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66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相干光为光源的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 件的散斑消除装置,主要针对激光显示技术及光学仪器中存在的光学散斑现象。
背景技术
以激光为光源照射屏幕时,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及屏幕的粗糙,导致人眼看到被散 斑覆盖的图像,严重影响图像显示质量,阻碍观察者从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因此,如何消 除散斑一直是以激光为光源的光学仪器领域和显示技术领域中的研发热点。而就目前的研 究结果来看,为消除散斑所用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通过控制激光光源的时间相 干性来降低散斑,其原理是通过调整激光波长(或者频率)及多波长光源产生沸腾散斑,目 前通过控制激光时间相干性成功消除光斑达到实用要求的技术方案基本上以多光源叠加 为主;二、通过控制激光光束空间相干性消除散斑,是目前消除散斑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 是调整激光光束中基元光波的相位分布,从而改变散斑的空间分布,将多个散斑图像在人 眼积分时间内相叠加,得到一个光能分布均勻的图像,进而实现消除散斑的目的。具体的方 法有采用旋转散射体、振动屏幕、振动具有Hadamard图形散射体、高频振动光纤等。上述 方法,或要借助机械振动,甚至需要高频或大幅振动,或要集成多光源,实现结构复杂、易损 坏、成本高,更主要的是散斑消除效果不佳。也有未借助机械振动的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号为200820122639. 7的中国专利公 开了“一种基于散射的消相干勻场装置”,要求使用含有直径必须小于入射光波长十分之一 的颗粒的散射介质,以实现对入射激光形成瑞利散射。专利中利用无机盐或有机醇水溶液 (如NaCl、KCl、KNO3或SiSO4水溶液)作为散射介质,基于无机盐或有机醇水溶液的存在形 式是水合离子或大分子,相对于激光波长小很多,会对入射激光形成瑞利散射,以此实现入 射激光分束,并在光导管内传导,以期降低入射激光的相干性来消除散斑,同时利用光导管 的混光作用,将上述分束光进行勻化来勻场消相干。但按该申请所述技术方法进行试验,在 室温下,利用长度为50mm、充满饱和NaCl水溶液的光导管消除散斑,结果如图1所示,其散 斑对比度为70%,几乎没有起到降低散斑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散斑消除方法存在的消除散斑效果不佳、实现结构复杂、易 损坏、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 包括其上设有入射光耦合装置和透射出射面的光学反射腔、正对光学反射腔入射光耦合装 置设置的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为能改变光束入射光学反射腔入射光耦合装置时的入射 角度的光学器件;光学反射腔除透射出射面内壁之外的内壁皆为“镜面”内壁(即内壁具有 高反射率特性,能“全反射”入射于光学反射腔内的激光光束),光学反射腔内设有填满整个 光学反射腔的透明固态物质,且透明固态物质内散布有其线度能引起入射激光发生米氏散射的介质粒子。所述光学器件可以采用扫描微镜、或者可变焦微透镜。应用时,如图5、6、8、9所示,由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光束经光学器件(扫描微镜或 者可变焦微透镜)调制后,以不同入射角穿过光学反射腔上入射光耦合装置入射到光学反 射腔内的透明固态物质中,与透明固态物质中散布的介质粒子作用发生米氏散射(如图4 所示,当入射激光101照射介质粒子402发生米氏散射时,入射激光101散射后的散射光光 强分布于一个很宽的角度范围内,主要集中于前向散射光104、105、106,一般占总散射90% 以上;后向散射光102只占很小部分,通常小于10% ;沿入射激光前进方向的散射光105光 强最强,垂直方向的散射光103、107最弱,因此入射激光经介质粒子402散射后,分束成多 个强度不等的散射光,同时散射光散射角分布扩大),分束成多个强度不等的散射光,或经 光学反射腔内壁反射,或再次与透明固态物质中散布的介质粒子作用发生米氏散射,散射 光分束为更多的散射光,经多次米氏散射后,由光学反射腔的透射出射面出射;而光学器件 使激光光束入射光学反射腔时的入射角连续变化,导致各时刻入射激光光束经散射得到的 散射光在透明固态物质中传播方向、路径变化,最终在光学反射腔出射面出射的散射光的 相位分布、散射角分布随机变化。