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01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镜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架,特别涉及通过改进其鼻梁而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柔软性,能够 获得舒适的使用感,并且能够进行多样的设计的眼镜架。
背景技术
通常的眼镜架在一对镜片之间具有鼻梁。例如,在正面部具有环状镜框的全框型 或者具有半环状镜框的半框型的眼镜架中,使用用于连接左右镜框的鼻梁。另外,在不具有 镜框的双接点型(two point)眼镜架中,鼻梁直接安装在左右的镜片之间。因为眼镜架的鼻梁是比较小的部件,所以以往很少成为设计的对象,仅使其截面 形状稍微变化。即,现有的鼻梁大多使用近似矩形的截面或者近似椭圆形的截面,偶尔也在 长度方向进行设计使截面变化,但仅限于这些种类。另外,鼻梁很少成为改进的对象,但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半框的眼镜架中的 鼻梁有关的发明。并且,专利文献1解决了如下的问题,即,因为现有的鼻梁通过焊接安装 在镜框上,所以生产效率差,需要操作者的经验和悟性。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眼镜架110是具有上镜框部131和下镜框部132 的半框型眼镜,其中,所述上镜框部131的中央具有鼻梁部141,所述下镜框部132的中央具 有鼻梁部142。并且,两鼻梁部141、142以层叠状态嵌入截面呈“ 二 ”字状的连接构件190 中,由此将上镜框部131和下镜框部132固定为一体。另外,在连接构件190上利用螺钉 191还安装有一对鼻托192。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鼻梁部141、142不用焊接就能够组装在眼镜架110上。因 而,不需要熟练的操作者,就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作为眼镜架110的设计也可以考虑 对连接构件190进行装饰。但是,眼镜架110的连接构件190处的刚性被提高,容易欠缺柔软性,从而难以获 得舒适的使用感。另外,对连接构件190进行装饰也成为现有的一般设计的延伸,不能成为 新颖的设计。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2-1076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眼镜架,在一对镜片之间具有鼻梁,在该鼻梁部 分具有新颖的特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舒适的使用感并且能够进行多样的设计。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眼镜架是在一对镜片之间具有鼻梁的眼镜架,并采用如 下手段,即,所述鼻梁是使两个板状构件重叠而形成的,在一个构件的一边的中央部具有凹 部,在另一个构件的与所述一边相向的边的中央部具有凹部,使所述两凹部啮合相交,并且 使两构件紧贴而形成一体。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眼镜架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记载的眼镜架中采用如 下手段,即,所述板状构件的板面被安装为在使用时成为大致垂直的朝向,从而形成所述鼻梁。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眼镜架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记载的眼镜架中采用如下手 段,即,所述板状构件的板面被安装为在使用时成为大致水平的朝向,从而形成所述鼻梁。 而且,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眼镜架是在第一 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架中 采用如下手段,即,在观察所述鼻梁的所述板面时位于靠近自己这方一侧的构件的一部分 上设置有切缺部,通过该切缺部能够观察到位于后方侧的构件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眼镜架,通过在鼻梁部分采用上述的手段,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具有给 使用者带来舒适的使用感的柔软性,另外,能够进行多样的设计。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眼镜架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将图1中的眼镜架的鼻梁部分放大后的概略俯视图。图3是将图1中的眼镜架的鼻梁部分放大后的概略主视图。