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69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数码相机的焦面快门(focal plane shutter)。
背景技术
作为数码相机用的焦面快门,具有包括前叶片和后叶片这两个快门叶片的类型的 焦面快门,以及包括一个快门叶片的类型的焦面快门。并且,关于前一个类型的焦面快门, 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覆盖曝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使前叶片和后叶片依次向相同方向移 动,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对CCD等摄像元件进行用于摄影的曝光(以下称 为摄影曝光),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然后,当摄像信息从摄像元 件经由信息处理电路被存储到存储装置时,释放快门之后的作为相机的一连串摄影动作结 束ο另外,后一个类型的焦面快门已知有两种摄影方式,两种摄影方式在设置状态下 都使曝光开口全开,但是,一种摄影方式是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来开始进行摄 影曝光,通过快门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另一种摄影方式是摄影曝光的开 始和结束都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来进行,之后,快门叶片关闭曝光开口。并且, 无论哪种情况,在快门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后,摄像信息从摄像元件经由信息处理电路传 递给存储装置时,作为相机的一连串摄影动作结束。本发明属于前一个类型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关于此类型的焦面快门,前叶片 和后叶片与前叶片用驱动部件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相连结,在进行摄影时,通过前叶片用 驱动弹簧和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驱动部件旋转而使前叶片和后叶片移动,在 进行设置时,所述驱动部件借助从初始位置旋转的设置部件克服各自驱动弹簧的作用力, 逆转至设置位置。并且,作为将所述驱动部件保持在设置位置直到进行下一次摄影为止的 结构,一直以来公知有被称作卡止式的结构和被称作直接式(direct type)的结构。即,卡止式是指,各驱动部件在设置位置被各自的卡止部件卡止。因此,设置部件 可在通过设置动作使各驱动部件与各自的卡止部件卡止时,立即返回初始位置,设置部件 也可在相机的释放快门之后且前叶片用驱动部件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开始旋 转开始之前返回初始位置,在进行摄影时,若各卡止部件被各电磁铁操作而解除对各驱动 部件的卡止,则前叶片和后叶片进行移动。另一方面,直接式是指,各驱动部件具有铁片部件,设置部件在通过设置动作使所 述铁片部件与各自的电磁铁接触的状态下停止,保持该状态直到下一次摄影为止。因此,在 进行下一次摄影时,当所述铁片部件被吸附在各自的电磁铁上时,设置部件返回初始位置, 然后,当各电磁铁消磁而释放各自的铁片部件时,各驱动部件进行旋转而使前叶片和后叶 片移动。并且,数码相机中,作为在摄影前观察被拍摄体像观察的机构,包括具有光学取景 器的机构、具有使用了液晶面板等显示装置的电子取景器的机构以及同时具有这两个的机 构,而近来,至少必须具有电子取景器。并且,在要想利用电子取景器来观察摄影前的被拍摄体像的情况下,优选将用于摄影的摄像元件兼用作观察摄影前的被拍摄体像时的摄像元 件,而关于这一点,在仅具有一个快门叶片的类型的焦面快门的情况下,由于在设置状态下 必须要使曝光开口全开,所以即便使摄像元件兼用,在快门的结构上也不会特别成为问题。但是,在具有两个快门叶片的类型的焦面快门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需要使曝 光开口全开,在进行摄影时,若按下释放快门按钮,则在其初始阶段,首先使前叶片向覆盖 曝光开口的状态进行动作,然后,使前叶片和后叶片依次向相同方向移动,因而快门的结构 变得复杂。在日本国特开2001-222059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具有直接式结构的焦面快 门当被采用在具有光学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的相机时,摄影人员可在摄影前选择利用光 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和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是通过前 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 光。如上所述,在日本国特开2001-222059号公报中记载的焦面快门是具有两个快门 叶片的快门,其不仅能利用光学取景器来进行摄影,也可以利用摄影用的摄像元件,一边通 过电子取景器观察要摄影的被拍摄体像一边进行摄影。即,日本国特开2001-222059号公 报记载的相机,在摄影人员已选择利用电子取景器的摄影的情况下,可动反射镜(快速复 原反射镜(quick returnmirror))维持在上升状态,并且曝光开口处于全开状态,在摄影时 按下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时,首先,前叶片关闭曝光开口,然后,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 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在规定时间后,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但是,最近的高级相机逐渐实现多功能化,即便是使两个快门叶片动作而进行摄 影的焦面快门也要求能够进行如下两种摄影其一,通过在摄影前由摄影人员进行选择,如 上述的具有一个快门叶片的焦面快门那样,在设置状态下,曝光开口全开,在进行摄影时, 若按下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则在曝光开口全开的状态下,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 件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通过快门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其二,摄影曝光的 开始和结束都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来进行,然后,通过后叶片来关闭曝光开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紧凑结构的直接式的数 码相机用焦面快门,既能进行如下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 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关闭曝光开口并且后叶片从曝光开口退出,在进行摄影时,通过前叶片 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 并且,又能进行如下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 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在释放快门后的初始阶段使前叶片暂时 关闭曝光开口后,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通过后叶片关闭 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并且,还能进行如下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 摄影的情况下,在进行摄影时,不使前叶片动作,而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仅进 行摄影曝光的开始,或进行摄影曝光的开始和结束来仅使后叶片动作以关闭曝光开口。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具有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 件,其连结着前叶片,并具有被按动部和被制止部,并且,上述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安装 在快门底板的第一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其具有按动部,并且安装在上述第一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在进行摄影时,上述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借助前叶片用驱 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在其旋转时,在该按动部按压上述被按动部而使前叶片用第一 驱动部件一起旋转的情况下,使前叶片打开曝光开口 ;设置弹簧,其在设置状态下,直接或 间接地对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进行施力,以使前叶片能旋转至覆盖曝光开口的位置;后 叶片用驱动部件,其连结着后叶片,并且安装在上述快门底板的第二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在 进行摄影时,上述后叶片用驱动部件借助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而使后叶 片关闭曝光开口 ;设置部件,其安装在上述快门底板的第三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在进行设置 动作时,上述设置部件从初始位置进行旋转而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和后叶片用驱动部 件克服各上述驱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上述设置部件在设置位置将上述驱动部件维持 在设置状态,并在相机的释放快门后且开始摄影曝光之前返回初始位置;制止机构,其具有 能在上述被止动部的动作轨迹内进出的制止部件,并安装在上述快门底板上,在该制止部 件位于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外的情况下,在摄影刚结束后且开始进行上述设置部件的 设置动作之前,上述制止机构能使该制止部件向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内进行动作,在 该制止部件位于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内的情况下,在上述被制止部被制止的状态下, 上述制止机构能使该制止部件向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外进行动作。本发明的这种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上述制止机构中,上述制止机构可以是电磁装 置,上述制止部件是该电磁装置的能进行往复动作的可动件。并且,也可以是上述制止机构 包括电磁促动器和通过该电磁促动器进行往复动作的部件,该部件是上述制止部件。但是,最实用的情况为上述制止机构是电磁装置,上述制止部件是与上述可动件 成为一体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可动件优选为转子,特别优选的是,上述转子是在规 定的角度范围内朝向与对上述电磁装置的固定部件线圈的通电方向对应的方向进行往复 旋转的永磁铁转子,上述制止部件在该永磁铁转子的径向上延伸而形成,将其前端部作为 对上述被制止部进行制止的制止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电磁装置的固定部件上安 装有磁性体部件,当断开对上述固定部件线圈的通电时,上述永磁铁转子在上述旋转角度 范围的两端的任意位置,借助在上述永磁铁转子与该磁性体部件之间发挥作用的磁力而维 持停止状态,这样从耗电方面考虑有利。