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23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面板。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层设置在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元件基板之间。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导电层与彩色滤光元件基板的导电层之间可通过导电胶电性连接。例如是彩色滤光元件基板的共同电极 (common electrode)与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用以接收共同电压(common voltage)的导电层通过导电胶电性连接,以使二者具有相同的共同电压。一般来说,设置在液晶层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的配向层与设置在液晶层与彩色滤光元件基板之间的配向层延伸超过用以显示画面的主动区(Active area)的长度都是相同一致的,举例来说,都是0. 55mm。在微缩化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种方法中,是缩小主动区每个外侧边的彩色滤光元件基板的边区域的宽度。然而,由于配向层延伸超过主动区的长度是固定的,且预留的切割道的宽度也是固定的,因此配向层会延伸至导电层与导电胶之间,使得导电胶与导电层的接触面积变小。当导电胶中的导电粒子的数量有限时,过小的接触面积将会使得导电胶与导电层之间无法电性导通,而使得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导电层与彩色滤光元件基板的导电层之间无法电性连接。如此,将可能导致彩色滤光元件基板与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同电压无法位于等电位,使得液晶显示器无法正常操作,而显示出错误的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的当彩色滤光元件基板的边区域的宽度缩小时,所产生的导电胶与导电层之间无法电性导通的问题,而使显示装置得以正常操作,以正确地显示影像。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且范围在第一基板的范围之内。第二基板包括中间区域、第一边区域与第二边区域。中间区域具有相对的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中间区域对应至显示面板的用以显示影像的主动区。第一边区域邻接中间区域且位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第一边区域具有相对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第一边区域边缘。第二边区域邻接中间区域且位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第二边区域具有相对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第二边区域边缘。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一边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二边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介电层、第二基板与导电胶。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电层。介电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导电层、中间区域、第一边区域与第二边区域。中间区域具有相对的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中间区域对应至显示面板的用以显示影像的主动区。第一边区域邻接中间区域且位于第一中间区域边边缘的外侧。第二边区域邻接中间区域且位于第二中间区域边边缘的外侧。第一边区域的宽度大于第二边区域的宽度。导电胶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在对应于第一边区域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导电层不与介电层重叠。在对应于第二边区域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导电层与介电层部分重叠。显示面板的基板具有不同宽度的边区域。宽度小的边区域能帮助缩减显示面板的尺寸。在宽度大的边区域中,导电层能与介电层分开,且导电层的轮廓可适当的改变,因此能够补偿宽度小的边区域的电性导通不佳的情况。宽度大的边区域使显示面板未被遮蔽的部分变少,因此能提升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导电层宽度较大的部分设置在走线外侧的空间,因此善用了显示面板的空间,且不会增加所需的基板的面积。本实施例可以解决传统作法中,当基板的边区域的宽度缩小时,所产生的导电胶与导电层之间无法电性导通的问题, 使得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得以正常操作,以正确地显示影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上视图;图2绘示图1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图3绘示图1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剖面图。附图标号30、44 基层31、40、48:导电层32、41 保护层33:像素电极34、38:介电层36:液晶层39 主动区42 彩色滤光元件46遮光元件50:导电胶52 薄膜晶体管54 第一基板56 第二基板61: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2: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3 第一边区域边缘64 第二边区域边缘65:第一介电层边缘67:第二介电层边缘70 驱动芯片71 走线
