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对焦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3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对焦式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照相机、摄像机等所适合的小型、大口径的内对焦式镜头。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可以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的、且具有中等以上的焦距的内对焦式镜头被大量提出(例如,參照专利文献1、2)。上述各专利文献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并且通过使第二透镜群移动而进行调焦。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专利第3445554号公报专利文献2 :专利第3505099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最短拍摄距离比较长,不适宜近距离拍摄这样的问题存在。另外,若想ー边满足该文献所述的条件,一边实现在35mm相机換算下中等的焦距的大口径光学系统,则前透镜直径大、不能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这样的问题还存在。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聚焦群由2片以上的透镜构成,因此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无法充分实现的问题存在。特别是若聚焦群有重量,则用于对其进行驱动的致动器也需要是大型的,因此,保持该透镜的镜筒也避免不了大型化。另外,该内对焦式镜头,在既满足该文献所述的条件、且实现在35_相机換算下中等的焦点时,还有得不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问题。如此,在以上述各专利文献所述的技术为首的现有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不存在具有在35mm相机換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具备良好的成像性能、并达成充分的小型、轻量化的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消除上述的来自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換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有优异的成像性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二透镜群由単体的透镜元件构成,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调焦,满足以下的条件式。(I) 0. 48 < |f3|/f < 0. 73(2) I. 05 < FnoXfl/f < I. 42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f I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焦距,Fno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F数(F-number)。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換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群其构成为,至少包括I片正透镜,并且在最靠近像侧配置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0. 85 < |f3n /f < 2. 40其中,f3n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在最靠近像侧所配置的负透镜的焦距。根据本发明,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提高。
·
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4) 0. 38 < I f2 | /f < 0. 72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又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ー步提闻。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5) nd 彡 I. 603(6) vd > 60. 3其中,n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折射率,v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阿贝数。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又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提高。特别是能够良好地修正倍率色像差。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备有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孔径光阑、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所述后群具有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小型、大口径的光学系统。根据本发明可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_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


图I是表示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3是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4是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6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7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8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0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11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12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4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15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16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8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19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20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21是表示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22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23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图24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符号的说明G11、G21、G31、G41、G51、G61 第一透镜群G12、G22、G32、G42、G52、G62 第ニ透镜群G13、G23、G33、G43、G53、G63 第三透镜群
