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46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边际场切换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成熟,带动了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的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基于其低电压操作、无辐射线散射、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优点更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成为近年来显示器产品的主流。然而,液晶显示器仍存在视角受限的问题。目前,能够达成广视角要求的技术包括了扭转向列型 (twisted nematic,TN)液晶加上广视角膜(wide viewing film)、共平面切换式(in-plane switching, IPS)液晶显示器、边际场切换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液晶显示器与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 vertically alignment, MVA)液晶显示器等。目前边际场切换式液晶显示器所面临的是红、蓝、绿像素在大视角有不同程度的色偏问题。为了解决上述色偏问题,现有技术是将红、蓝、绿像素设计成具有两配向区域 (two domains)。然,此种具有两配向区域的红、蓝、绿像素的缺点是会在像素的中央产生暗线(disclination),而导致显示器的显示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传统边际场切换式液晶显示面板所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单元、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彩色滤光层。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多个像素单元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连接,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以及第四像素,且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各自包括有源元件、像素电极以及共用电极。像素电极与有源元件电连接,共用电极对应像素电极设置,且像素电极或是共用电极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第一像素的狭缝图案以及第二像素的狭缝图案具有第一延伸方向,第三像素的狭缝图案以及第四像素的狭缝图案具有第二延伸方向, 且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不相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彩色滤光层包括对应第一像素设置的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对应第二像素设置的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对应第三像素设置的第三颜色滤光图案以及对应第四像素设置的第四滤光图案,其中第四滤光图案的颜色不同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的颜色。基于上述,第一像素的狭缝图案以及第二像素的狭缝图案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三像素的狭缝图案以及第四像素的狭缝图案的延伸方向,且彩色滤光层的第四滤光图案的颜色不同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的颜色。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降低显示面板在大视角的色偏问题。另外,因本发明的像素并未采用两个配向区域的设计,因此不会有传统像素所存在的产生暗线(disclination)而导致显示器的显示品质下降的问题。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2是对应图1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线1-1’以及剖面线11-11’处的剖面图;图3以及图4是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6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中的第一像素的剖面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中的第一像素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色座标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第一基板102、104、106 绝缘层104a:保护层104b 平坦层200 第二基板300 显示介质SL1、SL2:扫描线DL1、DL2:数据线P 像素单元Pl P4 像素Tl T4 有源元件PEl PE4:像素电极Cl C4 接触窗01 04:开口CM:共用电极STl ST4:狭缝图案gl 栅极chl 通道si 源极dl 漏极CF 彩色滤光层Fl F4 彩色滤光图案BM 遮光层SH:遮蔽电极层POl、PO2:偏光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2是对应图1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线1-1’以及剖面线 11-11’处的剖面图。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多条扫描线SLl SLru多条数据线DLl DLm、多个像素单元P、第二基板200、显示介质300 以及彩色滤光层CF。第一基板100上设置有像素阵列。如图1所示,多条扫描线SLl SLn(图示仅绘示SL1、SL2为例)以及多条数据线DLl DLm(图示仅绘示DLl D2为例)设置于第一基板100上。像素单元P与扫描线SLl SLn以及数据线DLl DLm电连接,且每一个像素单元P包括第一像素P1、第二像素P2、第三像素P3以及第四像素P4。扫描线SLl SLn以及数据线DLl DLm彼此交越设置,且定义出多个像素区。 扫描线SLl SLn与数据线DLl DLn之间夹有绝缘层102。基于导电性的考量,扫描线 SLl SLn与数据线DLl DLm —般是使用金属材料。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扫描线SLl SLn与数据线DLl DLm也可以使用其他导电材料。例如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其它导材料的堆叠层。承上所述,扫描线SLl SLn以及数据线DLl DLm在基板100上定义出多行 (column)以及多列(row)的单元区域。在此,扫描线SLl SLn由上至下排列成多列,且数据线DLl DLm由左至右依序排列成多行。而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则是排列在上述扫描线SLl SLn以及数据线DLl DLm所定义出的多行以及多列的单元区域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Pl以及第二像素P2是排列于同一列,且第三像素P3以及第四像素P4排列于同一列。更详细而言,若第一像素Pl以及第二像素P2排列于第一列,那么第三像素P3以及第四像素P4则是排列于第二列。然而,本发明不限制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排列方式。