72:第三中间区域边缘73:第四中间区域边缘81:第一导电层部分82:第二导电层部分83:第三导电层部分84:第四导电层部分85:第五导电层部分100 显示面板101:第一导电层边缘102:第二导电层边缘103:第三导电层边缘104:第四导电层边缘105:第五导电层边缘106:第六导电层边缘107:第七导电层边缘108:第八导电层边缘109:第九导电层边缘110:第十导电层边缘115:第一导电胶边缘122:第二导电胶边缘C:中间区域D1:第一导电层距离D2:第二导电层距离D3:第三导电层距离D4:第四导电层距离D5:第五导电层距离E1, E2, K1, K2 : G1 第一边区域G2 第二边区域J1:导电胶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绘示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上视图。图2绘示图1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 的剖面图。图3绘示图1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剖面图。请参照图2与图3,显示面板10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0可包括液晶层 36,其设置在第一基板M与第二基板56之间。第一基板M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一基板M可包括基层30、导电层31、保护层32、导电层48、薄膜晶体管52与像素电极33。第二基板56可包括彩色滤光元件基板。第二基板56可包括基层44、彩色滤光元件42、遮光元件46 (例如是黑色矩阵)、保护层41与导电层40 (例如是共同电极)。基层30与基层44可例如为玻璃。彩色滤光元件42例如包括红色滤光元件、绿色滤光元件与蓝色滤光元件。 导电层40、导电层31与像素电极33可为透明电极,其材质可例如为铟氧化锡(IndiumTin Oxide, ΙΤ0)。导电层48的材质例如包括金属。介电层34与介电层38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54与第二基板56上。于一实施例中,介电层34与介电层38可包括配向层,例如包括聚酰亚胺(PI)。导电胶50设置在第一基板54与第二基板56之间。举例来说,导电胶50可为混合有导电球(例如为金球)的胶体。举例来说,导电层40用以接收一共同电压,导电层31通过导电胶50接收来自导电层40 (共同电极)的共同电压。请参照图1,第二基板56的范围可在第一基板54的范围内。第二基板56可包括中间区域C与邻接中间区域C的边区域(border region)例如第一边区域G1与第二边区域G2。中间区域C对应至显示面板100的用以显示影像的主动区39。主动区39包含多个像素单元,各自由对应的驱动芯片所驱动。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各个像素单元电性连接至与源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的源极线(source line)以及与栅极驱动芯片电性连接的栅极线 (gate line),以接受栅极驱动芯片提供的驱动信号,和源极驱动芯片所提供的像素资料, 以显示对应的影像。中间区域C可包括实质上往X方向延伸的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及实质上往Y方向延伸的第三中间区域边缘72与第四中间区域边缘73。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为相对。第三中间区域边缘72与第四中间区域边缘73为相对,且邻接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第一边区域G1与第二边区域G2分别位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的外侧。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可分别为中间区域C的下边缘与上边缘。第一边区域G1与第二边区域G2可分别为位于中间区域C下方与上方的下边区域与上边区域。第一边区域G1更具有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相对的第一边区域边缘63。第二边区域G2更具有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相对的第二边区域边缘64。于实施例中,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与第一边区域边缘63之间沿着Y方向的距离K1大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与第二边区域边缘64之间沿着Y方向的距离K2,其中X方向与Y方向互相垂直。换句话说, 第一边区域G1的Y方向的宽度可大于第二边区域G2的Y方向的宽度。此外,第一基板54具有多条走线71,其与驱动芯片70电性连接。请参照图1,于实施例中,导电层31可包括第一导电层部分81、第二导电层部分 82、第三导电层部分83、第四导电层部分84与第五导电层部分85。第一导电层部分81与第二导电层部分82位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的外侧。第一导电层部分81具有沿着长边方向的相对的第一导电层边缘101与第二导电层边缘102。第一导电层边缘101与第二导电层边缘102之间沿着Y方向的距离为第一导电层距离Dp第二导电层部分82具有沿着长边方向的相对的第三导电层边缘103与第四导电层边缘104。第三导电层边缘103与第四导电层边缘104之间沿着Y方向的距离为第二导电层距离D2。第三导电层部分83位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的外侧。第三导电层部分83具有沿着长边方向的相对的第五导电层边缘105与第六导电层边缘106。第五导电层边缘105与第六导电层边缘106之间沿着Y方向的距离为第三导电层距离D3。第四导电层部分84位于第三中间区域边缘72的外侧,且连接第一导电层部分81与第三导电层部分83。第四导电层部分84具有沿着长边方向的相对的第七导电层边缘107与第八导电层边缘108。第七导电层边缘107与第八导电层边缘108之间沿着X方向的距离为第四导电层距离D4。第五导电层部分85位于第四中间区域边缘73的外侧,且连接第二导电层部分82与第三导电层部分83。第五导电层部分85具有沿着长边方向的相对的第九导电层边缘109与第十导电层边缘110。第九导电层边缘109与第十导电层边缘110之间沿着X方向的距离为第五导电层距离D5。请参照图1,介电层34 具有相对的第一介电层边缘65与第二介电层边缘67。举例来说,在对应于第一边区域G1的显示面板100(图2、中,介电层34的第一介电层边缘65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之间沿着 Y方向的距离E1实质上等于在对应于第二边区域( 的显示面板100中(图3),介电层34 的第二介电层边缘67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之间Y方向的距离E2,例如皆为0. 55mm。于本实施例中,介电层34与介电层38延伸超过主动区(亦即中间区域C)每个边缘(例如第一中间区域边缘61、第二中间区域边缘62、第三中间区域边缘72与第四中间区域边缘73) 的长度例如实质上相同的。请参照图1与图3,使用沿着Y方向宽度较小的第二边区域(;2能帮助缩减显示面板100的尺寸。在第二边区域( 中,受到面积的限制,介电层34与导电层31部分重叠,使得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的接触面积变小。而这容易造成电性导通效果不佳的问题。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在中间区域C的第三中间区域边缘72与第四中间区域边缘73外侧的边区域中的结构与第二边区域&中的结构相似,故在此不赘述。