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64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叙部分所述的专为眼镜设计的弹性铰链。
背景技术
此处所提及类型的弹性铰链是已知的。它用于将镜脚和眼镜上安装镜片的底架服帖地弹性连接。弹性铰链的作用在于,将镜脚在可预加的外力作用下装配到眼镜镜框的端头上。镜脚可以从紧靠底架镜框的第一功能位置弯折到与底架大致呈直角的第二功能位置。如果镜脚越过第二功能位置继续向外弯折,弹性铰链内的弹簧件会起作用,使镜脚在拉力作用下恢复到第二功能位置,从而保证了眼镜的安全佩戴。
弹簧件装配在弹性铰链的外壳内,即安装在外壳的空腔内,该外壳空腔内同时安装了铰链元件,铰链元件通过外壳内的止位件固定。
已知的固定止位件的方法是,将其通过螺丝拧紧在外壳的内部。考虑到弹性铰链的微型化趋势,螺丝也必须相应地不断缩小,因而对螺丝的操作越来越复杂。之前人们已经建议用凸缘代替螺丝,并借助凸缘把止位件固定在外壳内。凸缘和止位件主体件上设计的环形导槽相互啮合。虽然这种方法实现了止位件的轴向固定,使得人们无法把铰链元件从外壳内拔出。但是同时需要额外的安全装置,防止铰链元件在外壳内由于过分扭转而歪斜变形。这样的构造使得该类弹性铰链的制造费用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头提及类型的弹性铰链,其构造简单且没有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出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弹性铰链。该弹性铰链的止动件上有一块接收区,外壳上有一块变形区。变形区可移动到接收区内并于该位置固位。该弹性铰链的特征在于,其接收区的结构设计使得止动件不会扭转变形且不会被从空腔中拉出。也就是说这能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能将铰链元件安全地固定在弹性铰链的外壳内,又不需要额外的保险措施。除此之外,变形区的结构设计无需再使用螺丝,这样大大简化了弹性铰链的装配。
该弹性铰链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变形区至少由一块外壳壳壁形成,并且该外壳壁可在工件的帮助下实现塑性变形。由此可以很方便地组装弹性铰链的各个部件。
该弹性铰链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壳壁是全封闭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污物无法进入弹性铰链的壳体内,从而杜绝了其可能造成的磨损以及对于铰链正常工作的功能性干扰。
随后介绍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它配有两块变形区且分别由两块可实现塑性形变的壳壁区域构成。也就是说,弹性铰链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外形结构,并且变形区的数量,比如说也可以随着弹性铰链所受负荷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此外弹性铰链又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外壳上可塑性变形的壳壁区比剩余部分的外壳壁薄一些。这样可以调节各变形力且将其降低到最小值,从而能够基本上排除弹性铰链其他部位不必要的形变。
另一值得推荐的实施例中的弹性铰链的特征在于,其止位件上的接收区至少有一个可以整合于止位件主体件上的凹槽,且凹槽和变形区啮合。该结构限制了变形区移位的活动区域,从而保证了确定的装配状态。除此之外,使用工具也无法轻而易举地穿透变形区。
还有一个弹性铰链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接收区上至少有一个能整合于止位件主体件上的槽口,该槽口至少在三个侧面包围住变形区。止位件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配上导向臂。可将变形区设置在导向臂的中间,这样导向臂便紧靠于变形区的两侧,从而防止了止动件在弹性铰链壳体内的旋转。同时槽口的另一部位紧靠变形区,并确保止动件以及铰链元件无法从壳体内被拔出。
从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以进一步得出其它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该弹性铰链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纵剖图;图2是图1所示弹性铰链(不包括铰链部分)沿II-II线处的横截面图;图3是图1中所示弹性铰链(包括铰链部分)的横截面图;图4至图8是其它实施例中所描述弹性铰链的纵剖图;图9是另一实施例中沿弹性铰链水平面方向的纵剖面;图10和图11是不同止动件的倾斜角度透视图;图12是图11中给出的止动件的纵剖图;图13a和13b是其余止动件实施例的倾斜角度透视图;
