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和 可拆卸地安装到处理盒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一种电子照相打印图像的打印机,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打印 机中。处理盒包括显影盒和感光盒,显影盒具有显影辊,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 到感光盒且感光盒具有感光鼓。
在相关技术的打印机中,在形成图像时向显影辊上施加显影偏压。
例如,JP-A-2007-108691描述了 一种包括安装于处理盒的显影盒的相关技 术的打印机。当两盒彼此安装时,设置在处理盒体上的体侧馈电构件(feeding member)开始接触显影盒上的导电构件。导电构件连接到显影辊轴。从而,显 影偏压就从体侧馈电构件施加到显影辊轴上。
如上所述,相关技术的打印机的相关技术的处理盒有些缺点。例如,当显 影盒安装到相关技术的处理盒时,设置在相关技术的处理盒的体壳上的体侧馈 电构件需要接触设置在显影盒上的导电构件。
因而,就体侧馈电构件和导电构件使其两者互相接触的布局而论,存在对 体壳的限制。另外,就导电构件和体侧馈电构件能够使其两者互相接触的布局 而论,存在对显影盒的限制。结果,存在对部件布局有很大限制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减少关于用于施加 偏压的部件布局的限制,以便能够以简单、容易和有保证的方式施加偏压。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被安装于其上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可拆 卸地安装到处理盒的显影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方面,提供一种供图像形成设备使用的处理盒,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驱动力输出部和馈电部。处理盒包括显影盒和感光盒。 显影盒包括显影剂载体、偏压电极和驱动力接收部。偏压电极设置在显影盒的 一侧,并在平行于显影剂载体的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偏压施加于该偏压电极 上;驱动力接收部设置在显影盒的另一侧,与偏压电极对准,使得从显影盒的 侧面看时驱动力接收部与偏压电极重叠。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于该感光盒,感 光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内。感光盒包括感光构件和中继电极。中继 电极定位成在显影盒安装于感光盒内时接触偏压电极,在感光盒安装于图像形 成设备内时接触馈电部。其中,显影盒接收来自驱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以驱动 显影剂载体,偏压电极通过与中继电极接触而被压向驱动力接收部。附带地, 偏压电极可以将偏压传输到显影剂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 备包括图像形成设备主体;驱动力输出部;馈电部;和根据第一示范性方面 的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显影 剂载体;容纳显影剂载体并包括加固构件的框架;偏压电极,该偏压电极在显 影盒的一侧设置于框架上,并在平行于显影剂载体的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该 偏压电极用于向显影剂载体施加偏压;和驱动力接收部,驱动力接收部在显影 盒的另一侧设置于框架上,用于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显影剂载体,其中,偏压电 极、驱动力接收部和加固构件对准以便从显影盒的侧面看时彼此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方面,中继电极设置在感光盒上。据此,当显影 盒安装到感光盒时,偏压电极接触中继电极,而当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 时,馈电部接触中继电极,由此借助于中继电极从馈电部到偏压电极的馈电。
另外,在显影盒的偏压电极和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的馈电部之间的相对布置 中,即使偏压电极和馈电部自由布置而其之间没有关系,在感光盒的中继电极 布置成接触偏压电极和馈电部两者的情况下,从馈电部到偏压电极的馈电能够 借助于中继电极实现。
据此,能够减小否则就会与偏压电极的布局有关的对显影盒的限制,此外
6还可以减小否则就会与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馈电部的布置有关的对图像 形成设备的限制。结果,能够减小否则就会与部件布局有关的对整个图像形成 设备的限制。
