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由Δ3来指示。
中心芯段1a具有大于包层2折射率的折射率。中间芯段1b具有小于包层2折射率的折射率。环芯段1c具有大于包层2折射率的折射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第一实例中,中心芯段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b/a是1.5至3.5,环芯段相对于中间芯段的半径的比率c/b是1.2至2.0,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1是+1.6%至+2.6%,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2是-0.30%至-1.4%,环芯段1c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3是-0.30%至+1.0%。
同样,在这个实例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由除了这些结构以外的下面具体值来加以规定。这样的具体值是如此这般,以便于在从1.53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当它以20mm的弯曲直径被缠绕时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是200ps/nm/dB或更高,用于所使用长度和所使用条件的截止波长为1.53μm或更低,包层的外径为80μm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μm至200μm,以及涂层树脂的表面粘度为10gf/mm或更低,更优选地为1gf/mm或更低。在此,从用于控制折射率差和弯曲损耗的观点看,波长色散处在其中有可能实现大约-300ps/nm/km或更大的范围内。从传输损耗值的观点看,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处在其中有可能实现大约500ps/nm/dB的范围内。
这个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涂层结构被示于图2。
在图2中,参考数字1指示芯。参考数字2指示围绕芯1而形成的包层。第一涂层3被形成在包层2的外部外围上。第二涂层4被形成在第一涂层3的外部外围上。优选地,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应该为0.15kgf/mm2或更低。同样,优选地,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应该为50kgf/mm2或更高。
每个涂层的主要作用是如此这般,以便于第一涂层起到振动吸收构件的作用以与玻璃构件的表面相接触,以及第二涂层起到维持光纤刚性的作用。因此,如果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两者都厚则是所优选的。然而,如果两者均厚的话,则不可能通过形成小直径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来实现提供小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这一目的。同样,如果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超出0.15kgf/mm2,则外部影响直接干扰光纤。因而,产生微弯曲损耗等;因此,传输损耗被恶化。此外,如果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小于50kgf/mm2,并不可能维持光纤的刚性。这些值涉及到每个层的厚度。优选地,第一涂层的厚度是20μm至30μm,并且第二涂层的厚度是15μm至30μm。因此,这些之间的关系被示于公式(2)、(3)中。从光纤刚性的观点看,优选地使用其杨氏模数满足这些公式中条件的树脂。
0.06×10-3≤S1×E1≤1.3×10-3(2)0.03≤S2×E2≤3.0(3)在此,S1指示第一涂层的横断面面积[mm2]。E1指示第一涂层中的杨氏模数[kgf/mm2]。S2指示第二涂层的横断面面积[mm2]。E2指示第二涂层中的杨氏模数[kgf/mm2]。
在这个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优选地包层2的外径是80μm至100μm,并且由第一涂层3和第二涂层4所形成的涂层的外径是160μm至200μm。
如果包层2的外径超出100μm以便于保障必要的涂层厚度,则涂层的外径不可避免地较大;因此,这样的条件与提供小模块的目的不可能一致。另一方面,如果包层2的外径小于80μm,则包层的厚度太薄;因此,它对微弯曲等的影响很脆弱;因此,损耗特征得到恶化。虽然有可能通过增加涂层厚度来降低这样的影响,但是只要它小于80μm就有必要降低如弯曲损耗等特征。因此,优选地包层2的外径应该是80μm或更大。
同样,有可能通过增加色散的绝对值来形成短的光纤;因此,有可能实现较小的模块。如果由第一涂层3和第二涂层4所形成的涂层的外径超过200μm,则这样的效果并不大。另一方面,如果涂层的外径小于160μm,则第一涂层的厚度和第二涂层的厚度太薄;因此,可能更可行地是它将被微弯曲等所干扰,或可发生光纤本身的刚性恶化。
同样,如果通过缠绕其直径被形成得小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而制成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则由于表面粘度而导致模块损耗的温度特征被恶化。有可能实现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通过形成为10gf/mm或更小,更优选地为1gf/mm或更小的表面粘度,其在常规温度范围(-5℃至+70℃)具有稳定的温度特征如±0.5dB或更小的模块损耗波动,即使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通过将其缠绕在小线圈上而制成。
对于用于降低这种粘度的方法,如通过使用含有1至5重量%硅组分的紫外线固化的树脂,或通过形成紫外线固化的树脂以便于具有2%或更低且更优选地为0%的大气氧密度,方法可以被命名。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可以被容纳在小模块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相比,在所述模块中模块损耗低且在长波长中不存在由弯曲损耗和微弯曲特征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上。有可能实现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其在常规温度范围(-5℃至+70℃)具有稳定的温度特征,如±0.5dB或更小的模块损耗波动。
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第二实例被如此形成,在如图1(a)、(b)中所示的W型折射率轮廓中,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b/a是1.5至3.5,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相对折射率差Δ1是+1.6%至+2.6%,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相对折射率差Δ2是-0.30%至-1.4%。