图14是止动件另一实施例的纵剖图;图15a是止动件另一实施例的倾斜角度透视图;图15b是另一止动件实施例的倾斜角度透视图;图16是带有配套镜脚的弹性铰链的分解示意图;图17是带有类似图15b所示止动件的弹性铰链的分解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所示弹性铰链且带有预先装配完毕的结构组件;图19是组装完成的弹性铰链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为配有外壳3的弹性铰链1的纵剖图,外壳内部有空腔5。空腔5内装入带铰链眼9的铰链元件7、设计成螺旋弹簧的弹簧件11以及同时可被称作导向闭合件的止动件13。图中止动件只是部分剖切成图,以便能在图中看清整合于止动件主体件15上的接收区17,外壳3的变形区19移位至该接收区。这里还可以看到工件21,该工件包括心轴23。
此处描述的实施例中,接收区17被设计为整合于止动件13的主体件15上的凹槽,该凹槽与变形区19啮合并由此实现其功能特征。这样的结构能把止动件13固定在空腔5内,因此止动件13既在轴向得到了固定,同时又能排除止动件13相对于外壳3发生致使歪斜变形的过度扭转。
这里提到的弹性铰链1,其基本结构是公知的,所以此处仅简要地介绍一下弹性铰链1通过铰链眼9和一块也至少带有一个铰链眼的铰链件相连接(图未示)。某些铰链元件7上配有保持一定距离相对安装的两个铰链眼,这类弹性铰链结构比较常见。本实施例中有一个铰链眼9,该铰链眼和另两个保持一定距离、相对安装在铰链件上的铰链眼共同作用。同时,螺丝穿过铰链眼9上的通孔25和铰链件的铰链眼(单个或多个)上相应的穿孔。
该图中所示实施例以此为出发点,即外壳3是镜脚27的一部分,该镜脚通过铰链件(图未示)和眼镜的底架镜框相连接。镜脚27可以相对于底架从紧靠眼镜底架的第一功能位置,移动到与眼镜底架大致垂直的第二功能位置。在该功能位置,外壳3的前端面29(此处也是眼镜镜脚27的前端面)紧靠铰链件以及眼镜的底架。如果镜脚沿顺时针方向继续向外弯折,铰链元件7将会逆向于弹簧件11的弹力方向从外壳3的空腔5中被拉拔,弹簧件11同时被拉紧。由此会产生回弹力,该回弹力会把镜脚27拉回至原先的第二功能位置,从而使得眼镜镜脚在预加应力的作用下弹靠眼镜配戴者的头部。
铰链元件7上配有和铰链眼9邻接的导向块31,该导向块穿过止位件13并过渡到穿设于弹簧件11的销钉33。销钉上远离导向块31的一端设计成碾平的柱头35,这是为了使弹簧件11的左右两端分别能靠紧支撑在止位件13和柱头35上。
图2所示为沿II-II线穿过外壳3的横截面。图中相同的部件始终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这样可以和图1中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
如图2中的剖面图所示,外壳3的外表面37——也就是镜脚27该部位的外表面——设计成圆柱形。相应地,空腔5也呈圆柱形。该图中可以看到两块导向臂39和41,两导向臂隔开一定距离相对安装并且从止位件13的主体件15出发向外延伸。导向臂39和41的内表面为平面设计,隔开一定的距离且位置相对,借此铰链元件7的导向块31(该图未示)便可以安装在其中。从图2中能看出,止位件13上的主体件15配有位于中心且和空腔5同心的通孔43,通孔中将会插入铰链元件7(该图未示)上的销钉33。止位件13既在通孔43的部位又通过导向臂39和41的内表面为铰链元件7导向定位,因此也被称为导套。
此外图2中还标出了工件21,使用工件21上的心轴23——正如先前描述的那般——能改变外壳3的形状。
图3所展示的是和图2同一位置、但装配有铰链元件7的剖面图。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图1以及图2中的描述联系起来。从该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距离是根据铰链元件7的宽度确定的,这样铰链元件7的导向块31能平滑无缝地滑动。同时当固定上止位件13后,这种结构能避免导向块31和铰链元件7在空腔5内旋转。因此也被称为密封套。
图4展示了弹性铰链1的另一个实施例。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这样可以和前几幅图的描述说明联系起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所以此处只解释和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外壳3上开有条形狭槽45,其宽度和铰链元件7的厚度相匹配,这样邻接狭槽45的外壳3的壳壁同样能起到导向定位铰链元件7的作用。
图5所示为弹性铰链1的另一个实施例。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说明联系起来。
