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278686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设计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其组分中含有两个液体变焦透镜的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光学成像系统广泛使用变焦距透镜组,以满足利用一个光学系统同时能够完成大区域小倍率的观察和照相与小区域大倍率的观察和照相的要求。以往变焦镜头的基本原理是用若干具有固定焦距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协同改变各镜头之间的间距以后,在保持成像面位置不变的同时改变整个透镜组的焦距。这种变焦距镜头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学补偿法,另一种是机械补偿法,两种方法都要求对于组成整个透镜组的若干组份镜头的机械位置进行精确的控制与定位,在透镜组结构中需要设计有精密的驱动电机和实现同步精确运动的精密空间凸轮。这就使得这种光学变焦距透镜组的结构相当复杂,体积庞大,制造精度要求高,而且不易在诸如手机摄像镜头这样的小范围空间内实现。
近若干年提出的折衍射混合型变焦距透镜中,利用液晶菲涅尔透镜变焦,可以不需要机械运动实现焦距的改变,整个成像光学系统可以做得紧凑轻巧。用电控制变焦比机械控制变焦更方便更精确,加上轻便、节能、低压驱动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众多优点,使得折衍射混合液晶变焦透镜成为取代传统变焦透镜的一个很有前景的光学器件。但是由于液晶菲涅尔透镜利用光的衍射特性,使得衍射造成的色差影响难以完全消除;在折衍射混合型变焦距透镜中,焦距的改变可以用电控实现,但不用机械运动来保持成像面的不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液晶菲涅尔透镜的多焦点问题也还有待解决。因此,折衍射混合型液晶菲涅尔变焦距透镜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能够实用化。
飞利浦公司实验室的Robert A.Hayes & B.J.Feenstra 2003年9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利用“电湿效应”制作液体变焦透镜的文章,文章说明了用两种折射率不同而密度相同的液体在圆柱形容器中形成球形界面,在液体与圆柱形容器壁之间的介电层施加电压控制改变液体和固体壁之间的湿润角,从而改变球形界面的半径,进而改变光在其中透过时聚焦点的位置。该论文提供了一种利用“电湿效应”实现单个液体透镜变焦的可能性。它不同于前文提到的光学补偿法和机械补偿法,因为光学补偿法和机械补偿法中使用的是不可改变焦距的固体透镜,变焦的原理是利用改变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隔来实现的;它也不同于前文提到的折衍射混合型液晶菲涅尔变焦透镜,后者是用衍射效应,用电控制液晶改变折射率,使其所形成的菲涅尔透镜的焦距改变实现变焦的。作为一种折射型光学元件,它没有上述衍射元件多焦点,大色差的缺点;作为一种本身变焦、非固定焦距的元件,它提供了不用改变器件之间机械距离,无须机械运动进行调焦的可能性。为了满足变焦光学系统的基本条件,需要用这种借助“电湿效应”的液体透镜与固定焦距的光学系统进行组合。因此,它只能变焦不能调焦,即便是能够电控调焦,还是不能避免机械运动。
近年来,欧洲和日本等地区陆续发表了与液体透镜相关的多项专利。如日本专利2001-013306、欧洲专利EP1674892和国际专利WO2006013541,当中都提到使用两种不浸润的液体来组成双液体透镜,并利用“电湿效应”来改变两种液体的界面形状以达到改变焦距的目的。它们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型工艺结构稍有不同,其中日本专利2001-013306使用的是平板型的电极,欧洲专利EP1674892使用的是圆台型的电极,国际专利WO2006013541使用的是圆柱型的电极,但三者(包括其它延伸的专利)仅能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改变焦距,均不能实现保持像面位置不变的调焦功能。
变焦透镜组即变焦光学系统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1)改变焦距;(2)改变焦距过程中保持像面位置不变。对于光学补偿法和机械补偿法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设计方法来实现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的光学系统。这种方法设计的是含有三个以上透镜或透镜组的变焦光学系统,三个以上的透镜或透镜组中有一个是变焦组,一个是补偿组。设计的目的是为达到所需要的变倍比各透镜(组)的参数和在变焦时为实现变倍比相应要求的各个透镜(组)的位置。通过建立变焦过程微分方程,即根据在变焦时各运动组份对应共轭距之改变量的和为零来设计个透镜组参数和运动参数。