另外,由于偏压电极能够任意布置,在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方面中,偏压 电极和驱动力接收部布置成当其在第一方向突出时彼此重叠。
因此,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感光盒很好地平衡定位显影盒。
在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方面中,偏压电极构造成通过接触中继电极而在第 一方向上被压向驱动力接收部侧。
据此,即使驱动力接收部接收来自驱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也能够使用由 中继电极施加到偏压电极上的压力而相对于感光盒稳定地定位显影盒。此外, 不仅能够实现从中继电极到偏压电极的稳定馈电,而且还能够使来自驱动力输 出部的驱动力更有保证地被驱动力接收部所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方面,在图像形成设备中,能够减小与馈电部的 布局有关的对图像形成设备的限制。因此,能够减小与部件布局有关的对整个 图像形成设备的限制。
另外,能够以稳定的方式相对于感光盒定位显影盒。此外,能够以更稳定 的方式从中继电极向偏压电极馈电。而且,驱动力接收部能够以更有保证的方 式接收来自驱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据此,能够实现稳定的成像。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侧剖视图2是从右前方倾斜观察图1的处理盒的立体图3是鼓盒的顶壁被拆除的、图2的处理盒的俯视图4是图2的处理盒的右侧图5是图2的处理盒的左侧图6是从右前方倾斜观察图2的处理盒的鼓盒的立体图7A是显示外部电极的图6的鼓盒的放大图,并且图7B显示了图7A的 外部电极的连接部;
图8是从左上方倾斜观察图7A的鼓盒的立体图9是从右前方倾斜观察图2的处理盒的显影盒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显影盒的右侧图11是图9的显影盒的左侧图12是图9的显影盒的垂直剖视图13是图9的显影盒的仰视图;以及
图14是图9的显影盒的仰视图,其中显影盒与中继电极接触。
具体实施例方式
I.示范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 (图像形成设备)
图l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侧剖视图;请注意, 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提到方向时,这些方向参照在每个附图中用箭头指示的方 向。另外,左右方向和宽度方向表示相同的方向。
彩色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设备1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作为感光构件
实例的四个感光鼓3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体壳2内沿前后方向平行布置,该体 壳2是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的实例。
以下,将四个感光鼓3彼此区分成感光鼓3K (黑色)、感光鼓3Y (黄色)、 感光鼓3M (洋红)和感光鼓3C (青色),它们分别对应各个颜色的显影剂图像 (黑色、黄色、洋红和青色)。每个感光鼓3具有栅控式电晕充电器4、发光二 极管(LED) 5和邻近感光鼓3布置的显影辊6。显影辊6为显影剂载体的一个 实例。
感光鼓3在其表面上被栅控式电晕充电器4均匀充电,并随后由LED 5曝 光,由此在每个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每个静电潜 像被携带在显影辊6上的显影剂显像,并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显影剂图像。
纸张P容纳在体壳2内部的供纸盒7内。容纳在供纸盒7内的纸张P被各 种类型的辊逐一供应给传送带8。
传送带8布置在各个感光鼓3K、 3Y、 3M和3C与面对相应的感光鼓的转印 辊9之间。通过施加于各个转印辊9的转印偏压,形成在各个感光鼓3的表面 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正由传送带8传送的纸张P上,使得不同颜色的图像 被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叠加。
8其上已经转印四种显影剂图像的纸张P接着被传送到定影部10。已经转印 到纸张P上的显影剂图像在定影部10被热定影。其后,纸张P被各种类型的 辊子排出到纸张排出盘上。 (处理盒)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对应于各种颜色的四个处理盒21。请注意,在下面的 描述中,四个处理盒21将根据其各自的颜色彼此区分成处理盒21K (黑色)、 处理盒21Y (黄色)、处理盒21M (洋红)和处理盒21C (青色)。
每个处理盒21以沿着前后方向平行布置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体壳2内。
