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助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12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学助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助视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光学助视器对残余视力的定位欠准确。以往的光学助视器多结合传统镜片 箱中的棱镜片进行残余视力定位,但该棱镜片均为单一度数,使用时需要反复更换,且最大力量仅为10 A,尚不能满足周边网膜定位的需要,且传统ReiSley旋转三棱镜的光线偏转聚焦方向单一,仅水平和垂直方向,不能360°范围改变。不能满足视网膜残余视力的准确聚焦的要求,即不能很好的利用残余视力改善视功能。除此之外,常用伽利略光学助视器放大倍率也是单一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放大倍率的选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充分利用残余视力来改善低视力患者的视功能的光学助视器。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助视器,包括物镜、目镜和三棱镜组;所述物镜与所述目镜和三棱镜组依次排列,所述三棱镜组包括厚度由厚到薄渐变的第一三棱镜和第二三棱镜;所述第一三棱镜与所述第二三棱镜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叠合并能够相互旋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三棱镜的叠合使得助视器的最大度数增大为一个三棱镜的两倍,使得光学助视器的最大力量足够并满足周边网膜定位的需要。由于三棱镜组系统力量的大小决定了光线偏转的程度,而通过两个三棱镜的相互旋转能够改变三棱镜组系统力量,即改变三棱镜组的度数,所以,两个三棱镜的相互旋转导致三棱镜组的度数的调节,实现不同程度的光线偏转,进而达到聚焦于周边残余正常网膜区而激发残余视力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棱镜与第二三棱镜能够以光学中心为轴心同时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等量旋转。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棱镜与第二三棱镜的度数是一样的。优选的,所述三棱镜组具有机械结构,包括外圈转盘和里圈部分;所述里圈部分与外圈转盘相连接并能够相互转动,所述里圈部分包括里圈刻度盘、度数调控轮、第一三棱镜、第二三棱镜和指示箭头;所述度数调控轮和所述里圈刻度盘连为一体后分别与第一三棱镜、第二三棱镜和指示箭头相连。优选的,所述外圈转盘标有表示旋转起始位的0度到360度旋转方向刻度。其中,旋转起始位是指垂直方向上,第一三棱镜与第二三棱镜的底是互为相反的,此时三棱镜组的合力度数为零。优选的,所述里圈刻度盘上标识着反应三棱镜组合力度数的刻度,其刻度中的0标志位所对应着外圈转盘的刻度表示旋转起始位的方向。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通过旋转度数调控轮使得第一三棱镜和第二三棱镜同时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等量旋转,同时指示箭头指向里圈刻度盘上相应的度数,达到调节度数的效果,实现了三棱镜力量的精确调控。旋转外圈转盘或者里圈部分,外圈刻度是固定的,只能旋转里圈部分,从而改变旋转起始位的方向。由于旋转起始位的方向与光经过三棱镜组偏转聚焦的方向垂直,所以,旋转外圈转盘使得旋转起始位在O度到360度变化的同时令光聚焦的方向也从0度到360度之中变化。优点是根据需要将光线的偏转聚焦方向与0度到360度之间任意改变,并通过调节度数实现不同程度的光线偏转,从而可以在视网膜的不同部位进行残余视力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低视力患者视功能的最大程度改善。优选的,所述物镜选用度数为+2. 5DS的物镜。优选的,所述物镜选用度数为+5. ODS的物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通过选用两个不同度数的物 镜实现了不同放大倍率的转换。优选的,所述物镜与所述目镜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加或减少。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通过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细微的长度调整实现不同长度的微调来实现不同放大倍率的转换,从而适应不同屈光状态的使用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将不同程度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至0度到360度中的任一角度进行偏转聚焦,光线偏转的度数根据需要进行准确调节,从而充分利用了残余视力,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视功能并适应不同屈光状态的使用者,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和易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光学助视器的一种实施例的光学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学助视器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三棱镜组的整体外观实物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学助视器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三棱镜组的度数调控设计原理实物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学助视器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三棱镜组的旋转起始位的方向调控装置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学助视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可调的镜筒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一种光学助视器,包括物镜I、目镜2和三棱镜组3 ;所述物镜I与所述目镜2和三棱镜组3依次排列,所述三棱镜组3包括厚度由厚到薄渐变的第一三棱镜和第二三棱镜;所述第一三棱镜与所述第二三棱镜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叠合并能够相互旋转。