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光纤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168阅读:28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光纤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光纤条,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传导光线并且呈薄板状的导光光纤条。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为一种已知的导光棒1,包含一个长向延伸并且可透光的棒体11,以及一个结合在该棒体11的底部且不透明的反射片12。其中,该棒体11包括一个位于一端的入光面111,一与该入光面111间隔的外端面112,以及一连接在该入光面111与该外端面112之间且为圆弧形的出光面113。该反射片12具有一个朝上的反射面121,该反射面 121具有弧度并与该棒体11的底面结合。使用时,将一个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2设置在该棒体11的入光面111的一侧,光源2的光线由该入光面111进入该棒体11内部,光线受到该棒体11的导光作用, 而且会被该反射面121反射,进而由该棒体11的出光面113射出,借此使整个导光棒1发光,可以应用于车灯、安全帽、室内装饰、广告、照明等用途。当然,市面上还有许多种不同形态的导光棒1或类似的导光结构,有鉴于导光结构在各领域普遍使用,本案创作人乃提出另一种结构创新、导光效果不同的导光光纤条,以提供消费大众更多的选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导光效果良好的导光光纤条。本实用新型导光光纤条,包含一个本体以及一个反射体,该本体包括两个间隔的端面、一个连接在所述端面的一侧之间的结合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结合面并连接在所述端面的另一侧之间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该出光面具有两个相连接并且都朝远离该结合面的方向弧突的出光面部,所述两个出光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凹陷的谷部;该反射体设置在该本体的结合面,并包括一个与该结合面贴合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反射面部,所述两个反射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朝该本体突出并且对应该谷部的峰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光纤条,该本体还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并连接在所述端面、 结合面与出光面之间的组装面,其中一个组装面具有一个朝内凹陷的凹面部,另一个组装面具有一个朝外突出的突接面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光纤条,每一个反射面部具有两个相连接的倾斜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光纤条,该出光面还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并分别连接在所述出光面部的一侧的侧边面部,所述每一个出光面部与相连接的侧边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转折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出光面及该反射面的特殊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创新,导光效果不同于以往导光棒,以提供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选择。

图1是一种已知导光棒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该已知导光棒的侧视剖视图,同时显示一光源设置在该导光棒的一侧;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光光纤条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同时显示一光源设置在该导光光纤条的一侧;图6是一类似图4的前视图,主要显示光线的行进路径;图7是一前视图,显示数个导光光纤条左右排列且连接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4、5,本实用新型导光光纤条的较佳实施例,大致呈扁平长条状(其宽度大于高度),用于传导一个设置在其一端的光源3的光线。本实施例的导光光纤条包含一本体4以及一反射体5。在以下说明内容中,是以该导光光纤条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以该导光光纤条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该本体4是由可透光且能传导光线的树脂制成,并且长向延伸成扁平状,该本体 4具有两个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相反端的端面41、一个连接在所述两端面41的一侧之间的结合面42、一个相反于该结合面42并连接在所述两端面41的另一侧之间的出光面 43,以及两个左右间隔并连接在所述端面41、结合面42与出光面43之间的组装面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面42是结合在两端面41的底侧缘之间,而所述出光面43是结合在两端面41的顶侧缘之间。其中,所述两端面41都是平坦的表面。该出光面43具有二个左右间隔的侧边面部431,以及两个位于所述侧边面部431之间且相连接的出光面部432,所述两出光面部432 都是朝远离该结合面42的方向向上弧突的表面,所述两出光面部432的连接处使该出光面 43形成一个凹陷的谷部40,该谷部40沿着该本体4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出光面部432 都是沿着该本体4的宽度方向,由该谷部40朝左右外侧先逐渐变高后又逐渐变低。每一出光面部432与相连接的侧边面部431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转折连接部433。其中一个组装面44具有一个朝内凹陷的凹面部441,另一个组装面44具有一个朝外突出的突接面部442。该反射体5是由不透光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置在该本体4的结合面42,进而位于该本体4的底部。该反射体5具有一个与该结合面42贴合的反射面51,该反射面51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反射面部511,所述两反射面部511的连接处使该反射体5形成一个朝该本体4突出的峰部50,该峰部50与该本体4的谷部40上下对应。每一反射面部511都是由该峰部50沿着该本体4的宽度方向朝外逐渐向下倾斜,而且每一反射面部511包括两个相连接且倾斜程度不同的倾斜段512、513,位于内侧的倾斜段512的倾斜程度较大,位于外侧的倾斜段513的倾斜程度较小,借此形成特有的光学反射面,用于强化本实用新型的出光特性,此为一般光纤产品所没有的。参阅图4、5、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光源3设置在该本体4的其中一个端面41的一侧,光源3的光线由该端面41进入该本体4内部,光线受到该本体4的导光传导作用, 并能被该反射面51反射,使光线由该出光面43射出,当然,光线也会从另一个端面41以及两侧的组装面44射出,借此使该导光光纤条发光。其中,由于反射面51及出光面43为特殊光学设计表面,因此光线经由不同斜度的倾斜段512、513使光线反射方向不同,并且是具有一定规则地朝该出光面43反射行进,又因为出光面部432的弧度变化,造成不同的光折射角度,达到导光光纤条发光的作用,而且呈现面发光效果,有别于其他导光光纤产品类似于线发光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无论是该反射面51提供的反射作用,或该出光面43造成的折射效果,都不同于已知产品,进而产生不同于已知产品的发光效果、发光面积及发光亮度。参阅图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导光光纤条也可以为数个一组地邻并排列, 而且相邻的导光光纤条通过组装面44上的突接面部442与凹面部441对位结合。因此本实用新型透过所述组装面44的特殊卡合结构,能提升导光光纤条之间的组装稳固性,而且相对于已知导光棒没有任何可以与其他导光棒组装的构造,本实用新型能结合数个导光光纤条的设计,可以提升发光面积,运用上更灵活。综上所述,通过该出光面43与该反射面51的特殊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创新,导光效果不同于以往的导光棒或其它导光光纤产品,以提供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选择。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光纤条,包含一个本体以及一个反射体,该本体包括两个间隔的端面、一个连接在所述端面的一侧之间的结合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结合面并连接在所述端面的另一侧之间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该出光面具有两个相连接并且都朝远离该结合面的方向弧突的出光面部,所述两个出光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凹陷的谷部;该反射体设置在该本体的结合面,并包括一个与该结合面贴合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反射面部, 所述两个反射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朝该本体突出并且对应该谷部的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光纤条,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并连接在所述端面、结合面与出光面之间的组装面,其中一个组装面具有一个朝内凹陷的凹面部,另一个组装面具有一个朝外突出的突接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光纤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反射面部具有两个相连接的倾斜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光纤条,其特征在于该出光面还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并分别连接在所述出光面部的一侧的侧边面部,所述每一个出光面部与相连接的侧边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转折连接部。
专利摘要一种导光光纤条,外观呈扁平状,并包含一本体以及一反射体。该本体包括两个间隔的端面、一个连接在所述两端面的一侧的结合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结合面的出光面,该出光面具有两个相连接并且都朝远离该结合面的方向弧突的出光面部,所述两出光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凹陷的谷部。该反射体位在该本体的结合面上,并包括一个与该结合面贴合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反射面部,所述两反射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朝该本体突出并且对应该谷部的峰部。通过该出光面及该反射面的特殊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创新结构及特殊的导光效果。
文档编号G02B6/00GK202305870SQ20112037938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志丞 申请人:宏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