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及背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04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电灯及背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晶电视及个人电脑等的放电灯及背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冷阴极荧光灯来作为用于液晶电视等的光源。冷阴极荧光灯中, 通常将杯状的电极上连接有导线的电极管脚封接于玻璃灯管的两端。
对于这种冷阴极荧光灯已开发有日本专利特开2006-294593号公报(以下 称为专利文献l)及日本专利特开2006-36146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所公开的、在玻璃灯管的两端具有与导线接合的供电端子的冷阴极荧光灯。其 优点在于,该供电端子由焊锡等形成,利用导电性的插口夹持供电端子部分, 从而可机械性且电气性地与灯连接。
专利文献l:
日本专利特开2006-294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6-351460号公报
然而,会发生导线与焊锡层的接触不良等不良情况。其原因可能是焊锡未 能粘附在导线上,或导线与焊锡层间产生有气泡。另外,考虑过增长从玻璃灯 管导出的导线的尺寸,以增加与焊锡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焊锡的粘附能力,但 即使采用此方法,也无法可靠地保证导线与焊锡层间接触,反而会使全长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导线与焊锡层接触不良的放电灯及背 光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放电灯的特征在于,具备内部具有放电空
3
间的放电容器;配置在所述放电空间内的电极;导线,该导线封接于所述放 电容器的端部, 一端与所述电极连接,另一端导出至所述放电容器的外部;以 及为了与所述导线导通而形成于所述放电容器的外端部的焊锡层,所述导线与 所述放电容器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流入有焊锡。 利用本发明,可防止导线与焊锡层的接触不良。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放电灯的剖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放电灯的外观图。 图3是图1的点划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背光灯的整体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灯的变形例1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灯的变形例2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灯的变形例3的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灯的变形例4的图。 (符号说明)
1玻璃灯管2 荧光体层
3电极管脚4 玻璃珠
5电极6 导线
61内导线62外导线
7接合部8 焊锡层
9间隙103a、 103b
104放电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放电灯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本发
明实施方式1的放电灯的剖视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放电灯的外
观图。
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灯中,放电容器由玻璃灯管1形成,该玻璃灯管1由例 如硼硅酸玻璃等软质玻璃构成,且玻璃灯管1内部形成有放电空间11。放电空
间11内封入有由氖Ne和氩Ar的混合气体构成的稀有气体和水银Hg。玻璃灯 管1的内面形成有例如由RGB的3波长荧光体构成的荧光体层2。
玻璃灯管1的两端部封接有电极管脚3。电极管脚3由玻璃珠4、电极5 及导线6构成。
玻璃珠4例如由与玻璃灯管1相同的软质玻璃构成,且气密封接于玻璃 灯管1两端的放电空间11侦U。电极5例如由镍构Ni构成且呈有底开口状,以 其开口位于玻璃灯管1的中央侧、底部位于端部侧的状态相对配置于放电空间 11的两端部。导线6包含内导线61和外导线62,该内导线61与外导线62通 过接合部7连接,并封接于玻璃灯管1和玻璃珠4。而且,内导线61与电极 5连接,外导线62从玻璃灯管1的两端导出至外部。另外,导线61例如可使 用科瓦铁镍钴合金(镍Ni、铁Fe、钴Co的合金)、钼Mo等与玻璃灯管l的 热膨胀率较接近的金属,外导线62可使用杜美丝(包铜Cu镍Ni丝)等导电 性高,且易切断的金属。
