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46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显示器遮光罩,尤指一种通过导轨使左右侧板可相对顶板滑动 以调整宽度的显示器遮光罩。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平面显示器为了减少环境光线对视力的干扰以及单纯呈现显示器屏 幕上的影像,在显示器周围加上遮光罩,使显示器具有更精致、鲜艳以及正确的色 彩表现。另一方面,利用校色装置对显示器屏幕进行色彩校正是许多专业人员常用 的手段,使显示器所呈现的色彩更符合平面输出的需求。而在使用校色装置时,显 示器遮光罩亦能有效阻止环境光线的干扰,使校色装置能获得正确的显示器色彩信 息以进行校正。
由于显示器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寸大小,因此配合安装的显示器遮光罩也必须具 有相对应的宽度,使左右侧板能安装于显示器的左右侧面上。己知的显示器遮光罩 通常是通过螺丝将顶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彼此以螺丝组合后,再以螺丝锁固于显 示器的周围,然而这样的遮光罩仅能对应单一显示器尺寸,若要使用在不同尺寸的 显示器上,则需要安装另一尺寸的遮光罩,相当不便。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亦有 可同时配合几种不同尺寸的显示器的单一遮光罩,利用顶板上预先设置好相应各种 尺寸显示器的安装孔,使左右侧板安装于顶板的安装孔时,可以形成不同宽度的遮 光罩,以符合安装于不同尺寸的显示器的需求。然而随着显示器的尺寸越来越多样
化,且同一尺寸范围下又细分更多特殊的尺寸,例如20吋、20. l吋等不同的显示 器,前述预先设计好可配合不同尺寸的可调适遮光罩亦面临应用上的限制。
此外,传统塑料材质的显示器遮光罩由于材质的限制,板材本身具有相当的厚 度,利用射出成形制造的板材在面积较大成品的变形量大且平整度不佳,与其它部 件组配时需要较大的裕度,从而降低整体精度,因此在装设于显示器上时,显示器 遮光罩无法与显示器侧表面相密合,容易造成漏光。此外,由于左右侧板为大面积 的部件,在包装成品时占据极大的空间,会影响成本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以提高与其它部件配合的 整体精度,同时可与显示器侧表面相密合以避免漏光。
本发明的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套设于一显示器上,该显示器具有一顶面、 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显示器遮光罩包含有一第一侧板、 一第二侧板以及 一顶板。该第一侧板包含有一第一顶构件以及一第一侧构件,该第一侧构件安装于 该显示器的该第一侧面上。该第二侧板包含有一第二顶构件以及一第二侧构件,该 第二侧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该第二侧面上。该顶板安装于该顶面上,该顶板具有 至少一导轨,该第一顶构件以及该第二顶构件是以可于该导轨上沿一第一方向滑动 的方式分别安装于该顶板两侧,使该第一侧构件以及该第二侧构件间具有可调整的 距离。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套设于一显示器上,该显示器具 有一顶面、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显示器遮光罩包含有一侧板以及一主板。 该侧板包含有一顶构件以及一第一侧构件,该第一侧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该第一 侧面上。该主板包含有一顶板以及一第二侧构件,该顶板安装于该顶面上,该第二 侧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该第二侧面上,该顶板具有至少一导轨,该顶构件是以可 于该导轨上沿一第一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顶板一第一侧,使该第一侧构件以及 该第二侧构件间具有可调整的距离。


图1为显示器遮光罩安装于一显示器上的示意图。
图2为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显示器遮光罩前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显示器遮光罩仰视示意图。
图5为显示器遮光罩的顶板示意图。
图6为显示器遮光罩的左侧板示意图。
图7为显示器遮光罩的右侧板示意图。
图8为侧板滑动安装于顶板的示意图。
图9为显示器遮光罩各板材折弯成形的示意图。
图IO为显示器遮光罩的左侧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1为显示器遮光罩的侧板利用粘合毡结合的示意图。
图12为显示器遮光罩的侧板利用暗扣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1安装于一显示 器100上的示意图,图2则为显示器遮光罩1的示意图。显示器遮光罩1包含有一 顶板IO、 一左侧板20以及一右侧板30,于顶板10上则具有一可活动开启或关闭 的拉门40,可容许一校色装置通过,左侧板20则包含左顶构件22以及左侧构件 24,右侧板30则包含右顶构件32以及右侧构件34。显示器100具有一顶面110、 一左侧面120、 一右侧面130以及一显示面(图上未显示)。当显示器遮光罩1安 装于显示器100上时,通过各板材上面的安装槽11、 221、 241、 321、 341,分别 以手转螺丝50将顶板10安装于顶面110上,左侧板20安装于左侧面120上,右 侧板30安装于右侧面130上,以形成一包覆遮光的结构,可有效将显示器100上 面、左侧以及右侧的环境光线阻挡于外,使显示器100的显示面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具有更精致、鲜艳以及正确的色彩表现。
