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扫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9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扫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中使用的扫描光学设备和具有这种扫描光学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用旋转式多面反射镜反射光源的光束来执行扫描,并且把光束照射到用作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上。在最近几年中,即使在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强烈需要彩色图像。由于这个原因,配置多个感光鼓(通常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四个感光鼓)。对感光鼓执行光扫描以形成不同颜色的色粉图像。相互叠加色粉图像以获得彩色图像。
在上面描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7所示,可以使用通过一个旋转式多面反射镜扫描多个激光束的扫描光学设备作为对多个感光鼓执行光扫描的扫描光学设备(因为图7中的扫描光学设备在水平上对称,所以仅在图7中显示一侧的参考数字)。
图7所示的扫描光学设备使用以下方案,两个激光束入射到担当用照射束E1至E4使感光鼓曝光的一个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多面反射镜28的两侧上。光配置是斜入射光系统,并具有在将激光束彼此分离之后布置第二图像形成透镜的配置。
在该情况下,在图8所示的斜入射光系统中,当多面反射镜28的反射面的法线和图9中所示的多面反射镜28的旋转方向定义的平面(图8中的X-Y平面)作为参考面时,激光束以关于参考面的预先确定角度入射(在下文中入射角将称作“斜入射角”)。这样,在多面反射镜28的出射光之后彼此分开上下光路。
用保护扫描光学设备防尘的防尘玻璃32、安装光元件的光盒33以及上面安装防尘玻璃32并密封光盒的上盖34来保护扫描光学设备。
从多面反射镜28发出的两个激光束穿过第一成像透镜29,并用分离折叠镜31c将穿过感光鼓的激光束向下反射。因为激光束以彼此不同的角度入射到第一成像透镜29,所以用圆柱形透镜构造第一成像透镜29。在副扫描方向上用根据激光束的相应光路排列的第二成像透镜30形成图像。
激光束E2跨过其他激光束并向下行进。穿过布置在途中的第二成像透镜30的光束被布置在光盒的下表面的折叠镜31b再次反射,并通过第一成像透镜29的一侧照射到感光鼓上。在该情况中,在两个端部照射到感光鼓上的激光束E1和E4正好在分离折叠镜31c下面传输,穿过第二成像透镜30,然后由折叠镜31a照射到感光鼓上。配置分离折叠镜31c,使得可防止因部件的公差、多面反射镜的光面紊乱误差等出现两个激光束的光束的渐晕(vignetting)。
使用斜入射光系统的扫描光学设备是能够一次执行多个光束的极化扫描同时保持单元紧凑的光系统。
但是,另一方面,与斜入射角为0即光束垂直入射到多面反射镜28的反射面的光系统相比,斜入射光系统理论上在光面紊乱误差所引起的斜度不平坦方面退化(在下文中称作“光面紊乱误差”)。这是因为反射面关于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偏心。
图9显示斜入射光系统中多面反射镜附近的光束轨迹。图9显示光束以斜入射角α入射到关于旋转轴偏心d的多面反射镜28上的状态。一般地,由两个因素引起该偏心,即多面反射镜本身的波动以及马达的旋转轴和多面反射镜28之间发生的窜动(在下文中关于多面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旋转轴的偏心将称作“平面偏心”)。
如图9所示,当多面反射镜28中发生关于旋转轴的平面偏心d时,那么当多面反射镜28旋转一次时反射面位移d。在斜入射光系统中,反射位置因平面偏心在多面反射镜28上位移,并且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位移,如虚线所示。结果,发生具有与光面紊乱误差相等的频率(多面反射镜28的旋转频率)的副扫描位移。因为平面偏心引起的光面紊乱误差分量与入射角成比例地恶化,因此必须将光面紊乱误差分量抑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在常规技术中,因为使用斜入射光系统,为了抑制偏心分量,可以在连结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周围形成多个伸出部分,并且可以通过用伸出部分填嵌来安装多面反射镜。这样,通过填嵌固定多面反射镜,紧固螺丝和螺丝孔不是必需的,并且减小了关于所连接多面反射镜的旋转中心的重量波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9-21974号)。
作为另一个例子,在多面反射镜和旋转轴之间设置窜动,并调节平面偏心量和光面紊乱误差量。其后,用紫外粘合剂固定多面反射镜和旋转轴,使得降低斜度不平整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102006号)。
增加与偏心量相关的部件如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和马达的精度并改进它们的调节精度,使得可以进一步减小光面紊乱误差。
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斜入射光系统的某些扫描光学设备中,不对多面反射镜28对称地执行极化扫描,将多面反射镜配置在扫描光装置的端部,以执行相同平面上所有光束的极化扫描。
特别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287237号中描述了下面的配置。也就是,通过斜入射在多边形的相同平面上执行多个光束的极化扫描,并且增加形成黄色和黑色色粉图像的激光入射角。
与此相反,在这种扫描光学设备中,斜入射角必须彼此不同以将光束彼此分离。由于这个原因,因此产生具有大于其他光路的斜入射角的光路。
