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保护盖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21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头保护盖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 一 种相机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 一 种镜头保 护盖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相机镜头的设计也越趋复杂化与精 密化。然而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中必须设计出相对己知具有相同 功能,甚至超越已知功能的数字相机,对研发人员而言,是一 项巨大的挑战与使命。其中以可变焦的多筒式镜头而言,如图1所示,为己知驱动镜头防尘盖模组的分解图。已知镜头防尘盖包含基板io、一组第 一 弹簧1 2 、防尘盖1 4 、固定板2 0 、驱动板3 0 、 第二弹簧4 2、旋转筒4 Q及直径筒5 0。其中旋转筒4 0是 套设于直径筒5 0上,且基板l 0、防尘盖l 4、固定板2 0 及驱动板3 Q是分别设置于直径筒5 0中。防尘盖1 4由驱动 板3 0上的枢轴3 4用以分别定位防尘盖1 4 。其中枢轴3 4 更可穿过固定板2 0的孔洞2 2定位防尘盖1 4 。镜头防尘盖镜头的伸縮,控制防尘盖1 4的开闭。 也就是利用直径筒5 0的沟槽5 4驱动驱动板3 0的凸出部3 2 ,使防尘盖1 4作开启与关闭的动作。然而已知利用旋转筒5 0开闭防尘盖1 4的方式,不仅驱 动方式及结构设计复杂,且模组件数较多。因此,己知的镜头 模组产品无法使制造成本下降,而不具市场竞争力。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 种驱动保护盖结构更为简 化的镜头保护盖模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 种驱动保护盖结构更为简 化的镜头保护盖模组。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具有相 对较少的模组件数。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具有较 低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具有相 对较少的模组件数。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具有较 低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供与一相机本体配合使
用,其特征在于,该镜头保护盖模组包含 一前基板,具有一镜孔;一固定板,具有一第一弹性组件,其中该固定板与该前基 板是相对固定; -至少一保护盖,具有一枢轴及一拨杆,该枢轴是位于该前 基板与该固定板之间,该保护盖可相对该枢轴转动,以位于遮蔽该镜孔的 一 第 一 位置及开启该镜孔的 一 第二位置;一驱动板,具有 一 第 一 倾斜面及 一 拨动部,该驱动板 一 侧 与该第一弹性组件扣接,该拨动部是可拨动该拨杆,其中该驱 动板可相对该固定板转动;及一镜头底座,设有 一 干涉件及相对该第 一 倾斜面的 一 第二 倾斜面,该第二倾斜面是设于该干涉件的前缘,其中该驱动板 可相对于该干涉件轴向平行位移。其中该枢轴包含设于该前基板上,该保护盖则包含一旋转 孔,该枢轴供该旋转孔套接。其中该枢轴包含设于该固定板上,该保护盖则包含 一 旋转 孔,该枢轴供该旋转孔套接。其中该前基板包含至少一沟槽及至少一阻挡柱,该保护盖 则包含 一 沟槽块及 一 阻挡部,该沟槽供该沟槽块移动,该阻挡 柱供该阻挡部抵触。其中该保护盖还包含 一 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具
