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98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光纤通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的光纤缆线的光纤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缆线的使用寿命远远高于传统的铜质缆线,且光纤缆线的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又远低于铜质缆线,故采用光纤缆线来作为信号传输媒介的光纤网路技术以成为宽频业者现今所发展的通信方式。目前业界广为关注的光纤网路技术为采用单条光纤缆线来提供网路双向信息传输的被动式光纤网路(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其中,随着对高速信息传输应用的需求,PON更演进成为GPON(Gigabit-capable PON)的世代,GPON的信息传输速率可高达2Gbps,并能传输包括以太网络等其它形式的信息。因此,遂有专用于GPON的光纤通信设备被设计出来,光纤通信设备需透过其所配备的光纤缆线与光纤网路统端的基础设备连接,而将光纤网路铺设到用户端,以实现光纤到户的目标,光纤通信设备所配备的光纤缆线通常都会预留长度以适应用户端的各种铺设环境,相应地,在光纤通信设备的底盘或上盖会增设有卷线盘,以供卷绕铺设完成后冗余的光纤缆线,以避免光纤缆线的不规则卷绕而影响到美观,和避免光纤缆线因弯曲半径过大而使信号传递能量衰减甚至造成损坏。请参阅图1,为设置有卷线盘的光纤通信设备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光纤通信设备 1包括上盖11、底盘12、卷线盘13以及光纤缆线14。卷线盘13通过栓接轴131而结合于底盘12,且卷线盘13上具有多个隔开有预定距离且相对的勾扣132,以供卷绕光纤缆线14, 而将光纤缆线14定位于卷线盘13上,以达到整理光纤缆线14的功效。但是,使用者若欲使用卷线盘13整理光纤缆线14,需先解除卷线盘13与底盘12的结合,以外露勾扣132,此时,使用者方可将光纤缆线14卷绕至勾扣132,直至完成光纤缆线14的卷绕后,还需将卷线盘13与底盘12结合,以隐藏勾扣132与卷绕的光纤缆线14,至此才能达成整理光纤缆线 14的目的,但如此繁复的光纤缆线整理程序,实际上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如何将光纤缆线定位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程序简化,确已为此相关研究领域所迫切待解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通信设备,以简化将光纤缆线定位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程序。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通信设备,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的光纤缆线,包括设备本体,具有外壳与供插设该第一光纤接头的第二光纤接头;以及定位槽,连续环绕并朝外开放地设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周围边侧,以提供收纳该光纤缆线的空间而定位该光纤缆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定位槽环绕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转角可具有25至35毫米之间的弯曲半径。该光纤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挡块,该挡块设于该设备本体,以挡止收纳于该定位槽的光纤缆线。另外,该光纤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遮蔽件,该遮蔽件嵌设于该设备本体的外壳,以遮蔽该定位槽及外露于该定位槽的光纤缆线,其中,该遮蔽件为橡胶条或塑胶条。该光纤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以太网络接头。该设备本体的外壳可包含底盘及上盖,该上盖具有一开放口以外露该第二光纤接头及该底盘紧邻该第二光纤接头的部位,且该定位槽位于该底盘或上盖,其中,该光纤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子盖,罩覆该上盖的开放口部位,以遮蔽该第二光纤接头。该底盘外露于该开放口的部位可设有第一扣件,相应地,该子盖可具有用以结合该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的光纤缆线, 该光纤通信设备包含有设备本体与定位槽。该设备本体具有外壳与供插设该第一光纤接头的第二光纤接头,该定位槽连续环绕并朝外开放地设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周围边侧,以提供收纳该光纤缆线的空间而定位该光纤缆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可直接透过定位槽将该光纤缆线卷绕于该设备本体,而无需再拆装卷线盘,故可将光纤缆线定位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程序有效简化。

[0011]图1是设置有卷线盘的光纤通信设备的分解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光纤通信设备的立体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连接至光纤网路系统端与用户端的架构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光纤通信设备的分解图。[0015]图5为图4所示光纤通信设备的侧视图。[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光纤通信设备的立体图。[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18]1光纤通信设备[0019]11上盖[0020]12底盘[0021]13卷线盘[0022]131栓接轴[0023]132勾扣[0024]14光纤缆线[0025]2光纤通信设备[0026]21设备本体[0027]211外壳[0028]2111上盖[0029]21111开放口[0030]2112底盘[0031]21121第一扣件[0032]212第二光纤接头[0033]22光纤缆线221第一光纤接头23定位槽24以太网络接头25 挡块26遮蔽件27 子盖271 第二扣件3光纤网路系统端4用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用于连接光纤网路系统端的基础设备,以实现光纤到府的目标,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光纤通信设备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通信设备2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221的光纤缆线22,该光纤通信设备2具有设备本体21以及定位槽23,其中,该设备本体21具有外壳211以包覆内建有例如适用于GPON(Gigabit-cable PON)的被动式光纤网路系统电路(图未示),并具有用以输出入光学信号的第二光纤接头212。该定位槽23连续环绕并朝外开放地设于该设备本体21的外壳211的周围边侧,以提供收纳该光纤缆线22的空间,使该光纤缆线22得以环绕该设备本体21周围边侧的方式定位,而达成整理光纤缆线22的目的。还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连接光纤网路系统端与用户端的架构图,如图3所示,该光纤缆线22具有第一光纤接头221的一端插设至该设备本体21的第二光纤接头212,该光纤缆线22的另一端连接光纤网路系统端3的基础设备,此时,用户端 4可由该光纤缆线22与该光纤网路系统端3进行双向的光学信号传递,以将光纤网路由该光纤网路系统端3铺设到该用户端4。