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尽管形成具有前叶片和后叶片的紧凑结构,也既 能进行如下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关 闭曝光开口并且后使叶片从曝光开口退出,在进行摄影时,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 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并且,又能进行如下 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 开曝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在释放快门后的初始阶段,前叶片暂时打开曝光开口后,通过 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 曝光,并且,还能进行如下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进行摄 影时,不使前叶片进行动作,而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仅进行摄影曝光的开始, 或进行摄影曝光的开始和结束,为了关闭曝光开口而仅使后叶片进行动作,从而将本发明 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用在至少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摄影模式进行摄影的相机时,会非常有 效。结合附图考虑以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焦面快门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的俯视图。图2是放大图1的左侧大约一半来表示的俯视图。图3是从图2右侧观察并以剖面表示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选择第一摄影模式时的快门的设置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在图4的状态下按压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后而实际上开始摄影曝光之 前的快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前叶片从图5的状态起开始移动并使曝光开口全开的快门的状态的俯 视图。图7是表示后叶片从图6的状态起开始移动并关闭曝光开口的快门的状态的俯视 图。图8是表示在第一摄影模式下进行摄影时的快门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 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在第一摄影模式的选择状态下选择了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 情况下的切换时的快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选择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时的快门的设置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通过第一切换方式从第一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 模式时的快门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图12是表示通过第二切换方式从第一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 模式时的快门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图13是表示通过第三切换方式从第一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 模式时的快门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图14是表示在第二摄影模式下进行摄影时的快门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 的时序图。图15是表示选择第三摄影模式时刚按下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之后的快门的状态 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选择第三摄影模式时后叶片从图15的状态起开始移动并关闭曝光开 口的快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在第三摄影模式下进行摄影时的快门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 的时序图。图18是表示从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一摄影模式时的快门的各 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既能进行如下模式(下面称为第一摄 影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关闭曝光开口且后叶片从曝光开口退出,在进行摄影时,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 行摄影曝光,并且,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并且,又能进行如下模式 (下面称为第二摄影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 下,能进行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在释放快门后的初始阶段使前 叶片暂时关闭曝光开口后,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且通过 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此外,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能进行如下模式(下面称为第三摄影模式) 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 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不使前叶片动作,而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来开始进行摄 影曝光,通过后叶片关闭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并且,还能进行如下模式(下面称为第 四摄影模式)下的摄影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 像元件来进行摄影曝光的开始和结束,在摄影曝光结束后使后叶片动作而关闭曝光开口。因此,将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设在相机上时,该相机成为能进行上述四 个摄影模式中的任意两个以上摄影模式下的摄影的相机,摄影人员可从中选择所希望的摄 影模式来进行摄影。但是,若对这些全部情况进行说明,则重复说明变多而导致说明冗长, 并且,由于不全部说明也能够理解,因而实施例针对从第一至第三摄影模式中选择所希望 的一个模式进行摄影的相机进行说明,针对第四摄影模式则进行补充说明。此外,在利用 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也不仅能以上述第一摄影模式的顺序进行动作,而且能以 上述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的顺序进行动作,在实施例的动作说明中会对此进行说 明。(实施例)首先,主要利用图1至图4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摄影结束后 且设置动作开始之前的状态的整体的俯视图,图2是放大图1的左侧大约一半来表示的俯 视图,图3是从图2右侧观察以剖面表示或剖切表示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并且,图4是表 示选择第一摄影模式时的构成部件的设置状态的俯视图。此外,在将本实施例的焦面快门 组装到相机上时,图1的纸面外侧成为被拍摄体一侧即摄影镜头一侧,图1的背面侧成为摄 影装置一侧,在下面以此为前提进行说明,但如众所周知那样,在使用数码相机的情况下, 往往是图1的纸面外侧成为摄影装置一侧,图1的背面侧成为被拍摄体一侧。快门底板1由合成树脂制成,在其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曝光的开口部la,该开 口部Ia为横向长的长方形,但是,为了能目视到后述的中间板2和辅助底板3的一部分,在 图1中将该开口部Ia上方的一部分区域切开来表示。并且,快门底板1在图1的左上方、 左下方和右下方形成有三个孔lb、lc、ld,其中,孔lb、Ic是用于通过螺钉来安装到相机主 体上的孔,孔Ic是用于与设在相机本体上的定位销嵌合的孔。并且,如众所周知那样,在快门底板1的摄影装置一侧,隔着规定的间隔依次安装 有中间板2和辅助底板3,在快门底板1和中间板2之间构成后述的后叶片的叶片室,在中 间板2和辅助底板3之间构成后述的前叶片的叶片室。其中,中间板2仅使未图示的多个 孔嵌合到在快门底板1上立起设置的未图示的多个轴上,辅助底板3由合成树脂制成,其利 用未图示的螺钉等的适当构件安装在快门底板1上。此外,中间板2和辅助底板3仅在图 1及图3进行了图示,在其他附图中省略了图示。
如图1所示,中间板2的外形比快门底板1的外形小一圈,而辅助底板3的外形与 快门底板1的外形大致相同。并且,在中间板2和辅助底板3上,在与开口部Ia重叠的部 位也形成有开口部加、3a。此外,在图1中,开口部3a表示成与开口部Ia大致相同的形状, 但实际上开口部3a呈比开口部Ia稍大的长方形。并且,开口部加比开口部Ia大且与开 口部Ia的两个长边对应的边缘形成为山型( 字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快门底 板1上的开口部Ia决定曝光开口的形状即作为快门的画框形状。在快门底板1的被拍摄体一侧的面上,在开口部Ia左侧区域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 置上形成有两个柱le、lf,除此之外,在两个柱le、lf之间的区域上立起设置有三个轴lg、 IhUi0其中,柱le、lf仅在图3进行图示,在其前端面上形成有螺纹孔。并且,可从图3所 示的轴lg、lh得知,轴lg、lh、li在被拍摄体一侧的前端上形成小径部。另外,如图3所示, 轴lg、lh将它们的另一端从快门底板1的摄影装置一侧的面突出,将它们的前端插入形成 于辅助底板3的孔中。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在快门底板1的摄影装置一侧的面上,立 起设置有两个轴lj、lk。如图1、图2、图4所示,在该快门底板1上形成有以上述轴lg、lh作为中心的两个 圆弧状的长孔lm、ln,在它们的下方端部安装有平面形状大致呈C字状的公知的橡胶制成 的缓冲部件4、5。并且,在辅助底板3上,在与所述长孔lm、ln对置的部位也形成有相同形 状的长孔:3b、3c,但所述长孔;3b、3c仅在图3用剖面进行图示。另外,在快门底板11上,也 形成有以上述轴Ii作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但省略该长孔的图示。图3所示的支承板6和印刷配线板7以支承板6处于快门底板1 一侧的方式而重 叠,通过两个螺钉8、9螺合到上述柱le、lf的前端面。并且,上述轴lg、lh、li将形成于其 上的上述小径部的前端插入到形成于支承板6和印刷配线板7上的孔中。此外,为了容易 分辨其他构成部件,在图1及图2中,用点划线表示支承板6的外形形状,用双点划线表示 印刷配线板7的外形形状。并且,在图1至图3以外的附图中省略关于支承板6、印刷配线 板7以及两个螺钉8、9的图示。支承板6通过由金属制成的薄的板材进行制作,其具有向快门底板1 一侧弯曲而 成的多个弯曲部。并且,众所周知,前叶片用电磁铁10和后叶片用电磁铁11安装在其中的 多个弯曲部上,而在图1及图2中,所述两个电磁铁10、11也与支承板6相同地,用点划线 表示出来。并且,前叶片用电磁铁10和后叶片用电磁铁11形成完全相同的结构,包括具 有两个支脚部的U字形的铁芯部件10a、lla、具有中空部并在其外侧卷绕有线圈IObUlb的 绕线筒10c、llc,铁芯部件IOaUla将以前端作为磁极部的两个支脚部垂直地排列安装在 支承板6上,并分别使一个支脚部贯通绕线筒10c、llc的中空部。