图4是在图1的眼镜架中使用的鼻梁的构成构件的组装前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眼镜架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图6是将图5中的眼镜架的鼻梁部分放大后的概略俯视图。图7是将图5中的眼镜架的鼻梁部分放大后的概略主视图。图8是在图5的眼镜架中使用的鼻梁的构成构件的组装前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9A 图9C是例示了在本发明的眼镜架中使用的鼻梁的设计的说明图,图9A、图 9B、图9C表示3个例子。图10是表示现有的眼镜架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以金属制的全框型眼镜架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眼镜 架10。眼镜架10在正面部具有用于保持一对镜片60、60的镜框30、30,利用中央的鼻梁20 将两镜框30、30固定为一体。在两镜框30、30的外侧设置有桩头31、31,在该桩头31、31上经由铰链32、32连接 有眼镜腿50、50,且该眼镜腿50、50能够自由转动。另外,在眼镜腿50、50的端部安装有脚 套51、51。本发明的眼镜架10的特征在于鼻梁20部分,其他部分能够使用现有已知的技 术。图2是将眼镜架10的鼻梁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3是将眼镜架10的鼻梁部分 放大后的主视图。在本发明的眼镜架10中,鼻梁20是使两个板状构件(一个构件21和另 一个构件22)重叠而形成的,通过焊接安装在镜框30上。图4表示形成一体前的状态的一个构件21和另一个构件22。一个构件21具有相 向的两个边81、82,边82的中央部具有凹部23。另一个构件22具有相向的两个边81、82, 边81的中央部具有凹部24。即,两构件21、22分别在中央部具有凹部23、24,两凹部23、24 设置在相互相向的边81、82上。在这里,两凹部23、24的形状形成为矩形。并且,使一个构件21的凹部23与另一个构件22的凹部24啮合相交,并且使一个 构件21与另一个构件22相互紧贴而形成一体,从而,能够形成鼻梁20。在眼镜架10中,两 构件21、22两端部上的总共4个点焊接在镜框30、30上,两构件21、22的板面83被安装为在使用时成为大致垂直的朝向,从而形成鼻梁20。优选预先弯折加工两构件21、22以使它们紧贴形成一体。在这里,所说的“紧贴” 实际上除了包括没有间隙地接触的情况之外,还包括隔着一点间隙而接近的情况。无论哪 种情况都是实用的。接着,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图5中以金属制的半框型眼镜架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例子的眼镜架11。 眼镜架11在正面部具有用于保持一对镜片60、60的镜框30、30,利用中央的鼻梁20将两镜 框30、30固定为一体。在两镜框30、30的外侧设置有桩头31、31,在该桩头31、31上经由铰 链安装有眼镜腿。图6是将眼镜架11的鼻梁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7是将眼镜架11的鼻梁部分 放大后的主视图。在本发明的眼镜架11中,鼻梁20是使两个板状构件(一个构件21和另 一个构件22)重叠而形成的,通过焊接安装在镜框30上。图8表示形成一体前的状态的一个构件21和另一个构件22。一个构件21具有 相向的两个边81、82,边82的中央部具有凹部23。并且,另一个构件22具有相向的两个边 81、82,边81的中央部具有凹部24。S卩,两构件21、22分别在中央部具有凹部23、24,两凹 部23、24设置在相互相向的边81、82上。另外,在这里,两凹部23、24的形状形成为矩形。并且,使一个构件21的凹部23与另一个构件22的凹部24啮合相交,并且使一个 构件21与另一个构件22相互紧贴而形成一体,从而,能够形成鼻梁20。在眼镜架11中,两 构件21、22两端部上的总共4个点焊接在镜框30、30上,两构件21、22的板面83被安装为 在使用时成为大致水平的朝向,从而形成鼻梁20。这样形成的本发明的鼻梁20是使两个板状构件重叠而形成的,能够形成与现有 的鼻梁类似的形态。并且能够与现有的鼻梁同样具有足够的强度。但是,本发明的鼻梁20 的特征为两个板在中央相交,能够更换前后的位置。另外,将两个板状构件21、22的两端部 以4个点焊接在镜框30、30上。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以往没有的柔软性,相对于 扭转等外力也能够对应产生柔软地变形,给使用者带来舒适的使用感。进而,能够多样化地 进行新颖的设计。图9A 图9C概略地示出了鼻梁20的3个设计的例子。在各例子中,左侧示出了 组装前的两构件21、22,右侧示出了组装后的鼻梁20。另外,为了明显地区别示出两构件 21、22,用白色表示一个构件21,用灰色表示另一个构件22。在实际的制作中,优选通过改 变材质,或者进行着色,来形成能够识别两构件21、22的设计。图9A示出了最基本的设计。