玻璃灯管1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作为供电部的焊锡层8,该焊锡层8与外 导线62电性连接。焊锡层8的轴向形成区域为端部侧是至覆盖从玻璃灯管1 突出的外导线62的位置为止,且中央侧最好不超过电极5的前端部,例如离 前端部l.Omm左右的位置。另外,作为焊锡层8,可使用与玻璃的粘附性良好 的锡,锡铟合金、锡铋合金、锑、锌、铝等材料。另外,若预先在预定形成玻 璃灯管1的焊锡层8的部分喷涂铝氧粉等以对表面进行喷砂加工,则可进一步 提高焊锡的粘附性。
另外,焊锡层8最好通过超声波点焊法来形成。所谓超声波点焊法,如日 本专利特开2004-146351号公报所述,是边施加超声波振动边进行锡焊的方法, 从而提高焊锡对于玻璃及金属的粘附能力。另外,利用超声波点焊法,可将空 气从下述间隙9排出至外部,因此可使焊锡可靠且稳定地流入。另外,可利用 空泡作用除去因电极管脚3与玻璃灯管1的封接工序的热而产生的外导线62
的氧化膜及锈。
在此,参照图3对放电灯的端部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3是图1的点 划线部分的放大图。
由图3可知,被焊锡层8覆盖的玻璃灯管1上沿外导线62及接合部7形 成有间隙9,该间隙9内充满焊锡。即如图3所示,间隙9具有从位于玻璃灯 管1的管轴方向最外侧的端面至接触部的深度D。
流入间隙9内的焊锡层8的接触面积大于形成在外导线62的突出部分上 的焊锡层8的接触面积,因此接触可更坚固,从而减少导线6与焊锡层8的接 触不良。另外,由于导线6与焊锡层8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既可保持与以往 相同程度的接触强度还可縮短外导线62的突出长度L,从而实现灯的小型化。 在此,流入间隙9内的焊锡与导线6的轴向的接触长度M最好为0.05mm以 上,l.Omm以下。原因在于,若接触长度M小于0. 05mm,则焊锡的流入效 果会减少,相反地,若大于1.0mm,则对灯管端部施加应力时玻璃很可能会 破裂。另外,间隙9的深度D最好为0. IO,以上,0. 50mm以下。在此,在 玻璃灯管1端部的封接工序中,通过调整放电空间11的压力、封接部位、封 接条件,或者在制成灯后,通过机械方法削切,可使间隙9形成为希望的深 度、大小。
另外,如图所示,最好使导线6的接合部7位于间隙9内。原因在于, 因接合部7形成为向玻璃灯管1的端部逐渐变细的圆锥形状(内导线61的直 径R1〉外导线62的直径R2),因此很容易确保与玻璃灯管1的间隙较大。另 外,考虑到焊锡的流入容易,及保持接触状态良好,最好使间隙9的面积S为 0. 002mra2以上,1.0mm2以下。
下文表示了本发明的放电灯的一实施例。
玻璃灯管l;硼硅酸玻璃、内径=2. 4mm、外径二3.4mm、全长=约950膽、 放电媒体氖Ne+氩Ar、水银Hg、 荧光体层2; 3波长荧光体、
玻璃珠4;硼硅酸玻璃、 电极5;镍Ni、杯状、
内导线61;科瓦铁镍钴合金、直径Rl二0.8ram、
外导线62;杜美丝、直径R2二0.6mm、突出长度L二1.0咖、
接合部7;接合长度二0.6mm、
焊锡层8;锡铟合金、轴向形成长度二7.0mm、接触长度M = 0. 2mm、 间隙9:深度D二O. 2mm、面积S = 0. Olmm2。
上述实施例的灯与没有形成间隙9的以往的灯相比,导线与焊锡层的 接触不良的发生率,实施例为0.1%,以往例为2 3%,由此可知,与以 往相比可大幅改善接触不良。另外,在导线6的切断工序中,其切断精度 的误差会使突出长度L产生误差,在极端情况下,突出长度L可能会变成 大致Omm,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利用间隙9来确保导线6与焊锡8的接触 长度,因而不会发生接触不良,使得接合状态良好。当然,在突出长度L 足够长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该效果。
由此,在实施方式l的放电灯中,为了与外导线62导通而在玻璃灯管1 的外端部形成有焊锡层8,通过在外导线62与玻璃灯管1间形成间隙9,并 使焊锡流入该间隙9内,可减少导线6与焊锡8的接触不良。另外,由于 导线6与焊锡8的接触面积增加,在保持与以往相同程度的接触强度的情 况下可縮短外导线62的突出长度L,从而实现灯的小型化。另外,利用超 声波点焊法形成焊锡层8,可使焊锡可靠且稳定地流入,且可利用空泡作用除 去外导线62的氧化膜及锈。
另外,使流入间隙9内的焊锡与导线6的轴向的接触长度M为0.05隱 以上,l.Omm以下,可确保接触面积使接触不良不易发生,且防止玻璃因应 力而破裂。
而且,通过使内导线61与外导线62的接合部7位于间隙9内,可确 保与玻璃灯管1的间隙9较大,从而使焊锡容易流入。另外,虽然接合部7 由内导线61与外导线62的合金构成,通常很难粘附焊锡,但通过使焊锡 流入间隙9内所产生的作用,因而在该接合部7也可与焊锡保持良好的接 触状态。
(实施方式2) 图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背光灯的整体图。