请参照图1与图2,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边区域G1其沿着Y方向的宽度(亦即距离K1)比第二边区域( 的沿着Y方向的宽度(亦即距离K2)大。因此,在对应于第一边区域G1的显示面板100中,介电层34不与导电层31的第一导电层部分81重叠(如图 2所示),因此第一导电层部分81大致上与导电胶50重叠,且整个第一导电层部分81会与导电胶50接触,因此不会影响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之间的导电效果。于本实施例中,介电层34也不与导电层31的第二导电层部分82(如图1所示)重叠,因此第二导电层部分 82亦大致上与导电胶50重叠,且整个第二导电层部分82会与导电胶50接触。此外,沿着 Y方向宽度较大的第一边区域G1也有额外的空间可以调变导电层31的沿着Y方向的宽度, 以控制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之间的导电效果。举例来说,可通过调整导电层31在对应于第一边区域G1中第一导电层部分81的第一导电层距离D1与第二导电层部分82的第二导电层距离A大于对应第二边区域&第三导电层部分83的第三导电层距离D3,并于第一边区域G1中让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有大面积的接触,以此方法来补偿第一边区域G1以外的边区域中,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之间电性导通效果不佳的情形。类似地,沿着Y方向的第一导电层距离D1与第二导电层距离D2也可大于沿着X方向的第四导电层距离D4与第五导电层距离D5。此外,第二基板56的第一边区域G1的沿着Y方向的宽度较大表示第一基板M未被第二基板56遮蔽而裸露的区域变小。因此,外引脚接合(Outer Lead Bonding, 0LB)区, 亦即第一基板M未被第二基板56遮蔽的区域,能承受的应力提升,使于积体电路与软性电路板接合过程中的面板损坏率降低。请参照图2,举例来说,在对应于第一边区域G1的显示面板100中,导电胶50可具有相对的第一导电胶边缘115与第二导电胶边缘122。第一导电胶边缘115与第二导电胶边缘122之间可具有沿着Y方向的导电胶距离J1。较佳地,Y方向的第一导电层距离D1可小于或等于Y方向的导电胶距离Λ。如此,能够让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的导电效果为最佳。此外,第一导电层边缘101可实质上对准于第一导电胶边缘115或介于第一导电胶边缘115与第二导电胶边缘116之间。如此,导电层31能受到导电胶50的保护而不被氧化或毁坏。请参照图1,第一导电层部分81与第二导电层部分82设置在走线71外侧的空间。 通过善用多个走线71的两侧空出来的区域,来加大第一导电层部分81 (或第二导电层部分 82)的沿着Y方向的宽度。如此,可以在不增加第一基板54的面积的前提之下,增加导电层 31与导电胶50的接触面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增加导电层31与导电胶50的导电效果。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基板具有不同宽度的边区域。宽度小的边区域能帮助缩减显示面板的尺寸。在宽度大的边区域中,导电层能与介电层分开,且导电层的轮廓可适当的改变,因此能够补偿宽度小的边区域的电性导通不佳的情况。宽度大的边区域使显示面板未被遮蔽的部分变少,因此能提升显示面板的结构强度。导电层宽度较大的部分设置在走线外侧的空间,因此善用了显示面板的空间,且不会增加所需的基板的面积。本实施例可以解决传统作法中,当基板的边区域的宽度缩小时,所产生的导电胶与导电层之间无法电性导通的问题,使得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得以正常操作,以正确地显示影像。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一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且范围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范围之内,所述的第二基板包括一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一第二中间区域边缘, 所述中间区域对应至所述显示面板的用以显示影像的一主动区;一第一边区域,邻接所述中间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所述第一边区域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一第一边区域边缘;以及一第二边区域,邻接所述中间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所述第二边区域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一第二边区域边缘;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所述第一边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与所述第二边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导电层,所述显示面板更包括一介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一导电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其中,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不与所述介电层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用以接收一共同电压, 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导电胶接收所述共同电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介电层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介电层边缘与一第二介电层边缘,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介电层边缘与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介电层边缘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导电层边缘与一第二导电层边缘,所述第一导电层边缘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边缘之间具有一第一导电层距离,所述导电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导电胶边缘与一第二导电胶边缘,所述第一导电胶边缘与所述第二导电胶边缘之间具有一导电胶距离,所述第一导电层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胶距离,且所述第一导电层边缘对准于