如图2,本设计中旋转三棱镜度数调控部分为该旋转三棱镜装置的里圈部分,包括三棱镜片、里圈刻度及其对应线、度数调控转轮、指示箭头。“0”为图2中所示的旋转起始位,即两个相同度数(10 A)且底方向相反的棱镜垂直方向叠合在一起。里圈刻度为旋转三棱镜系统合力度数的标识刻度0 A 20 A。旋转三棱镜度数调控转轮,水平及垂直四个方位(0°、90°、180°、270° )各一处,通过旋转其中任何一处调控转轮均可实现两个棱镜的同时反方向旋转,从而达到一定的合力。该设计可以弥补传统旋转三棱镜度数调控旋钮无法在鼻侧进行操作的不足,因为当任何一个调控转轮转到鼻侧时,其180相反方向的另一个调控转轮必定在颞侧,因此保证了整个操作过程的简单、便捷、实用性。箭头为度数指示标识,所指为棱镜系统合力的精确度数,从而精确调控光线的偏转程度;并辅助判断合力的底方向。旋转三棱镜系统度数的调控主要通过两个度数相等底方向相反的三棱镜重叠且底同时反向(顺/逆时针)等量旋转而实现的。原理如图3所示,该“同时反向等量旋转”是通过两个棱镜间的齿轮传动实现的,并同时保证两个三棱镜片的光学中心固定不动。里圈部分(三棱镜片、里圈刻度及其对应线、度数调控转轮、指示箭头)作为一个整体可相对于外圈部分进行360°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起始位一“0”位可进行360°准确旋转,进而实现了旋转三棱镜系统合力底的方向的360°准确调控(因为合力的底始终垂直于旋转起始位——“0”位),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对光线聚焦方向进行360°精确偏转调控(因为光线向底的方向偏转聚焦)。 旋转三棱镜系统合力的底的方向的判断方法合力的底的方向与旋转起始位——“0”位垂直,同时结合箭头的指示与箭头同侧的度数为底的方向所在,从而判断底的方向。如图4,旋转起始位——“0”位位于60°,则合力的底的方向为150°或330°,由于箭头与330°在旋转起始位——“0”位的同侧,故合力的底方向为330° ,即光线会偏向330°方向。新型旋转三棱镜系统在助视器中的作用通过三棱镜的光线会改变其传播方向——向三棱镜底的方向偏转,所以准确调控底的方向可实现光线聚焦方向的准确偏转;同时,可调的棱镜度数可实现光线偏转程度的调控。这对于临床上低视力患者残余视力的充分利用非常重要,可以根据残余的正常网膜的位置,通过偏转方向及程度的调控,准确改变光线的聚焦位置,保证光线聚焦于正常网膜上,从而充分利用患者的残余视力,改善其视功能。以往的光学助视器多结合传统镜片箱中的棱镜片进行残余视力定位,但该棱镜片均为单一度数,使用时需要反复更换,且最大力量仅为10 A,尚不能满足周边网膜定位的需要,且传统Reisley旋转三棱镜的光线偏转聚焦方向单一,仅水平和垂直方向,不能360°范围改变,本产品结合了新型设计的旋转三棱镜,可根据需要进行度数及方向的准确调控,从而充分利用了残余视力,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视功能,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放大倍率等于目镜度数除以物镜度数,所以,在目镜大小不变之下,物镜度数越小放大倍率越大。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物镜(+2. 50DS/+5. 00DS),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率(4X/2X)。如图5所示,通过旋转螺纹方式调整镜筒的长度。螺纹上有两个刻度标识,分别代表镜筒长度为5cm和7. 5cm,以分别配合2X和4X放大率,该标记便于使用者进行镜筒长度调整。作用是满足不同放大倍率的需求;此外,通过细微的长度调整可实现不同程度的微调以适应不同屈光状态的使用者。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I)、目镜(2)和三棱镜组(3);所述物镜(O与所述目镜(2)和三棱镜组(3)依次排列,所述三棱镜组(3)包括厚度由厚到薄渐变的第一三棱镜和第二三棱镜;所述第一三棱镜与所述第二三棱镜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叠合并能够相互旋转。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棱镜与第二三棱镜能够以光学中心为轴心同时分别逆向旋转。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棱镜与第二三棱镜的光学度数相同。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镜组(3)具有机械结构,包括外圈转盘和里圈部分;所述里圈部分与外圈转盘相连接并能够相互转动,所述里圈部分包括里圈刻度盘、度数调控轮、第一三棱镜、第二三棱镜和指示箭头;所述度数调控轮和所述里圈刻度盘,分别与第一三棱镜、第二三棱镜和指示箭头相互联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转盘标有表示旋转起始位的O度到360度旋转方向刻度。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I)选用度数为+2.5DS的物镜。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I)选用度数为+5.ODS的物镜。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助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I)与所述目镜(2)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加或減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助视器,包括物镜(1)、目镜(2)和三棱镜组(3);所述物镜(1)与所述目镜(2)和三棱镜组(3)依次排列,所述三棱镜组(3)包括厚度由厚到薄渐变的第一三棱镜和第二三棱镜;所述第一三棱镜与所述第二三棱镜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叠合并能够相互旋转。本实用新型实现将不同程度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至0度到360度中的任一角度进行偏转聚焦,光线偏转的程度根据需要进行准确调节,从而充分利用了残余视力,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视功能并适应不同屈光状态的使用者,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和易用。
文档编号G02C7/02GK202383375SQ20112045985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艳玲, 金晨晖 申请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