同样,在这个实例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由除了这些结构以外的下面具体值来加以规定。这样的具体值是如此这般,以便于在从1.53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当它以20mm的弯曲直径被缠绕时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是200ps/nm/dB或更高,用于所使用长度和所使用条件的截止波长为1.53μm或更低,包层的外径为80μm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μm至200μm,以及涂层树脂的表面粘度为10gf/mm或更低,更优选地为1gf/mm或更低。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实现可以被容纳在小模块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相比,在所述模块中模块损耗低且在长波长中不存在由弯曲损耗和微弯曲特征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上。
关于PMD,在上面所解释的第一和第二实例的任何一个中,其优选地为0.3ps/√km。更优选地它为0.2ps/√km。
PMD是因为通过形成椭圆形状的单模光纤芯而释放的退化所导致的色散;因此,在两个正交的极化模之间产生群延迟差(Group delaydifference)。因此,PMD一直不是大问题,因为在传统的通信速度下已经可能忽略PMD。然而,PMD是在大容量光学通信系统中传输特征恶化原因的因素。针对PMD对传输距离的限制可以由下面的公式(4)来加以表示。
B·PMD·√L<100(4)在此,B指示传输速度[Gb/s]。PMD指示极化模色散[ps/√km]。L指示纤长度[km]。如果传输系统考虑未来的升级操作(例如,传输速度的增强),虽然根据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所要求的PMD值是不同的,但是有必要将PMD尽可能地维持低。
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第三实例被如此形成,以便于在如图1(a)、(b)中所示的W型折射率轮廓中,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b/a是1.5至3.5,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相对折射率差Δ1是+1.6%至+2.6%,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相对折射率差Δ2是-0.30%至-1.4%。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第三实例被如此形成,以便于在如图1(c)中所示的具有环的W型折射率轮廓中,中心芯段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b/a是1.5至3.5,环芯段相对于中间芯段的半径的比率c/b是1.2至2.0,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1是+1.6%至+2.6%,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2是-0.30%至-1.4%,环芯段1c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3是+0.30%至+1.0%。同样,在这个实例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由除了这些结构以外的下面的具体值来加以规定。这样的具体值是如此这般,以便于在从1.53μm至1.57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当它以20mm的弯曲直径被缠绕时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是200ps/nm/dB或更高,用于所使用长度和所使用条件的截止波长为1.53μm或更低,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6nm-1至0.010nm-1,包层的外径为80μm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μm至200μm。
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将它容纳在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相比较小的模块中,在所述模块中模块损耗低且在长波长中不存在由弯曲损耗和微弯曲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上。典型地,有可能实现如此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适合于在1.55μm具有典型的如0.0034nm-1的RDS的S-SMF以及在1.55μm带宽具有典型的如0.007nm-1至0.010nm-1的RDS的NZ-DSF。
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第四实例被如此形成,以便于在如图1(a)、(b)中所示的W型折射率轮廓中,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b/a是1.5至3.5,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相对折射率差Δ1是+1.6%至+2.6%,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相对折射率差Δ2是-0.30%至-1.4%。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第四实例被如此形成,以便于在如图1(c)中所示的具有环的W型轮廓中,中心芯段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b/a是1.5至3.5,环芯段相对于中间芯段的半径的比率c/b是1.2至2.0,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中心芯段1a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1是+1.6%至+2.6%,中间芯段1b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2是-0.30%至-1.4%,环芯段1c相对于包层2的折射率差Δ3是+0.30%至+1.0%。同样,在这个实例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由除了这些结构以外的下面具体值来加以规定。这样的具体值是如此这般,以便于在从1.57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当它以20mm的弯曲直径被缠绕时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是200ps/nm/dB或更高,用于所使用长度和所使用条件的截止波长为1.57μm或更低,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2nm-1至0.010nm-1,包层的外径为80μm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μm至200μm。