在图1和图4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弹性铰链1的外壳由眼镜镜脚27构成。图5中描述的弹性铰链1的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外壳3是独立的元件并能安装在镜脚27(此图未示)上。安装时可以使用点焊、焊接、尤其是电焊等工艺。
从这个实施例中可以清楚看到,变形区19由外壳3上可实现塑性形变的壳壁构成,这部分壳壁比外壳3上其它部位的壳壁47薄。所以,此处工件21上的心轴23基本上呈圆柱形,而图1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心轴23,其形状呈圆锥形。
图1和图4中的弹性铰链,其变形区19最好同样通过可塑性变形的部分壳壁实现,且该部分的壳壁应比外壳3上其它部位的壳壁薄。
图1、图4和图5中说明的实施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止位件13上的接收区17安装在主体件15上的一个环形块上。两条导向臂39和41——正如先前描述的那般——从主体件出发向外延伸,用于铰链元件7、尤其是其导向块31的导向定位。该实施例中,铰链元件仅通过止位件13导向定位。接收区17设计成一定形状的凹槽,例如呈圆锥形的凹槽,同时变形区19扣住接收区17。通过这两点既能防止止位件13相对外壳3发生扭转变形,又能确保其轴向的固定,从而避免了铰链元件7从外壳3的空腔5中脱出的危险。
图6所示是图4中介绍的弹性铰链1实施例的一项变形。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
该实施例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关键区别(同时也是和图1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其外壳3上的变形区19并非扣入止位件13的主体件15上的环形块49,而是插入位于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缺口即空档,该空档——从纵向上看——以导向臂39和41的内表面为边界,并且右侧如图6所示以环形块49为边界。由于变形区19突出插入空腔5,并且位于空腔5内部的止位件13安装于变形区的右侧,所以当有牵引力作用于铰链元件7时,将无法把止动件13从空腔5中拔出来。借助于导向臂39和41可以避免止动件13的扭转变形。
最后,图6所示的实施例也能防止止动件13的扭曲变形和其从空腔5中脱出。
图7所示为弹性铰链1的另一个实施例。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
该实施例和已经介绍过的各弹性铰链的区别在于,其止动件13上至少配有一个导轨面。此图中的实施例配有两个导轨面51,分别位于铰链元件7的左右两侧。图中只能看到右侧的导轨面,另一侧的导轨面53在铰链元件7的后面,因此被遮盖住了。
如图7所示实施例,外壳3上的变形区19和止动件13上的接收区17相互扣合,而接收区17又安装在主体件15的环形块49内。该实施例和图1至图5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有可比性。本实施例中,弹簧件11所需的柱头35并非通过一端碾平的销钉33实现,而是通过端头顶锻实现。
与之不同的是,在图8所示弹性铰链1的实施例中,变形区19重又紧靠环形块49安装,即安装在导向臂39和41之间,两导向臂中位于前部的导向臂41在图上可见。导向臂上也配有导轨面51和53,两导轨面分别安装在铰链元件7的左右两侧。
导轨面的基本原理和功用是已知的,此处需要强调以下几点此处,镜脚上包括了图7以及图8所示弹性铰链1的外壳3,当镜脚27弯折时,结构凸块会沿着外壳前侧在与眼镜底架相连接的铰链件上滑动,这会造成外壳3和凸块的磨损。当选择软性金属作为制造铰链件和外壳3的材质时,例如金属钛,尤其容易产生这类磨损的情况。如果在这两个元件之间——即铰链件上的凸块和外壳3的前侧之间——安上一块相对于铰链件上的凸块(这里也就是相对钛金属)具有很好滑移性能的材料,也就是导轨面51和53,就能够避免这类磨损。安装上导轨面后,铰链件凸块便可以在导轨面上自如滑动。
比较图7和图8发现,根据不同的设计可以变化导向臂39和41的长度,从而使得实现不同长度的弹性铰链1成为可能。
图1至图8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变形区19均位于外壳3的上方。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每个弹性铰链1上配有的唯一的变形区19须和止动件13上相对应的接收区17共同作用,达到效果。
图9所示为弹性铰链另一实施例长度方向上的剖面图,但其剖切平面和图1、图4、图5、图6、图7及图8中的剖切面相比旋转了90°。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