顶盖50以可打开或关闭的方式设置在体壳2的顶壁上,通过打开顶盖50, 能够将各个处理盒21安装到体壳2内和从体壳2拆除。
图2是从右前方倾斜观察图1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3是处理盒的俯视图 (鼓盒的顶壁被移除)。图4是处理盒的右侧图。图5是处理盒的左侧图。
如图2所示,处理盒21包括鼓盒22和显影盒23,鼓盒22作为感光盒的 实例可拆卸地安装在体壳2内,而显影盒23可拆卸地安装到鼓盒22。 (1)鼓盒
图6是从右前方倾斜观察鼓盒的立体图。图8是从左上方倾斜观察鼓盒 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鼓盒22包括鼓框架24。鼓框架24包括鼓支持部25和显影 盒容纳部26。鼓支持部25包括一对后侧壁27和顶壁28,后侧壁27在宽度方 向上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成彼此相对,顶壁28设置成在一对后侧壁27的上 端部之间延伸。
如图1和6所示,感光鼓3以可旋转地支持在一对后侧壁27上的方式安 装于一对后侧壁27之间。另外,栅控式电晕充电器4沿着顶壁28设置。
另外,在顶壁28后端部设置后壁29,清洁辊30被可旋转地支持在一对后 侧壁27之间。
显影盒容纳部26包括一对前侧壁31和前壁32,前侧壁31彼此间隔一定 距离布置成彼此相对,以便显影盒23能够可拆卸地在其间安装到位,前壁32 设置成在前侧壁31的前侧部之间延伸。
一对前侧壁31形成为与该对后侧壁27相连续。每个前侧壁31的后部形 成为从每个后侧壁27的前端部的下侧向前延伸,而前侧壁31的前部形成为随
9着前侧壁31从其后部向前延伸而向上倾斜延伸。
前壁32形成为沿着一对前侧壁31的前部的下端部斜向上倾斜。
如图8所示,用于引导环17 (后面将要描述)的引导部33形成在右侧前 侧壁31 (—对侧壁31中的一个)的后部上。
引导部33形成为首先随着引导部33向下延伸从前侧壁31的上端向后倾 斜,然后沿着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如图6所示,引导部33的向后倾斜的部分 以前侧壁31向外扩张的方式形成。如图8所示,前侧壁31的沿着前后方向向 后延伸的部分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穿透前侧壁31的开口。
可旋转地接纳环17的右侧插入孔34以从引导部33内的开口连续的方式 形成在引导部33的后端部内。
另外,中继电极35设置在引导部33的在右侧前侧壁31的后部向后倾斜 的那部分下方。
中继电极35嵌入前侧壁31中并包括内部电极36和外部电极37 (参照图 6),内部电极36暴露于前侧壁31的内表面,而外部电极37暴露于前侧壁31 的外表面。从侧面看,内部电极3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拉长的大致矩形的形状。 如图6所示,外部电极37在前后方向上比内部电极36进一步向前布置并且从 侧面看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通过使内部电极36和外部电极37之间的中间部 分嵌入前侧壁31内,中继电极35被固定到前侧壁31上。中继电极35可以用 螺钉钉在前侧壁31上。图7A显示了外部电极37,并且图7B显示了中继电极 35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中继电极35导电并可以包含例如金属。
在中继电极35中,内部电极36和外部电极37在前后和上下方向上布置 在不同的位置上,使得当显影盒23安装到显影盒容纳部26时,内部电极36 在宽度方向上接触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 (后面将要描述)。当处理盒21 安装到体壳2时,外部电极37在宽度方向上接触作为馈电部实例的体侧电极 73 (后面将要描述)。
用于引导环17 (后面将要描述)的引导孔38 (见图6)形成在左侧前侧壁 31 (另一个前侧壁31)的后部内。
在左侧前侧壁31中,后部的前半部分做成向外扩张,而引导孔38形成在 后部的后半部分内。具体地,引导孔38形成为从后部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 之间的阶梯部开始向后延伸,并且从顶上看时具有大致L的形状。引导孔38
10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允许环17 (后面将要描述)通过的宽度。
可旋转地接纳环17的左侧插入孔39以从引导孔38内的开口连续的方式 形成在引导孔38的后端部内。
另外,允许作为设置在体壳2上的驱动输出部的实例的显影联结器68 (后 面将要描述)通过的联结器通过孔40形成在比引导孔38位于更前面的左侧前 侧壁31的后部的前半部分内。从侧面看,联结器通过孔40具有大致圆形的形 状。另外,当在宽度方向上投影时,联结器通过孔40布置成与内部电极36重 叠。换句话说,联结器通过孔40设置在左侧前侧壁内右侧前侧壁31上的内部 电极36的位置对面的位置处。
按压构件41设置在前壁32上用于将显影盒23压向感光鼓3。按压构件 41设置在前壁32的前端部、在宽度方向上越过前壁32的横向中心彼此对称间 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位置上。按压构件41以自由摆动且被弹簧(未显示)向上 压的方式支持在前壁32的前端部。 (2)显影盒