显然,对于我们现在面对的无机械运动变焦透镜组,设计的目的不同,设计的方法也不可能直接加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其组分中含有两个液体变焦透镜的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利用高斯光学的理论解决现有液体透镜仅能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改变焦距、而不能实现保持像面位置不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特点是,其具体步骤是1.确定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结构在一个固定焦距成像透镜后成像面之前,增加两个同轴的液体变焦透镜组成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成像透镜的光焦度由固定焦距成像透镜来承担;2.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l′根据设定参数,计算出液体透镜中双液体间界面半径、透镜焦距与各主面位置;以及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变焦镜组总的焦点位置;3.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前一组曲率半径为正后一组曲率半径为负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l″利用单一折射面物像距关系公式n2l′-n1l=n2-n1r,]]>算出新的焦点位置;4.确定透镜组对无穷远处定焦需要满足的条件焦点位置不变的条件是l″=l′;5.计算透镜组的组合焦距以及变倍比根据透镜组的组合焦距表达式计算出外加电压变化的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之比,得到一个变倍比。
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在无机械运动情况下调节控制电压,使两个液体变焦透镜在变焦过程中保证各组份的共轭距之和不变。
本发明的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通过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结构设计,在一个固定焦距成像透镜后成像面之前,增加两个同轴的液体变焦透镜组成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以及通过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两双液体透镜前一组曲率半径为正后一组曲率半径为负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得到透镜组对无穷远处定焦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以及变倍比。解决了现有液体透镜仅能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改变焦距、而不能实现保持像面位置不变的技术问题。


图1是本发明的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液体透镜变焦时产生的间隔与相应曲面半径的关系示意图;图3是定焦镜头与光焦度为零的两组双液体透镜合成焦点示意图;图4是定焦镜头与光焦度不为零的两组双液体透镜合成焦点示意图;图5是变焦时r2~r5曲线图其中(a)组合焦距变小时,(b)组合焦距变小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设计具体步骤是步骤一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结构设计本发明是在一个固定焦距成像透镜后成像面之前,增加两个同轴的液体变焦透镜组成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参阅图1)。成像透镜的光焦度主要由固定焦距成像透镜来承担。当两个液体变焦透镜中前组在电压控制下呈现负透镜特性,与呈现正透镜特性的后组组合成变焦透镜组时,由于前组的发散性能和一定距离后的后组会聚性能使得原固定透镜在像面上的会聚角增大,从而焦距变短;当两个液体变焦透镜中前组在电压控制下呈现正透镜特性,与呈现负透镜特性的后组组合成变焦透镜组时,由于前组的会聚性能和一定距离后的后组发散性能使得原固定透镜在像面上的会聚角减小,从而焦距变长。在无机械运动情况下依靠改变电压实现变焦功能。适当的调节控制电压,可以使两个液体变焦透镜在变焦过程中保证各组份的共轭距之和不变,从而实现变焦光学系统必需满足的第二个基本条件。
首先简述一下电控液体变焦透镜的性能。如图2所示,在一个密封的圆柱形玻璃管中注入两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密度相同而又互不浸润液体从而构成电控液体变焦透镜。两种液体中一种导电,一种绝缘。在导电液体与玻璃管内壁电极间的疏水介电层之间施加电场时,会引起其表面能的变化,从而改变其浸润角。当导电液体与介电层之间的浸润角改变时,这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界面形状会发生变化。鉴于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这一界面总呈现为球面。但是对于不同的浸润角形成的球面半径是不同的。这两种液体之间的相对折射率会使这样的圆柱状液体呈现出透镜的性质。当液体间界面为平面时系统表现为焦距为无穷大的平行平板。适当的控制电压改变界面面形可以使得透镜或为会聚的正透镜,或为发散的负透镜。