有一悬臂及一定位孑L o其中该前基板包含一定位柱,该保护盖则包含一延伸部,该定位孔是定位于该定位柱上,该悬臂则延伸抵触于该延伸部上。其中该前基板包含至少一卡合部,该固定板则包含至少一扣合部,该卡合部供该扣合部嵌合。其中该前基板包含至少 一 倒勾部,该驱动板则包含至少一凸出部,该倒勾部供与该凸出部嵌合。其中该保护盖包含一组保护盖。其中该保护盖包含四片保护盖,该四片保护盖由二组保护盖构成,每-一组该保护盖是由 一 保护盖带动另 一 保护盖方式驱动。上述的实施例中,较佳是设置 一 组相对轴向开闭的保护 盖,每一保护盖上较佳是分别设置可维持遮蔽镜孔的第二弹性 组件。当驱动板的第一倾斜面脱离干涉件的第二倾斜面时,驱动板的拨动部会转动保护盖的拨杆,使保护盖开启镜孔;当驱 动板的第一倾斜面推动干涉件的第二倾斜面时,驱动板的拨动 部会释放保护盖的拨杆,使保护盖遮蔽镜孔。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盖模 组,其供与相机本体配合使用。在较佳实施例中,干涉件是设于相机本体相对固定不动的镜头底座上。当相机镜头縮回时, 干涉件的第二倾斜面会接触并推动驱动板的第一倾斜面,驱动
板的拨动部会释放保护盖的拨杆,使保护盖受第二弹性组件的 限制而遮蔽镜孔;当相机镜头伸出时,驱动板的第 一 倾斜面脱 离干涉件的第二倾斜面,驱动板的拨动部会转动保护盖的拨 杆,且第一弹性组件限制驱动板及拨杆,使保护盖开启镜孔。


以下即配合附图进 一 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相关 结构,其中图1为已知驱动镜头防尘盖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镜头保护盖模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镜头保护盖模组的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前基板与保护盖组装的操作动作图,亦即操作保护盖遮蔽镜孔的第一位置图;图5为本发明前基板与保护盖组装的操作动作图,亦即操 作保护盖开启镜孔的第二位置图;图6为本发明前基板、保护盖及固定板的组装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前基板、保护盖、固定板及驱动板的组装图, 亦即操作保护盖开启的动作图;图8为本发明前基板、保护盖、固定板及驱动板的组装图, 亦即操作保护盖遮蔽的动作图;图9为本发明保护盖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图; 图I. Q为本发明与相机本体配合使用的操作实施例图;图1 1为本发明相机镜头縮回,驱动保护盖遮蔽镜孔的简 要示意图;以及图1 2为本发明相机镜头伸出,驱动保护盖开启镜孔的简 要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及分解图。本发明的 镜头保护盖模组1 0 0 ,包含前基板1 1 0 、固定板1 5 ()、至少 一 保护盖1 3 Q 、驱动板1 7 Q及干涉件1 Q 4 。前基板 1 l 0具有镜孔1 1 2 。设置于保护盖1 3 0及镜头底座1 0 2之间的镜头组(未绘示)是经由镜孔1 1 2撷取外部的光源 以形成影像。固定板1 5 0是连接一第一弹性组件1 2 0 。此 外固定板1 5 Q与前基板1 1 0相对保护盖1 3 Q是固定不 动;此处所言的固定不动是表示在完成组装后两者间无法产生 相对旋转。保护盖1 3 0具有枢轴1 1 4及拨杆1 3 8 ,枢轴 1 1 4是位于前基板1 1 0与固定板1 5 0之间,使保护盖1 3 0可相对枢轴1 1 4转动。如图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较 佳是设置相对的一对保护盖1 3 0 ,其与镜孔1 1 2相对应设 置,供遮蔽镜孔1 1 2 。驱动板1 7 Q具有第 一 倾斜面1 7 2 。 干涉件1 Q 4则具有相对第 一 倾斜面1 7 2的第二倾斜面1 0 6 ,其中驱动板1 7 0可相对于干涉件1 0 4轴向平行位 移。此处所言的干涉件1 0 4轴向较佳是垂直于驱动板1 70 。第一倾斜面1 7 2较佳是与第二倾斜面1 0 6藕合,并与 干涉件1 Q 4轴向夹 一 角度。其中第 一 倾斜面l 7 2及第二倾 斜面1 Q 6所形成的三角形夹角较佳是为3 9度。然而在其它 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1 7 2及第二倾斜面1 0 6所形 成的三角形夹角范围可包含3 0度至4 5度间。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 ,保护盖1 3 0的枢轴1 1 4是可 设置于前基板1 1 0上。若设于前基板1 1 0上,保护盖1 30相对枢轴1 1 4则会设旋转孔1 3 2 ,枢轴1 1 4供套设旋 转孔1 3 2 。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枢轴1 1 4亦可设 置于固定板1 5 Q上,保护盖1 3 Q相对枢轴1 1 4则设旋转 孔1 3 2 。