该实施例唯一的区别在于,外壳3上有两块变形区19和19’,分别位于外壳3的左右两侧且和止动件13之主体件15上对应的接收区17和17’相配合,共同起作用。接收区17和17’安装在止动件13上的环形块49上,止动件仍然配有两条导向臂39和41,它们和铰链元件7的导向块31一起发挥作用。
图10所示为止动件13倾斜角度的透视图。从该图上可以清楚看出,主体件15上的环形块49、导向臂39和41以及位于导向臂内侧用作导向面的内表面F1和F2。在环形块49上配有接收区17,该接收区设计成凹槽结构且形状基本上呈圆锥形。
横穿环形块49的通孔43,其直径略大于两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间距。由此,在两导向臂的内表面上形成了长条形沟槽55及57。
图11所示为止动件13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导向臂39和41的长度短于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导向臂。通孔43的直径也比导向臂39和41间的间距小一些,所以形成了导向臂内侧平滑无槽的导向面,该导向面和铰链元件7的导向块31(图未示)一起发挥作用。
同样可以在该图中清楚看到,位于止动件13之主体件15的环形块49上的接收区17,其外形呈截锥体状。
图12所示为图11中所示止动件13之实施例的纵剖图。此处能清晰看到,导向臂39的内表面,以及位于止位件13之主体件15的环形块49上的接收区17的截锥体状形状。通孔43的内表面和导向臂39及41正面相对的内表面共同用于铰链元件7的导向定位,同时铰链元件7上的销钉33安装在通孔43的部位且借助通孔导向定位。
图13a所示为止动件13一个实施例的变形。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图13a所示实施例的特点在于,环形块49上没有专门设计接收区17,而更多地是借助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空档来达到接收区的功能。两导向臂分别位于变形区19(图未示)的左右两侧,从而避免了止动件13在外壳3的空腔5内的扭转变形。通过位于主体件15之环形块49上、朝向看图者的前端面59,可以防止止动件13从空腔5中拔出。
图13a中描述的止动件13具有位于两条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接收区17,该接收区由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缺口形成。该接收区借助导向臂39、41和止动件13上环形块49的前端面59,从三侧包围住变形区19。
图13b所示为止动件13之实施例的又一变形。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尤其是和图13a相互对照。
止动件13的主体件15上配有两条导向臂39和41,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接收区17,接收区通过部分改变环形块49的圆柱面为平面A的方法实现。该平面位于导向臂39和41之间,并越过台阶S过渡到环形块49的圆周面U。
变形区19将贴合在平面A上,这样止动件13便不会在外壳3的空腔5内扭转变形。变形区19同样会靠上台阶S,从而使得止动件13无法从空腔5中被拔出。
图中显示,止动件13上有接收区17。接收区17和变形区19贴合后,既能防止止动件13的旋转,又能确保弹性铰链1外壳3内的轴向固定。
图13b所示实施例中的接收区17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也就是把一块材料从止动件13之主体件15的圆周面U上去掉,例如通过铣削或者磨削的方法。当然,也可以考虑,在止动件生产全过程的成型加工中,将平面A直接嵌入成型于主体件15上。
图14所示为止动件13一个实施例的变形的纵剖图。图中可以清楚辨认出,导向臂39、止动件13之主体件15上的环形块49以及穿过该环形块的通孔43。接收区17通过一个钻孔实现,该钻孔穿透环形块49的外壁,从而保证变形区19能从中穿过。当变形区19插入时,接收区17的这种结构,既能防止止动件13在外壳3的空腔5内扭转变形,又能确保止动件13以及铰链元件7无法从弹性铰链1的空腔5中脱落。
图15a所示为止动件13又一实施例的变形的倾斜角度透视图。该实施例和图11中所示实施例类似。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
图15a中所示实施例的特点在于配有导轨面51和53,导轨面由条状材料制成并安装在导向臂39和41上远离环形块49的一端。止动件最好是一体件,即并非由各个部件组装而成。当然也可以考虑,使用其它合适的方法把导轨面51和53固定在导向臂39和41的端头,例如使用电焊或点焊焊牢。图15a中展示的实施例中,根据设计接收区17位于环形块49上。也可以考虑,把位于两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空档用作接收区17,正如图13中所描述的那般。