这里我们不详谈控制电压与界面球面半径之间的关系,而把讨论焦点集中于其成像性质。假设控制电压与界面球面半径之间的关系是已知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到需要的界面球面半径。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界面球面半径的变化使得界面球面的顶点即球面与圆柱轴线的交点位置同时变化。这就使得液体透镜在变焦时,透镜的主点也有相应的移动,这是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如果将图中间隔d对应的曲面半径记做r,将两双液体透镜的柱状容器的内半径记做a,当液体透镜中绝缘液体占总体积的k(0<k<1)倍,间隔d可以用曲面半径r和液体透镜总厚度d0表示为 曲面半径r的符号按照光学设计的规则,从顶点出发到球心位置,与光线方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同时液体透镜的焦距和以球面顶点为坐标原点的两主面位置分别如(2)式和(3)式所示f=-rn2-n1f′=rn2-n1---(2)]]>LH=(1-n1)dn1LH′=(n2-1)(d0-d)n2---(3)]]>步骤二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图3中画出了定焦透镜的后主面、焦距,两双液体透镜与定焦透镜的之间距离及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双液体透镜的结构。在如图三的情况下,由后一个液体透镜的后表面到总焦点位置的后顶焦距,可以用固定焦距透镜的焦距、各种材料的折射率及中心厚度表示为l′=(f0-d1)-n0n1d2-n0n2d3-d4-n0n1d5-n1n2d6---(4)]]>如果两种液体密度相同,并假定前一组液体透镜的孔径大小为2a1,厚度为d01,其中绝缘液体占总体积的k1倍;后一组液体透镜的孔径大小为2a2,厚度为d02,其中绝缘液体占总体积的k2倍,即d2=k1d01;d3=(1-k1)d01;d5=k2d02;d6=(1-k2)d02(5)则l′=(f0-d1-d4)-n1-n1n1n2n0(k1d01+k2d02)-n0n2(d01+d02)---(6)]]>步骤三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前一组曲率半径为正后一组曲率半径为负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当前一双液体透镜中液体界面是凹球面时,透镜半径为负。由于n1<n2,此时双液体透镜为一个负透镜,它的作用将使得焦点位置,即l′变大,甚至变为负数。为了最后焦点位置不变,后一个双液体透镜必须是正透镜。如图四所示,假设前一双液体透镜和后一个双液体透镜中液体界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2和r5,由此可以决定出间隔d2和d5,因此整个光组的参数都是确定的,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后焦点相对于后组液体透镜最后一面的位置l″。前一双液体透镜半径为负保持焦点位置不变时后一双液体透镜的半径就是l″和l′相等时的后一双液体透镜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两液体透镜与固定焦距透镜合成的透镜组的合成焦距一定会改变,并一定会变小。这就完成了变焦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焦点位置的不变性。
利用单一折射面物像距关系公式n2l′-n1l=n2-n1r,]]>不难算出新的焦点位置为
l′′=n0n2(n2(n1n0(n0n2(n2(n1n0(f0-d1)-d2)r2n1n2+(n1n0(f0-d1)-d2)(n2-n1)-d3)-d4)-d5)r5n1n5+(n1n0(n0n2(n2(n1n0(f0-d1)-d2)r2n1r2+(n1n0(f0-d1)-d2)(n2-n1)-d3)-d4)-d5)(n2-n1)-d6)---(7)]]>步骤四计算透镜组对无穷远处定焦需要满足的条件焦点位置不变的条件则是l″=l′ (8)将(1)及(7)式代入(8)式可以得到一个只含有r2和r5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也就是说得到保证焦点位置不变的r2和r5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确定的系统(8)式右边的l′是不变的常数,但是由(7)式可以看出左边的l″中分子分母都含有r5和d5,因此r2和r5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表示如下r5=(n2β+d02-d5)(n1α-d5)(n2-n1)n2(n1α-d5)-n1(n2β+d02-d5)---(9)]]>其中α=n0n2(n2(n1n0(f0-d1)-d2)r2n1r2+(n1n0(f0-d1)-d2)(n2-n1)-(d01-d2))-d4]]>β=(f0-d1-d4)-n2-n1n1n2n0(k1d01+k2d02)-n0n2(d01+d02)]]>d2=k1d01+13a12(2r22+2r22r22-a12-3a12r22-2a12r22-a12)]]>d5=k2d02+13a22(2r52-2r52r52-a22-3a22r52+2a22r52-a22)]]>