图9是从右前方倾斜观察显影盒的立体图;图10是显影盒的右侧图。图 11是显影盒的左侧图。图12是显影盒的垂直剖视图。图13是显影盒的仰视图。 图14是与中继电极接触的显影盒的仰视图。
如图9和11所示,显影盒23包括作为框架实例的外壳51。外壳51具有 在其后侧开口的箱子形状。外壳51包括侧壁52 (参照图9和10)、顶壁53、 底壁54和前壁55,侧壁52在宽度方向上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彼此间隔一定距离, 顶壁53设置成在侧壁52的上端之间延伸,底壁54设置成在侧壁52的下端之 间延伸,前壁55设置成在侧壁52的前端之间延伸。
在外壳51中,其前面的空间被分割成作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腔的 实例的显影剂容纳腔56 (见图12),而其后面的空间被分割成其中设置有显影 辊6的显影腔57。
底壁54的对应于显影剂容纳腔56的前部具有沿搅拌器12(后面将要描述) 的旋转轨迹延伸的大致圆弧形状,对应于显影腔57的后部具有沿着供应辊13 (后面将要描述)的旋转轨迹延伸的大致圆弧形状。
另外,作为加固构件实例的隔壁58以分别从前后部分连续的方式形成在 底壁54的前部和后部之间。隔壁58在外壳51内向上突出。隔壁58离开顶壁53 —定距离布置并朝顶壁53伸向上,且布置成将外壳51的内部分割成显影剂 容纳腔56和显影腔57。
显影剂被填充到显影剂容纳腔56内,并且在前后和上下方向的中心可旋 转地设置搅拌器12。
作为供应构件实例的供应辊13和层厚调节片14与显影辊6—起设置在显 影腔57内。
显影辊6以从外壳51的后面露出的方式布置在显影腔57的后端部。显影 辊6包括显影辊轴15和橡胶辊16,其中的后者作为设置在显影辊轴15外周上 的显影剂携带部的实例。橡胶辊16是显影剂携带部的实例并且设置在显影辊 轴15的外周上。
由于显影辊轴15可旋转地支持在侧壁52上,所以显影辊6可旋转地支持 在外壳51上。显影辊轴15因而沿作为第一方向的宽度方向布置,通过显影辊 轴15绕轴心的旋转,橡胶辊16在与宽度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上绕显影辊轴15 做圆周运动。
另外,如图9和1所示,显影辊轴15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从对应的侧壁 52向外突出,环17安置在突出部分59上(即在宽度方向上从对应的侧壁52 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分),以便包裹突出部分59。
如图12所示,供应辊13布置成与显影辊6前侧的显影辊6接触。供应 辊13包括供应辊轴18和围绕供应辊18设置的海绵辊19。
由于供应辊轴18可旋转地支持在侧壁52上,所以供应辊13可旋转地支 持在外壳51上。供应辊轴18因而沿宽度方向布置,而海绵辊19在前后方向 上绕供应辊轴18圆周运动。
另外,如图9和12所示,供应辊轴18的右端部在宽度方向上从右侧壁52 向外突出,突出部分60 (即在宽度方向上从右侧壁52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分) 的长度形成为比显影辊轴15的突出部分59的长度短。
如图12所示,层厚调节片14在其上端部由顶壁53支持,而设置在层厚 调节片14的下端部的压接橡胶20从其前部开始与显影辊6压力接触。
在显影盒23中,当形成图像时,填充在显影剂容纳腔56中的显影剂通过 搅拌器12的旋转被排出到显影腔57内,并且如此排出的显影剂接着被提供给 显影辊13。其后,显影剂通过供应辊13的旋转被提供给显影辊6。那么,随
12着显影辊6旋转,显影剂进入层厚调节片14和显影辊6之间以形成为预定厚 度的薄层。通过这个动作,显影剂作为薄层被携带在显影辊6的表面上。
如图9和10所示,导电构件61和偏压电极62在右侧壁52(—个侧壁52) 上设置于显影盒23上。
导电构件61由导电材料做成平板形状,并设置在右侧壁52的外表面上的 后部,使得显影辊轴15的突出部分59和供应辊轴18的突出部分60可从其中 滑动通过。
另外,向外扩张且从侧面看具有大致L形状的电极盖63以从其后下侧向 上倾斜到前面的方式设置在导电构件61的前端部。开口 64形成在电极盖63 的下端部内。
偏压电极62附接于右侧壁52以便支持于其上并用电极盖63盖住。偏压 电极62由片簧构成,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从导电材料的开口 64向外突出的突 出部分65。
如图13所示,突出部分65 (即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52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分)的长度做成比显影辊轴15突出部分59的长度短,并且做成比供应辊轴18 的突出部分60的长度长。
就像下面将要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偏压电极62经过导电构件61电连接 到显影辊轴15的突出部分59和供应辊轴18的突出部分60。当从中继电极35 施加偏压到偏压电极62时,如此施加的偏压经过导电构件61从偏压电极62 施加到显影辊轴15和供应辊轴18。
