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dh单板及光模块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95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sdh单板及光模块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DH单板及光模块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单板主要包括光模块、SDH 二层处理芯片、以及网络处理器等器件。其中网络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门 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替代。由于光模块的体积较大,在进行SDH 单板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设计时,光模块在SDH单板上占用了较 大的PCB空间,使得SDH单板中元器件布局难度大、单块单板的端口密度低,导致单块单板 的成本高的问题。目前业界已对40G光模块的设计进行了小型化,较通用的尺寸为3. 5”x4. 5”,这种 小型化设计的40G光模块满足小封装形式(Small Form Factor, SFF)规范。请参阅图1, 为现有技术提供的40G光模块的结构和尺寸示例图。现有的40G光模块主要包括光模块本体、连接器、尾纤保护套和尾纤等。其中光模 块通过连接器与SDH单板的PCB板连接,并通过四个定位孔固定在PCB上。为了保护光纤, 在出光纤侧,一般留出30. 5毫米(30. 5mm)的禁布区,并在30. 5mm外设置盘纤器件,将尾纤 盘绕在盘纤器件上,并留出适当长度的尾纤,将留出的尾纤固定在面板的法兰盘上,以实现 光模块的安装。在图1所示的40G光模块中,光模块本体长度L4 一般为114. 2mm,即4. 5英寸 (4. 5”),光模块本体宽度L1 一般为88. 9mm,即为3. 5”,光纤出口区(Ke印out区)一般为 30. 5mm。虽然现有技术已对光模块进行小型化处理,但从图1可以看出,小型化处理后的 光模块的体积依然较大。而且为了适应多种应用场合,光模块的尾纤一般都比较长,对盘纤 器件的最小半径也有限制,在盘纤器件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20倍光纤直径,在盘纤器件 安装完毕后,保证10倍光纤直径,正常取30mm以上。为了保护尾纤,盘纤器件的周围一般 不再布局其他器件。以常用的先进电信运算架构(Advanced Telecom Computing Architecture, ATCA)的SDH单板为例,ATCA架构的SDH单板的尺寸规范如下该SDH单板本体的长度一 般为280mm,宽度一般为322. 25mm。如果在ATCA架构的的SDH单板中安装两个光模块,由 于需要为每个光模块安装盘纤器件,因此,正常情况下,需要占用SDH单板的40%左右的有 效使用面积,如图2所示。这样导致40G的SDH单板的端口集成度低,增加了 SDH单板的成 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的安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光模块的安 装装置存在的占用PCB板的布局空间大的问题。
3[0009]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模块的安装装置,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 板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于PCB板之上的盘纤器件,所述多个光模 块共用所述盘纤器件。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 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 对。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与第 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 同或者相反。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包括光模块本体、连接器、定位孔、尾纤 和尾纤保护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器与PCB板连接,并通过 各自的定位孔固定在PCB板上,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尾纤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均缠绕在所述 盘纤器件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DH单板,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板之 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所述SDH单板还包括安装于PCB板之上的盘纤器件,所述多个光模块 共用所述盘纤器件。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 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 对。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与第 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 同或者相反。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包括光模块本体、连接器、定位孔、尾纤 和尾纤保护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器与PCB板连接,并通过 各自的定位孔固定在PCB板上,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尾纤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均缠绕在所述 盘纤器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通过共用一个盘纤器件,从而节省了 PCB板的布局空间,可以增加PCB板的端口密度,进而降低PCB的成本。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光模块的结构和尺寸示例图;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ATCA架构的SDH单板中光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a、4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SDH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在SDH单板中安装两个或以上光模块时,两个或以上的光模 块共用同一个盘纤器件,从而节省了 SDH单板的PCB空间,加大单块SDH单板的端口密度, 降低了 SDH单板的成本。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安装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 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该装置包括PCB板1,安装在PCB板1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分别称为第一光模 块2和第二光模块3,以及盘纤器件4。其中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共用盘纤器件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位于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 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对。其中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均包括光模块本体、连接器、定位孔、尾纤和尾 纤保护套。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器与PCB板1连接,并通过各 自的定位孔固定在PCB板1上。尾纤保护套套在尾纤上,用于保护尾纤。安装时,将第一光 模块2的尾纤以及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均缠绕在盘纤器件4上,并各留出适当长度的尾纤, 将留出的尾纤固定在PCB板1的法兰盘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模块的安装装置中,由于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共 用盘纤器件4,从而节省了 S PCB板的布局空间,可以加大PCB板的端口密度,进而降低PCB 板的成本。