并且,绕线筒10c、llc分别立起设置有两个用于卷绕线圈IObUlb两端的端子销, 使它们的前端贯通在设在支承板6和印刷配线板7上的未图示的孔中。并且,线圈IObUlb 的各两端在印刷配线板7的被拍摄体一侧,焊接在形成在印刷配线板7上的配线图案上。此 外,线圈10b、lib和绕线筒10c、Ilc仅在图1至图3进行了图示,在其他附图中仅表示出铁 芯部件10a、lla。并且,众所周知,在印刷配线板7上还安装有通过后述的前叶片用第一驱 动部件14而接通、断开的两个接片部件,但省略它们的图示。在快门底板1的被拍摄体一侧的面上,通过螺钉12安装有制止机构13。本实施例 的制止机构13为使在日本国特开2005-17313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的电流控制式促动器的结构变形后的电磁装置。即,日本国特开2005-173132号公报中记载的电磁促动器结 构如下将用于使快门叶片往复旋转的输出销以与永磁铁转子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式与永磁 铁转子形成为一体。相对于此,为了能抑制后述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在图1等中向 逆时针方向旋转,本实施例的制止机构13将由合成树脂制成且前端面呈方形的棒状制止 部件13b以与永磁铁转子13a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式与永磁铁转子13a形成为一体。因此,上述电流控制式促动器由于是通过输出销来驱动快门叶片、光圈叶片等,无 疑是促动器。但是,本实施例的制止机构13虽然是具有类似结构的电磁装置,但由于通过 制止部件1 仅抑制后述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旋转,因而不能称其为是促动器。 因此,虽说制止部件13b以外的结构众所周知,但也利用图2及图3对该制止机构13的结 构和动作进行简单说明。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第一固定部件框13c呈圆筒形的一端封闭的杯状,在与板 状的第二固定部件框13d之间构成永磁铁转子13a的收容室,但所述固定部件框13c、13d 通过如下形成为一体,即,在收容室内轴支承永磁铁转子13a,在形成于收容室外侧的槽中 以包围两个轴承部的方式卷绕线圈13e。并且,之后,在第一固定部件框13c上嵌合安装圆 筒形的轭13f。如图3所示,在该第一固定部件框13c上形成有窗13c-2,上述制止部件1 从该 窗13c-2向外部突出,其通过永磁铁转子13a,仅能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旋转。并 且,如图2所示,4根磁性体棒13g(仅对1根标注附图标记)从被拍摄体一侧插入在第一固 定部件框13c中,并且与永磁铁转子13a的旋转轴平行。进而,在第一固定部件框13c上形 成有伸出部13c-l,通过用上述螺钉12螺合该伸出部13c-l,制止机构13被安装在快门底 板1上。此外,众所周知,磁性体棒13g不限于4根。接着,对本实施例的制止机构13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永磁铁转子13a在 径向上被磁化为2极,对线圈13e向正向通电时,永磁铁转子13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制止 部件1 与止动销Iq抵接而停止。并且,然后,对线圈13e向反向通电时,永磁铁转子13a 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制止部件13b与止动销Ip抵接而停止。并且,当制止部件1 与止动销Ip接触时,即使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借助在永 磁铁转子13a和4根磁性体棒13g之间作用的永磁铁转子13a的磁力,向永磁铁转子13a 赋予有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维持使制止部件1 与止动销Ip接触的停止状态,并且, 当制止部件1 与止动销Iq接触时,即使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因与上述相同的原因,向 永磁铁转子13a赋予有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维持使制止部件1 与止动销Iq接触的停 止状态。此外,在图8的时序图中记载的“制止机构(13)”的“+ON”意味着如上所述产生 用于使永磁铁转子13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控制信号,对线圈1 向正向供给电流的状态, “-ON”意味着产生用于使永磁铁转子13a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控制信号,对线圈13e向反向 供给电流的状态。并且,“OFF”表示不产生任何信号,不向线圈1 通电的状态。这些在其 他时序图中也相同。在快门底板1的被拍摄体一侧,在上述轴Ig上安装有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 和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处于快门底板1 一侧,前叶片用第 一驱动部件14和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各自能够旋转。并且,其具体安装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将其筒部1 直接嵌合在轴Ig上,前叶片用第一驱动 部件14将其孔嵌合在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筒部15a的外侧。首先,对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进行说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包括被 按动部14a、被制止部14b和驱动销14c。其中,被按动部Ha和被制止部14b两者邻接地 形成于在被拍摄体一侧形成得厚的部位上,被按动部Ha处于轴Ig—侧。并且,该被按动 部Ha是通过后述的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按动部15d按压的部位。并且,被制止部 14b是当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上述制止部件1 的前端抵接 而被制止的部位。并且,驱动销Hc立起设置于快门底板1 一侧,其插入快门底板1的长孔Im中,并 将前端部插入形成于辅助底板3上的上述长孔北。另外,该驱动销14c的剖面形状在其底 部和前端部不同,底部呈D形,前端部呈炮弹形。并且,该底部是与上述缓冲部件4抵接的 部位,并且,前端部是与后述的前叶片相连结的部位。另一方面,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除了上述筒部15a以外,还具有被按动部 15b、在被拍摄体一侧形成得厚的安装部15c和按动部15d。并且,如在图1及图2中,将安 装部15c的一部分与快门底板1平行地切开而表示那样,在安装部15c的内部收容有铁片 部件16和压缩弹簧17。并且,铁片部件16在轴部16a —端具有呈圆盘状的头部16b,在轴 部16a的另一端安装有铁片部16c,通过嵌合安装在轴部16a的压缩弹簧17,对铁片部16c 进行施力,以从安装部15c内突出。此外,在图3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省略安装部15c的 图示。如图3所示,在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筒部1 上松弛地嵌合安装前叶片用 驱动弹簧18。并且,快门底板1的轴Ig的小径部上安装有棘轮部件19,该棘轮部件19能 旋转。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支承板6将一个弯曲部作为棘爪6a,使其前端与形成于棘 轮部件19外周部上的棘轮齿啮合,以阻止棘轮部件19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并且,众所周知,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将一端挂在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未 图示的弹簧挂接部上,将另一端挂在棘轮部件19的未图示的弹簧挂接部上,对前叶片用第 二驱动部件15进行施力,以使其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作用力可通过暂时取下棘 爪6a,改变棘轮部件19的旋转位置来进行调整。此外,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仅表示在图3 中,棘轮部件19仅表示在图1至图3中。在快门底板1立起设置的上述轴Ih上,安装有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该后叶片用 驱动部件20能够旋转。该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除了具有筒部20a、安装部20b和驱动销 20c以外,如图3所示,通过压入防拔部件而安装有滚子(roller) 20d,使筒部20a嵌合在轴 Ih上,该滚子20d能够旋转。并且,安装部20b的内部具有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 安装部15c完全相同的结构,收容有铁片部件21和压缩弹簧。此外,由于安装部20b没有 如上述安装部15c那样用剖面来表示,所以虽然在图1及图2中能目视到铁片部件21的头 部21b和铁片部21c,但不能目视到轴部21a。并且,无论后述的哪一种动作状态下,都不能 目视到压缩弹簧。并且,在图3中,省略该安装部20b的图示。并且,驱动销20c与上述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驱动销14d相同,在快门底 板1 一侧立起设置并插入快门底板1的长孔In,并且,将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辅助底板3上 的上述长孔3c。另外,该驱动销20c的剖面形状在其底部和前端部也是不同的,底部呈圆形,前端部呈炮弹形。并且,该底部是与上述缓冲部件5抵接的部位,并且,前端部是与后述 的后叶片相连结的部位。如图3所示,在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筒部20a上松弛地嵌合安装有后叶片用驱 动弹簧22。另外,在快门底板1的轴Ih的小径部上安装有棘轮部件23,该棘轮部件23能 旋转。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支承板6将一个弯曲部作为棘爪6b,使其前端与形成于棘 轮部件23外周部上的棘轮齿啮合,以阻止棘轮部件23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并且,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将一端挂在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未图示的弹簧挂 接部上,将另一端挂在棘轮部件23的未图示的弹簧挂接部上,对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进行 施力,以使其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作用力能够通过暂时取下棘爪6b,改变棘轮部 件23的旋转位置来进行调整。此外,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仅表示在图3中,棘轮部件23 仅表示在图1至图3中。在快门底板1立起设置的上述轴1上安装有设置部件24,该设置部件M能旋转, 被未图示的弹簧施力,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该设置部件M在快门底板1 一侧的面 上立起设置有未图示的卡合销,该卡合销插入到以轴Ii作为中心在快门底板1上形成为圆 弧状的未图示的长孔中。并且,在图1及图2中,设置部件M借助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 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该卡合销与上述未图示的长孔的一端抵接而停止。下面,将设置部件M 的该位置称为初始位置。并且,该设置部件M除了上述未图示的卡合销以外,还具有筒部Ma、两个按动部 24b,24c和被按动部Md,使筒部2 嵌合在轴Ii上并能旋地。