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53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相机。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逐渐取代传统使用底片的相机地位,几乎已成为人手一机的新宠儿,因其功能多元化又可随拍随看,并且可观看照片而选择保留或删除,如此方便的功能便逐渐掳获大众的心。
然而以往的数字相机在欲观看照片时,只能将数字相机利用手拿起以按压选择键,而无法将数字相机立在桌子上,因此有时若欲传输照片或者想在桌上使用数字相机时相当不方便,因此便发展出一种数字相机底座,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欲将数字相机10摆放于桌上时,可将数字相机放置于一底座12上,底座12可用来充电或是传输资料,在底座12上设置有一容置空间,可使得数字相机10摆放入容置空间以位于底座12上,如此则可将数字相机10放置在桌上,但此种使用底座12的方法,必须在购买数字相机10时另外加购底座12,且欲随身携带底座12也相当占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相机,其可数字相机支撑于一物体上,且不占据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包括一相机本体,至少一支撑结构通过一转轴枢接于相机本体上。
该相机本体上凹设一容置空间,该支撑结构嵌入该容置空间内;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后侧;且该转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下侧,一旋转件设置于相机本体下侧且位于该相机本体与转轴之间。
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前侧;至少一卡槽设置于该相机本体上,该转轴卡固于该卡槽上;且该相机本体更包括至少一ㄇ型固定铁片,该ㄇ型固定铁片的一侧设置至少一贯穿孔,且其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该转轴穿过该贯穿孔以固定该支撑结构;另该转轴上至少套设一以弹开该支撑结构的弹簧。
该转轴利用至少一螺丝锁固于该相机本体表面上及该容置空间内。
所述数字相机包括至少一电池,其设置于该支撑结构内。
该转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下侧;或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左侧或右侧。
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相机本体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相机本体上设置了一支撑结构,且该支撑结构可嵌入相机本体内,从而可支撑数字相机而使其立于一物体上,且该支撑结构不占据空间,又不需另外加购底座。


图1为习知数字相机放置于底座上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嵌于相机本体后侧的外观示意图;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旋转至相机本体前侧的各步骤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嵌于相机本体前侧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8A至图8D为图6数字相机利用支撑结构立于一物体上的各步骤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号说明10 数字相机 12 底座20 数字相机202 相机本体 204 容置空间206 转轴208 螺丝 210 锁片212 支撑结构214 旋转件216 卡槽218 ㄇ型固定铁片220 贯穿孔222 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其中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2为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外观示意图,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20包括一相机本体202,其后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并且有一转轴206设置在相机本体202表面上,其可设置于相机本体202下侧,另有一支撑结构212嵌入相机本体202的容置空间内,支撑结构212可利用转轴206旋转以旋出相机本体202外,使相机本体202立于一物体,如桌子上。
图3A至图3C为支撑结构旋转至相机本体前侧的各步骤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如图3A所示,在相机本体202下侧且位于相机本体202及转轴206之间另设置有一旋转件214,该旋转件214可带动转轴206旋转,从而将支撑结构212拉离相机本体202,再如图3B所示,支撑结构212经由相机本体202的下方旋转到相机本体202前侧,最后如图3C,相机本体202借助该支撑结构212立于一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为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20的侧面剖视图,并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的结构分解图,该容置空间204设置于相机本体202的前侧,并且转轴206设置于容置空间204内,一为板体的支撑结构212利用转轴206、螺丝208及一锁片210锁固于相机本体202的容置空间204内,支撑结构212可利用转轴206旋转以旋出相机本体202外,使相机本体202可立于一物体上,并可利用支撑结构212内的容置空间204容置电池以提供电力,电池可为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图6为当容置空间设置于相机本体202前侧时,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2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并请同时参阅图7所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在相机本体202上设置有一卡槽216,并将转轴206卡固于该卡槽216上,且有一ㄇ型固定铁片218,其一侧设置二贯穿孔220,ㄇ型固定铁片218设置在支撑结构212上,且转轴206穿过该贯穿孔220,以固定支撑结构212,并防止其与相机本体202脱离,且转轴206一端穿过ㄇ型固定铁片218的其中一贯穿孔220后,将一弹簧222穿过转轴206,再将转轴206另一端穿过ㄇ型固定铁片218的另一贯穿孔220内,以弹开支撑结构212,使支撑结构212拉离相机本体202。
图8A至图8D所示为图6数字相机利用支撑结构立于一物体上的各步骤结构示意图,如图8A所示,其为不使用数字相机20的示意图,欲将数字相机20立于一物体上时,支撑结构212嵌入数字相机20内,当欲使用数字相机20时,如图8B所示,可将支撑结构212自相机本体202下拉,接着如图8C所示,利用转轴206上的弹簧222的作用,使支撑结构212弹离相机本体202,并如图8D所示,使相机本体202可借助支撑结构212立起。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其可于相机本体202的侧边(左侧或右侧)设置至少一支撑结构212,在相机本体202侧边上设置至少一转轴206,且该支撑结构212利用该转轴206枢接于相机本体202上,当该支撑结构212利用转轴206拉离相机本体202时,可使相机本体202利用该支撑结构212立于一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在数字相机制作时即一并设置支撑结构,使得使用者不需另外加购底座,并且支撑结构嵌入相机本体内,因此并不占据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支撑结构的数字相机,包括一相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支撑结构通过一转轴枢接于相机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相机本体上凹设一容置空间,该支撑结构嵌入该容置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后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转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下侧,且更包括一旋转件,该旋转件设置于相机本体下侧且位于该相机本体与转轴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卡槽设置于该相机本体上,该转轴卡固于该卡槽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相机本体更包括至少一ㄇ型固定铁片,该ㄇ型固定铁片的一侧设置至少一贯穿孔,且其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该转轴穿过该贯穿孔以固定该支撑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转轴上至少套设一以弹开该支撑结构的弹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利用至少一螺丝锁固于该相机本体表面上及该容置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电池,其设置于该支撑结构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转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下侧。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转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相机本体左侧或右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相机本体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相机,包括一相机本体,其凹设有一容置空间,一转轴设置在相机本体表面上,另有一支撑结构嵌入容置空间内,并通过转轴设置在相机本体上,当该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支撑结构拉离相机本体,使得相机本体可立于一物体上。本实用新型使得在购买数字相机时,不需另外加购底座即可将相机本体支撑于一物体上,且该支撑结构可嵌入相机内而节省空间。
文档编号G03B17/02GK2724043SQ20042008717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6日
发明者陈俐伶, 张释中, 方嘉培, 谢镇宇 申请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