通过使用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有可能将它容纳在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相比较小的模块中,在所述模块中模块损耗低且在长波长中不存在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显著增加,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上。相适合地,在1.57μm至1.63μm的RDS是0.0022nm-1至0.010nm-1。因此,典型地,有可能实现适合于在1.59μm具有典型的如0.0029nm-1的RDS的S-SMF以及具有典型的如0.005nm-1至0.010nm-1的RDS的NZ-DSF,以及在1.59μm带宽波长色散近似于几个ps/nm/km。
同样,通过借助在具有90mm最小圆柱体直径的卷轴上以30g至50g之间的缠绕张力缠绕上述所解释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而形成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有可能防止因变形的缠绕操作而导致的模块损耗恶化以及PMD的恶化。同样,有可能降低因微弯曲而导致的模块损耗的恶化;因此,有可能实现具有抗振动碰撞及温度波动的稳定特征的小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
此后,示出具体的实例。
(实例1)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b)中所示的W型轮廓及如图1(c)中所示具有环的W型轮廓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在被拉拔的同时当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被硬化时大气氧密度应该为0.1%或更低(当它被显示时为0.0%)的条件下,使得如Δ1、Δ2、Δ3、b/a、c/b、芯半径、包层的直径、第一涂层的外径、以及第二涂层的外径等值成为表1中所示的值。
在此,出于比较的目的,在No.1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制成具有传统包层和涂层结构的外径。在No.2和No.6中所示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例。
表1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2。
在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如Δ1、Δ2、Δ3、b/a、c/b及芯半径的值被设定为表1中所示的值。通过如此做,有可能增加光纤每单位长度的波长色散绝对值并且减少弯曲损耗。同时,杨氏模数为0.15kgf/mm2或更低的第一涂层以及杨氏模数为50kgf/mm2或更高的第二涂层被形成在外径为80μm至100μm的包层的外部外围上。
这个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涂层的外径窄到160μm至200μm;因此,由此有可能形成小的模块。同时,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光学特征以及模块大小被示于表3。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起到S-SMF 100km补偿的作用。
表2

表3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表3,要理解为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即使它被缠绕在小的卷轴中,但是模块损耗低,也不存在由弯曲损耗所导致的损耗的增加,并且有可能将其容纳在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相比体积比率为50%或更低的小模块内。
(实例2)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c)中所示的W型轮廓的四个经色散补偿光纤的变型。在被拉拔的同时当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被硬化时大气氧密度应该为0.1%或更低(当它被显示时为0.0%)的条件下,使得如1、2、3、b/a、c/b以及芯半径等值成为表4中所示的值。
在此,出于比较的目的,在No.7至No.9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制成具有传统的色散特征。在No.2中所示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例。
表4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5。
在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如Δ1、Δ2、Δ3、b/a、c/b及芯半径等值被设定为表4中所示的值。通过如此做,波长色散的值得以变化而不改变弯曲损耗。包层的外径、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和厚度以及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和厚度是相同的。
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形成了模块。模块色散为-1700ps/nm,其相当于S-SMF100km补偿。当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被制成时,其光学特征和模块大小被示在表6中。
表5

表6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表6,要理解到使用波长色散为-90ps/nm/km的No.7经色散补偿光纤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模块具有相对于传统模块47%的体积比。具有-83ps/nm/km的No.8经色散补偿光纤和使用具有-77ps/nm/km的No.9经色散补偿光纤的No.8和No.9经色散补偿光纤具有相对于传统模块50%或更高的体积比;因此,要理解为较小的模块没有被充分地实现。根据这些结果,要理解到波长色散的绝对值至少应该为120ps/nm或更高(-120ps/nm/km或更低)是必要的。