所述第一导电胶边缘或介于所述第一导电胶边缘与所述第二导电胶边缘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液晶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元件基板,所述介电层包括配向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更包括一第三中间区域边缘与一第四中间区域边缘,所述第三中间区域边缘与所述第四中间区域边缘相对且邻接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缘,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一第一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电层部分的沿着长边的方向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导电层边缘与一第二导电层边缘,所述第一导电层边缘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边缘之间具有一第一导电层距离;一第二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层部分的沿着长边的方向具有相对的一第三导电层边缘与一第四导电层边缘,所述第三导电层边缘与所述第四导电层边缘之间具有一第二导电层距离;一第三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所述第三导电层部分的沿着长边的方向具有相对的一第五导电层边缘与一第六导电层边缘,所述第五导电层边缘与所述第六导电层边缘之间具有一第三导电层距离;一第四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三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且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部分与所述第三导电层部分,所述第四导电层部分的沿着长边的方向具有相对的一第七导电层边缘与一第八导电层边缘,所述第七导电层边缘与所述第八导电层边缘之间具有一第四导电层距离;以及一第五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第四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且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部分与所述第三导电层部分,所述第五导电层部分的沿着长边的方向具有相对的一第九导电层边缘与一第十导电层边缘,所述第九导电层边缘与所述第十导电层边缘之间具有一第五导电层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距离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导电层距离、所述第四导电层距离与所述第五导电层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多条走线,与一驱动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走线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部分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层部分至所述第五导电层部分与所述介电层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导电层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部分不与所述介电层重叠。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部分与所述导电胶重叠。
12.—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一介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一第二基板,包括 一第二导电层;一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一第二中间区域边缘, 所述中间区域对应至所述显示面板的用以显示影像的一主动区;一第一边区域,邻接所述中间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区域边边缘的外侧;以及一第二边区域,邻接所述中间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边边缘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边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边区域的宽度;以及一导电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其中,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不与所述介电层重叠,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边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的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的介电层部分重叠。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且范围在第一基板的范围之内。第二基板包括中间区域、第一边区域与第二边区域。中间区域具有相对的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中间区域对应至显示面板的用以显示影像的主动区。第一边区域邻接中间区域且位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第一边区域具有相对于第一中间区域边缘的第一边区域边缘。第二边区域邻接中间区域且位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外侧。第二边区域具有相对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的第二边区域边缘。第一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一边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中间区域边缘与第二边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466910SQ2010105393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薛富元, 郑子俞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