并且,按动部24b是按压前 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被按动部15b的部位,按动部2 是按压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 的滚子20d的部位,被按动部24d是被未图示的相机本体一侧的部件按压的部位。接着,主要利用图4对配置于快门底板1背面侧的前叶片和后叶片的结构进行说 明。首先,配置于中间板2和辅助底板3之间的前叶片处在快门底板1的背面侧,具有能旋 转地安装在上述轴Ig上的臂25、能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轴1上的臂沈以及在臂25 J6上朝 向前端部依次被枢轴支承的3张叶片27、观、29,叶片四成为前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并 且,众所周知,上述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驱动销Hc的前端部嵌合在形成于臂25上 的长孔25a(在图3用剖面来表示)中。此外,如图3所示,臂25实际上使通过铆接加工与 臂25形成为一体的部件的孔嵌合在轴Ig上。另外,在快门底板1的轴Ij上嵌合安装有螺旋弹簧即设置弹簧30,将其一端挂在 设置于快门底板1上的未图示的弹簧挂接部上,将另一端挂在臂沈上,对臂沈进行施力, 以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从后述的动作说明中可知,该设置弹簧30 起到经由前叶片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起到 众所周知的前叶片的偏置弹簧的作用。并且,该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小于上述前叶片用驱 动弹簧18的作用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设置弹簧30嵌合安装在轴Ij上,但也可以嵌 合安装在轴Ig上,对臂25进行施力,以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后叶片配置于快门底板1和中间板2之间,处在快门底板1的背面侧, 具有能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轴Ih上的臂31、能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轴Ik上的臂32以及在臂 31、32上朝向前端部依次被枢轴支承的3张叶片33、34、35,叶片35成为后叶片的狭缝形成 叶片。并且,众所周知,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驱动销20c的前端部嵌合在形成于臂31上的长孔31a(在图3用剖面来表示)中。另外,在快门底板1的上述轴Ik上,与上述设置弹簧30相同地,嵌合安装有弹簧 36,将其一端挂在设置于快门底板1的未图示的弹簧挂接部上,将另一端挂在臂32上,对 臂32进行施力,以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该弹簧36经由后叶片对后叶片用驱动部 件20进行施力,以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其作用力小于上述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作用 力。其中,该弹簧36与上述设置弹簧30不同,仅起到公知的偏置弹簧的作用。因此,在该 弹簧36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臂32赋予朝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并且,也可以嵌合安装在 轴lh,使臂31向任意一方旋转。接着,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已经说明那样,本实施例的相机用焦面快门 能够在摄影前,通过对相机所具备的选择机构进行操作,从三个摄影模式中选择所希望的 摄影模式来进行摄影。因此,在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时,依次说明第一摄影模式下的动作、 第二摄影模式下的动作、第三摄影模式下的动作,针对它们的切换动作也适当进行说明。首先,利用表示了各动作阶段的各构成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4至图7的俯视图和 表示了主要的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图8的时序图来对第一摄影模式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其中,如上所述,第一摄影模式是在利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通过前叶片开始打 开曝光开口来开始摄影曝光并通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的模式。图4表示在进行摄影前通过摄影人员对选择机构进行操作来选择第一摄影模式 时的设置状态。此时,在具有可动反射镜的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的情况下,未图示的可动反射 镜处于下降(down)状态,可通过光学取景器来观察被拍摄体像。并且,设置部件M在进行 设置动作时,其被按动部24d被未图示的相机本体侧的部件按压,克服未图示的弹簧的作 用力而从初始位置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到设置位置,在该设置状态下,通过该相机本体侧 的部件来制止向初始位置的恢复。并且,此时,不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和后叶片用电磁铁11通电,在利用设置部件 M来进行设置动作时,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克服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通过 其被按动部1 被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4b按压而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后叶片用 驱动部件20克服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作用力,通过其滚子20d被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 24c按压而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安装在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 上的铁片部件16、21处于使各自的铁片部16c、21c与上述电磁铁10、11的铁芯部件10a、 Ila接触的状态。并且,伴随着设置动作时的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朝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前 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借助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而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维持使其被按 动部1 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按动部15d接触的状态。另外,不对制止机构13 通电,永磁铁转子13a使制止部件1 在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制止部14b的动作 轨迹外与止动销Iq接触,如已经说明,将维持该状态。因此,在该设置状态下,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相连结的前叶片使3个叶片 27 四展开而关闭开口部la,与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相连结的后叶片使3个叶片33至 35重叠而收容在开口部Ia的上方位置,从而被拍摄体光不会照到CXD等的摄像元件。其中,在该图4的设置状态下,铁片部件16、21的轴部16a、21a处于能目视到的状 态,其原因如下众所周知,在进行设置动作时,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通过设置部件M使铁片部件16、21的铁片部16c、21c与铁芯部件10a、Ila接触后, 一边使各驱动弹簧18、22过载(over charge),且使压缩弹簧(17等)压缩,一边进行了旋 转,在此状态下停止。在这种图4的状态下,一边利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像一边按下相机的释放 快门按钮时,首先,上述可动反射镜成为上升状态,并且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线圈IOb和 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线圈lib通电。因此,到此为止仅与各电磁铁10、11的铁芯部件10a、 Ila接触的铁片部件16、21成为被电磁力吸附保持的状态。另一方面,当选择该摄影模式 时,根本不对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通电。因此,制止机构13的制止部件1 维持总是与 止动销Iq接触的状态。当铁片部件16、21如此被两个电磁铁10、11的铁芯部件IOaUla吸附保持时,由 于未图示的相机主体一侧的部件从设置部件M的被按动部24d的动作轨迹退出,因而伴随 着该动作,设置部件M借助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该过程中, 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4b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被按动部1 分离,按动部2 与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滚子20d分离。因此,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借助前叶片用 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和压缩弹簧17的作用力,伴随着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使前叶片 动作的同时开始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借助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 作用力和未图示的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使后叶片动作的同时开始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由于铁片部件16、21已被铁芯部件10a、Ila吸附,因而各驱动部件14、15、20 只是稍微旋转,通过安装部15c、20b与铁片部件16、21的头部16b、21b抵接而被停止。因 此,在该阶段,前叶片不会打开开口部la,后叶片不会进入开口部Ia内。然后,设置部件M 向初始位置返回,未图示的上述卡合部与形成于快门底板1上的未图示的上述长孔的一端 抵接而停止,此状态如图5所示。此外,在图8中,省略这种前叶片和后叶片的稍微动作的 图示。并且,这种情况在其他时序图中也相同。在如此成为图5的状态时,对应于被拍摄体光等的摄影条件,以通过曝光时间控 制电路确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线圈IOb的通电和对后叶片用电 磁铁11的线圈lib的通电。首先,当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线圈IOb的通电时,前 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受到前叶片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而迅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此 时,由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按动部15d按压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按动 部14a,因而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也克服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而迅速向顺时针方向旋 转。