此外,枢轴1 1 4亦可与保护盖1 3 0 —体成形设 置,由与前基板l 1 0及固定板1 5 O上的枢孔套合而设置于 前基板1 1 0与固定板1 5 0之间。此外,前基板1 1 0还包 含设置第二弹性组件1 6 G ;第二弹性组件1 6 0较佳具有定 位孔1 6 2及悬臂1 6 4 。第二弹性组件1 6 Q可使每 一 保护 盖1 3 Q回复初始位置;然而依照设计的不同,此保护盖1 30的初始位置是可包含遮蔽的第一位置及开启第二位置。在如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组件1 6 0是使二片保护盖13 0在不受其它外力的状况下维持遮蔽状态。为了使保护盖l 3 Q在旋转上更为顺利,并配合第二弹性 组件1 6 0的设置,在前基板1 1 0上分别设置沟槽1 1 6 、
定位柱1 2 6及阻挡柱1 1 8 。保护盖1 3 0则相应设置沟槽 块1 3 4 、延伸部1 3 6及阻挡部1 4 0 。其中第二弹性组件1 6 0的定位孔1 6 2是供定位柱1 2 6定位,悬臂1 6 4则 与保护盖1 3 0的延伸部1 3 6扣合。沟槽1 1 6是供保护盖1 3 0的沟槽块1 3 4滑动。阻挡柱1 1 8供阻挡部1 4 0抵 触,用以防止保护盖1 3 0过度开启。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 例中,第二弹性组件1. 6 0及前基板1 1 0上的沟槽116、 定位柱1 2 6及阻挡柱1 1 8等组件亦可相应设置于固定板1 5 0上(图未绘示),其可达成的效果不变。因此,当保护盖1 3 0受力旋转时,保护盖1 3 Q以枢轴 1 1 4为轴心旋转,沟槽块1 3 4得以在沟槽1 1 6中滑动, 直到阻挡部1 4 Q抵触至阻挡柱1 1 8 ,而使保护盖1 3 0可 移动至第二位置1 4 8并开启镜孔1 1 2 ,如图5所示。又当 开启保护盖1 3 0的力消失时,第二弹性组件1 6 0的悬臂1 6 4具回弹力,悬臂1 6 4会勾回保护盖1 3 0的延伸部1 3 6 ,使保护盖1 3 0以枢轴1 1 4为轴心旋转,并使沟槽块1 3 4沿沟槽1 1 6移动,保护盖1 3 0则会回到第 一 位置1 4 6并遮蔽镜孔1 1 2 。在如图5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 弹性组件较佳为扭力弹簧,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设置 环钩状弹簧或其它具弹性组件。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不需设置第二弹性组件 1 6 0 。例如将图3所示驱动板1 7 0的拨动部1 7 4对保护
盖l 3 0拨杆1 3 8的单向拨动改为双向拨动,即可由驱动板1 7 0的拨动部1 7 4直接限制拨杆1 3 8的相对旋转位移, 而操控保护盖1 3 0的开启及关闭。换言之,拨动部1 7 4直 接控制拨杆1 3 8的左、右旋转位移,即可控制保护盖1 3 0 的开闭。进一步而言,例如将拨杆1 3 8往右旋转位移,保护 盖1 3 0的叶片朝镜孔1 1 2中心靠拢,即使保护盖1 3 0关 闭。又例如将拨杆1 3 8往左旋转位移,保护盖1 3 0的叶片 会朝镜孔1 1 2的中心远离,即使保护盖1 3 Q开启。如图6所示,为组装固定板1 5 0后的立体图。固定板主 要是为定位保护盖1 3 0的轴向位移而设计。固定板1 5 0是 设置至少- - 扣合部1 5 2 ,供与前基板1 1 0的至少 一 卡合部 1 2 8相互嵌合。由扣合部1 5 2及卡合部1 2 8的设置,前 基板l 1 0与固定板1 5 0在完成组装后无法进行相对旋转。 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扣合部1 5 2形状较佳为n形,卡 合部1 2 8形状则为相对应形状的凸块,凸块可嵌合于n形凹 槽中。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较佳是设置复数个扣合部1 5 2 ,而前基板1 1 Q则设置相对应数量的卡合部1 2 8 。此 外,固定板还包含第一勾部15 4,供与第一弹性组件1 2 0 扣接(如图7所示)。如图7及图8所示,为再组装驱动板后的立体图,也是驱 动保护盖开闭的动作图。驱动板1 7 O是进一步配置于固定板 1 5 0上,且可相对固定板1 5 0转动。驱动板1 7 Q还包含 第一倾斜面l 7 2、拨动部1 7 4、至少一凸出部1 7 6及第 二勾部1 7 8 。