最后也可以在图15a所示实施例中的两侧安装两块接收区,正如图9中介绍的那般。这个设计结构同样适用于图10至图14所示的止动件13。
图15b所示为止动件另一实施例的倾斜角度透视图,该实施例是图15a中实施例的变形。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便和前几幅图的解释说明联系起来。
图15b所示的止动件上有两条从环形块49向外延伸的导向臂39和41,在导向臂上远离环形块49的一端配有导轨面51和53。两导轨面的上部通过材料桥B相连接,从而最终形成了U形的端面,该端面挡住了止位件13所插入的外壳3。除此之外,材料桥B有助于固定止动件13,因为它连接了导向臂39和41上远离主体件15之环形块49的端头。
在导向臂39和41的内侧可以辨认出用作导向面的内表面F1和F2,该内表面在前文中已经详细说明过,且用于插入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铰链元件7的导向定位。
该止动件13的实施例中,环形块49上没有接收区。而是按设计,准备将外壳3上变形区19(图未示)插入导向臂39和41之间。这样可以排除止动件13在图中未标出的外壳3内扭转变形。此外,变形区19安装在导向臂39和41之间,且紧靠环形块49的前端面59,从而能避免止位件13的轴向移位。
图15b上还展示穿过主体件15上环形块49的通孔43。当把铰链元件7上的销钉33插入止动件13时,通孔43的内壁同时起到为销子导向定位的作用。
图16所示为带有铰链元件7、止动件13以及弹簧件11的弹簧外壳1的分解示意图。此处的弹簧件重又设计为螺旋弹簧的结构。
该图中,弹性铰链1过渡到眼镜的镜脚。从过渡线61可以看出,弹性铰链1是装配到镜脚27上的。但也可以把弹性铰链1的空腔5直接安装入镜脚27的端头,这样弹性铰链1及其外壳3和剩下的镜脚27之间便看不到过渡,因此也就没有了过渡线61。
外壳的上方可以看到一处凹口63,在该部位壳壁47的厚度减小,同时形成了变形区19。如果壳壁47足够薄,可以不设计凹口63。然而该处凹口很有帮助,因为有了它在制造外壳时能直接辨识出,哪里安装变形区19以及哪里插入工件21,从而能保证把止动件13确定无误地固定在弹性铰链1之外壳3的空腔5内。
铰链元件7上有被通孔25穿过的铰链眼9,还有应插入止动件13上导向臂39和41之间空档的导向块31。铰链元件7上的销钉33将穿过止动件13的主体件15,即该销子穿过止动件13之环形块49上的通孔43并继续延伸穿过弹簧件11。销子上远离铰链眼9的一端65,在推入止动件13和弹簧件11之后,要再进行变形加工,这样通过例如碾平的方式,在端头上形成柱头35。该柱头35在先前的图例中已经解释过,其作用是把弹簧件11夹紧在止动件13和柱头35之间。
由铰链元件7、止动件13和弹簧件11组成的装配单位,可在预先装配好之后推入空腔5中。随后变形区19发生形变,使之能插入外壳3内的空腔5(如该实施例中所示)并固定在接收区17内。此处接收区位于导向臂39和41之间,并且右侧和环形块49及其端面59临界。
通过将变形区19固位在接收区17内,便能把止动件13固定在弹性铰链1内,同时防止了其扭转变形以及从空腔5中脱出。这样也能防止铰链元件7从空腔中被拔出。
如图16所示,壳壁47上可以设计有一处凹口63。但也可考虑,在壳壁47上开一个通孔,通孔的边缘移入接收区17便形成了变形区19。人们可以尝试,通过设计实现通孔的边缘、即变形区19和接收区17的紧紧扣合。但使用该类变形区19结构,也不能完全排除污物进入外壳3内。因此推荐变形区19,正如先前描述的那般,通过部分可实现塑性形变的密闭壳壁实现,该壳壁的厚度最好比外壳6的壳壁47薄一些。减小壳壁厚度能防止变形区19移入接收区17时需要施加的力过大,从而避免了整个弹性铰链1的变形。
图16所介绍的弹性铰链1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如图10、图11所示或者图15所描述的止动件13。止动件13至少可以配有一个用于形成接收区17的凹口,该凹口借助凹槽或者钻孔的形式实现。同时可以,如图9描述的那般,配有两块分别安装于弹性铰链1两侧的变形区和接收区。最后还可以考虑,在止动件13上装配导轨面51和53,图7、图8以及图15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中对此有详细的说明。
图17中的分解示意图所展示的弹性铰链的特点在于,其外壳3的结构和眼镜镜脚分离并随时可以安装上去。前几幅图中已经说明过的部件,在该图中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以避免没必要的重复并和前几幅图的描述联系起来。
如图17的倾斜角度透视图所示,铰链元件7、和图15中同类型的止动件13以及弹簧件11在同一直线上对准、安装。与之平行的外壳3位于后方。