因此,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增加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迅速向下方移动, 从上方朝向下方打开开口部la。接着,当断开对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线圈lib的通电时,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受 到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作用力而迅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将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 减小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迅速向下方移动,从上方朝向下方关闭开口部la。在被 拍摄体光比较亮的情况下,在前叶片使开口部Ia全开之前开始使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进 行这种旋转。因此,此时,摄像元件的摄影面通过形成于前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四和后叶 片的狭缝形成叶片35之间的狭缝从上方朝向下方连续地被曝光。相对于此,在被拍摄体光比较暗的情况下,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在前叶片使开口 部Ia全开后,通过后叶片关闭开口部la。因此,众所周知,此时在前叶片的移动结束阶段,通过设在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未图示的按动部使安装在印刷配线板7上的未图示 的两个接片部件接触,在开口部Ia的全开状态下,能使闪光灯发光。图6表示如下的状态在这种被拍摄体光比较暗的情况下,在前叶片使开口部Ia 全开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驱动销Hc与缓冲部件4抵接而使两个驱动部件14、 15的旋转停止,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处于重叠的状态,并收容在开口部Ia的下方位 置。并且,图7表示如下的状态与如上所述的被拍摄体光的亮度如何无关,在前叶片的3 个叶片27 四处于重叠的状态,收容在开口部Ia的下方位置后,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成为展开状态而关闭开口部la,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使驱动销20c与缓冲部件5抵接 而停止。如此成为图7的状态时,所拍摄的摄像信息从摄影装置经由信息处理电路传递, 并存储在存储装置。并且,当摄像信息存储到存储装置时,未图示的可动反射镜动作为下降 状态,并且立即开始进行设置动作。并且,在图7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相机主体一侧的 部件按压设置部件M的被按动部Md,克服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使设置部件M向顺时 针方向旋转而进行设置动作。当设置部件M开始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首先,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4b按压 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被按动部15b,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克服前叶片用驱动 弹簧18的作用力而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通过设置弹 簧30的作用力,使被按动部1 跟随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按动部15d,开始向逆时 针方向旋转,因而,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在减少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向上方 移动。并且,前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四与后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35之间的重叠量达到 规定量时,由于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 开始按压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滚子20d,所以 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也克服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作用力,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 此,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增加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向上方移动。并且,此后, 前叶片和后叶片利用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Mb、Mc的凸轮形状,从图8可知,减少双方的 狭缝形成叶片四、35的重叠量的同时一起向上方移动。这样一来,当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处于展开状态而关闭开口部,后叶片的3 个叶片33 35处于重叠状态而从开口部Ia完全向上方退出,紧接着,安装在前叶片用第 二驱动部件14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上的铁片部件16、21的铁片部16c、21c相继与前叶 片用电磁铁10和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铁芯部件IOaUla抵接。此时,在批量生产上,不可能制作成使铁片部16c、21c与铁芯部件IOaUla完全地 同时抵接。因此,在设计上,设置部件M的旋转在双方的铁片部16c、21c与铁芯部件10a、 Ila抵接的时间点之后,然后设置部件M与各驱动部件14、15、20—起停止。因此,在从该 抵接到停止为止的过程中,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使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过载,并且使 对铁片部件16进行施力的压缩弹簧17压缩,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使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 过载,并且使对铁片部件21进行施力的未图示的压缩弹簧压缩。因此,在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停止状态下,铁片部 件16、21成为如下的状态其铁片部16c、21c被压入安装部15c、20b内,其轴部16a、21a的 一部分从安装部15c、20b内推出,头部16b、21b从安装部15c、20b分离。该状态是图4所示的设置状态,只要选择了第一摄影模式下的摄影,就维持该状态,直到在进行下一次摄影 时,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被按下为止。接着,说明在选择如上所述的第一摄影模式选择的状态下,即在上述图4所示的 设置状态下,通过相机的选择机构选择了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选择时的切换动 作,在进行该说明时,针对可从上述第一摄影模式下的动作说明中充分理解的部分,简化进 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时以及切换为第三摄影模式 时,各摄影的快门动作顺序当然会如下所述那样不同,但上述各构成机构的设置状态完全 相同。因此,针对快门的构成机构,完全相同地进行从第一摄影模式向第二摄影模式的切换 动作和从第一摄影模式向第三摄影模式的切换动作。并且,此时,可从若干个方式中采用最 适合相机的整体设计规格的方式来进行切换动作。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依次说明可在从第 一摄影模式向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切换的情况下采用的三个切换方式。首先,除了上述图4、图7以外,还利用图9至图11对第一切换方式的动作进行说 明。其中,图9是表示在第一摄影模式的选择状态下选择了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 时的切换动作的中途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选择了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选 择时的切换动作的结束状态即设置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从第一摄影模式切换为第 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的、第一切换方式动作时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 图。如上所述,图4表示选择第一摄影模式的摄影时的设置状态。在该状态下,若摄影 人员通过相机的选择机构选择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则未图示的可动反射镜例如 通过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构成为上升状态,并继续维持该状态,并且如图11所示,根据此 时的切换信号,与上述第一摄影模式下的摄影相同地,向各电磁铁10、11通电后,使设置部 件M返回初始位置。然后,断开对两个电磁铁10、11的通电,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1中,将断开对两个 电磁铁10、11的通电的时机表示为与在上述图8所示的两者的时机相同。S卩,表示为在前 叶片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后开始进行后叶片的动作的时机。但是,若在与相机主体一侧的 控制系统间的关系中没有问题,则切换动作时间尽量短为好。因此,断开对电磁铁11的通 电的时机,可以设为更早,并且也可以设为与断开对电磁铁10的通电的时机相同。如此,在断开对两个电磁铁10、11的通电,各驱动部件14、15、20向顺时针方向旋 转,前叶片和后叶片的移动结束时,如上所述地成为图7的状态。并且,当后叶片的移动结 束时,向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供给反向电流。因此,永磁铁转子13a在图7中向顺时针 方向旋转,制止部件13b与止动销Ip抵接而停止。然后,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的状态如 图9所示,在该状态下,制止部件1 的前端进入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制止部14b 的动作轨迹内。当得到图9的状态时,立即开始进行设置动作。