当斜入射角变大时,即使光面紊乱误差小,由光面紊乱误差引起的光束的位移大于当斜入射角小时所获得的位移。由于这个原因,当具有大斜入射角的光束使图像承载构件曝光以形成由具有低亮度的色粉构成的色粉图像时,颜色位移是显著的,因为具有低亮度的色粉图像容易惹人注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扫描光学设备,它减小当多个光束斜入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相同平面上时由光面紊乱误差引起对图像的影响。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扫描入射到相同平面上的多个激光束的旋转式多面反射镜,其中多个激光束的至少一些关于与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以不同的角度入射;以及潜像承载构件,在其上用以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和垂直于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的平面之间的最小角度入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上的激光束曝光图像,并且用入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相同平面上的其他激光束曝光的待显影的色粉颜色中具有最低亮度的色粉来显影所述潜像。
将从下面的说明中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


图1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的图形截面图。
图2是说明照射光束到四个感光鼓上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照射光束到六个感光鼓上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4是说明通过使用三个扫描光学设备将光束照射到六个感光鼓上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5是说明通过使用两个扫描光学设备将光束照射到六个感光鼓上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通过具有两个扫描组的扫描光学设备将光束照射到六个感光鼓上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7是说明根据常规技术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8是说明根据常规技术的扫描光学设备的平面图。
图9是说明在出现关于旋转轴的多面反射镜的平面离心时获得的光轴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连同包括扫描光学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起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扫描光学设备。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扫描光学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的图形截面图,图2和图3是说明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而图4和图5是说明具有多个扫描组的扫描光学设备的截面图。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下面将参考图1连同图像形成操作一起描述具有扫描光学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图1显示打印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A。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将独立地设置成彩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用作图像承载构件的四个感光鼓7a至7d彼此平行地排列。将为感光鼓7a至7d充电的充电装置、为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等布置在感光鼓7周围,并且将扫描光学设备B(随后描述)布置在感光鼓7的下面。
在图像形成中,充电的扫描光学设备B将根据相应颜色图像的激光束分别照射到相应感光鼓7a至7d上以形成静电潜像。用色粉显影潜像,将它们叠放到中间转印带51上并首次转印形成彩色图像。将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到与图像形成同时地从设备主体下方的盒子52通过作为传输装置的传输辊53传送到二次转印单元的记录材料上。此外,将用色粉转印的记录材料传输到定影装置54,加热并加压以定影色粉图像。其后,将记录材料排出到排出部分55。
(扫描光学设备)下面将参考图2描述照射作为光通量的激光束到感光鼓7a至7d上的扫描光学设备B。
在图2中,参考数字1表示用作执行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的极化扫描的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多面反射镜,并且参考数字2表示用激光束在感光鼓7a至7d上形成斑点图像的第一成像透镜。参考数字3a至3d表示连同第一成像透镜一起在感光鼓上形成斑点图像的第二成像透镜。第二成像透镜和第一成像透镜2共同称作fθ透镜。
在根据实施方案的扫描光系统中,为了在后面分离由多面反射镜1极化扫描的光束,不同地设置所有光束的斜入射角。由于这个原因,用在副扫描方向上没有折射率的圆柱形透镜构成第一成像透镜2。
参考符号4a至4i是将穿过第一成像透镜2的激光束反射到预先确定的方向上的折叠镜,并且参考数字5表示支撑并固定光元件的光盒。