G11F、G2if、G31F、G41F、G51F、G61f iu 群G11R、G21R、G31R、G41r、G51R、G61e 后群CG保护玻璃IMG成像面STP孔径光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适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包括如下而构成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一般认为,在远摄型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考虑广角化时,在第一透镜群中采用反远距型(retoofocus type)的结构。但是,就反远距型的光学系统而言,其是前群采用负透镜系而使焦点向后移动的结构,因此光学系统总长变长这样的缺点存在。另外,相对于孔径光阑的光学系统对称性明显欠缺,因此在前群的负透镜系发生的畸变和彗差的修正就难以由后群进行,因此在第一透镜群内进行良好的像差修正是困难的。另外,在现有的远摄型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虽然可以缩短光学系统总长,但相对于孔径光阑的光学系统对称性遭到破坏,因此像差修正困难。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第一透镜群采用松纳型(Sonnar type)的结构。松纳型的情况下,光学系统总长相比反远距型可以缩短。另外,相对于孔径光阑的光学系统对称性也比反远距型保持得好,因此可以进行良好的像差修正。特别是因为可以在第一透镜群内进行良好的像差修正,所以能够使后续的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的结构简单化这样的优点也存在。在松纳型的光学系统中,虽然后焦距变短的倾向存在,但通过适当地选择构成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的透镜的光焦度配置,可以使后焦距达到恰当的长度。接下来,对于调焦进行研究。首先,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负、正光焦度的透镜群而构成的光学系统中,由第一透镜群进行调焦时,会使光学系统中最重的透镜群移动。因此就产生如下不可避免的问题,即透镜群的驱动所必要的致动器大型化,以及消耗功率的増加。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透镜群在伸缩时的周边光量,必须使透镜口径大型化。这会妨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另ー方面,以第三透镜群进行调焦时,来自使用者的从镜筒外施加的外力、例如来自手指等的外力,使第三透镜群驱动用的驱动机构遭到破坏之虞存在。因此,需要比第三透镜群更靠像侧设置密封部件等,从而带来成本増加。此外,为了修正伴随着物体距离向近距离侧的移动而来的像面上的焦点移动,必须提高第三透镜群的成像倍率。其结果是,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增大,无法避免光学系统的大型化。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在第一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固定的状态下,由光学系统内部所配置的第二透镜群进行调焦。就第二透镜群而言,因为具备负光焦度,所以能够在贯穿光学系统全系下使光线通过最低的位置。因此,第二透镜群可以由光学系统全系中最小口径的透镜构成,其重量也能够轻量化。另外,如果由在光学系统内部所配置的第ニ透镜群进行调焦,则在调焦时光学系统总长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便于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此外,因为能够使最靠像侧所配置的第三透镜群的位置固定,所以也就不需要用密封部件来防止外力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本发明其目的在于,实现具有在35mm相机換算下中等(75mm左右)的焦距的内对焦式镜头。因此,随物体距离变化造成的焦点移动量,例如与远摄物镜相比有变小的倾向,即使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也能够维持良好的成像性能。通过第二透镜群由単体的透镜元件构成,能够使第二透镜群成为更轻量、简易的结构。还有,所谓单体的透镜元件,包括単一的研磨透镜、非球面透镜、复合非球面透镜和接合透镜,不包括具有空气层而彼此未被粘接的例如正负的两片透镜等。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在更小型、轻量、大口径下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除了上述特征以外,还设定有如下所示的各种条件。首先,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第三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3,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设为f,第一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l,光学系统全系的F数设为Fno吋,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I) 0. 48 < |f3|/f < 0. 73(2) I. 05 < Fno X fl/f < I. 42
就条件式(I)而言,其是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广角的光学系统的条件。通过满足该条件式(I),光学系统的小型、广角化变得极为有利。在条件式(I)中,若低于其下限,则相对于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第三透镜群的焦距变得过短,球面像差和畸变的发生变得显著。另ー方面,在条件式(I)中,若超过其上限,则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变长,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而且,光学系统的广角化也困难。就条件式(2)而言,其是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大口径的光学系统的条件。在条件式(2)中,若低于其下限,则第一透镜群的焦距变短,因此F数变小,对于实现明亮的透镜有利,但因为畸变变得显著,所以不为优选。另ー方面,在条件式(2)中,若超过其上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变长,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而且,光学系统的广角化也变得困难。还有,若上述条件式(I)、(2)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I), 0. 54 < |f3|/f < 0. 73·
(2) ’ I. 18 < Fno X fl/f < I. 42通过满足该条件式(I) ’、(2),所规定的范围,ー边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一边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ー步提高。此外,若上述条件式⑴’,⑵’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I),, 0. 59 < |f3|/f < 0. 72(2) ” I. 30 < Fno X fl/f < I. 42通过满足该条件式(I) ”、(2) ”所规定的范围,ー边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进ー步缩短化,一边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更进ー步提高。此外,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使第三透镜群至少包含I片的正透镜、且在最靠近像侧配置负透镜而构成即可。通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正透镜、负透镜而构成第三透镜群,与从物体侧顺次配置负透镜、正透镜的结构相比,可以缩短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从而能够实现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另外,由在物体侧所配置的正透镜的像侧面所发生的球面像差、彗差、像面弯曲等,就能够由在像侧所配置的负透镜的物体侧面来修正。