(实例3)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图1(b)中所示的W型轮廓及图1(c)中所示带有环的W型轮廓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五个变型。在被拉拔的同时当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被硬化时大气氧密度应该为0.1%或更低(当它被显示时为0.0%)的条件下,使得如1、2、3、b/a、c/b、、芯半径、包层的直径、第一涂层的外径以及第二涂层的外径等值成为表1中所示的值。
在此,出于比较的目的,在No.12至No.13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制成具有传统的色散特征。在No.2、No.10和No.11中所示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例。
表7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8。
在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通过改变弯曲损耗,如Δ1、Δ2、Δ3、b/a、c/b及芯半径的值被设置成表8中所示的值。包层的外径、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和厚度以及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和厚度是相同的。
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而形成模块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9。
同样,这些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被示于表5。温度特征被示于表6。
表8

表9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在表9中,虽然要理解到模块损耗是相当的,但是如果弯曲损耗比图5中的弯曲损耗大则在长波长中存在快速的损耗增加,如果弯曲损耗超出5dB/m则在使用波长范围中存在大的损耗。即使存在这样的损耗恶化,通过限制使用波长范围虽然有可能使用模块,但是不可能使用它,因为如果它超出5dB/m则损耗恶化大。
此外,根据图6,要理解为在具有大弯曲损耗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模块中的模块损耗的温度特征随着弯曲损耗的增加而被恶化。根据这些因素,根据本发明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弯曲损耗应该为5dB/m或更低是有必要的。
实例4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c)中所示的W型轮廓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六种变型。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被制作出使得如Δ1、Δ2、Δ3、b/a、c/b及芯半径等值成为表10中所示的值。在这样的条件下,包层的外径在60μm至110μm的范围上变化。在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中,使厚度分别恒定如22.5μm和20μm。它与折射率分布参数一起被示于表10。
在此,出于比较的目的,在No.14、No.15和No.19中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制成。在No.2、No.16至No.18中所示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例。
表10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11。它示出相同的光学特征。
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而形成模块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12。同样,这些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被示于表7。
表11

表12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表12,要理解为如果No.14和No.15的经色散补偿光纤被缠绕在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虽然使用No.14和No.15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与传统模块相比较小,但是模块损耗被恶化。同样,根据表7,尤其地,要理解为在长波长中损耗恶化是显著的。要理解为虽然模块损耗在其中包层外径为100μm或更大的经色散补偿光纤No.18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模块中没有得到恶化,但是模块并不充分地小。
根据这些因素,要理解为包层的外径应该优选地为80μm或100μm。
(实例5)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c)中所示的W型轮廓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五种变型。在这样的条件下,制作使得如Δ1、Δ2、Δ3、b/a、c/b、芯半径、包层的直径、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和厚度以及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和厚度如表13中所示是恒定的。当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被硬化时,在拉拔操作期间通过在0.1%至几个百分点范围内改变大气氧密度,表面粘度在0.1至12gf/mm范围内变化。
在此,No.2、No.20至No.22中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施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23出于比较的目的被制作。
表13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14。
在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仅表面粘度不同;因此,其它光学特征是相同的。
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而形成模块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15。同样,这些模块的模块损耗的温度特征被示于表8。
表14

表15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表15,要理解为光学特征和模块大小是相同的。然而,根据图8,要理解为在低温条件下根据表面粘度值的增加模块损耗的恶化大。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应该具有相对于各种环境温度的稳定光学特征是必要的。总体上,在使用温度范围为-5℃至+75℃的条件下,要求模块损耗的波动应该在±0.5dB或更低之内变化。根据这些因素,要理解为表面粘度应该是10gf/mm或更低。更优选地,它应该为1gf/mm或更低。