而且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位于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第一光模块2和 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对。这样,在将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缠绕在 盘纤器件上时,避免了尾纤的弯曲,从而在节省PCB板的布局空间的同时,对尾纤起到保护 作用。图4a、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安装装置的结构,为了便 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该装置包括PCB板1,安装在PCB板1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分别称为第一光模 块2和第二光模块3,以及盘纤器件4。其中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共用盘纤器件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光模块2与第二光模块3位于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 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同(如图4a所示)或者相反(如图4b 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装置中,由于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共用盘纤器 件4,从而节省了 PCB板的布局空间,可以加大PCB板的端口密度,进而降低PCB板的成本。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DH单板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 新型相关的部分。该SDH单板包括SDH单板本体10。该SDH单板本体10包括PCB板1,安装在PCB 板1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分别称为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以及盘纤器件4。其 中第一光模块1和第二光模块2共用盘纤器件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位于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 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对。其中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均包括光模块本体、连接器、定位孔、尾纤和尾 纤保护套。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器与PCB板1连接,并通过各自的定位孔固定在PCB板1上。尾纤保护套套在尾纤上,用于保护尾纤。安装时,将第一光 模块2的尾纤以及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均缠绕在盘纤器件4上,并各留出适当长度的尾纤, 将留出的尾纤固定在PCB板1的法兰盘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DH单板中,由于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共用盘纤器 件4,从而节省了 SDH单板的PCB板的布局空间,可以加大PCB板的端口密度,进而降低单 块SDH单板的成本。而且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位于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第一光 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对。这样,在将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 纤缠绕在盘纤器件上时,避免了尾纤的弯曲,从而在节省PCB板的布局空间的同时,对尾纤 起到保护作用。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模块2与第二光模块3位于 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同或者相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通过共用一个盘纤器件,从而 节省了 PCB板的布局空间,可以增加PCB板的端口密度,进而降低PCB的成本。同时第一光 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位于盘纤器件4的两侧,且第一光模块2和第二光模块3的尾纤的 出口方向相对。这样,在将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缠绕在盘纤器件上时,避免了尾 纤的弯曲,从而在节省PCB板的布局空间的同时,对尾纤起到保护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光模块的安装装置,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板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于PCB板之上的盘纤器件,所述多个光模块共用所述盘纤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二 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 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二 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与第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 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包括光 模块本体、连接器、定位孔、尾纤和尾纤保护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通过各自 的连接器与PCB板连接,并通过各自的定位孔固定在PCB板上,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尾纤和第 二光模块的尾纤均缠绕在所述盘纤器件上。
5.一种SDH单板,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板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SDH单板还包括安装于PCB板之上的盘纤器件,所述多个光模块共用所述盘纤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SDH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 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 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SDH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光模块为第一光模块和第 二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与第二光模块位于所述盘纤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光模块和 第二光模块的尾纤的出口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包括光 模块本体、连接器、定位孔、尾纤和尾纤保护套,所述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均通过各自 的连接器与PCB板连接,并通过各自的定位孔固定在PCB板上,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尾纤和第 二光模块的尾纤均缠绕在所述盘纤器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PCB板领域,提供了一种SDH单板及光模块的安装装置,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板之上的至少两个光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于PCB板之上的盘纤器件,所述多个光模块共用所述盘纤器件。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光模块通过共用一个盘纤器件,从而节省了PCB板的布局空间,可以增加PCB板的端口密度,进而降低PCB的成本。
文档编号G02B6/42GK201709061SQ2010201865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刘洋 申请人:深圳市恒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