而不同时刻的出射散射光具有不同的相位分布、散射角分 布,经投影后,分别会对应产生一个散斑图像;在人眼积分时间(50ms)内,多个散斑图像相 叠加,会得到一个光能分布均勻的图像,进而实现了消除散斑现象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光学反射腔,于光学反射腔内对入射激光进行米氏 散射,进行散射分束,并以光学器件连续改变激光入射光学反射腔的角度,进而随机改变散 射光束在光学反射腔中的传播方向和路径,使得光学反射腔出射面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相 位分布和散射角分布出射入射激光的散射光;从而改变投影后产生散斑的空间分布,使多 个散斑图像在人眼积分时间内相叠加,得到一个光能分布均勻的图像,进而有效消除散斑。 且经试验测试,应用本发明所述装置后,图像的散斑对比度可低于4%,如图7、10所示,图像 的散斑对比度分别达到3. 7 和3. 91%,散斑消除效果极好;并可以通过提高透明固态物质 中的介质粒子浓度及光学器件的调制状态(如扫描微镜角度变化幅度、可变焦微透镜焦距 变化幅度)来提高散斑消除效果;本发明于光学反射腔中对入射激光进行“全反射”,入射激 光的总体光能损失甚微,保证了激光的高利用率,并在“全反射”过程中实现了勻光目的;本 发明所述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均为固态,不存在液体泄漏、悬浮液沉降等问题,性能稳定,安 全可靠。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散斑消除效果好,激光利用率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并 具有勻光功能。


图1为利用一现有技术消除散斑获得的测试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米氏散射的光强角分布图;图5为扫描微镜以某一角度入射激光时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扫描微镜改变入射激光入射角后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利用利用图2所示装置消除散斑获得的测试结果图; 图8为可变焦微透镜以某一焦距入射激光时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可变焦微透镜变焦距入射激光后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利用图3所示装置消除散斑获得的测试结果图; 图11为采用图2所示装置在点扫描显示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12为采用图3所示装置在全帧显示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01-入射激光;102、103、104、105、106、107-散射光;300-散斑消除装置;301-入射光耦合装置;302-光学反射腔;303-透射出射面; 304-入射光孔;305、306、307_散斑消除装置;308-光学器件; 401-透明固态物质;402-介质粒子; 501,502,503-激光器;504,505,506-镜子; 601、602、603_ 信号源;700-透镜;701-中继透镜;702-光调制器DLP ;703-TIR棱镜;704-中继透镜; 705-TIR棱镜;706-光调制器DLP ;707-中继透镜;708-平面镜;709-TIR棱镜;710-光调 制器DLP ;711-棱镜;712-微扫描镜; 800-屏幕。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3所示,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包括其上设有入射光 耦合装置301和透射出射面303的光学反射腔302、正对光学反射腔302入射光耦合装置 301设置的光学器件308 ;所述光学器件308为能改变光束入射光学反射腔302入射光耦合 装置301时的入射角度的光学器件;光学反射腔302除透射出射面301内壁之外的内壁皆 为“镜面”内壁(即内壁具有高反射率特性,能“全反射”入射于光学反射腔内的激光光束), 光学反射腔302内设有填满整个光学反射腔302的透明固态物质401,且透明固态物质401 内散布有其线度能引起入射激光发生米氏散射的介质粒子402。所述光学器件308可以采 用扫描微镜、或者可变焦微透镜。具体实施时,所述扫描微镜采用一维扫描微镜、或者二维扫描微镜皆可;所述可变 焦微透镜采用可变焦凸透镜、或者可变焦凹透镜皆可;所述透明固态物质401应为对入射 激光无透射损失的透明固态物质,如高分子凝胶等;所述介质粒子402可以采用聚苯乙烯 微球、二氧化钛粒子(TiO2)等介质粒子;所述光学反射腔302多选用金属、平面镜、透明塑 料或玻璃加工制作,且其形状无需特别限定,一般多采用管状腔体;光学反射腔302的透射 出射面303多选用透明塑料或玻璃加工制作,且多为矩形平面,且表面设有与入射光束波 段匹配的增透膜。