(实例6)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c)中所示的W型轮廓的经色散补偿光纤。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被制作使得如Δ1、Δ2、Δ3、b/a、c/b和芯半径等值成为表16中所示。在这样的条件下,虽然包层的外径是恒定的,但是在每个层中的涂层厚度和杨氏模数是变化的。
在此,No.2、No.24和No.28中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施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25至No.27以及No.29至No.32出于比较的目的被制作。
表16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17。
在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中,Δ1、Δ2、Δ3、b/a、c/b和芯半径是恒定的;因此,光学特征是相同的。
在形成这些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之前执行筛分测试(screeningtest)。在筛分测试中,恒定的膨胀变形沿着光纤的纵向方向被施加到光纤上,以便于去除低刚性部分。为了确保经色散补偿光纤模块的可靠性测试,对于所使用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要求大于某一水平的刚性。在为了施加1秒钟的1%膨胀变形而执行测试的条件下,No.26、27、31和32被断开连接几百米;因此,不可能获得用于制作模块的足够长度(例如,大约10km或更多)。这是因为在No.26、No.27中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低,并且缺少用于在其第二涂层薄的No.31和32中持续膨胀变形的刚性。
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将具有必要光纤长度的这些经色散补偿光纤通过筛分测试而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而形成模块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光学特征和模块大小被示于表18。同样,这些模块的损耗波长特征被示于图9。
表17

表18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表18,虽然要理解为在1.55μm并不存在大的损耗恶化,但是根据图9,要理解为在其中使用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25、29和30的模块中模块损耗在长波长中被恶化。这是因为在充当吸收层的第一涂层中的杨氏模数在No.25中是高的。同样,这是因为损耗得到恶化,因为侧压的影响经由包层到达芯段,因为在No.29、30中第一涂层薄。
根据这些因素,要理解为有必要地是在第一涂层中杨氏模数应该是0.15kgf/mm2或更低,在第二涂层中的杨氏模数应该为50kgf/mm2或更高,以及第二涂层的厚度应该为15μm至30μm。
(实例7)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c)中所示带有环的W型轮廓的七个经色散补偿光纤的变型。在这样的条件下,使得如1、2、3、b/a、c/b以及芯半径等值成为表19中所示的值。
在此,No.2、No.33至No.37中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施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38和No.39是出于比较的目的被制作。
表19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20。
作为用于指示色散斜率补偿性能的指数的RDS值是0.0017nm-1至0.0107nm-1。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33是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用于补偿NZ-DSF的波长色散得到补偿的光纤。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而形成模块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特征被示于表21。在通过使用由使用经色散补偿光纤No.2、34、35、38和39所制成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模块而执行色散补偿的条件下,色散曲线被示于图10。
表20

表21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图10,要理解为在其中RDS小的No.38中和其中RDS大的No.39中,在使用波长带宽的两端上残余色散大;因此,如果S-SMF的传输距离长,则残余色散是用于执行高速传输的干扰。
(实例8)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如VAD方法、MCVD方法或PCVD方法,制作出具有如图1(b)中所示的W型轮廓及如图1(c)中所示具有环的W型轮廓的经色散补偿光纤的七个变型。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被制作使得如1、2、3、b/a、c/b和芯半径等值成为表22中所示的值。
在此,No.40至No.45中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实施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46和No.47是出于比较的目的被制作。
然而,应该注意到,灰度级NG2、NG3和NG4的附加发光时间小于12微秒(当前DLP技术中,微镜的最小切换时间)。因此,不能够根据递增编码对这些灰度级(在表2和3中以粗体示出)进行编码,因此,在时间分段期间不能够获得小于12微秒的发光时间。
结果,根据传统编码对灰度级NG2、NG3和NG4进行编码。因此,对于灰度级NG1,在单个分段上执行其发光时间(大于12微秒)。因此,在下表4中以粗体字符表示的级NG1、NG2、NG3和NG4的发光时间是相对于灰度级NGO而定义的附加发光时间。

表4因此,根据本发明,如表5所示对灰度级进行编码。表5给出了发光时间和其在针对前15个灰度级和后2个灰度级的6个时间分段上的分布。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的光学特征被示于表23。
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是用于补偿在传输光纤的L带(波长1.565μm至1.625μm)中的残余色散的光纤;因此,测量波长被设定在1.59μm。作为用于指示色散斜率补偿性能的指数的RDS值是0.0010nm-1至0.0133nm-1。经色散补偿的光纤No.41是用于补偿NZ-DSF的波长色散得到补偿的光纤的经色散补偿光纤。