在图9的状态下,当未图示的相机 主体一侧的部件按下被按动部24d时,设置部件M克服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从初始位 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该过程中,首先,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4b按下前叶片用第二驱 动部件15的被按动部15b,开始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克服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 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也借助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跟随第二驱动部件15而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但是,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只是稍微旋转,结果,在前叶片进入开口部Ia之 前,其被制止部14b与制止部件13b的前端面抵接而停止。因此,此后,仅是前叶片用第二 驱动部件15克服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由于此时的 前叶片的动作不大,因而未在图11表示出来。并且,这种情况在图12至图14的时序图中 也相同。当这样制止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旋转时,接着,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 开始按压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滚子20d,由此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克服后叶片用驱动弹 簧22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开始使后叶片向上方移动。因此,此后,仅前叶片用 第二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 —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后叶片的3个叶 片33 35成为重叠状态并从开口部Ia向上方退出,刚刚之后,铁片部件16、21的铁片部 16c、21c相继与电磁铁10、11的铁芯部件IOaUla抵接。并且,在它们抵接稍微进行后,设 置部件M的旋转停止,成为图10所示的设置状态。接着,除了上述图4、图6、图10以外,还利用图12对第二切换方式的动作进行说 明。其中,图12是表示从第一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的、第二切换 方式的动作时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在该第二切换方式的情况下,在图4所示的第一摄影模式下的设置状态下,摄影 人员通过相机的选择机构选择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选择时,未图示的可动反射镜 继续维持上升状态,并且根据切换信号,向各电磁铁10、11通电后,设置部件M返回初始位置。在上述第一切换方式的情况下,此后相继断开对两个电磁铁10、11的通电,使前 叶片和后叶片都移动完后,向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供给反向的电流。但是,在该第二切换 方式的情况下,即使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通电,也不马上断开对后叶片用电磁铁11 的通电,而继续维持通电状态。因此,在该切换方式的情况下,当处于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 铁10的通电而前叶片移动完的状态,即上述图6所示的状态时,向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供给反向的电流。由此,永磁铁转子13a在图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制止部件1 与止动销 Ip抵接而停止时,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然后,在向后叶片用电磁铁11通电的期间,以上述第一切换方式为基准,设置部 件2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进行设置动作。但是,此时由于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通过后 叶片用电磁铁11的铁芯部件Ila吸附铁片部件21,因而在设置部件M从刚开始旋转后的 大部分旋转过程中,通过按动部24b按压被按动部15b,仅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克服 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此时的设置力量远远小于第一 切换方式时的设置力量。然后,当成为铁片部件16的铁片部16c与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铁芯部件IOa抵 接的阶段时,由于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 与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滚子20d抵接而将 其按压,因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克服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 转。然后,当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稍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时,设置部件M的旋转停止。然后,断开对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通电时,成为图10所示的 设置状态。
接着,除了上述图4、图7、图9、图10以外,还利用图13对第三切换方式的动作进 行说明。其中,图13是表示从第一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的、第三 切换方式的动作时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在该第三切换方式的情况下,同样在图4所示的第一摄影模式下的设置状态下, 摄影人员通过相机的选择机构选择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时,未图示的可动反射镜 继续维持上升状态,但从图13可知,在该第三切换方式的情况下,不根据切换信号向各电 磁铁10、11通电,而设置部件M立即开始进行返回初始位置的动作。在图4的状态下,设置部件M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最初解除其按动部2 对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滚子20d的按压,紧接着,解除按动部2 对前叶片用第二驱动 部件15的被按动部15b的按压。因此,滚子20d跟随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 动作,后叶 片用驱动部件20借助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的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叶片比较缓 慢地向下方移动。另一方面,被按动部1 跟随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24b动作,前叶片用 第二驱动部件15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其按动部 15d按压被按动部14a,克服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而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向顺时针 方向旋转,从而前叶片也比较缓慢地向下方移动。并且,首先,通过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的驱动销20c与缓冲部件5抵接,使后叶片 用驱动部件20和后叶片停止,紧接着,通过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驱动销Hc与缓冲 部件4抵接,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和前叶片停止,其状态 是图7所示的状态。这样得到图7的状态时,立即向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供给反向的电 流。因此,永磁铁转子13a在图7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制止部件1 与止动销Ip抵接 而停止后,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然后,与上述第一切换方式的设置动作相同地立即进行设置动作,得到图10所示 的设置状态。这样,在第三切换方式中,在进行切换动作时,对两个电磁铁10、11进行都不 通电,从而相比上述两个切换方式有利于省电。并且,该第三切换方式还具有如下特征,即, 切换动作所需的时间也比上述两个切换方式短。接着,除了上述图4至图7、图9、图10以外,还利用图14对如上那样选择的第二 摄影模式下的动作即如下的模式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 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在释放快门后的初始阶段 使前叶片暂时关闭曝光开口后,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通 过后叶片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其中,图14是表示在第二摄影模式下进行摄影 时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并且,在该第二摄影模式的动作中,对可从到此 为止的说明中充分理解的部分简略进行说明。图10表示选择了第二摄影模式时的设置状态。因此,如上所述,可动反射镜维持 上升状态。并且,此时,不向两个电磁铁10、11的线圈10b、lib和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通 电。但是,制止机构13的永磁铁转子13a处于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制止部件1 的 前端部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制止部14b接触,以制止基于设置弹簧30的作用 力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因此,与第一摄影模式时的设置状态 不同,开口部Ia成为全开的状态,从而若相机的电源开关接通,则能够通过电子取景器观 察到要摄影的被拍摄体的当前状态。