背光灯的框体由前框架101和后框架102构成,该前框架101和后框架 102可由例如白色塑料构成。前框架101上形成有用于透光的开口部1011,且 为了提高亮度及抑制亮度斑,在该开口部1011配置有扩散板、扩散片、棱镜 片等光学部件103。后框架102呈有底开口形状,在其内表面贴附有反射片故 具有高反射性。
后框架102的底部配置有作为灯保持部件的一对灯架104a、 104b。而且, 形成在放电灯105的两端的悍锡层8保持在该灯架104a、 104b内。在此,灯 架104a、 104b由具有导线性及弹性的金属、例如铜合金形成,因此可机械性 且电气性地将放电灯105连接保持。
由此,实施方式2中,利用灯架104a、 104b来保持焊锡层8,因此可容 易地将放电灯105机械性且电气性地连接。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灯105利 用间隙9,即使导线6的突出长度L较短,也可维持足够的与焊锡层8的接触 强度,因此可縮短放电灯105的轴向的长度。也就是说,由于使放电灯105的 无效发光长度縮短,因此可确保背光灯的开口部1011较宽,以实现窄突缘的 背光灯。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可进行以下变更。 玻璃灯管1与导线6的周围的接触部也可形成在封接于玻璃灯管1的端部
的玻璃珠4上,此时,由于玻璃灯管1不与导线6的周围接触,因此可在玻璃
灯管1与导线6间形成间隙9。
电极管脚3的玻璃珠4并不是必需的,也可采用无玻璃珠结构。
导线6无需像实施方式1那样由2种以上的金属构成,也可由图5所示的
一种金属构成。此时,应采用镍Ni等适合于封接、且易切断的金属。
另外,也可在焊锡层8形成前,通过喷沙加工使从玻璃灯管1突出的导
线部分形成粗面状态。由此,可使突出部分与焊锡的接触强度大幅上升。另外,
可除去表面的氧化层。另外,其突出部分的粗面状态的平均粗糙度Ra最好为
10 y m 60 ti m左右。
接合部7如图6所示,也可配置在玻璃灯管l的端部的外侧。通常,若采
用此结构,接合部7是难以粘附焊锡的部分,因此很容易发生接触不良,利用
本发明可避免接触不良。另外,如图7所示地使焊锡形成较薄时,可减少焊锡
的量并减少不良接触。
实施方式1中,供电部仅由焊锡8构成,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 如图8所示,在玻璃灯管1的端部安装有帽状电极81的状态下形成焊锡层82 以构成供电部,该帽状电极81通过使铜等金属的薄板形成为圆筒状来构成。 此时,可防止因焊锡剥落而导致的与灯架104a、 104b的接触不良,以提高接 触的可靠度。
间隙9也可延伸至玻璃珠4。另外,无需在间隙9中完全充满焊锡,也就 是说,可使深度D〉接触长度M。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具备内部具有放电空间的放电容器;配置在所述放电空间内的电极;导线,该导线封接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端部,一端与所述电极连接,另一端导出至所述放电容器的外部;以及为了与所述导线导通而形成于所述放电容器的外端部的焊锡层,所述导线与所述放电容器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流入有焊锡。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流入所述间隙内的焊锡 与所述导线的轴向的接触长度(M)为0.05mm以上、l.Omm以下。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包含直径 互异的内导线和外导线,所述内导线与所述外导线的接合部位于所述间隙 内。
4、 一种背光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底面的灯保持部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该放电灯机械性且电气性地连 接保持在所述灯保持部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导线与焊锡层接触不良的放电灯及背光灯。本发明的放电灯具备内部具有放电空间(11)的玻璃灯管(1);配置在放电空间(11)内的电极(5);导线(6),该导线封接于玻璃灯管(1)的端部,一端与电极(5)连接,另一端导出至玻璃灯管(1)的外部;以及为了与导线(6)导通而形成于玻璃灯管(1)的外端部的焊锡层(8),导线(6)与玻璃灯管(1)间形成有间隙(9),间隙(9)内流入有焊锡。另外,焊锡层(8)最好通过超声波点焊法来形成。另外,流入间隙(9)内的焊锡与导线(6)的轴向的接触长度(M)最好为0.05mm以上,1.0mm以下。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355007SQ200710162319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
发明者原拓也, 川鹤滋久 申请人: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