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23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讯设备的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光缆分纤箱中
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信息社会,人们对声音、图象和 数据等信息的交流量有着很大的需求,以前的通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而光纤 通讯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光缆直径小、重量轻、原材料来 源丰富等优点正成为新的传输媒介,其在通讯、交通、工业、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和计算机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正在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可见光缆及光纤的普及应用正给 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革,在实际的应用中,尾纤作为必不可少的光纤传输中比 不可少的一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述的尾纤通常为一端有连接头,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纤机将 光纤和光纤或光纤和尾纤连接,把光缆中的裸纤和光纤尾纤熔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所 述尾纤常出现在光缆分纤箱内,所述光缆分纤箱是一种小型的光缆分纤设备,用于光纤接 入网终端,具有光纤的熔接、终端、跳线、配线及分纤功能。可以实现光缆纤芯的灵活调线及 其存储。通常一个光缆分纤箱有许多尾纤的连接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预留的,因而需要 将该些尾纤的连接头固定放置,所以就有了业内通常称之为"停车位"的类似机构。现有技 术中,用于固定尾纤的"停车位"往往存在储纤量少以及放纤和取纤不方便等缺点,使用极 为不便。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应用于光缆分纤箱中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以避免上述之 种种缺失,已经成为相关领域之业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尾纤的定位 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纤和取纤不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应 用于光缆分纤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光缆分纤箱中的分纤板,设 置于所述分纤板的多个储纤模块,所述储纤模块具有卡槽,且所述多个储纤模块呈层叠设 置,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之间具有用于相互铰接的合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中,所述储纤模块相对所述合页的另一侧具 有卡扣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实施固定,所述储纤模块的卡槽的宽度大于尾纤的 直径长度,小于尾纤连接端的宽度,便于所述尾纤从上侧放置于所述卡槽又不能从前后侧 抽取出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储纤模块呈层叠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之间 具有用于相互铰接的合页,如此设计不但可以多层放置尾纤,且不会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在
3取下层尾纤时还需要先将上层取出来才可以,再者,所述储纤模块的卡槽的宽度大于尾纤 的直径长度,小于尾纤连接端的宽度,便于所述尾纤从上侧放置于所述卡槽又不能从前后 侧抽取出来。不但储纤方便,且取纤更为容易,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以解 决现有技术中放纤和取纤不便等问题。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 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
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 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示意图;图2显 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的操作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式中均为简化的 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 杂。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应用于光缆分纤箱1中,其 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光缆分纤箱1中的分纤板ll,设置于所述分纤板 11的多个储纤模块12,所述储纤模块12具有卡槽121,且所述多个储纤模块12呈层叠设 置,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12之间具有用于相互铰接的合页13。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中,所述储纤模块12相对所述合页13的另 一侧具有卡扣件14,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12实施固定,所述储纤模块12的卡槽121 的宽度大于尾纤(未图示)的直径长度,小于尾纤连接端(未图示)的宽度,便于所述尾纤 从上侧放置于所述卡槽121又不能从前后侧抽取出来。 当要将尾纤放置于所述储纤模块12中或者从所述储纤模块12中取出时,如图2 所示,例如需要将尾纤放置于第二层所述储纤模块12中的时候,操作所述卡扣件14,使所 述第一层的储纤模块12与第二层的储纤模块12从一侧打开,将所述尾纤放置于所述储纤 模块12的卡槽121中,再将第一层的储纤模块12与第二层的储纤模块12藉由该卡扣件14 固定,进而达到一次放纤的操作,相应地,取纤的时候亦是如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储纤模块呈层叠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之间 具有用于相互铰接的合页,如此设计不但可以多层放置尾纤,且不会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在 取下层尾纤时还需要先将上层取出来才可以,再者,所述储纤模块的卡槽的宽度大于尾纤 的直径长度,小于尾纤连接端的宽度,便于所述尾纤从上侧放置于所述卡槽又不能从前后 侧抽取出来。不但储纤方便,且取纤更为容易,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以解 决现有技术中放纤和取纤不便等问题。故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 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 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 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后述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应用于光缆分纤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光缆分纤箱中的分纤板,设置于所述分纤板的多个储纤模块,所述储纤模块具有卡槽,且所述多个储纤模块呈层叠设置,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之间具有用于相互铰接的合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纤模块相对所述合 页的另一侧具有卡扣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纤模块的卡槽的宽 度大于尾纤的直径长度,小于尾纤连接端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应用于光缆分纤箱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光缆分纤箱中的分纤板,设置于所述分纤板的多个储纤模块,所述储纤模块具有卡槽,且所述多个储纤模块呈层叠设置,相邻的两个储纤模块之间具有用于相互铰接的合页,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尾纤的定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纤和取纤不便等问题。
文档编号G02B6/44GK201540389SQ20092021167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周正裕, 徐建光, 李刘平, 谢卫, 黄轶 申请人:上海电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