在根据实施方案的扫描光学设备B中,从四个光源(发光装置)发出激光束,并且在图2中的向左方向上用布置在端部的多面反射镜1极化扫描所有光束。此时,用多面反射镜1的相同反射面极化扫描所有光束。在扫描光学设备B中,将折叠镜4a至4i排列在光路的途中,以将多面反射镜1极化扫描的激光束引导到预先确定的感光鼓7a至7d上。
用多面反射镜1极化扫描光束,然后其穿过用作公共透镜的第一成像透镜2。其后,用布置在光路的途中的折叠镜4a至4d反射光束。反射光束穿过布置在光盒5的上盖附近的第二成像透镜3a至3d以及贴附着上盖的防尘玻璃6a至6d。分别将激光束照射到感光鼓7a至7d上。在实施方案中,配置具有光部件如第一成像透镜、折叠镜,以及第二成像透镜。
扫描光学设备B是这样的光系统,其中使图2中的感光鼓7d曝光的光路的斜入射角是最大的。由于这个原因,理论上与其他感光鼓7a至7c的光面紊乱误差相比,感光鼓7d上的光面紊乱误差是最坏的。斜入射角是在旋转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和垂直于旋转轴(旋转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案中,理论上当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记录到具有最差光面紊乱误差的感光鼓7d上时,安排所使用的颜色中具有最高亮度的颜色。例如,在根据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装置A中,通过使用布置在感光鼓7a至7d上的四种颜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色粉执行图像形成。
一般地,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亮度按所述顺序依次降低。对图像的视觉敏感随亮度反比例增加。更特别地,当光面紊乱误差恒定时,即使在黑色时能够视觉看出的图像在黄色时不能视觉看出。此外,其他颜色即品红色和青色具有中间水平。
由于这个原因,在图2中所示的扫描光学设备中,将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顺序地布置到排列在多面反射镜1侧边的感光鼓7a、感光鼓7b、感光鼓7c和感光鼓7d上。使用该配置,在光面紊乱误差的总量上获得具有最佳图像水平的组合。更特别地,以激光束和参考面之间的大角度极化扫描的激光束被指定照射到形成亮度比以激光束和参考面之间的小角度极化扫描的激光束更高的颜色的图像的感光鼓上。
具有最低斜入射角的激光束被指定照射到具有最高视觉灵敏度的黑色上(具有最低亮度)。这样,光面紊乱误差对黑色图像的影响变得比对其他颜色图像的小。
因为品红色和青色具有几乎彼此相等的亮度,即使改变颜色的位置,对性能的影响也很小。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获得足够优选的图像。
图3显示具有六个感光鼓8a至8f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3中所示,当感光鼓的数目增加时,产生具有比使用四个感光鼓时获得的更大斜入射角的光路。由于这个原因,具有根据实施方案的配置的扫描光学设备B更有效。
在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四种颜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之外,使用具有几乎相等色调和不同亮度的两个颜色即淡青色和淡品红色(在下文中具有几乎相等色调的颜色将称作相同系列的颜色)。
在该情况下,扫描光学设备B也具有跟参考图2说明的情况中相同的配置。将具有大的斜入射角的光路安排在具有高亮度的颜色上,以使得在光面紊乱误差的量上可以增加图像水平。
例如,从感光鼓8a至8f,可以按亮度递减的顺序排列黄色(8a)、淡品红色(8b)、淡青色(8c)、品红色(8d)、青色(8e)和黑色(8f)。另外,在该情况中,因为相同系列的颜色具有几乎相等的亮度,即使改变颜色的顺序,对性能的影响也很小,并且可以获得足够优选的图像。
(亮度测量方法)下面将描述测量色粉的粉末状态的亮度L*的方法。
通过使用符合JIS z-8722的分光镜色差计“SE-2000”(Nippon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和C光源双视野作为光源测量粉末状态的色粉的亮度L*。根据附随的指令手册执行测量。但是,在任意的粉末测量单元中通过具有2mm厚度和30mm直径的玻璃优选地执行标准版本的标准调节。更特别地,在将填充了样品粉末(色粉)的单元放置到分光镜色差计的粉末样品台(附件)上的状态中执行测量。在将单元放置到粉末样品台之前,将具有单元容量的80%或更大体积的粉末样品填充到单元中,在振动台上每秒振动一次粉末并持续三十秒,从而测量亮度L*。
感光鼓的数目不限于四个或六个。即使任意设置数目,执行与上面描述相同的操作。
当扫描光学设备具有上面配置时,即使多个光束斜入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相同平面上,也可以减小光面紊乱误差对图像的影响。
(第二实施方案)下面将参考图4和图5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设备。因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设备的基本配置跟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下面将描述作为实施方案的特征的配置。
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扫描光学设备B通过使用斜入射光系统可以使多个感光鼓曝光。特别地,不需要用一个多面反射镜使所有感光鼓曝光。
在图4中,在配置六个感光鼓8a至8f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一个扫描光学设备B使两个相邻感光鼓曝光,从而用三个扫描光学设备B使六个感光鼓8a至8f曝光。在图5中,用一个扫描光学设备B使三个相邻感光鼓曝光,从而用两个扫描光学设备B使六个感光鼓8a至8f曝光。
每个扫描光学设备利用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斜入射光系统。在光通路中,将具有大的斜入射角的光路安排为使具有高亮度的颜色曝光的光路。