图中可清晰看到铰链元件7上的导向块31,该导向块和止动件13上的导向面F1及F2一起发挥作用。铰链元件7上的销钉33穿过通孔43,并先后插入止动件13上的主体件15和设计成螺旋弹簧状的弹簧件11。为了把弹簧件固定在销钉33上,会加工销钉33的末端65使之变形,例如碾压,从而形成弹簧件11的柱头35。
随后和其他实施例中的一样,铰链元件7连同止动件13和弹簧件11(至少是部分地)会被推入外壳3的空腔5中。铰链元件7的铰链眼9始终位于外壳3之外。
在装入由铰链元件7、止动件13和弹簧件11组成的预装配结构组时,会将其逐步推入外壳3内,直至导轨面51和53以及材料桥B靠上外壳3的前端面29。
图18所示为弹性铰链1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由铰链元件7、止动件13以及弹簧件11组成的预装配结构组已经组装成型。对销钉33(图中不可见)的端头65在长度方向上进行锻压加工,由此形成了柱头35并确保了弹簧件的固位。
图中单独展示了和预装配构件组相分离的外壳3。
图19中展示的是图17和图18所示弹性铰链装配完毕后的样子,并且看到的是外壳3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能清晰看到,部分铰链元件7被逐步推入外壳3的空腔5内,直至最后只有铰链眼9露在外面。止动件13在外壳3的内部利用类似插销的结构固定位置,所以既能保证轴向的固定又能防止其在外壳3内部扭转变形。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把外壳3上的变形区19(例如该图中所示安装在外壳底部)按压入空腔5内,使之靠上止动件13的前端面59。向内按压变形区19直至其够到导向臂39和41,图中可以看到前部的导向臂41。通过导向臂39和41的底边邻接紧靠变形区19,能防止止动件13的扭转变形。
图中所示实施例中,外壳3的底部有焊接突缘69和71,进行电焊连接时该突缘用于把外壳3固定在眼镜镜脚(图未示)上。当然其它的连接固定工艺,如点焊等,也是可行的。
铰链元件7在变形区19所在的位置配有一块去圆平面区67,该平面区的设计用于,防止变形区19挤压铰链元件7从而制约其自如的移动。环形块49,按径向测量,其半径能够到的位置越过平面区67。如果把变形区19部位的外壳3按压入止动件3上的接收区17内,铰链元件7上的平面区67不会因外壳3上的变形区19而卡住,并且避免了铰链元件7在空腔5内的扭转变形。同时,止位件13上环形块49的前端面59用作定位变形区19的轴向档板。借此能将铰链元件7安全固定在外壳3内,防止其扭转变形和轴向过度偏移。
总的来说,各实施例展示了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的由带有接收区17的止动件13和带有变形区19的外壳3构成的弹性铰链1。止动件13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所述的接收区17同样如此。接收区17可以配有单个或多个凹口或者钻孔,也可以通过位于导向臂39和41之间的空档实现。变形区上至少有一块可实现塑性形变的壳臂区,并且能移位入接收区17内。通过这个方式使得借助止动件13把铰链元件7固定在外壳3内——尤其是在不使用螺丝的情况下——成为可能,同时防止了止动件的扭转变形并确保其不会从外壳3的空腔5中被拔出。
各示意图上清楚显示,止动件13上至少有一个导轨面F1,该导轨面和铰链元件7上的导向块31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在止动件13的扭转防护和轴向固定方面能防止铰链元件7的扭转变形和轴向过度偏位。在此处描述的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导向臂39和41的内侧分别有导向面F1和F2,在两导向面之间安装有铰链元件7上的导向块31。两导向面使得铰链元件7在一定距离上的轴向滑动移位成为可能。通过把止动件13轴向固定在外壳3内,以及把弹簧件11夹紧在止动件13和铰链元件7上的柱头35之间,能够防止铰链元件7从外壳3中被拔出。
由此能够确保,铰链元件7不会因为相对外壳3的过分扭转而变形,并且无法完全从空腔5中被拔出。这种简单的结构,和弹性铰链1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微型化趋势相符合。其中,如果外壳3的外壁47上有一块部位的壳壁相对较薄,或者外壳上例如开有一处凹口63,变形区19的位置便尤其容易辨认出。因为看到凹口后,使用者便知道,为了确保止动件13以及铰链元件7安全固定在外壳3内,壳壁形变必须在外壳3上的哪个部位完成。
外壳3上变形区19所在位置的部分壳壁最好是连贯封闭的,这样能防止污物进入外壳3的内部。但是,原则上也可以通过开在外壳3壳壁47上的孔洞的边缘实现变形区19。
从此处描述和解释说明的各实施例中能得出以下结论,即变形区19可以安装在外壳3的上方,但也可以位于底部。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把变形区19安装在外壳3的(至少一面)侧壁上的相关部位。由此也清楚认识到,对于弹性铰链一块变形区可能就够了,但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多块,或成双对称的变形区实现。