而且,第三透镜群的最靠像侧配置的负透镜的焦距设为f3n,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为f吋,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0. 85 < I f3n | /f < 2. 40条件式(3)表示的是,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且实现成像性能提高的条件。在条件式(3)中,若低于其下限,则在第三透镜内负光焦度变得过强,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在上侧(オーバー側)过大,修正变得困难。另ー方面,在条件式(3)中,若超过其上限,则在第三透镜群内,负光焦度变得太弱,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又会在下侧(ァンダー側)过大,修正变得困难。还有,若上述条件式(3)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3), 0. 96 < I f3n | /f < 2. 19通过满足该条件式(3) ’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获得更良好的成像性能。此外,若上述条件式(3) ’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3) ” I. 05 < I f3n | /f < 2. 00通过满足该条件式(3) ”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尚。此外,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第二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2,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设为f吋,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0. 38 < |f2|/f < 0. 72条件式(4)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并具备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的条件。在条件式(4)中,若低于其下限,则第二透镜群的负光焦度变得过强,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在上侧过大,修正困难。另ー方面,在条件式(4)中,若超过其上限,则第二透镜群的负光焦度变得过弱,第二透镜群的调焦行程(フオーカスス卜ローク)变大。其结果是,光学系统总长也扩大,因此不为优选。还有,若要在第二透镜群的光焦度弱的状态下缩短光学系统总长,则在接近侧拍摄时,第三透镜群妨碍作为聚焦群的第二透镜群的移动,使最短拍摄距离缩短就困难。还有,若上述条件式(4)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4), 0. 42 < |f2|/f < 0. 66通过满足该条件式(4) ’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得到更良好的成像性能。此外,若上述条件式(4) ’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4)” 0. 46 < |f2|/f < 0. 61通过满足该条件式(4) ”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尚。此外,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折射率设为nd,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vd吋,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nd ^ 1.603(6) vd > 60. 3条件式(5)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并具备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的条件。在条件式(5)中,若低于其下限,则为了弥补第二透镜群的折射率的降低,不得不增大构成第二透镜群的透镜的曲率,作为结果是球面像差的发生显著,因此不为优选。另外,若増大透镜的曲率,则透镜重量也増加,光学系统的轻量化受到阻碍。为了驱动有重量的透镜,需要更强有力的大型的致动器,也造成透镜镜筒的大型化。还有,若想在第二透镜群的折射率低的状态下将透镜的曲率保持得很小,则透镜自身的光焦度变小,作为聚焦群的第二透镜群的调焦行程变大,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受到阻碍。条件式(6)表示有效地抑制倍率色像差的发生的条件。在条件式出)中,若低于其下限,则调焦造成的倍率色像差的变动量加大,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会得不到良好的解像性能。另外,想要实现在35mm相机换算下焦距中等(75mm左右)的内对焦式镜头时,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即可。更优选将第一透镜群分割成前群和后群,在其中间配置孔径光阑即可。若相对于孔径光阑使透镜大致对称地配置,则容易恰当地修正诸像差。另外,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不仅能够适度地修正诸像差,而且在光学系统全系中,孔径光阑在靠前(物体侧)的位置,因此也能够缩小前透镜直径。从这ー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使第一透镜群具有如下而构成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孔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特别是,如果在夹隔孔径光阑下、在前侧配置强的负透镜群(发散群)而在后侧配置强的正透镜群(收敛群),则例如可以将球面像差因发散群而处于上位倾向的像差、经由收敛群而返回到下側,由此能够进行更良好的像差修正。另外,由于可以在第一透镜群内进行像差修正,所以可以使后续的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的透镜结构简单。可是,在大口径透镜(例如,F数为1.8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孔径光阑的邻域的轴上光束的高度,相比F数超过I. 8的透镜而言会变大,因此为了修正轴上色像差而只在孔径光阑的后方(像侧)配置一片凸透镜是困难的。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一透镜群的后群按照配备由负透镜和正透镜组成的接合透镜的方式构成。如此能够实现能良好地修正轴上色像差、且在大口径下具备良好的清晰度的光学系统。还有,就该接合透镜而言,如前述需要拥有正光焦度,因此正透镜在与负透镜相比下需要加大折射率。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负责调焦的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第一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始終固定,由此能够实现轻量、且光学系统总长也缩短。另外,通过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的恰当的位置,能够在诸像差的修正上发挥出·优异的效果,并且也能够缩小光学系统的前透镜直径。此外,通过满足上述各条件式,能够实现更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实施例。还有,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限定。实施例I图I是表示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n、具有负光焦度的第ニ透镜群G1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1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13和成像面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MG上,配置有CX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第一透镜群G1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1if、规定有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11K。