在图4所示的配置中,用同一个扫描光学设备B极化扫描相同系列的颜色。例如,用同一个扫描光学设备B极化扫描青色和淡青色,并且用同一个扫描光学设备B极化扫描品红色和淡品红色。此时,将具有小的斜入射角的光路安排为使青色曝光的激光束的光路,青色具有与淡青色相同的色调和比淡青色低的亮度。同样地,期望将具有小的斜入射角的光路安排为使品红色曝光的激光束的光路,品红色具有跟淡品红色相同的色调和比淡品红色低的亮度。
在相同扫描组中,可以使主扫描方向上的写位置相同。结果,可以用相同系列颜色之间的小量颜色位移来稳定图像形成操作。
当使用丝网印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几乎纯色的图像时,为了使图像和记录材料的空白之间的边界不显眼,将相同系列的颜色细薄地记录到丝网的线之间或边界部分上使图像变平滑。由于这个原因,使相同系列的颜色曝光的光束出现颜色位移。该部分的颜色的线宽看起来增加了。结果,不利地增加了粗糙度。
与此上面所描述的相反,根据实施方案的配置,可以用相同系列的颜色之间的小量位移使图像形成操作稳定,并且可以使光面紊乱误差量下的图像水平达到最佳。由于这个原因,可以保持图像性能优越。
(第三实施方案)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设备。因为根据实施方案的设备的基本配置跟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相同,所以不描述重复说明。下面将描述作为实施方案的特征的配置。
在使用方案所使用的扫描光学设备C中,使用下面的系统。也就是,三个激光束入射到一个多面反射镜10的两侧,以使六个感光鼓9a至9f曝光。到扫描光学设备C的感光鼓9a至9f的光路关于多面反射镜10水平对称。由于这个原因,虽然将参考图6描述在图6右边的图像扫描组A,但左侧的图像扫描组B具有跟图像扫描组A相同的配置。
从激光单元(没有显示)照射激光束,并用布置在设备中心的多面反射镜10反射激光束,以在感光鼓上执行极化扫描。由多面反射镜10反射的激光束穿过第一成像透镜11,并通过布置在各个光路上的折叠镜12a至12e分离和反射。然后,激光束穿过第二成像透镜13a至13c、防尘玻璃14a至14c,并照射到相应感光鼓上。
图6中所示的扫描光学设备C,将其上布置相同光元件的光路对称地安排在图6中。将光路分别定义为扫描组A和扫描组B。在实施方案中,用相同扫描组曝光相同系列的颜色,并且在每个组的光配置中,使显影低亮度颜色的感光鼓曝光的激光束使用具有小的光入射角的光路。
在该实施方案中,将相同系列的颜色安排在相同的扫描组中,因为如第二实施方案中描述的使主扫描方向上的写位置相同。结果,可以用相同系列的颜色之间的小量颜色位移来稳定图像形成操作。
在与本实施方案的相反方向上执行极化扫描的扫描光学设备中,与在每个扫描组中相比,由于写位置或放大率对每个光路的影响,扫描组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位移容易恶化。由于这个原因,相同系列颜色之间的颜色位移恶化,颜色线宽看起来增加了。结果,不利地增加粗糙度。因此,当由图6中配置的感光鼓形成的图像的颜色是六种颜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淡品红色和淡青色时,实施方案中的颜色顺序是下面描述的两种顺序。
方案1扫描组B→9a黄色,9b淡青色,9c青色扫描组A→9d黑色,9e品红色,9f淡品红色方案2扫描组B→a黄色,9b淡品红色,9c品红色扫描组A→9d黑色,9e青色,9f淡青色如上面所述,用相同扫描组扫描相同系列的颜色,使得可以让相同系列的颜色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写位置相同,并且用相同系列的颜色之间的小量颜色位移来稳定图像形成操作。如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可以改进在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的光面紊乱误差量下的图像水平,并可以保持图像性能优越,而不需要改进各个部件的队列。
(第四实施方案)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设备。因为根据实施方案的设备的基本配置跟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相同,所以不描述重复说明。下面将描述作为实施方案的特征的配置。
该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扫描光学设备C利用下面的系统。也就是,如同在上面描述的第三实施方案,三个激光束入射到一个多面反射镜10的两侧,并且使六个感光鼓9a至9f曝光。光部件的配置跟第三实施方案中的相同。在实施方案中,将使显影相同系列的多个颜色的感光鼓曝光的激光束分成具有高亮度的颜色组和具有低亮度的颜色组,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扫描组曝光感光鼓。在每个组的光配置中,使显影低亮度颜色的感光鼓曝光的激光束使用具有小的斜入射角的光路。
如在本实施方案中,分别用不同的扫描组极化扫描相同系列的颜色,因为在相同系列中具有低亮度的颜色用作主要使用的颜色,如半色调、纯色等,并且经常辅助地使用具有高亮度的颜色。由于这个原因,尽可能多地同时扫描主要使用的具有低亮度的颜色。此外,因为具有低亮度的颜色在图像上容易惹人注意,将颜色设置在具有小的斜入射角的光路上,使得可以改进图像质量。
由于这个原因,当在图6中布置的感光鼓上形成的图像的颜色是六种颜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淡品红色和淡青色时,实施方案中的颜色顺序是下面描述的两种顺序。
方案1扫描组B→9a黄色,9b品红色,9c青色扫描组A→9d黑色,9e淡青色,9f淡品红色方案2扫描组B→9a黄色,9b,品红色,9c黑色扫描组A→9d青色,9e淡青色,9f淡品红色使用上面的配置,即使记录半色调颜色、纯色等,也可以增加图像水平。此外,如同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在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的光面紊乱误差的量下增加图像水平,并且可以保持图像性能优越,而不用必需改进各个部件的队列。
