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36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 多个导光板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一般显示器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 能,故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必须配置背光模块来提供面光源,以 使液晶显示面板能达到显示画面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显示画
面的品质,市场上因而有了扫描式背光模块(Scan backlight module)的出现。
具体而言,扫描式背光模块主要是由多块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与多个光源所构成。其中,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会经 由导光板,而传递至液晶显示面板,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 面所需的光源。值得注意的是,多块导光板是以彼此相互承靠的 方式排列的。当光源所发射出的光线由高折射率介质进入低折射 率介质,很可能会有全反射现象发生。因此,位于两相邻导光板 的交界处,会呈现不均匀的光学效果,甚至会产生明显的暗纹。 如此一来,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便会直接受到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可提供均匀的面光源。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外框、多个导光板、多个 高折射率介质与多个光源。其中,导光板配置于外框内,且每一 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此外,高折射率介质分别 配置于两相邻导光板之间,且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大于导光板 的折射率。另外,光源分别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适于由入光面入射,而由出光面出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至少
大于1.4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高折射率介质的材料例如为 高分子聚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位于两相邻导光板之间的高 折射率介质的厚度介于0.01至2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各导光板具有两个光入射 面,且彼此相面对,而光源分别配置于光入射面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各光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包括红光发光二 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包括绿光发光二 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光发光二 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包括红光发光二 极管、绿光发光二极管、蓝光发光二极管或其组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上述背光模块与液晶显 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配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之上。
本发明两相邻导光板之间因具有高折射率介质,且高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大于导光板的折射率。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 以有效避免两相邻导光板之间会有光线产生全反射的现象,进而 可使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呈现均匀的光学品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 器应用了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而能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 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IB是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2A是两相邻导光板之间未置入高折射率介质的光强分布
图2B是两相邻导光板之间置入高折射率介质后的光强分布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之一的实施示意图。请参考 图1A,此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包括外框110、多个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 120、多个高折射率介质130与多个光源140。 其中,导光板120配置于外框110内,且每一导光板120具有至 少一入光面120a与一出光面120b。如图1A所示的各导光板120 具有两个彼此相面对的入光面120a与出光面120b。当然,本领 域技术人员应知图1A所示的导光板120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 不刻意局限导光板120的种类。
此外,高折射率介质130分别配置于两相邻导光板12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高折射率介质130的折射率大于导光板120的折 射率。事实上,高折射率介质130的折射率例如至少大于1.49。 具体而言,高折射率介质130可选用高折射率的胶体来形成,此 胶体材料例如为透明的液态或固态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 而导光板120的材料可以将丙烯(Acryl)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 形成块状体而制成。当然,导光板120的外形可通过射出成型的 加工而制作出所需要的形状。
详细地说,上述位于两相邻导光板120之间的高折射率介质 130的厚度T,例如是介于0.01至2毫米之间。另外,光源140 分别配置于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0a旁,各光源140所发出的 光线适于由入光面120a入射,而由出光面120b出射。具体而言, 光源140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其中,光源140的发光二极管可包括红光发光二极管、绿光发光 二极管、蓝光发光二极管或其组合。当然,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 单色发光二极管,在此并不刻意局限;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 光源140也可由其它形式的发光源组成,例如可由电致发光灯 (EL)等光源构成。
图1B是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 1B,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光线由高折射率介质进入低折射 率介质,很可能会有全反射现象发生。因此,位于两相邻导光板 的交界处(例如A处与B处之间),会呈现不均匀的光学效果。 详细地说,两相邻导光板120之间在置入高折射率介质130前, 在两导光板120的交界处会有光强不均匀的现象。如图2A所示 的A处与B处之间,光强分布有相当大的落差。相比之下,本 发明在两相邻导光板120之间置入高折射率介质130后,由图 2B可以明显看出A处与B处之间光强分布相当接近。这是由于 高折射率介质130的折射率大于导光板120的折射率,进而可有 效避免两相邻导光板120之间光线会有全反射的现象发生。如此 一来,背光模块100可以有效改善两导光板120的交界处所产生 光学效果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可大幅提升整体背光模块100所呈 现的光学品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以扫描式背光 模块作为一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运用并不局限于此,其也可应 用于任何具有多个导光板结构的背光模块。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发明的 液晶显示器300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100与液晶显示面板200。 其中,背光模块100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00下方,以提供液晶 显示面板200显示画面所需的光源。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100 能有效提供高品质面光源,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00显示画面的品 质可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两相邻导光板之间因具有高折射率介质, 且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大于导光板的折射率。因此,本发明的 背光模块可以有效避免两导光板的交界处会有光线产生全反射的现象,进而可使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呈现均匀的光学品质。此外,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应用了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而能有良好的显 示品质。
虽然本发明已将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同时,可 作出修改与更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外框;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外框内,且所述两个导光板分别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及高折射率介质,配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之间,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两个导光板的折射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光源,分别配置于所述两个导光板的入光面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的 折射率至少大于1.49。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的 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的 厚度介于0.01至2毫米之间。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各个所述光源包括多 个发光二极管。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这些发光二极管 包括红光发光二极管、绿光发光二极管及蓝光发光二极管或其组 合。
8. —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其包括外框;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外框内,且所述两个导光板分别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高折射率介质,配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 之间,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两个导光板的折射率;以及液晶显示面板,配置于所述两个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 的折射率至少大于1.49。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高折射率介质 的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外框、多个导光板、多个高折射率介质与多个光源。其中,导光板配置于外框内,且每一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此外,高折射率介质分别配置于两相邻导光板之间。另外,光源分别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295100SQ20071010097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吴昭慧, 张之礼 申请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