请参考图3、图5以及图8,图3为显示器遮光罩1的前视示意图,图5为顶 板10的示意图,图8则为右侧板30滑动安装于顶板10的示意图。本发明所揭露 的显示器遮光罩1的左侧板20以及右侧板30是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连接于顶板 IO的两侧,且左侧板20以及右侧板30安装于顶板IO时可相对顶板IO滑动,使 显示器遮光罩1的左侧板20以及右侧板30间的距离可调整以配合各种不同尺寸的 显示器大小。顶板IO具有一顶片13以及一安装部14,于顶片13的一端以及安装 部14的一端分别具有一弯折的钩状导轨131、 141,如图8所示,右侧板30的右 顶构件32是沿F方向安装于顶板10 (左侧板20的左顶构件22则沿F相反方向安 装于顶板10),其中右顶构件32的顶构件前端324(左顶构件22的顶构件前端224 亦相仿)置入导轨131,安装部323 (安装部223亦相仿)则置入导轨141,使右 侧板30 (以及左侧板20)可沿F方向(或相反方向)在顶板10内滑动。同时,于 顶板10的顶片13中,左右顶构件22、 32滑动的面上亦可另外设置两突出结构12, 如图4所示,当左右顶构件22、 32于顶片13内沿着导轨131、 141滑动时,可以 侧向抵住左右顶构件22、 32,使左右顶构件22、 32在导轨131、 141行进间不致 偏移,因此滑动动作能更加顺畅。而可滑动的左右侧板20、 30在显示器遮光罩1 安装于显示器100时,可相应不同显示器尺寸将左右侧板20、 30分别任意调整至适当位置,使左右侧构件24、 34之间具有不同宽度。此外,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 中,亦可仅设计其中一侧板为可相对顶板滑动,举例而言,左侧板可相对一主板(包 含顶板以及右侧板,而顶板及右侧板为一单一构件)滑动,其相对结构与前述实施 例相同,亦可达到本发明所揭露宽度可调的目的。
请参考图6以及图7,同时一并参考图9。图6为显示器遮光罩1的左侧板20 示意图,图7为显示器遮光罩1的右侧板30示意图。为使显示器遮光罩l的板材 加工容易,且于组装前有效縮小包装体积以节省包装以及货运成本,左右侧板20、 30是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塑料作为其材质,由于PP材质的塑料具有 可反复挠曲而不会断裂的特性,运用此特性将PP塑料板材进行切削后,可制作出 大面积可靠度强的板材,且可縮小厚度至2毫米,以在符合加工需求以及材质强度 的要求下,节省板材的材料以及体积。如图9所示,于左边加工后的左顶构件22 上适当位置切削一V形沟槽225,并且沿V形沟槽225折弯后(如右边图标)可产 生左顶构件22的安装部223,并且可反复挠曲。因此于图6以及图7的左右侧板 20、 30上,分别通过V形沟槽225、 245、 325、 345以将平面的板材折弯产生各安 装部223、 243、 323、 343,方便包装及安装。
此外,左右侧板20、 30采用两片式可拆卸组装的方式,通过多个塑料铆钉60 分别穿于第一定位孔222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42以结合左顶构件22以及左 侧构件24,以及通过多个塑料铆钉60分别穿于第一定位孔322以及相对应的第二 定位孔342以结合右顶构件32以及右侧构件34,而塑料铆钉60可在不需其它辅 助工具的情况下重复拆装使用,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请参考图IO,图10为显示 器遮光罩100的左侧板20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 222具有第一孔径4)1,第二定位孔242具有第二孔径d>2,而在第一定位孔222 以及第二定位孔242外分别具有外导角,其孔径分别为4)3以及小4,其中(J)3大 于cj)l,小4大于小2,使第一定位孔222以及第二定位孔242具有45。向外导角, 且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222的第一孔径ct)l又大于第二定位孔242的孔径 4)2,如此一来,安装于第一定位孔222以及第二定位孔242的塑料铆钉60可以通 过导角的倾斜角度轻易拆除,右侧板30的部分亦相仿,于此不再赘述。除了使用 塑料铆钉60以外,左顶构件22以及左侧构件24 (或是右顶构件32以及右侧构件 34)之间亦可通过其它可拆卸式的结合件结合,例如如图11所示,以粘合毡160 彼此粘贴,或如图12所示,利用暗扣260或其它类型的扣件以彼此扣合的方式结 合,并不限于用塑料铆钉60的方式组装,可增加组装的多样性。由于粘合毡160或暗扣260等扣件是固定于左顶构件22与左侧构件24 (以及右顶构件32与右侧 构件34)表面的结合件,因此可以避免在拆解组装遮光罩100时造成零件遗失, 提供使用者极大的组装便利性。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左右侧板20、 30如前所述是 采用聚丙烯材质,当使用塑料铆钉60、粘合毡160或暗扣260等扣件作为结合左 侧板20的左顶构件22及左侧构件24,以及右侧板30的右顶构件32及右侧构件 34的扣件时,具有一定的弹性的聚丙烯材质还可便于拆卸塑料铆钉60、粘合毡160 或暗扣260等扣件,相较于现有的以刚性较大的材料(如金属冲压件)作为左右侧 板20、 30材质的遮光罩而言,聚丙烯材质的板材更具有重复拆装且易于拆装的特 性。