即,一个构件21的下边的中央部具有朝下的凹部23, 另一个构件22的上边的中央部具有朝上的凹部24。并且,一个构件21与另一个构件22形 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使两凹部23、24啮合相交,并且使两构件21、22紧贴而形成一体,从而形成右侧所 示的鼻梁20。由此,在从前方观察鼻梁20时,可以看到左半部为一个构件21,右半部为另 一个构件22。并且,通过两构件21、22能够形成左右对称且能够简单地被区分的设计。图9B示出了在图9A的基础上稍微变化了的设计。即,在一个构件21上以稍微切 除左侧的上边的方式设置有切缺部91,在另一个构件22上以稍微切除右侧的下边的方式 设置有切缺部92。并且,一个构件21和另一个构件22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也使两凹部23、24啮合相交,并且使两构件21、22紧贴而形成一体,从而形成右侧所示的鼻梁20。因为在两构件21、22上设置有切缺部91、92,所以在从前 方观察鼻梁20时,能够透过切缺部91、92看到位于后方侧的构件的一部分。S卩,在从前方观察鼻梁20时,因为一个构件21的切缺部91位于前方侧,所以透过 切缺部91能够看到位于后方侧的另一个构件22的一部分。另外,因为另一个构件22的切 缺部92也位于前方侧,所以透过切缺部92能够看到位于后方侧的一个构件21的一部分。“切缺部”是指在位于前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上,形成能够看到位于后方的构件的部 位。在上述的眼镜架11中,如图6所示,在左半部,一个构件21位于前方侧,在上部能够稍 微看到另一个构件22。在右半部,另一个构件22位于前方,在上部能够稍微看到一个构件 21。图9C也示出了在图9A的基础上稍微变化了的设计。即,在一个构件21左边的中 央部设置切缺部93,在另一个构件22右边的中央部设置切缺部94。并且,一个构件21与 另一个构件22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也使两凹部23、24啮合相交,并且使两构件21、22紧贴而形成一 体,从而形成右侧所示的鼻梁20。因为在两构件21、22上设置有切缺部93、94,所以在从前 方观察鼻梁20时,能够透过切缺部93、94看到位于后方侧的构件的一部分。S卩,在从前方观察鼻梁20时,因为一个构件21的切缺部93位于前方侧,所以透过 切缺部93能够看到位于后方侧的另一个构件22的一部分。另外,因为另一个构件22的切 缺部94也位于前方侧,所以透过切缺部94能够看到位于后方侧的一个构件21的一部分。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例子示出了金属制的全框型的眼镜架10和半框型的眼镜架 11,但本发明通过稍微的变形也能够适用于双接点型的眼镜架。另外,眼镜架10、11为金属制,但本发明包括鼻梁也能够是树脂制的。并且,关于 在镜框上安装鼻梁的方法,因材质不同而能够使用热熔接或者粘接。另外,在眼镜架10、11上,凹部23、24的形状为矩形,但也能够形成半圆形或者半 椭圆形等形状。关于凹部和切缺部,能够通过选择各种形状而获得多样的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眼镜架,在一对镜片之间具有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是使两个板状构件重叠而形成的,在一个构件的一边的中央部具有凹部,在 另一个构件的与所述一边相向的边的中央部具有凹部,使所述两凹部啮合相交,并且使两构件紧贴而形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的板面被安装为在使用时成为大致垂直的朝向,从而形成所述鼻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的板面被安装为在使用时成为大致水平的朝向,从而形成所述鼻梁。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架,其特征在于,在观察所述鼻梁的所述板面时位于靠近自己这方一侧的构件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切缺 部,透过该切缺部能够观察到位于后方侧的构件的一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鼻梁部分具有新颖的特征的眼镜架,该眼镜架能够获得舒适的使用感并且能够进行多样的设计。该眼镜架在一对镜片(60、60)之间具有鼻梁(20),鼻梁(20)是使两个板状构件(一个构件(21)和另一个构件(22))重叠而形成的。在一个构件(21)的一边的中央部具有凹部,在另一个构件(22)的与所述一边相向的边的中央部具有凹部。使两凹部啮合相交,并且使两构件(21、22)紧贴而形成一体。
文档编号G02C5/02GK102004327SQ20101011884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三瓶哲男 申请人:三瓶哲男, 钟易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