当在该设置状态下,一边利用电子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像一边按压相机的释放快 门按钮时,向两个电磁铁10、11的线圈IObUlb通电,同时向制止机构13的线圈13e也供 给正向的电流。由此,一方面,到此为止仅是与各电磁铁10、11的铁芯部件IOaUla接触的 铁片部件16、21被电磁力吸附保持。并且,另一方面,制止机构13的永磁铁转子13a向逆 时针方向旋转直到制止部件13b与止动销Iq抵接,然后,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这样,当永磁铁转子13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解除制止部件1 对前叶片用第一驱 动部件14的制止时,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借助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 旋转,通过驱动销14c使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向上方移动。因此,前叶片的3个叶片 27 四减少相邻的叶片之间的重叠量,而在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旋转因其被按动 部1 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按动部15d抵接而停止时,上述前叶片的3个叶片 27 四成为展开状态而完全关闭开口部la。此时的状态即是图4所示的状态。当得到图4所示的状态时,未图示的相机主体一侧的部件从设置部件M的被按动 部24d退出。因此,设置部件M随之借助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 转。并且,在其旋转的初始阶段,如已说明那样,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 部件20稍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就停止。然后,设置部件M返回初始位置而停止的状态是 图5所示的状态。当得到图5所示的状态时,与第一摄影模式下的摄影情况相同,以对应于被拍摄 体的亮度的时间间隔依次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通电和对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通 电。因此,首先,当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通电时,由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伴 随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增加相 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打开开口部la。并且,在被拍摄体的亮度比较暗的情况下,在 后叶片开始移动之前,驱动销14c与缓冲部件4抵接而使两个驱动部件14、15的旋转停止。 此时的状态即是图6所示的状态,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处于重叠状态而收容到开口 部Ia的下方位置。在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通电断开经过规定时间之后,若断开对后叶片用电磁 铁11的通电,则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 减少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关闭开口部la。并且,在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成 为展开状态而完全关闭开口部Ia时,驱动销20c与缓冲部件5抵接而使后叶片用驱动部件 20的旋转停止。图7表示此时的状态。这样成为图7的状态时,所摄影的摄像信息从摄影装置经由信息处理电路传递, 并存储在存储装置。并且,另一方面,向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供给反向的电流。因此,永 磁铁转子13a在图7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当制止部件13b与止动销Ip抵接停止时,断 开对线圈13e的通电。图9用于表示此时的状态。并且,得到该状态时立即进行设置动作, 但由于该动作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三切换方式的设置动作完全相同,因而省略说明。此外,到此为止说明了该第二摄影模式为如下的模式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 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光开口,在进行摄影时,在释放快门 后的初始阶段前叶片暂时关闭曝光开口后,通过前叶片开始打开曝光开口来开始进行摄影 曝光,并通过后叶片结束关闭完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但是,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即是在利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与该第二摄影模式下的动作相同动作来进行摄影。此时,在设置状态下,即使全部 打开开口部la,由于可动反射镜处于下降状态,因而也能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像,但 在电子取景器观察不到被拍摄体像。并且,在将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用于代替可 动反射镜而具备半反射镜(half mirror)的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的情况下,摄影人员也能分 开使用光学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来进行摄影。并且,这在以下说明的第三摄影模式中也会 提到。接着,除了上述图10以外,还利用图15至图17对第三摄影模式即如下模式下的 动作说明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光 开口,在进行摄影时,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来开始进行摄影曝光,并通过后叶片 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其中,图15是表示刚按下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后的状态的俯视 图,图16是表示从图15的状态起后叶片关闭曝光开口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在第 三摄影模式下进行摄影时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并且,关于该第三摄影模 式的动作,对可从到此为止的说明中充分理解之处,简化进行说明。如已经说明那样,图10表示选择了上述第二摄影模式选择时的设置状态,但还表 示选择了第三摄影模式选择时的设置状态。因此,无论摄影人员从第三摄影模式的选择状 态切换为第二摄影模式的选择状态的情况下,还是在从第二摄影模式的选择状态切换为第 三摄影模式的选择状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各构成机构都全然不进行动作。因此,在选择 了第三摄影模式的情况下,仅是以下说明的各摄影的动作顺序发生变化。在图10的设置状态下,如上所述,可动反射镜维持上升状态,不向两个电磁铁10、 11的线圈IObUlb和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通电。但是,制止机构13的永磁铁转子13a 处于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制止部件1 的前端部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制 止部14b接触,以制止基于设置弹簧30的作用力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向逆时针方 向的旋转。因此,开口部Ia全开状态,若相机的电源开关接通,则可通过电子取景器观察到 要摄影的被拍摄体的状沉。并且,在该第三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此后也完全不向制止机构13 的线圈1 通电。因此,制止部件1 继续维持该状态。在这种设置状态下,当一边利用电子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像一边按下相机的释放 快门按钮时,向两个电磁铁10、11的线圈IObUlb通电,到此为止,仅是与各电磁铁10、11 的铁芯部件IOaUla接触的铁片部件16、21被电磁力吸附保持。然后,当未图示的相机主 体一侧的部件从设置部件M的被按动部24d退出时,设置部件M随之借助未图示的弹簧 的作用力而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其旋转的初始阶段,如已说明,前叶片用第二 驱动部件15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稍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就停止。然后,设置部件M返 回初始位置而停止,此状态是图15所示的状态。当得到图15所示的状态时,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来开始进行摄影。并 且,当经过对应于被拍摄体的亮度而确定的规定时间时,保持继续向前叶片用电磁铁10通 电,断开对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通电。因此,由于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所以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减少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的同时关闭开口部la。并且, 当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成为展开状态而完全关闭开口部Ia时,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 因驱动销20c与缓冲部件5抵接而停止。图16用于表示此时的状态,但即使在该状态下, 由于也向前叶片用电磁铁10通电,所以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保持铁片部件21被吸附
19在前叶片用电磁铁10上的状态不变。在这种图16的状态下,所摄影的摄像信息经由信息处理电路存储到存储装置时, 立即进行设置动作。在图16的状态下,当未图示的相机主体一侧的部件按压被按动部Md 时,设置部件M克服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从初始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此时,由 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处于其铁片部件21被前叶片用电磁铁10吸附的状态,因而设 置部件M首先由按动部2 按压滚子20d,使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克服后叶片用驱动弹簧 22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增加相邻的叶片之间 重叠量的同时向上方移动。并且,在后叶片的3个叶片33 35处于重叠状态而从开口部Ia向上方退出,成 为铁片部件21的铁片部21c与后叶片用电磁铁11的铁芯部件Ila抵接的阶段时,设置部 件M的按动部24b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被按动部1 抵接,从而按动前叶片用 第二驱动部件15。然后,设置部件M在使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和后叶片用驱动弹簧22稍 微过载之处停止。然后,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通电时,返回图10所示的设置状态。在上述动作说明中,对如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图10的设置状态下,按下相机 的释放快门按钮时,向前叶片用电磁铁10和后叶片用电磁铁11都通电,在成为设置动作的 结束阶段之后断开对前叶片用电磁铁10的通电。因此,此时,在设置动作的大部分行程中, 设置部件M不会通过按动部24b克服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而按压前叶片用第二 驱动部件15的被按动部15b,从而在设置力量方面考虑有利。但是,也可以不向上述那样进行动作,而在完全不向前叶片用电磁铁10通电的情 况下进行动作。即,此时,在图10的设置状态下按下相机的释放快门按钮时,仅向后叶片用 电磁铁11通电,之后,使设置部件M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一来,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 件15通过其被按动部1 跟随设置部件M的按动部Mb,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 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设置部件M返回初始位置时,按动部15d按压前叶片用第一 驱动部件14的被按动部1 而停止。