第一倾斜面1 7 2是形成于垂直驱动板1 7 0 延伸而出的弯折部表面,并与第二倾斜面1 0 6相对应。拨动 部1 7 4及凸出部1 7 6则成形于驱动板1 7 0的周缘。其中 拨动部l 7 4是可旋转并拨动拨杆1 3 8。驱动板1 7 0的凸 出部1 7 6是与前基板1 1 0周缘的倒勾部1 4 2相对应设 置,并可嵌合于倒勾部1 4 2中以维持驱动板1 7 0转动时的 稳定性。在如图7及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较佳是设置复数个 凸出部1 7 6 ,而倒勾部1 4 2的数量则与凸出部1 7 6相对 应。驱动板1 7 0的第二勾部1 7 8是供第一弹性组件1 2 0 的另一端扣接。换言之,第一弹性组件1 2 0较佳是分别扣接 于驱动板1 7 0的第二扣部1 7 8及固定板1 5 0的第 一 扣 部1 5 2中。此外,第一弹性组件1 2 0较佳是设置扣簧或钩 簧,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设置其它具弹性的组件。 如图7所示,当第一倾斜面1 7 2未受力时,第一弹性组 件1 2 0旋转驱动板1 7 0至初始状态,此时拨动部1 7 4拨 动拨杆1 3 8 ,使保护盖1 3 0开启镜孔1 1 2 。换言之,第 一弹性组件1 2 0的弹性力会限制驱动板1 7 0的位置,使拨 动部1 7 4持续拨动拨杆1 3 8 ,进而使保护盖1 3 0持续保 持开启镜孔1 1 2 (请参阅图5及相应的操作说明)。如图8 所示,当第一倾斜面1 7 2被推动时,驱动板1 7 Q会相对固 定板1 5 0旋转,且拨杆1 3 8会被拨动部1 7 4所释放。因
此,由于第二弹性组件1 6 0的弹性力使保护盖1 3 0的叶片逐渐朝镜孔1 1 2中心靠近(请参阅图4及相应的操作说明), 并直至二片保护盖l 3 0完全遮蔽镜孔1 1 2为止。其中,在 第一倾斜面1 7 2被推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组件1 2 0实质 上是呈拉伸状态。在此需强调的是,本发明除可操控二片保护盖1 3 0夕卜, 亦可操控二片以上的保护盖1 3 0 ,如图9所示。保护盖1 3 0的设置是随镜孔1 1 2的大小而左右。换言之,当相机的镜 孔1 1 2尺寸较大时,所需配置的保护盖1 3 0则相对较多。 反之,相机的镜孔1 1 2尺寸较小时,所需配置的保护盖1 3 0数量相对较少。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为设置四片保 护盖1 3 0 。其操.控原理是以二片为一组,且以一片带动与其 连接的另一片的方式设置。也就是说,当拨杆1 3 8的叶片朝 镜孔1 1 2中心移动时,保护盖1 3 0 a、 1 3 0 b会分别以 枢轴1 1 4为轴心旋转。其中保护盖1 3 Q b底面的导柱1 3 3会沿保护盖1 3 0 a表面的导轨1 3 1被导引而出,最终会 遮蔽镜孔112。反之,当拨杆1 3 8的叶片朝镜孔1 1 2中 心远离时,保护盖1 3 0 b的导柱1 3 3会沿导轨1 3 1与另 一保护盖l 3 Qa密合,直至开启镜孔l 1 2。如图l 0所示,为本发明与相机本体配合使用的较佳操作 实施例图。在如图1 Q所示的实施例中,干涉件1 0 4较佳是 设于相机本体相对固定不动的镜头底座1 0 2上。因此,当相
机镜头缩回时,请同时参考图1 1 ,驱动板1 7 0的第 一 倾斜 面1 7 2会接触并被干涉件1 0 4的第二倾斜面1 Q 6推动。 由于第 一 倾斜面1 7 2与第二倾斜面1 0 6与轴向的角度差 使两者间轴向的位移在绕轴向旋转的方向上产生分力,以促使 驱动板1 7 0旋转。此时驱动板1 7 0的拨动部1 7 4会释放 保护盖1 3 0的拨杆1 3 8 ,使保护盖1 3 0因第二弹性组件 1 6 0的限制而遮蔽镜孔112。又请同时参考图1 2所示,当相机镜头伸出时,第一倾斜 面1 7 2逐渐脱离第二倾斜面1 0 6的轴向接触,使驱动板1 7 0在绕轴向旋转的方向上的分力逐渐消失,驱动板1 7 0的 拨动部1 7 4拨动拨杆1 3 8 ,以使保护盖1 3 0开启镜孔1 1 2。进一步而言,由于第一倾斜面l 7 2不再受与轴向平行 相应的第二倾斜面1 0 6的力量,第一弹性组件1 2 Q回复弹 性力并限制驱动板1 7 Q旋转,并拨动拨杆1 3 8而使保护盖 1 3 0幵启镜孔1 1 2 。其中,在图1 1及图1 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相机镜头 在作伸縮的动作时,较佳是为轴向平行位移。如此一来,驱动 板1 7 0的第 一 倾斜面1 7 2与镜头底座1 Q 2的第二倾斜 面1 0 6才能彼此相对应且产生轴向平行位移。然而在其它不 同的实施例中,相机镜头的伸縮动作亦可为旋转操作方式。只 要相机镜头在做伸出与縮回的动作时,使第一倾斜面1 7 2与 第二倾斜面l 0 6确实抵触并产生绕轴向方向的分力,以转动