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也可以都排列在同一列。承上所述,第一像素Pl包括有源元件Tl、像素电极PEl以及共用电极CM。根据本实施例,共用电极CM是设置在绝缘层104上,像素电极PEl是对应设置在共用电极CM的上方,且像素电极PEl与共用电极CM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像素电极PEl与有源元件Tl电连接。更详细的说明是,像素电极PEl是通过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l而与有源元件Tl电连接,如图6A所示,其中有源元件Tl包括栅极gl、通道chl、源极si以及漏极dl, 且像素电极PEl是通过接触窗Cl而与漏极dl电连接。此外,共用电极CM中具有开口 01, 以使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l不会与共用电极CM电性接触。在此,绝缘层104可包括保护层10 以及平坦层104b,保护层10 例如为无机材料而平坦层104b例如为有机材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承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l的下方,且共用电极 CM与像素电极PEl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另外,像素电极PEl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ST1, 且狭缝图案STl的延伸方向为D1。由于像素电极PEl的狭缝图案STl具有单一的延伸方向D1,因此第一像素Pl具有单一配向区域(one domain) 0在本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l的下方,且狭缝图案STl是形成在像素电极PEl中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也可以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l的上方,且狭缝图案 STl是形成在共用电极CM中。第二像素P2包括有源元件T2、像素电极PE2以及共用电极CM。根据本实施例,共用电极CM是设置在绝缘层104上,像素电极PE2是对应设置在共用电极CM的上方,且像素电极PE2与共用电极CM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像素电极PE2与有源元件T2电连接。类似地,有源元件T2包括栅极、通道、源极以及漏极(未标示),且像素电极PE2是通过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2而与有源元件T2的漏极电连接。在此,共用电极CM中具有开口 02,以使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2不会与共用电极CM电性接触。承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2的下方,且共用电极 CM与像素电极PE2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另外,像素电极PE2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ST2, 且狭缝图案ST2的延伸方向为D2。由于像素电极PE2的狭缝图案ST2具有单一的延伸方向D2,因此第二像素P2具有单一配向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 PE2的下方,且狭缝图案ST2是形成在像素电极PE2中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也可以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2之上,且狭缝图案ST2是形成在共用电极CM中。第三像素P3包括有源元件T3、像素电极PE3以及共用电极CM。根据本实施例,共用电极CM是设置在绝缘层104上,像素电极PE3是对应设置在共用电极CM的上方,且像素电极PE3与共用电极CM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像素电极PE3与有源元件T3电连接。类似地,有源元件T3包括栅极、通道、源极以及漏极(未标示),且像素电极PE3是通过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3而与有源元件T3电连接。在此,共用电极CM中具有开口 03,以使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3不会与共用电极CM电性接触。承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3的下方,且共用电极 CM与像素电极PE3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另外,像素电极PE3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ST3, 且狭缝图案ST3的延伸方向为D3。由于像素电极PE3的狭缝图案ST3具有单一的延伸方向D3,因此第三像素P3具有单一配向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 PE3的下方,且狭缝图案ST3是形成在像素电极PE3中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也可以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3的上方,且狭缝图案ST3是形成在共用电极CM中。第四像素P4包括有源元件T4、像素电极PE4以及共用电极CM。根据本实施例,共用电极CM是设置在绝缘层104上,像素电极PE4是对应设置在共用电极CM的上方,且像素电极PE4与共用电极CM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像素电极PE4与有源元件T4电连接。类似地,有源元件T4包括栅极、通道、源极以及漏极(未标示),且像素电极PE4是通过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4而与有源元件T4电连接。在此,共用电极CM中具有开口 04,以使贯穿绝缘层104、106的接触窗C4不会与共用电极CM电性接触。承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4的下方,且共用电极 CM与像素电极PE4之间被绝缘层106隔离。另外,像素电极PE4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ST4, 且狭缝图案ST4的延伸方向为D4。由于像素电极PE4的狭缝图案ST4具有单一的延伸方向D4,因此第四像素P4具有单一配向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4的下方,且狭缝图案ST4是形成在像素电极PE4中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也可以是设置于像素电极PE4的上方,且狭缝图案ST4是形成在共用电极CM中。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共用电极CM 为未图案的电极膜层且电连接至共用电压(Vcom)。根据其他实施例,倘若狭缝图案STl ST4是形成在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共用电极CM中,那么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共用电极CM为图案化的电极膜层,且通过电极膜层的图案设计使得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共用电极CM电连接至共用电压(Vcom),如图 5所示。请参照图5,在图5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中,狭缝图案STl ST4是形成在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共用电极CM中,且共用电极CM是设置在像素电极PEl PE4的上方。