(其它实施方案)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当配置六个感光鼓时,除了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之外,将淡青色和淡品红色作为例子。但是,当配置四个或更多感光鼓时,不一定必需使用淡青色和淡品红色作为除了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之外的颜色。例如,可以使用其他颜色即透明色粉、白色粉等。在该情况中,透明色粉和白色粉不具有亮度或具有比黄色高的亮度。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将这两种颜色布置在具有大的斜入射角的光路上,并且不将这两种颜色的顺序指定成固定顺序。
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在附图中,极化扫描光束使得光路布置在参考面上方。但是,因为由光路和参考面之间的角度定义斜入射角,所以可以配置光路,使得向下极化扫描光束。在该情况中,可以将具有最低亮度的颜色布置到具有最小角度的光路上。
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即使改变具有几乎相等亮度的淡青色和淡品红色的顺序和具有几乎相等亮度的青色和品红色的顺序,对性能的影响也是很小的,从而可以获得足够优越的图像。
在第三和第四实施方案中,可以配置多个独立的扫描光学设备,而不使用扫描组A和B,并且在第三和第四实施方案中可以用类似于扫描组A和B的扫描光学设备执行光扫描。
此外,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中描述的扫描光学设备中的光部件配置仅是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可获得跟上面描述相同效果的其他配置。
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案,并且在本发明本质和范围内的任何修改是有效的。
本申请要求2005年9月2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2005-254725号的优先权益,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旋转式多面反射镜,其扫描待入射到相同平面上的多个激光束,其中多个激光束的至少一些关于与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以不同的角度入射;以及图像承载构件,在其上用以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和垂直于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的平面之间的最小角度入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上的激光束曝光潜像,并且用入射到所述多面反射镜的相同平面上的其他激光束曝光的待显影的色粉颜色中具有最低亮度的色粉来显影所述潜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以激光束和该平面之间的最大角度入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上的激光束使图像承载构件曝光,用入射到所述相同平面上的激光束曝光的待显影的色粉颜色中具有最高亮度的色粉来显影图像承载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通过入射到所述相同平面上的激光束的曝光而显影的色粉的颜色包括黑色时,具有最高亮度的颜色是黑色。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通过入射到所述相同平面上的激光束的曝光而显影的色粉的颜色包括白或透明色时,具有最高亮度的颜色是白或透明色。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激光束分别使不同的图像承载构件曝光。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显影彩色色粉的第一显影装置以及显影具有跟彩色色粉相同的色调和跟彩色色粉不同的密度的色粉的第二显影装置,其中使图像承载构件曝光以执行第一显影装置的显影的激光束以及使图像承载构件曝光以执行第二显影装置的显影的激光束入射到所述的相同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显影彩色色粉的第一显影装置以及显影具有跟彩色色粉相同的色调和跟彩色色粉不同的密度的色粉的第二显影装置,并且第二曝光装置包括旋转式多面反射镜和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发出关于垂直于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轴的平面以不同角度入射到所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相同平面上的多个激光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扫描光学设备,其中用一个旋转式多面反射镜极化扫描多个光束以通过将光束分别照射到多个感光鼓上形成多彩色图像,照射到旋转式多面反射镜上的光束具有关于多面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法线所定义的参考面和旋转式多面反射镜的旋转方向的不同角度,并且以光束和参考面之间的最大角度极化扫描的光束照射到在上面形成具有最高亮度的彩色图像的感光鼓上。使用该配置,提供了改进由光面紊乱误差引起的缺陷图像而不改进部件的队列的扫描光学设备以及包含该扫描光学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8GK1940750SQ20061012667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中畑浩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