在通过借助于40g的缠绕张力而将这些经色散补偿的光纤缠绕在其圆柱体直径为80mm的小卷轴上以及将1.3μm带宽零色散单模光纤与其两端的连接器相连而形成模块的条件下,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的特征被示于表24。在通过使用由使用经色散补偿光纤No.42、44、45、46和47所制成的经色散补偿光纤模块来执行色散补偿的条件下,色散曲线被示于图11。
表23

表24

*相对于其中使用传统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模块1的体积比根据图11,要理解为在其中RDS小的No.46中和其中RDS大的No.47中在使用波长带宽的两端上残余色散大;因此,如果S-SMF的传输距离长,则残余色散是用于执行高速传输的干扰。
工业实用性如前面所解释,根据本发明,有可能将它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其中模块损耗低、PMD低,且不存在由于弯曲损耗而导致的损耗增加,即使它被缠绕在小卷轴上。相适应地,有可能实现适合于S-SMF和NZ-DSF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尤其地,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模块,其中并不存在在长波长中由于微弯曲特征而导致的显著损耗增加,有可能容纳在相对于传统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模块较小的模块内,并且存在稳定的温度特征,如在常用温度范围(-5℃至+70℃)下±0.5dB或更低的模块损耗。
权利要求
1.一种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在从1.53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当它以20mm弯曲直径而缠绕时的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每单位损耗的波长色散绝对值为200ps/nm/dB或更高,针对所使用长度和所使用条件的截止波长为1.53μm或更低,包层的外径为80μm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μm至200μm,涂层树脂表面的粘度为10gf/mm或更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所述经色散补偿光纤的涂层树脂的表面粘度为1gf/mm或更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被放置在包层外部外围上的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为0.15kgf/mm2,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0μm至30μm,被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外部外围上的第二涂层的杨氏模数为50kgf/mm2,以及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5μm至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包括至少一个中心芯段、由中间芯段和环芯段所形成的芯以及被放置在它的外部外围上的包层,其中中心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1.6%至+2.6%,中间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0.30%至-1.4%;环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0.30%至+1.0%;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是1.5至3.5;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环芯段的半径的比率是1.2至2.0,以及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包括由中心芯段和中间芯段所形成的至少一个芯以及包层,其中中心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1.6%至+2.6%;中间芯段相对于包层的折射率差是-0.30%至-1.4%;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中心芯段的半径的比率是1.5至3.5;中间芯段的半径相对于环芯段的半径的比率是1.2至2.0,以及芯的半径是4μm至8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在从1.53μm至1.57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6nm-1至0.010nm-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在从1.53μm至1.57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6nm-1至0.041nm-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在从1.57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2nm-1至0.010nm-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的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其中在从1.57μm至1.63μm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通过将色散斜率除以波长色散而得的商是0.0022nm-1至0.0035nm-1。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经色散补偿的光纤,如果它被缠绕在小卷轴上且具有稳定的温度特征,则其并不引起损耗的增加。经色散补偿的光纤被如此形成,以便于在从1.53至1.63μm之间所选择的至少一波长中,20mm弯曲直径的弯曲损耗为5dB/m或更低,波长色散为-120ps/nm/km或更低,在使用条件下的截止波长为1.53μm或更低,包层的外径为80至100μm,涂层的外径为160至200μm,涂层树脂表面的粘度为10gf/mm或更低。它被如此设置以便于b/a为1.5至3.5,c/b为1.2至2.0,芯的半径为4至8μm,Δ1为+1.6%至+2.6%,Δ2为-0.30%至-1.4%,以及Δ3为-0.30%至+1.0%。第一涂层的杨氏模数为0.15kgf/mm
文档编号G02B6/02GK1639601SQ038056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3日
发明者爱川和彦, 清水正砂, 铃木龙次, 中山真一, 姬野邦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藤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