另外如图ll所示,在显影盒23中,齿轮机构部66和齿轮盖67设置于左 侧壁52 (即另一侧壁52)上。
齿轮机构部66包括作为驱动接收部的输入齿轮69、用于驱动显影辊轴15 的显影辊齿轮(未显示)、用于驱动供应辊轴18的供应辊齿轮(未显示)和用 于驱动搅拌器的搅拌器齿轮,输入齿轮69接收来自设置于体壳2上的显影联 结器68 (后面将要描述)的驱动力。
输入齿轮69包括内齿部70和与其它齿轮啮合的外齿部71,显影联结器 68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出地嵌合内齿部70。另外,当在宽度方向上投影时,输 入齿轮69布置成与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重叠,就像图10中用链线指示 的那样。此外,如图12所示,当在宽度方向上投影时,隔壁58的一部分布置在输入齿轮69和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在宽度方向上投影时彼此重叠的 投影面内。
在齿轮机构部66中,借助于惰轮等使上述齿轮互相啮合,以便来自显影 联结器68的驱动力被输入齿轮69接收,从而从输入齿轮69传递到显影齿轮 (未显示)、供应辊齿轮(未显示)和搅拌器齿轮(未显示)。从而,以上述方 式使显影辊6、供应辊13和搅拌器12旋转。
齿轮盖67以覆盖齿轮机构部66的方式附接于右侧壁52。输入开口 72形 成在齿轮罩67内以便输入齿轮69从其中露出,并输入齿轮69被做成在宽度 方向上从输入开口 72向外突出。 (3)显影盒到鼓盒的装配
如图2所示,显影盒23被安装到鼓盒22的显影盒容纳部26。
为了使显影盒23安装到显影盒容纳部26,图9所示的显影盒23的左、右 环17分别插入图6和7所不的鼓盒22的右侧引导部33和左侧引导孔38中, 以便被引导到像右侧插入孔34和左侧插入孔39那么深。
如图4和5所示,当显影盒23的左侧和右侧环17分别插入到像右侧插入 孔34和左侧插入孔39那么深时,显影盒23容纳在显影盒容纳部26中,如图 2所示。
当显影盒23容纳在显影盒容纳部26时,显影辊6在显影盒容纳部26后 面与感光鼓3开始接触,如图3所示。在显影盒23后面,鼓盒22的按压构件 41压在显影盒23的前壁55上。从而,显影盒23被压向感光鼓3,由此使显 影辊6和感光鼓3开始互相压接触。
另外,当显影盒23容纳在显影盒容纳部26中时,中继电极35的内部电 极36开始如图14所示那样在宽度方向上从外侧接触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 65。突出部分65比内部电极36被更向左侧压(即到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突出部分65被弹性压縮,外壳51被通过如此弹性压縮的突出部分65所产生 的反作用力压向左侧。
如在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图中所描绘那样,左侧环17开始抵接左侧前侧 壁31中的引导孔38的外周部,由此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鼓盒22定位显影盒 23。
另外,当显影盒23容纳在显影盒容纳部26中时,如图5所示,输入齿轮
1469布置成在宽度方向上面对联结器通过孔40。输入齿轮69如此穿过联结器通 过孔40暴露于鼓盒22的外侧。 (4)处理盒到体壳的安装 另外,如图1所示,顶盖50打开而处理盒21被安装到体壳2。其后,当 顶盖50关闭时,设置在体壳2上的显影联结器68就像在图14中用双点划线 指示那样与顶盖50的关闭相关联地向右移动,然后与输入齿轮69的内齿部70 嵌合。
因而,输入齿轮69被显影联结器68向右压的第一压力Fl设成小于偏压 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通过与内部电极36相抵接而压向左的第二压力F2。
在形成图像时,显影联结器68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输入齿轮69,由此 以上述方式使显影辊6、供应辊13和搅拌器12旋转。
另外,当顶盖50打开时,与顶盖50的打开联动的显影联结器68向左撤 出从而被从输入齿轮69的内齿部70移出。
另外,当处理盒21安装到体壳2时,如图2和14中的双点划线所指示的, 设置在体壳2上的体侧电极73从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开始接触中继电极35的 外部电极37。
体侧电极73连接到设置于体壳2上的高压电源,并且在形成图像时,从 高压电源施加的偏压经过体侧电极73施加到中继电极35上。当偏压施加到中 继电极35上时,偏压就被从中继电极35施加到偏压电极62上,其后,如上 面已经描述的,偏压被施加于显影辊轴15和供应辊轴18。
如至此巳经描述的,在处理盒21中,中继电极35设置在鼓盒22上。据 此,当显影盒23安装到鼓盒22时,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开始接触中继 电极35的内部电极36,而当处理盒21安装到体壳2时,体侧电极73开始接 触中继电极35的外部电极37,由此借助于偏压电极62实现从体侧电极73到 中继电极35的馈电。
