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型背光单元及形成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的漫射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272207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接型背光单元及形成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的漫射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接型背光单 元及形成该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的漫射体的方法,其中改进了漫射体或漫射
片的结构以防止出现灯的不均匀(mura)。
背景技术
近来,液晶显示(下文中称作"LCD")装置作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 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这种LCD装置是自身不发光的被动显示装置, 所以LCD装置在LCD板的背面上设置有背光单元来作为光源以显示图 像。因此,LCD装置受到背光单元的结构的影响。根据光源相对于显示区 域的位置将背光单元分为边缘型和直接型。边缘型背光单元由于灯是侧面 设置的,所以需要导光片来将灯的线光变为面光;而直接型背光单元由于 灯设置在显示区域下方,所以不需要导光片。直接型背光单元因其发光效 率高、结构简单并且对显示区域尺寸没有限制而广泛用在大尺寸LCD装 置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置于显示区域下方的多个 灯13;反射片ll,用于朝向显示区域反射从灯13发出的光以防止出现光 损耗;漫射体15和漫射片17,用于从灯13的顶部漫射光以均匀地发光; 以及棱柱片19,用于将漫射到轮廓中的光聚集到中央来提高板正面的亮 度。漫射体15、漫射片17以及棱柱片19依次设置在灯13上方。棱柱片 19包括透明树脂19a和置于透明树脂19a上的多个三棱柱19b。
同时,在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由于将灯布置在平面上,所以它们的形 状显示在LCD板上,由此要求灯与LCD板之间的距离较大。为此,出现 以下问题在形成薄尺寸LCD装置方面受限,以及造成在板中亮度不均 衡。换言之,由于灯13布置在显示区域下方,所以垂直于灯13布置的漫
射体15的背面上的光密度不同于布置在灯13之间的漫射体的背面上的光 密度,由此造成亮度不均衡。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现有技术的直接型背光单元中,如图1
和图2所示,釆用具有三棱柱图案lla的反射片ll。
直接型背光单元设置有形成在反射片11上的多个三棱柱图案lla。棱 柱图案lla布置在灯13之间,并朝向显示区域反射光来使光的损耗最小。 换言之,棱柱图案lla减小了灯13之间的暗部以最小化亮度偏差。
然而,如前所述,为了在反射片上形成棱柱图案,需要可进行加工的 反射片。换言之,采用单独的压制材料对反射片进行加工来形成棱柱图案。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对反射片进行加工,所以材料成本增加,并且因为采 用单独的压制材料,所以背光单元的重量增加。另外,因为棱柱图案的峰 部导致严重出现灯的水纹波动的不均匀性,所以批量生产的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改进了 漫射体或漫射片的结构以防止出现灯的不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漫射体的方法,其中改进 了漫射体的结构以防止出现灯的不均匀。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文中所具体体现和广泛描述的 本发明的宗旨,提供了一种直接型背光单元,该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设 置在相对于显示区域的平面中的多个灯;依次设置在所述多个灯上方的漫 射片和漫射体;以及点图案,其面向所述多个灯地形成在所述漫射体和漫 射片中的至少一个上,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处的光,并用来聚集所 述多个灯之间的边界处的光。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灯与所述漫射体之间的距离L处在mm的 范围内。
点图案包括主点图案,该主点图案具有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 处的光的第一点图案;和副点图案,该副点图案具有用来聚集所述多个灯 之间的边界处的光的第二点图案。
第一点图案的图案尺寸和图案距离相对于第二点图案的图案尺寸和 图案距离较大。
第一点图案的尺寸A的范围为0.65 mm^ AS 0.85 mm,第二点图案 的尺寸B的范围为0.15mmSB^0.30mm。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点图案之 间的距离C的范围为0.75 mm ^ C ^ 0.85 mm。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灯是荧光灯或是LED (发光二极管)。
点图案是圆形或是菱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置于多个灯上方的漫射 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印制在所述漫射体的一个表面上面 向所述多个灯地形成点图案,所述点图案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处的 光,并用来聚集所述多个灯之间的边界处的光。
优选的是,点图案是由白色墨水和透明墨水的混合物形成的。点图案 是按照白色墨水与透明墨水的混合比例在2: 1到3: 1的范围内而形成的。
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将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显见。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且构成本 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 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直接型背光单元;
图2是例示了图1所示的反射片的立体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接型背光单元;
图4是例示了图3中的漫射体的平面图;以及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漫射片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
直接型背光单元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灯的不均匀。因此,为了防止出
现灯的不均匀,在根据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单元中,根据灯33的位置在 漫射体或漫射片上形成尺寸不同的点图案。可通过印制方法来形成点图案。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接型背光单元,而图4是例示 了图3中的漫射体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多个灯33、反射片 31、漫射体35、漫射片37以及棱柱片39。
灯33置于显示区域下方。反射片31朝向显示区域反射从灯33发出 的光以防止出现光损耗。漫射体35和漫射片37依次放置在灯33上方, 并从灯33的顶部均匀地漫射光。棱柱片39放置在漫射片37上方,并将 漫射到轮廓中的光聚集到中央以提高LCD板正面的亮度。漫射体35、漫 射片37以及棱柱片39依次布置在灯33上方。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由于多个灯布置在平面上, 所以它们的形状显示在LCD板上,由此要求灯与LCD板之间的距离较大。 这影响了光的均匀性。具体来说,反射片与漫射体之间的距离可能显著影 响光的均匀性。因此,在本发明中,反射片与漫射体之间的距离L被限制 在10mm或更小。优选的是,反射片与漫射体之间的距离L的范围为5mm IO醒。