最后可以认识到,本发明专利中所遵循的避免铰链元件7扭转变形以及防止其从外壳3中被拔出的基本原则,既能通过那些其外壳3为镜脚一部分的弹性铰链1实现,同时也能通过配有独立分离外壳3的铰链元件1实现,其中该独立外壳3可以安装到眼镜镜脚上。如果外壳3是通过焊接和镜脚连接的,在相连接的平面区域可以,如图19示例中介绍的那样,设计有一个或多个焊接突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具有底架和与之可枢转连接的镜脚(27)的眼镜的弹性铰链,该弹性铰链具有与所述镜脚一起发挥作用的弹簧件(11),内部具有空腔(5)的外壳(3)以及安装在所述空腔(5)内的止动件(13),所述空腔(5)接收安装铰链元件(7)和弹簧件(11),外壳内部安装的铰链元件(7)可以移动,所述止动件(13)上设有接收区(17),而所述外壳(3)上设有变形区(19),该变形区(19)与所述接收区(17)相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17)构型成防止所述止动件(13)和铰链元件(7)的扭转变形并且防止它们被从空腔(5)中拔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区(19)至少由外壳(3)的一块借助工件(21)可实现塑性形变的壳壁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壁是封闭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壁由开在外壳(3)上的孔洞的边缘构成。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区(19)由外壳(3)上两块可实现塑性形变的壳壁组成。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上可实现塑性形变的那部分壳壁比外壳(3)的其余壳壁(47)薄。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21)包括心轴(23)。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17)具有至少一块可设置于止动件(13)的主体件(15)上的凹槽或去圆平面。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17)具有至少一块可设置于止动件(13)的主体件(15)上的槽口,该槽口至少在三面包围住所述变形区(19)。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3)具有两个导向臂(39,41)。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3)上配有两个导轨面(51,53)。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3)上的导轨面(51,53)可以通过材料桥(B)相互连接。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3)上具有至少一个导向面(F1;F2),该导向面与所述铰链元件(7)共同起作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弹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3)上具有两个隔开一定距离相对安装的导向面(F1,F2),所述铰链元件(7)安装在两导向面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具有底架和与之可枢转连接的镜脚(27)的眼镜的弹性铰链,该弹性铰链具有与所述镜脚一起发挥作用的弹簧件(11),内部具有空腔(5)的外壳(3)以及安装在所述空腔(5)内的止动件(13),所述空腔(5)接收安装铰链元件(7)和弹簧件(11),外壳内部安装的铰链元件(7)可以移动,所述止动件(13)上设有接收区(17),而所述外壳(3)上设有变形区(19),该变形区(19)与所述接收区(17)相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17)构型成防止所述止动件(13)和铰链元件(7)的扭转变形并且防止它们被从空腔(5)中拔出。
文档编号G02C5/22GK1742223SQ200380109092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约尔格·菲恩 申请人:Obe翁玛赫特与鲍姆盖特纳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