驱动板1 7 Q即可。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 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 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 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 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供与一相机本体配合使用,该 镜头保护盖模组包含一前基板,具有一镜孔;一固定板,具有一第一弹性组件,其中该固定板与该前基 板是相对固定;至少一保护盖,具有一枢轴及一拨杆,该枢轴是位于该前 基板与该固定板之间,该保护盖可相对该枢轴转动,以位于遮 蔽该镜孔的一第一位置及开启该镜孔的一第二位置;一驱动板,具有一第一倾斜面及一拨动部,该驱动板一侧 与该第 一 弹性组件扣接,该拨动部是可拨动该拨杆,其中该驱 动板可相对该固定板转动;及一镜头底座,设有一干涉件及相对该第一倾斜面的一第二 倾斜面,该第二倾斜面是设于该干涉件的前缘,其中该驱动板 可相对于该干涉件轴向平行位移。
2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 包含设于该前基板上,该保护盖则包含一旋转孔 旋转孔套接。
3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枢轴 包含设于该固定板上,该保护盖则包含一旋转孔,该枢轴供该其中该枢轴 该枢轴供该 旋转孔套接。
4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前基 板包含至少 一 沟槽及至少 一 阻挡柱,该保护盖则包含 一 沟槽块 及一阻挡部,该沟槽供该沟槽块移动,该阻挡柱供该阻挡部抵 触。
5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保护 盖还包含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具有一悬臂及一定 位孔。
6 、如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前基 板包含一定位柱,该保护盖则包含一延伸部,该定位孔是定位 于该定位柱上,该悬臂则延伸抵触于该延伸部上。
7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前基 板包含至少一卡合部,该固定板则包含至少一扣合部,该卡合 部供该扣合部嵌合。
8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前基 板包含至少一倒勾部,该驱动板则包含至少一凸出部,该倒勾 部供与该凸出部嵌合。
9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保护 盖包含 一 组保护盖。
10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镜头保护盖模组,其中该保 护盖包含四片保护盖,该四片保护盖由二组保护盖构成,每一 组该保护盖是由 一 保护盖带动另 一 保护盖方式驱动。
全文摘要
一种镜头保护盖模组,供与一相机本体配合使用,包含前基板、固定板、至少一保护盖、驱动板及镜头底座。其中前基板具有镜孔。固定板具有第一弹性组件,其中固定板与前基板是相对固定。保护盖具有枢轴及拨杆,枢轴是位于前基板与固定板之间,保护盖可相对枢轴转动,以位于遮蔽镜孔的第一位置及开启镜孔的第二位置。驱动板具有第一倾斜面及拨动部,驱动板一侧与第一弹性组件扣接,拨动部是可拨动拨杆,其中驱动板可相对固定板转动。镜头底座设有干涉件及相对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其中驱动板可相对于干涉件轴向平行位移。
文档编号G03B17/02GK101144960SQ20061015412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3日
发明者郭明道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