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10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光缆连接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光缆连接 的光缆接头盒。
技术背景光缆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在现代通信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 缆接头盒作为保证光缆通信网络安全运营的重要接续保护器材,使其具有可靠的内部结构 件就显得更为重要。光缆接头盒的敷设方式有架空、管道(隧道)和直埋等,使用寿命长达25年,机械 性能检测时必须通过拉伸、压扁、冲击、弯曲、扭转、轴向压缩等试验。其中,拉伸试验时光缆 接头盒应能承受不小于800N的轴向拉伸力;弯曲试验时,光缆接头盒与光缆结合处应能承 受弯曲张力负荷为150N、弯曲角度士45°的10个循环弯曲;扭转试验时,光缆接头盒应能 承受扭矩不小于50N. m,扭转角度4-90°,共10次循环扭转,这些检验试验对光缆接头盒内 部光缆固定单元都有极高的要求。但国内外现有技术光缆接头盒的光缆固定单元(包括光 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均是安装在一块底板上,再直接放入光缆接头盒下壳体 内的,无紧固件进行固定,则虽然机械性能均仅能满足上述试验要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由于使用环境是架空、管道(隧道)和直埋等情况,底板在过冷或过热的情况下容易弯曲, 这就影响了光缆的正常通信;同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底板与光缆接头盒壳体的极易相互 碰撞及移位,从而使得光缆固定单元移位,最终引起其中光纤的损耗或断纤等情况的发生; 再者底板占用了一部分光缆接头盒壳体的内部空间,使得光缆接头盒壳体的使用空间较 小,这就限制了线路进一步升级的可能,且底板的设置增加了光缆接头盒壳体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机械性能较好、光缆固定单元不易移位、使用 空间较大及制造成本较低的光缆接头盒。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光缆接头 盒,它包括下壳体、光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所述的下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 光缆的合箍,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光缆固定 支架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均在下壳体内与下壳体连接。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为“几”字型结构,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几”字型下部的两 端与下壳体连接,光缆固定支架“几”字型的顶端与多个固定装置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光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 固定柱均与下壳体直接连接,省去了原先的底板,则如要拉动光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 固定柱,就得要破坏下壳体,而下壳体的厚度和强度要明显优于原先的底板,所以机械性能 要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不存在底板在过冷或过热的情况下容易弯曲及底板与光缆接头盒壳 体的极易相互碰撞及移位的问题,在复杂的环境下也不影响光缆的正常通信及不会引起其中光纤的损耗或断纤等情况的发生;再者也节省下了壳体内部原先底板所用的空间,也节 省下了制造底板所用的成本,为以后线路升级提供了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机械性能较好、 光缆固定单元不易移位、使用空间较大及制造成本较低。作为改进,所述的固定装置为不锈钢自锁型喉箍,则不锈钢自锁型喉箍固定光缆 后,自锁型喉箍与光缆接触面较大,摩擦力也就相对较大,光缆不易转动及滑动,光缆固定 后的机械强度明显好于原先采用合箍固定方式固定的光缆的机械强度,有助于提高本实用 新型的机械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靠性较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材质均为不锈 钢,则不锈钢制得的光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机械强度要优于原先所用的塑料 制得的光缆固定支架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机械强度,有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性 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靠性更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光缆接头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光缆固定支架,2、固定装置,3、光缆加强芯固定柱,4、下壳体,5、合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光缆接头盒,它包括下壳体4、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 定柱3,当然还包括上壳体,由于上壳体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故上壳体未在附图 中示出,所述的下壳体4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合箍5,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上设有 多个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装置2 (本例为三个),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 柱3均在下壳体4内与下壳体4连接,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数量及在 下壳体4中的相对位置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也就不再累述,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两端 均设有螺纹,下壳体4中设置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位置处设有带螺纹的金属嵌件,光缆加 强芯固定柱3的一端与该金属嵌件旋合固定,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 光缆加强芯的螺帽和轴向凹槽。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为“几”字型结构,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下部的 两端与下壳体4连接,具体是下壳体4内与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下部的两端连接对应 的位置上均设有带螺纹孔的金属嵌件,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下部的两端与该金属嵌件 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通孔,所以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下部的两端是通过螺钉固定 在下壳体4内的金属嵌件上的,金属嵌件的设置有利增强光缆固定支架1与下壳体4的连 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性能和使用的可靠性,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 型的顶端与多个固定装置2 (本例为三个)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2为不锈钢自锁型喉箍,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的顶端设有四 个方形孔,自锁型喉箍连接在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的顶端各四个方形孔之间的加强筋 上(当然根据自锁型喉箍的数量的不同,方形孔的数量也就不同,要求自锁型喉箍的数量 与加强筋的数量相同)。
4[0016]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组装时,首先三个自锁型喉箍环抱在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的顶端各对应的加 强筋上;接着通过螺钉将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下部的两端固定在下壳体4内的底部; 随后将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一端旋合在下壳体4内底部的相应位置上;其余部件的组装 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常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累述。使用时,光缆开剥后首先进入进缆口通过合箍5初步固定,然后通过密封单元进 入下壳体4内,再通过光缆固定支架1上的自锁型喉箍进行固定,接着将光缆中的光缆加强 芯通过光缆固定柱3进行固定,光缆再在到下壳体4中的熔纤盘内进行熔纤;下壳体4另一 端光缆的固定方式与上述光缆的固定方式相同。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 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光缆接头盒,它包括下壳体(4)、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所述的下壳体(4)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合箍(5),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均在下壳体(4)内与下壳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为“几” 字型结构,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 “几”字型下部的两端与下壳体(4)连接,光缆固定支 架(1) “几”字型的顶端与多个固定装置(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2)为不锈 钢自锁型喉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和 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专利摘要一种光缆接头盒,它包括下壳体(4)、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所述的下壳体(4)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合箍(5),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装置(2),所述的光缆固定支架(1)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3)均在下壳体(4)内与下壳体(4)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性能较好、光缆固定单元不易移位、使用空间较大及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G02B6/44GK201698064SQ2010202021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谢思杰 申请人:宁波西尖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