另外,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的像素电极PEl PE4不具有狭缝图案,因此其各自为块状图案的像素电极。承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像素Pl的狭缝图案STl的延伸方向Dl与第二像素P2的狭缝图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且第三像素P3的狭缝图案ST3的延伸方向D3 与第四像素P4的狭缝图案ST4的延伸方向D4相同。而且,延伸方向D1/D2不同于延伸方向 D3/D4。根据本实施例,倘若扫描线SLl SL2的延伸方向为D,那么延伸方向Dl与延伸方向D之间具有夹角θ 1,延伸方向D2与延伸方向D之间具有夹角θ 2,延伸方向D3与延伸方向D之间具有夹角θ 3,且延伸方向D4与延伸方向D之间具有夹角θ 4。夹角θ 1实质上等于夹角θ 2,夹角θ 3实质上等于夹角θ 4,且夹角θ 1/θ 2不等于夹角θ 3/θ 4。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θ 3/θ 4与夹角θ 1/θ 2互补,且夹角θ 1/θ 2与夹角θ 3/θ 4其中之一的角度小于90度且大于80度。举例来说,若夹角θ 1/Θ 2为85度,那么夹角Θ3/Θ4为95 度。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像素具有最佳的开口率,数据线DLl DLm 是顺着延伸方向D1/D2以及延伸方向D3/D4延伸。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数据线DLl DLm 并非直线形式延伸或布局,本实施例的数据线DLl DLm是随着各像素Pl Ρ4的狭缝图案STl ST4的延伸方向来布局,因而数据线DLl DLm是以折线形式延伸或布局。然而, 本发明不限制数据线DLl DLm的布局形式。除了上述位于第一基板100上的像素阵列之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200以及显示介质300。请参照图2,第二基板200位于第一基板100的对向。显示介质 300位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显示介质300包含液晶分子。根据本实施例, 彩色滤光层CF是设置于第二基板200上。彩色滤光层CF包括对应第一像素Pl设置的第一颜色滤光图案F1、对应第二像素 Ρ2设置的第二颜色滤光图案F2、对应第三像素Ρ3设置的第三颜色滤光图案F3以及对应第四像素Ρ4设置的第四滤光图案F4。在此,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F1、F2、F3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图案。而第四滤光图案F4的颜色不同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F1、F2、F3的颜色。换言之,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4不是红色、绿色及蓝色滤光图案。 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4可为白色滤光图案或黄色滤光图案,较佳的是,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4 为白色滤光图案。另外,彩色滤光层CF还可进一步包括遮光图案层BM,其是对应设置于各颜色滤光图案F1、F2、F3、F4之间。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Fl (红色)设置的第一像素Pl中的像素电极PEl的狭缝图案STl的延伸方向Dl与对应第二颜色滤光图案F2(绿色)设置的第二像素P2中的像素电极PE2的狭缝图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对应第三颜色滤光图案F3 (蓝色)设置的第三像素P3的狭缝图案ST3的延伸方向D3与对应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4(较佳的是白色)设置的第四像素P4的狭缝图案ST4的延伸方向D4相同。而且,延伸方向D1/D2不同于延伸方向D3/D4。在另一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CF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100上,如图6B所示。当彩色滤光层CF设置于第一基板100上时,所述彩色滤光层CF的滤光图案(例如是第一颜色滤光图案Fl)是设置于绝缘层(保护层)10 上方,且像素电极PEl PE4以及共用电极CM是设置在彩色滤光层CF的滤光图案(例如是第一颜色滤光图案Fl)上方。换言之, 在本发明中,彩色滤光层CF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100上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200上。另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进一步包括偏光片POl、P02。偏光片POl位于第一基板100的表面上,且偏光片P02位于第二基板200的表面上。特别是,偏光片POl (或P02) 的偏振方向与扫描线SLl SLn的延伸方向平行或是垂直。倘若偏光片POl (或P02)的偏振方向与扫描线SLl SLn的延伸方向平行,那么偏光片POl (或P02)的偏振方向第一、第二像素P1/P2的狭缝图案ST1/ST2的延伸方向D1/D2之间具有夹角θ,且偏光片POl (或 Ρ02)的偏振方向与第三、第四像素Ρ3/Ρ4的狭缝图案ST3/ST4的延伸方向D3/D4之间具有夹角Θ’。在此,夹角θ与夹角θ ’互补,且夹角θ与夹角θ ’其中之一不等于90度且大于80度。举例来说,若夹角θ为85度,那么夹角θ ’为95度。基于上述,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Fl (红色)设置的第一像素Pl 中的狭缝图案STl的延伸方向Dl与对应第二颜色滤光图案F2(绿色)设置的第二像素P2 的狭缝图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对应第三颜色滤光图案F3(蓝色)设置的第三像素 P3的狭缝图案ST3的延伸方向D3与对应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4(较佳的是白色)设置的第四像素P4的狭缝图案ST4的延伸方向D4相同。而且,延伸方向D1/D2不同于延伸方向D3/ D4。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各自皆为单一配向区域(one domain),因此在各像素中不会有传统像素所存在的产生暗线(disclination)而导致显示器的显示品质下降的问题。另外,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中的狭缝图案 STl ST4的延伸方向的设计可以调整大视角的色座标,进而得以控制白点色座标,如图7 所示。更详细来说,当以大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第一与第二像素P1、P2(红色以及绿色)
的色座标(实线-色座标以及虚线----色座标)会往同一个方向偏移。由于本实施例