在显影盒23的偏压电极62和体壳2的体侧电极73之间的相对布置中, 布置偏压电极62和体侧电极73而无需考虑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即使 在鼓盒22的中继电极35布置成接触偏压电极62和体侧电极73的情况下,也 能够借助于中继电极35实现从体侧电极73到偏压电极62的馈电。
因此,能够避免关于布置在显影盒23内的偏压电极62的布局而对显影盒23的限制。此外,还可以避免关于布置在体壳2内的体侧电极73的布局而对 体壳2的限制。结果,能够避免关于图像形成设备的部件的布局而对整个图像 形成设备的限制。
另外,由于偏压电极62能够自由地布置,在处理盒21中,偏压i1l极62 和输入齿轮69可布置成当其在宽度方向上投影时彼此重叠。
因此,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鼓盒22很好地平衡定位显影盒23。
在处理盒中,偏压电极62通过接触中继电极35而被向左压,g卩,压向输 入齿轮69。据此,即使输入齿轮69接收来自显影联结器68的驱动力,也能够 通过由中继电极35施加到偏压电极62的压力相对于鼓盒22稳定地定位显影 盒23。此外,可稳定地从中继电极35向偏压电极62馈电。而且,输入齿轮 69能够更安全地接收来自显影联结器68的驱动力。
在处理盒21中,输入齿轮69被显影联结器68压向偏压电极62的第一压 力Fl小于偏压电极62通过与中继电极35抵接而压向输入齿轮69的第二压力 F2。因而,能够抑制通过由输入齿轮69所接收的驱动力引起的显影盒23的移 动。
因此,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鼓盒22更稳定地定位显影盒23。另外, 有可能稳定地从中继电极35向偏压电极62馈电。而且,输入齿轮69能够更 安全地接收来自显影联结器68的驱动力。
在当偏压电极62和输入齿轮69在宽度方向上投影时偏压电极62和输入 齿轮69彼此重叠的投影面内,将隔壁58沿宽度方向设置在显影盒23的外壳 51内。因此,能够保证投影面内在宽度方向上的刚性。
因此,能够确保在宽度方向上将通过中继电极35施加于偏压电极62上的 压力传递到输入齿轮69上。
因此,能够相对于鼓盒22更加稳定地定位显影盒23。另外,能以更稳定 的方式从中继电极35向偏压电极62馈电。而且,输入齿轮69能够以更有保 证的方式接收来自显影联结器68的驱动力。
此外,由于将显影盒23内部分割成显影剂容纳腔56和显影腔57的隔壁 58兼作在投影面内保证沿宽度方向的刚性的加固构件,能够实现部件数目的减 少和显影盒23结构的简单化。
由于显影辊6的突出部分59的长度做成比偏压电极35的突出部分65长,当显影盒23安装到显影盒容纳部26时,通过用环17包裹显影辊6的突出部 分59,能够更安全地将显影盒23引导到显影盒容纳部26中。
另外,由于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的长度做成比供应辊13的突出部 分60的长度更长,当显影盒23已经安装到显影盒容纳部26时,能够以有保 证的方式使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接触中继电极35的内部电极36。
偏压电极62由片簧材料制成。据此,通过使偏压电极62的突出部分65 与中继电极35的内部电极36弹性接触,能够通过由突出部分65与内部电极 36的弹性接触而产牛反作用力以有保证的方式向左按压偏压电极62。
另外,在中继电极35由片簧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当显影盒23安装到显影 盒容纳部26或从显影盒容纳部26拆除时,由于偏压电极62由片簧材料制成, 当显影盒23被如此安装或拆除时,显影盒23较少可能变得堵塞在中继电极35 上。
另外,在图像形成设备l中,可以减少与布置在体壳2内的体侧电极73 的布局有关的对体壳2的限制。因此,能够减小对图像形成设备的部件的布局 的限制。
另外,能够更稳定地相对于鼓盒22定位显影盒23,此外,可更稳定地从 中继电极35向偏压电极62馈电。而且,输入齿轮69能够以更有保证的方式 接收来自显影联结器68的驱动力。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图像形成。
II.示范实施例的变化例
在上述示范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作为图像形成设备实例的、包括四个感 光鼓的直接串联型彩色打印机,本发明的构思可替换地用于包括中间转印串联 型彩色打印机、单色打印机等的任何电子照相印刷机。
另外,在上述示范实施例中,LED5用于曝光感光鼓3,还可以用激光扫描 器来曝光感光鼓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处理盒中,驱动力接收部被驱动力输出部压 向偏压电极的第一压力小于偏压电极被中继电极压向驱动力接收部的第二压 力。
艮P,由于驱动力接收部被驱动力输出部压向偏压电极的第一压力小于偏压 电极通过与中继电极相抵接而压向驱动力接收部的第二压力,能够抑制否则将 由驱动力接收部接收的驱动力所产生的显影盒的移动。
17据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相对于感光盒定位显影盒。另外,有可能稳定地 从中继电极向偏压电极馈电。此外,驱动力接收部能够更加确保接收来自驱动 力输出部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处理盒中,显影盒包括支持偏压电极的框架, 框架包括平行于显影剂载体的轴线延伸的加固构件,当从显影盒侧面看时,加 固构件、偏压电极和驱动力接收部彼此重叠。