因此,此后在后叶片用驱动部件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结束了摄影的阶段,成为 上述图9所示的状态,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制止部14b处于从制止机构13的制 止部件1 分离的状态。因此,此时的设置动作与上述第一切换方式的设置动作相同地进 行。并且,当这样进行第三摄影模式下的动作时,作为快门单元,从省电方面考虑有利。在这里,对第四摄影模式进行说明。如已经说明,第四摄影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在 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前叶片和后叶片都打开曝光开口,在进 行摄影时,不使前叶片动作,而由电子控制电路控制摄像元件的摄影曝光的开始和结束,在 摄影曝光结束后使后叶片动作而关闭曝光开口。因此,在该第四摄影模式的情况下,与在第 三摄影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后叶片关闭曝光开口来结束摄影曝光的情况相比,不同点在于结 束摄影曝光使后叶片关闭曝光开口。因此,两者仅在开始进行后叶片的关闭动作的时机上不同,无论设置状态,还是摄 像信息刚被存储到存储装置后的状态,都完全相同。因此,省略关于第四摄影模式的动作说 明。并且,作为相机的规格,除了上述三个摄影模式以外,还能选择第四摄影模式的情况下, 从第一摄影模式向其他模式切换与上述的从第一摄影模式向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 式的切换相同地进行,从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向第四模式的切换以及从第四模式向第二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的切换,则只是简单改变动作顺序,完全不使图示的实施 例的各构成机构动作。接着,除了上述图4、图10以外,还利用图18对摄影人员从选择第二摄影模式或第 三摄影模式的状态选择了第一摄影模式时的切换动作进行说明。其中,图18是表示从第二 摄影模式或第三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一摄影模式时的各主要构成机构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 并且,如上所述,在还能选择第四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该切换动作与从第四摄影模式切换为 第一摄影模式时也相同。如上所述,无论是选择第二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第三摄影模式的情况下, 设置状态都是图10所示的状态。因此,无论是从第二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一摄影模式的动 作,还是从第三摄影模式切换为第一摄影模式的动作都完全相同。当摄影人员通过相机的 选择机构选择第一摄影模式时,未图示的可动反射镜成为下降状态,对应每次摄影能进行 上升、下降动作,并且根据此时的切换信号,向处于图10状态的制止机构13的线圈1 供 给正向的电流。因此,永磁铁转子13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制止部件13b与止动销Iq抵接 而停止。然后,断开对线圈13e的通电。这样,当使永磁铁转子13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由于制止部件13b的前端从前叶 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制止部14b脱离,所以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借助设置弹簧 30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减少相邻的叶片之间重叠量 的同时向上方移动,而关闭开口部la。并且,当前叶片的3个叶片27 四完全关闭开口部 Ia时,紧接着,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的被按动部1 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的按 动部15d抵接而停止。该状态是图4所示的状态,是在第一摄影模式下进行摄影时的设置 状态。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制止机构13是制止部件13b与作为进行往复旋转的可动 件的永磁铁转子13a形成为一体而成的电磁装置单元,但本发明的制止机构不限于这种电 磁装置单元。例如,也可以是如具有棒状可动件的电磁柱塞那样,可动件直线地进行往复动 作,其一端能在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的被按动部的动作轨迹内进出的电磁装置单元。此 时,该可动件称为本发明的制止部件。并且,本发明的制止机构也可以是在公知的步进马达的转子或输出轴上一体形成 能在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的被按动部的动作轨迹内进出的制止部件的结构。另外,本发 明的制止机构可由上述公知的电流控制式的马达或公知的步进马达等的各种电磁促动器 和通过所述电磁促动器进行往复旋转或直线的往复动作的部件构成。这样构成时从成本方 面考虑时不利,但对快门底板进行设计时,可增加自由度。并且,在实施例中,设置弹簧30嵌合安装在快门底板1的轴Ij上,将其一端挂在 快门底板1的未图示的弹簧挂接部上,将另一端挂在前叶片的臂26上,但本发明不限于这 种结构,也可以使设置弹簧30嵌合安装在快门底板1的轴Ig上,通过将一端挂在前叶片用 第一驱动部件14上,将另一端挂在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上,进行施力,以使前叶片用 第一驱动部件14相对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以使前叶片用 第二驱动部件15相对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1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这种结构时, 当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15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18的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 不克服设置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
权利要求
1.一种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具有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其连结着前叶片,并具有被按动部和被制止部,并且,上述前 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安装在快门底板的第一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其具有按动部,并且安装在上述第一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在进 行摄影时,上述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在其旋 转时,在该按动部按压上述被按动部而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一起旋转的情况下,使前 叶片打开曝光开口;设置弹簧,其在设置状态下,直接或间接地对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进行施力,以使前 叶片能旋转至覆盖曝光开口的位置;后叶片用驱动部件,其连结着后叶片,并且安装在上述快门底板的第二轴上并能进行 旋转,在进行摄影时,上述后叶片用驱动部件借助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而 使后叶片关闭曝光开口;设置部件,其安装在上述快门底板的第三轴上并能进行旋转,在进行设置动作时,上 述设置部件从初始位置进行旋转而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和后叶片用驱动部件克服各 上述驱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旋转,上述设置部件在设置位置将上述驱动部件维持在设置状 态,并在相机的释放快门后且开始摄影曝光之前返回初始位置;制止机构,其具有能在上述被止动部的动作轨迹内进出的制止部件,并安装在上述快 门底板上,在该制止部件位于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外的情况下,在摄影刚结束后且开 始进行上述设置部件的设置动作之前,上述制止机构能使该制止部件向上述被制止部的动 作轨迹内进行动作,在该制止部件位于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内的情况下,在上述被制 止部被制止的状态下,上述制止机构能使该制止部件向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外进行动 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制止机构是电磁装置,上述制止部件是该电磁装置的能进行往复动作的可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制止机构包括电磁促动器和通过该电磁促动器进行往复动作的部件,该部件是上 述制止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制止机构是电磁装置,上述制止部件是与上述可动件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可动件是转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上述转子是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朝向与对上述电磁装置的固定部件线圈的通电方向 对应的方向进行往复旋转的永磁铁转子,上述制止部件在该永磁铁转子的径向上延伸而形 成,将上述制止部件的前端部作为对上述被制止部进行制止的制止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其中,在上述电磁装置的固定部件上安装有磁性体部件,当断开对上述固定部件线圈的通电 时,上述永磁铁转子在上述旋转角度范围的两端的任意位置,借助在上述永磁铁转子与该 磁性体部件之间作用的磁力而维持停止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在轴(1g)上能旋转地安装有连结着前叶片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部件和前叶片用第二驱动部件,在轴上能旋转地安装有连结着后叶片的后叶片用驱动部件,上述第一驱动部件在进行设置动作时借助设置弹簧的作用力而跟随上述第二驱动部件旋转,在摄影时被上述第二驱动部件按压而旋转。制止机构能使制止部件在上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内进出。并且,在将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用在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的情况下,在利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进行设置动作时,制止部件进入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内,在利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进行设置动作时,上述制止部件能位于上述被制止部的动作轨迹外。
文档编号G03B9/16GK102081277SQ20101056954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
发明者宫崎浩, 山口康孝, 高桥繁实 申请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