的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3、P4(蓝色以及白色)的狭缝图案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第一与第二像素P1、P2 (红色以及绿色)的狭缝图案的延伸方向不同,因此可使得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3、 P4(蓝色以及白色)的色座标(虚线一色座标)往反方向偏移。如此一来,便可以达到降低色偏的现象。另外,在对应第四像素P4设置白色滤光图案可以增加显示面板整体的穿透率。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的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且不在重复说明。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0上更包括至少一遮蔽电极层SH,所述遮蔽电极层SH是全面地覆盖于第二基板200上,因此遮蔽电极层SH遮蔽对应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l F4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Pl P4。根据本实施例,遮蔽电极层SH覆盖彩色滤光层CF,且遮蔽电极层SH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4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且不在重复说明。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二基板200的遮蔽电极层SH并非全面地覆盖于第二基板200上。在本实施例中,遮蔽电极层SH遮蔽对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Fl F3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像素Pl P3,且未遮蔽对应第四颜色滤光图案F4的第四像素P4。在上述图3以及图4的实施例中,因第一基板100上的像素阵列与上述图1以及图2的像素阵列相同,因此图3以及图4的实施例也可以降低显示面板在大视角的色偏问题且不会有传统像素所存在的产生暗线(disclination)的问题。另外,图3以及图4的实施例具有遮蔽电极层SH,所述遮蔽电极层SH可以遮蔽电磁干扰。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10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多个像素单元,其与该些扫描线以及该些数据线电连接,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以及第四像素,且该第一、第二、第三以及该第四像素各自包括有源元件;像素电极,与该有源元件电连接;以及共用电极,其对应该像素电极设置,且该像素电极或是该共用电极中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其中该第一像素的该狭缝图案以及该第二像素的该狭缝图案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该第三像素的该狭缝图案以及该第四像素的该狭缝图案具有一第二延伸方向,且该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不相同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显示介质,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彩色滤光层,包括对应该第一像素设置的一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对应该第二像素设置的一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对应该第三像素设置的一第三颜色滤光图案以及对应该第四像素设置的一第四滤光图案,其中该第四滤光图案的颜色不同于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的颜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层覆盖该有源元件,且该像素电极或是该共用电极设置于该彩色滤光层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些扫描线的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与该些扫描线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互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些扫描线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或是该些扫描线的该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大于80度且小于 9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彩色滤光层的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图案,且该第四颜色滤光图案不是红色、绿色及蓝色滤光图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四颜色滤光图案为白色滤光图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些像素单元的该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排列成多行以及多列,该第一像素以及该第二像素排列于同一列,且该第三像素以及该第四像素排列于同一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三像素以及该第四像素排列于该第一像素以及该第二像素的下一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些数据线顺着该第一延伸方向以及该第二延伸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偏光片,位于该第一基板以及该第二基板至少其中之一上,其中该偏光片的一偏振方向与该些扫描线的一延伸方向平行或是垂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遮蔽电极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上,其中该遮蔽电极层对应设置于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像素的上方,且该遮蔽电极层不设置于该第四像素的上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遮蔽电极层,全面地覆盖于该第二基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单元、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彩色滤光层。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多个像素单元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连接。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像素。第一像素的狭缝图案以及第二像素的狭缝图案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三像素的狭缝图案以及第四像素的狭缝图案的延伸方向。彩色滤光层包括对应第一像素设置的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对应第二像素设置的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对应第三像素设置的第三颜色滤光图案以及对应第四像素设置的第四滤光图案,其中第四滤光图案的颜色不同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的颜色。
文档编号G02F1/1362GK102566162SQ20121002215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昌文宗, 曾庆安, 郑孝威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