请参阅第4及5图,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光纤通信设备的分解图及侧视图。应说明的是,为使说明更为简洁而有助于了解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与优点,以下仅针对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与作用的不同处进行说明,且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以相同或近似的符号表不。如图所示,光纤通信设备2具有设备本体21、定位槽23、以太网络接头24。该以太网络接头24使光纤通信设备2可适用以太网络协定(Ethernet)传递信号,但应说明的是, 因根据用户端的需求,该光纤通信设备2更可设置有其它信号传递规格的接头,例如,专用线(Tl、ATM)和视频接头。再者,该设备本体21的外壳211由上盖2111与底盘2112卡扣而形成,用以保护内部的电路结构。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该上盖2111具有一开放口 21111以外露该第二光纤接头 212及该底盘2112紧邻该第二光纤接头212的部位,而便于使用者插设该光纤缆线22,并易于使用者将该光纤缆线22沿着该底盘2112外露的部位拖曳至该定位槽23,该底盘2112在外露于该开放口 21111的部位设有第一扣件21121,相应地,该光纤通信设备2具有子盖 27,该子盖27形成有供结合该第一扣件21121的第二扣件271,以由这些扣件21121、271的结合,而将该子盖27罩覆于该上盖2111的开放口 21111部位,以遮蔽该第二光纤接头212 及该底盘2112外露于该开放口 21111的部位,而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光纤通信设备2设有挡块25,该挡块25设于该设备本体211 靠近该定位槽23的位置,以挡止收纳于该定位槽23的光纤缆线22。该挡块25由上而下逐渐加大其截面,以增加该挡块25的抗弯、剪强度,而减少受该光纤缆线22压迫而折断的风险,但应说明的是,该挡块25的形状,仍可依该光纤缆线22而适当调整,例如,该挡块25可设计为扣勾形状,以稳固挡止该光纤缆线22于该定位槽23中。优选地,该定位槽23环绕于该设备本体21外壳211的转角可具有介于25至35 毫米之间的弯曲半径R,以避免该光纤缆线22的弯曲半径过大而使其光学信号的传递强度衰减甚至发生损坏。应说明的是,上述弯曲半径R仍可依该光纤缆线22的直径而调整其大小。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光纤通信设备的立体图。应说明的是, 以下仅针对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与作用的不同处进行说明,且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以相同或近似的符号表示,以有助于了解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与优点。如图6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纤通信设备2的外壳211由上盖2111与底盘 2112所组成,而其定位槽23设于该上盖2111的周围边侧,以供该光纤缆线22可连续环绕设于该上盖2111的周围边侧,以有效利用该上盖2111。该光纤通信设备2还设有例如为橡胶条的遮蔽件26,以由橡胶可弹性变形的特性,而将该遮蔽件26嵌设于该外壳211上,以遮蔽该定位槽23及外露于该定位槽23的光纤缆线22,以增加设备产品的美观性,并阻止灰尘进入该定位槽23中。然而,亦可选择具有卡扣结构的塑胶条作为该遮蔽件26,以由所述的卡扣结构,而将该遮蔽件26设于该外壳211上。另应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槽23是设于该上盖2111,因此该遮蔽件26 需要可嵌设于该上盖2111设置该定位槽23的位置上,因为如此才能有效遮蔽该定位槽23 及外露于该定位槽23的光纤缆线22。当然,若该定位槽23如同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设于该底盘2112,则该遮蔽件26需要可嵌设于该底盘2112设置该定位槽23的位置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的光纤缆线, 该光纤通信设备包含有设备本体与定位槽。该设备本体具有外壳与供插设该第一光纤接头的第二光纤接头,该定位槽连续环绕并朝外开放地设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周围边侧,以提供收纳该光纤缆线的空间而定位该光纤缆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可直接透过定位槽将该光纤缆线卷绕于该设备本体,而无需再拆装卷线盘,故可将光纤缆线定位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程序有效简化。上述实施方式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通信设备,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的光纤缆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具有外壳与供插设该第一光纤接头的第二光纤接头;以及定位槽,连续环绕并朝外开放地设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周围边侧,以提供收纳该光纤缆线的空间而定位该光纤缆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槽环绕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转角具有介于25至35毫米之间的弯曲半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该挡块设于该设备本体,以挡止收纳于该定位槽的光纤缆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蔽件,该遮蔽件嵌设于该设备本体的外壳,以遮蔽该定位槽及外露于该定位槽的光纤缆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件为橡胶条或塑胶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太网络接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本体的外壳包含上盖及底盘,该上盖具有开放口,以外露该第二光纤接头及该底盘紧邻该第二光纤接头的部位,且该定位槽位于该底盘或上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子盖,该子盖罩覆该上盖的开放口部位,以遮蔽该第二光纤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外露于该开放口的部位设有第一扣件,该子盖具有供结合该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
专利摘要一种光纤通信设备,用于定位具有第一光纤接头的光纤缆线,该光纤通信设备包含有设备本体与定位槽。该设备本体具有外壳与供插设该第一光纤接头的第二光纤接头,该定位槽连续环绕并朝外开放地设于该设备本体外壳的周围边侧,以提供收纳该光纤缆线的空间而定位该光纤缆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信设备可直接通过定位槽将该光纤缆线卷绕于该设备本体,而无需再拆装卷线盘,故可将光纤缆线定位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程序有效简化。
文档编号G02B6/44GK201993509SQ2011201072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康雅其, 谢青峰, 邱雪蕙 申请人: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