艮P,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加固构件设置在框架上位于偏压电极和驱动.力接收 部在第一方向上投影时彼此重叠的投影面内。据此,能够保证偏压电极和驱动 力接收部在第一方向上投影时彼此重叠的投影面内的第一方向上的刚性。因 而,由中继电极施加到偏压电极的压力被更有保证地沿第一方向传递到驱动力 接收部。另外,能够以更稳定的方式从中继电极向偏压电极馈电。而且,驱动 力接收部能够以更有保证的方式接收来自驱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框架的内部被加固构件分割成容纳显影剂的显 影剂容纳腔和显影腔。
据此,由于加固构件兼作隔壁,能够实现部件数目的减少和处理盒以及显 影盒结构的简单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处理盒中,偏压电极的一部分在显影剂载体 一侧突出框架,显影盒进一步地包括供给显影剂到显影剂容纳腔的供应构件, 供应构件的端部在显影剂载体的一侧突出框架外,显影剂载体的端部在显影剂 载体的一侧突出框架外,显影剂载体的突出框架外的长度比突出框架外的偏压 电极的长度更长,偏压电极突出框架外的长度比供应构件突出框架外的端部的 长度更长。
据此,由于显影剂载体突出框架外的部分的长度比偏压电极突出框架外的 部分的长度更长,当显影盒安装到感光盒时,显影盒能够以更有保证的方式通 过显影剂载体的突出部分引导到感光盒上。
另外,由于偏压电极突出框架外的部分的长度比供应构件突出框架外的部 分的长度更长,当显影盒已经安装到感光盒时,偏压电极能够以有保证的方式 接触中继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处理盒中,偏压电极包括片簧材料。 即偏压电极由片簧材料制成。因此,通过使偏压电极与中继电极弹性接触,
18能够利用由偏压电极与中继电极的弹性接触所产生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以更有 保证的方式使偏压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压向驱动力接收部。
另外,由于中继电极由片簧制成,当显影盒安装到中继电极或从中继电极 拆除时,显影盒更少会变成堵截在中继电极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显影盒中,框架的内部被加固构件分割成容 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腔和容纳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腔。
艮P,偏压电极由片簧材料制成。据此,通过使偏压电极与中继电极弹性接 触,利用由偏压电极与中继电极的弹性接触所产生的压力的反作用力,能够更 安全地使偏压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压向驱动力接收部。
由于已经结合本发明的某些示范实施例显示和说明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理解,能够在其中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变化而不会脱离由后面 所附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供图像形成设备使用的处理盒,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驱动力输出部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显影剂载体;偏压电极,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一侧,并在平行于所述显影剂载体的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偏压施加于该偏压电极上;和驱动力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另一侧,与所述偏压电极对准,使得从所述显影盒的侧面看时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与所述偏压电极重叠;和感光盒,所述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感光盒,所述感光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内,所述感光盒包括感光构件;和中继电极,定位成在所述显影盒安装于所述感光盒内时接触所述偏压电极,在所述感光盒安装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内时接触所述馈电部,其中,所述显影盒接收来自所述驱动力输出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显影剂载体,和其中,所述偏压电极通过与所述中继电极接触而被压向所述驱动力接收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极将偏压传输到 所述显影剂载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被所述驱 动力输出部压向所述偏压电极的第一压力小于所述偏压电极被所述中继电极 压向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第二压力。