所述光学反射腔302上的入射光耦合装置301可以按如下结构实现采 用透射入射面,并在表面设有与入射光束波段匹配的增透膜;或者采用入射光孔结构,亦可 在入射光孔304上配设有光学耦合元件,如透镜。本发明所述散斑消除装置能应用于激光投影显示技术中,例如如图11所示,应 用于点扫描投影(Raster-Scanned Displays)系统,信号源601、602、603根据二维图像 上每个像素的信息分别调制三基色激光器501、502、503输出功率;三个入射激光通过镜 子504、505、506耦合入射本发明所述散斑消除装置300,经调制后于出射面导出,通过透镜5700和微扫描镜(kan Mirror) 701投影到屏幕800。在电信号的驱动下,微扫描镜701根据 二维图像逐像素扫描到屏幕上。本应用实例适用于点扫描的激光投影仪和激光电视显示。
如图12所示,应用于全帧显示投影(Full-Frame Displays)系统,三基色激光 器501、502、503输出恒定功率激光光束,分别耦合导入本发明所述散斑消除装置305、306、 307 ;经调制后,由中继透镜701、704、707,平面镜708及TIR棱镜703、705、709汇聚到光调 制器DLP 702、706、710 ;光调制器DLP 702、706、710根据每帧2维图像信息调制生成单色 图像;三基色图像经棱镜711融和,由透镜700投影至屏幕800。本应用实例适用于基于 DMD, LCOS等光调制器件的激光投影仪和激光电视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设有入射光 耦合装置(301)和透射出射面(303)的光学反射腔(302)、正对光学反射腔(302)入射光 耦合装置(301)设置的光学器件(308);所述光学器件(308)为能改变光束入射光学反射 腔(302)入射光耦合装置(301)时的入射角度的光学器件;光学反射腔(302)除透射出射 面(301)内壁之外的内壁皆为“镜面”内壁,光学反射腔(302)内设有填满整个光学反射腔 (302)的透明固态物质(401),且透明固态物质(401)内散布有其线度能引起入射激光发生 米氏散射的介质粒子(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米氏散射及扫描微镜的散斑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光 学反射腔(302)的透射出射面(303)表面设有与入射光束波段匹配的增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米氏散射及扫描微镜的散斑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光学器件(308)可以采用扫描微镜、或者可变焦微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米氏散射及扫描微镜的散斑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透明固态物质(401)为对入射激光无透射损失的透明固态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米氏散射及扫描微镜的散斑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介质粒子(402)采用聚苯乙烯微球或者二氧化钛粒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以相干光为光源的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米氏散射及光学器件的散斑消除装置,解决了现有散斑消除方法存在的消除散斑效果不佳、实现结构复杂、易损坏、成本高等问题,包括其上设有入射光耦合装置和透射出射面的光学反射腔、正对光学反射腔入射光耦合装置设置的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为能改变光束入射光学反射腔入射光耦合装置时的入射角度的光学器件;光学反射腔除透射出射面内壁之外的内壁皆为“镜面”内壁,光学反射腔内设有填满整个光学反射腔的透明固态物质,且透明固态物质内散布有其线度能引起入射激光发生米氏散射的介质粒子。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散斑消除效果好,激光利用率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并具有匀光功能。
文档编号G02B27/48GK102053382SQ2011100314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9日
发明者张文栋, 石云波, 陈旭远, 高文宏 申请人:中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