尽管对于单个折射面来说,物像共轭面的位置确定以后,折射球面半径有无穷多选择,但是同时要满足上述要求,解将具有唯一性。在给定r2的情况下,用代入法计算解析解将会出现关于r5的高次方程,出现增根。实际上,可以用数值解法迭代逼近给出r2~r5曲线。因为控制电压与界面球面半径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已知的,r2~r5曲线可以直接转化为两个液体透镜上外加电压之间的曲线,也就是说用此曲线上每一个点对应的两个电压值同时控制两个液体透镜就可以保证焦点位置不变。这就意味着,对无穷远处成像时,焦距变化而像面位置不变。可以实现用一个光学系统同时完成大区域小倍率的观察和照相与小区域大倍率的观察和照相的变焦和调焦功能。
同理可以得到前一液体透镜是凸球面、后一液体透镜是凹球面时r2~r5的关系表达式。
步骤五计算透镜组的组合焦距以及变倍比变焦距透镜组的变倍比总是对于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来计算的,实际上就是要计算出随着r2即外加电压变化的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之比。根据(2)式和(3)式,利用光组合成公式,总的焦距f也就不难由以下(10)式算出;变倍比也就很容易由下面的(11)式得到。
f=n12r2r5f0(n1r2+(n1n0(f0-d1)-d2)(n2-n1))((n2-n1)(n1n0α-d5)+n1r5)---(10)]]>k=fmaxfmin---(11)]]>式中fmax,fmin分别为最大与最小组合焦距。
如果设计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通过改变光组中各个参数来达到要求。实际液体透镜是圆柱形玻璃管,其两端的封闭是用透明的玻璃平行平板做成的,因为平行平板对于成像系统的成像过程没有实质的影响,此处没有进行考虑,实际设计时可以将其插入系统进行计算,对于结果的影响是很小的。
实施例一(1)根据步骤一设定此透镜组的结构,确定一些相关参数f0=10mm,n0=1,n1=1.38,n2=1.55,a1=1.5mm,a2=1mmd4=1.7mm,d1=0.8mm,d01=1mm,d02=1.5mm(2)根据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推导出的r2~r5关系表达式模拟给出r2~r5的关系曲线如图五所示(3)将前面所得的r2~r5关系与步骤五得出的焦距与变倍比关系表达式相结合可得到k=fmaxfmin=12.20707.8972=1.54574]]>(4)根据以上的分析能够得到一个变倍比为1.54574的对无穷远处定焦的变焦透镜组。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是(1)确定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结构在一个固定焦距成像透镜后成像面之前,增加两个同轴的液体变焦透镜组成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成像透镜的光焦度主要由固定焦距成像透镜来承担;(2)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l′根据设定参数,计算出液体透镜中双液体间界面半径、透镜焦距与各主面位置;以及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变焦镜组总的焦点位置;(3)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前一组曲率半径为正、后一组曲率半径为负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l″利用单一折射面物像距关系公式n2l′-n1l=n2-n1r,]]>算出新的焦点位置;(4)确定透镜组对无穷远处定焦需要满足的条件焦点位置不变的条件是l″=l′;(5)计算透镜组的组合焦距以及变倍比根据透镜组的组合焦距表达式计算出外加电压变化的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之比,得到一个变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械运动的光学变焦透镜组,在无机械运动情况下,调节控制电压,使两个液体变焦透镜在变焦过程中保证各组份的共轭距之和不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高斯光学设计方法,其具体步骤是(1)确定无机械运动变焦照相透镜组的结构;(2)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光焦度为零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3)计算两双液体透镜前一组曲率半径为正、后一组曲率半径为负时整个透镜组的焦点位置;(4)确定透镜组对无穷远处定焦需要满足的条件;(5)计算透镜组的组合焦距以及变倍比。该设计方法利用高斯光学的理论解决现有液体透镜仅能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改变焦距、而不能实现保持像面位置不变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G02B27/00GK1916689SQ20061003063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1日
发明者陈家璧, 彭润玲, 绳金侠, 祝澄, 瞿晶晶, 庄松林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