漫射体35被设置为使得点图案35P1和35P2面向灯33布置。点图案 35P1和35P2可被构图为使得图案尺寸随灯33的位置而变化。
如图4所示,漫射体35被设置为与灯33的中央相对应,并且包括 主点图案I,其具有第一点图案35P1;和副点图案II,其具有尺寸相对较 小的第二点图案35P2。此时,主点图案I用来降低透射率,而副点图案II 用来提高透射率。在主点图案I中,第一点图案35P1的尺寸A的范围可 以为0.65 mmS A ^ 0.85 mm,而第一点图案35P1之间的距离C的范围可 以为0.75 mmSCS0.85 mm。在副点图案II中,第二点图案35P2的尺寸 B的范围可以为0.15 mm SB ^ 0.30 mm。
可通过印制方法将第一点图案35P1和第二点图案35P2形成在漫射体 35上。可按照以适当比例混合透明墨水与白色墨水的方式来釆用印制方
法。换言之,由于透明墨水具有使光透过的透射特性,而白色墨水具有对 光进行反射的反射特性,所以通过适当混合透明墨水与白色墨水就可控制 光的强度。透明墨水与白色墨水之间的混合比例优选地保持在2: l到3: 1的范围内。
第一点图案35P1和第二点图案35P2可为圆点或菱形点。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漫射片的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漫射片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漫射片 相同,只是该漫射片设置有点图案。
如图5所示,漫射片37包括面向灯33布置的主点图案III和邻近主 点图案III的副点图案IV。主点图案III被设置为与灯33的中央相对应, 且具有第一点图案37P1 。副点图案IV具有设置在灯33与其相邻灯之间的 边界中的第二点图案37P2,并具有相对较小的图案尺寸。此时,主点图案
III用来降低透射率,而副点图案iv用来提高透射率。在主点图案m中,
第一点图案37P1的尺寸A'的范围可为0.65 mm ^ A' ^ 0.85 mm,而第一点 图案37P1之间的距离C,的范围可为0.75 mm ^ C, ^ 0.85 mm。在副点图 案IV中,第二点图案37P2的尺寸B'的范围可为0.15 mm ^B, ^ 0.30 mm。 同时,第一点图案37P1和第二点图案37P2可为圆点或菱形点。 可通过印制方法将第一点图案37P1和第二点图案37P2形成在漫射片 37上。可按照以适当比例混合透明墨水与白色墨水的方式来釆用印制方 法。换言之,由于透明墨水具有使光透过的透射特性,而白色墨水具有对 光进行反射的反射特性,所以通过适当混合透明墨水与白色墨水就可控制 光的强度。透明墨水与白色墨水之间的混合比例优选地保持在2: l到3: 1的范围内。
同时,点图案可面向灯地形成在漫射体和漫射片中的至少一个上。然 而,由于漫射片具有高透射率,所以与漫射体相比,相对会减弱消除灯的 不均匀的效果。因此,如果点图案被构图在漫射体上,则可望实现更明显 的消除灯的不均匀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点图案可面向灯地形成在漫射体和漫射片的至少一个 上,并用来散开灯的中央处的光且聚集灯之间的边界处的光。因此,可获
得消除灯的不均匀的效果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由于仅通过印制方法来 形成点图案,所以与现有技术不同,无需单独的棱柱图案。因此,可降低 材料成本,并可获得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形式来 实现本发明,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并不受到以上描述的任何细节的 限制,除非另行规定,否则应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义 地对其进行解释,因此,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来涵盖落在权利要求的界限 或这种界限的等同物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本公开涉及于2006年6月29日提交的在先韩国申请No. 10-2006-059977中包含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接型背光单元,该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设置在相对于显示区域的平面中的多个灯;依次设置在所述多个灯上方的漫射片和漫射体;以及点图案,其面向所述多个灯地形成在所述漫射体和漫射片中的至少一个上,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处的光并聚集所述多个灯之间的边界处的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灯与所 述漫射体之间的距离L的范围为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点图案包括 主点图案,该主点图案具有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处的光的第一点图 案;和副点图案,该副点图案具有用来聚集所述多个灯之间的边界处的光 的第二点图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点图案 的图案尺寸和图案距离相对于所述第二点图案的图案尺寸和图案距离较 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点图案 的尺寸A的范围为0.65 mm ^ A ^ 0.85 mm。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点图案 的尺寸B的范围为0.15 mm SB ^ 0.30 mm。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点图案 之间的距离C的范围为0.75 mm 5 C S 0.85 m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灯是荧 光灯或是发光二极管。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点图案是圆 形或是菱形。
10、 一种用于形成置于多个灯上方的漫射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通过印制在所述漫射体的一个表面上面向所述多个灯地形成点图案, 所述点图案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处的光,并用来聚集所述多个灯之 间的边界处的光。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图案是由白色墨水和透明墨水的混合物形成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图案是按照白色墨水与透明墨水的混合比例在2: l到3: l的范围内而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直接型背光单元及形成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的漫射体的方法。该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设置在相对于显示区域的平面中的多个灯;依次设置在所述多个灯上方的漫射片和漫射体;以及点图案,其面向所述多个灯地形成在所述漫射体和漫射片中的至少一个上,用来散开所述多个灯的中央处的光并聚集所述多个灯之间的边界处的光。因此,可获得消除灯的不均匀的效果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由于仅通过印制方法来形成点图案,所以无需单独的棱柱图案。因此,可降低材料成本,并可获得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097353SQ20061017228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
发明者李泫树 申请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