本发明所揭露的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于顶板上具有至少一弯折的钩状导 轨,使左右侧板可置入顶板的导轨内而可相对顶板沿一方向滑动。当显示器遮光罩 安装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显示器上时,将顶板安装于显示器的顶面,接着依照显示器 的宽度将左右侧板于顶板内滑动拉出或推入,使左右侧板移动至其侧构件恰好贴平 于显示器的左右侧面上,以进行安装。左右侧板的板材是于PP塑料上以V形沟槽 加工而可折弯出安装部以安装于显示器上,可以节省开模费用,同时左右侧板另采 用两片式可拆卸组装的方式,以塑料铆钉等可重复使用的扣件安装,使显示器遮光 罩符合强度、厚度、耐用性、包装成本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的改 变或替换,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套设于一显示器上,该显示器具有一顶面、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显示器遮光罩包含有一第一侧板,包含有一第一顶构件以及一第一侧构件,该第一侧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该第一侧面上;一第二侧板,包含有一第二顶构件以及一第二侧构件,该第二侧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该第二侧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顶板,安装于该顶面上,该顶板具有至少一导轨,该第一顶构件以及该第二顶构件是以可于该导轨上沿一第一方向滑动的方式分别安装于该顶板两侧,使该第一侧构件以及该第二侧构件间具有可调整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导轨是一弯折的钩 状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顶板于相对该第一 顶构件以及该第二顶构件滑动的面上另分别具有一突出结构,当该第一侧板以及该 第二侧板安装于该顶板两侧时,该突出结构是用来限制该第一侧板以及该第二侧板 仅沿该第一方向滑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的该第一 顶构件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该第二顶构件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该第一侧板的该 第一侧构件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该第二侧构件分别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分别对应一 该第一定位孔,该第一顶构件以及该第一侧构件之间、该第二顶构件以及该第二侧 构件之间是分别通过多个铆钉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结合,各该铆钉同时穿过一该第 一定位孔以及对应的该第二定位孔以将该第一、第二顶构件以及该第一、第二侧构 件结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定位孔于孔径外分别具有外导角,以提供卸除该铆钉的倾斜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定位孔于 孔径外分别具有外导角,且该多个第一定位孔的孔径是大于该多个第二定位孔的孔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的该第一 顶构件与该第一侧构件之间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该第二顶构件与该第二侧构件之间 是分别通过至少一结合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结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该第二 侧板的材质是聚丙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遮光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的该第一 顶构件以及该第一侧构件、该第二侧板的该第二顶构件以及该第二侧构件、该顶板 分别具有至少一V形沟槽,使该第一侧构件、该第二侧构件以及该第一顶构件、该 第二顶构件、该顶板可折弯以分别产生一安装部,用来分别安装于该第一侧面、该 第二侧面以及该顶面上。
10. —种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套设于一显示器上,该显示器具有一顶面、 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显示器遮光罩包含有一侧板,包含有一顶构件以及一第一侧构件,该第一侧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 该第一侧面上;以及一主板,包含有一顶板以及一第二侧构件,该顶板安装于该顶面上,该第二侧 构件安装于该显示器的该第二侧面上;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具有至少一导轨,该顶构件是以可于该导轨上沿一第一方 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顶板一第一侧,使该第一侧构件以及该第二侧构件间具有可 调整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宽度可调的显示器遮光罩,于显示器遮光罩的顶板上具有至少一弯折的钩状导轨,使左右侧板可置入顶板的导轨内而可相对顶板沿一方向滑动。当显示器遮光罩安装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显示器上时,将顶板安装于显示器顶面,接着依照显示器的宽度将左右侧板于顶板内滑动拉出或推入,使左右侧板移动至其侧构件恰好贴平于显示器的左右侧面上,以进行安装。左右侧板的板材是于PP塑料上以V形沟槽加工而可折弯出安装部以安装于显示器上,同时左右侧板另采用两片式可拆卸组装的方式,以塑料铆钉等可重复使用的扣件安装结合,使显示器遮光罩符合强度、厚度、耐用性、包装成本的需求。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644835SQ20081014544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6日
发明者林徨斌 申请人: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