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包括支持所述偏 压电极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平行于所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延伸的加固构件,使 得当从显影盒侧面看时,所述加固构件、所述偏压电极和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彼 此重叠。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内部被所述加固 构件分割成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腔和显影腔。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压电极的一部分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一侧突出于所述框架之外, 所述显影盒进一步地包括供给显影剂到所述显影剂容纳腔的供应构件, 所述供应构件的一个端部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一侧突出到所述框架之外,所述显影剂载体的一个端部在所述显影剂载体的一侧突出到所述框架之外,所述显影剂载体突出到所述框架之外的端部长度比偏压电极突出到所 述框架之外的长度更长,并且所述偏压电极突出到所述框架之外的端部长度比所述供应构件突出到 所述框架之外的端部长度更长。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极包括片簧材料。
8. —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主体; 驱动力输出部;馈电部;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
9. 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影剂载体;框架,用于容纳所述显影剂载体,并且包括加固构件; 偏压电极,在所述显影盒的一侧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并在平行于所述显 影剂载体的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该电极用于向所述显影剂载体施加偏压;和 驱动力接收部,在所述显影盒的另一侧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用于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所述显影剂载体,其中,使所述偏压电极、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和所述加固构件对准以便从所 述显影盒的侧面看时彼此重叠。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内部被所述加 固构件分割成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腔和容纳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腔。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电极包括片簧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显影盒和感光盒,供包括驱动力输出部和馈电部的图像形成设备使用。显影盒包括显影剂载体、设置在其一侧的偏压电极和设置于其另一侧的驱动力接收部,驱动力接收部与偏压电极对齐,从而在侧面看时驱动力接收部与偏压电极重叠。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感光盒包括感光构件和中继电极,当显影盒安装在感光盒中时,中继电极接触偏压电极,当感光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时,中继电极接触馈电部。通过与中继电极接触,偏压电极被压向驱动力接收部。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1470398SQ20081019077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佐藤史和, 神村直哉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