此外,前群G1i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111、正透镜L112、负透镜L113、负透镜L114。后群G1ik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115、正透镜L116。负透镜L115和正透镜L1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1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1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第二透镜群G12由负透镜L121构成。第二透镜群G1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第三透镜群G1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131、负透镜L132。该第三透镜群G1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1^ = 48.1515Cl1 = 5. 2207 Iid1 = I. 83481 Vd1 = 42. 72r2 = -237. 5887d2 = 0. 4000
r3 = 22. 5541d3 = 4. 1870 nd2 = I. 83481 vd2 = 42. 72r4 = 62. 9964d4 = 0. 9458r5 = 353. 7688d5 = 0. 9000 nd3 = I. 72825 vd3 = 28. 32r6 = 16. 2995d6 = 5. 8298·r7 = -223. 8200d7 = 0. 8000 nd4 = I. 72825 vd4 = 28. 32r8 = 58. 8652d8 = 4. 4211r9 =°° (孔径光阑)d9 = 1.5000r10 = 35. 1152d10 = 0. 8000 nd5 = I. 84666 vd5 = 23. 78ru = 18. 5361dn = 4. 5620 nd6 = I. 91082 vd6 = 35. 25Y12 = -85. 6043d12 = D (12)(可变)r13 = -1338. 6600d13 = 0. 7000 nd7 = I. 603 vd7 = 65. 44r14 = 17. 2722d14 = D (14)(可变)r15 = 46. 1315d15 = 5. 8712 nd8 = I. 72916 vd8 = 54. 67r16 = -33. 7985d16 = I. 5218Y11 = -48. 8753d17 = I. 8000 nd9 = I. 80809 vd9 = 22. 76r18 = -125. 8764d18 = 5. 0000r19 =°°d19 = 2. 0000 nd10 = I. 5168 vd10 = 64. 2r20 =°°d20 = 11. 5801r21 (成像面)(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无限远 0.025倍最近距离(0.138倍)D(12)1.502 2.2195.589
D(14)12.915 12.1998.829
像高(Y)14.20 14.2014.20f (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Fno = I. 81O (半视场角)=15.41最短拍摄距离=0.450·
f I (第一透镜群G11的焦距)=37. 32f2 (第二透镜群G12的焦距)=-28. 27f 3 (第三透镜群G13的焦距)=36. 94f3n(负透镜 L132 的焦距)=-99. 91(关于条件式(I)的数值)f3|/f = 0. 71(关于条件式⑵的数值)Fno X fl/f = I. 31(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f3n /f = I. 94(关于条件式⑷的数值)f2|/f = 0. 55(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nd (第二透镜群G12的对d线的折射率)=I. 603(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vd(第二透镜群G1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44另外,图2是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3是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4是实施例I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入=435. 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入=587. 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入= 656. 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实施例2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2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ニ透镜群G2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2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23和成像面MG之间,配置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MG上,配置有CX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第一透镜群G2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2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21K。此外,前群G2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211、正透镜L212、负透镜L213、负透镜L214。后群G21k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215、正透镜し216。负透镜L215和正透镜L2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2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2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第二透镜群G22由负透镜L221构成。第二透镜群G2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第三透镜群G2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231、负透镜L232。该第三透镜群G2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Y1 = 56. 3969·
Cl1 = 6. 2609 Hd1 = I. 83481 Vd1 = 42. 72r2 = -227. 646d2 = 0. 4r3 = 22. 2275d3 = 4. 5373 nd2 = I. 83481 vd2 = 42. 72r4 = 61. 9644d4 = 0. 8239r5 = 213. 9013d5 = 0. 9 nd3 = I. 72825 vd3 = 28. 32r6 = 15. 7669d6 = 6. 2945Y1 = -108. 362d7 = 0. 8 nd4 = I. 72825 vd4 = 28. 32r8 = 84. 2155d8 = 4. 4348r9(孔径光阑)d9 = I. 5r10 = 32. 8654d10 = 0. 8 nd5 = I. 84666 vd5 = 23. 78ru = 18. 5472dn = 4. 5781 nd6 = I. 91082 vd6 = 35. 25Y12 = -110. 767d12 = D (12)(可变)r13 = -228. 318d13 = 0. 7 nd7 = I. 603 vd7 = 65. 44r14 = 18. 6759d14 = D (14)(可变)r15 = 39. 4179d15 = 7 nd8 = I. 72916 vd8 = 54. 67
r16 = -29. 8753d16 = 4. 6748Y11 = -25. 5175d17 =1.8 nd9 = I. 80809 vd9 = 22. 76r18 = -61. 8081d18 = 5r19 = °o·
d19 = 2 nd10 = I. 5168 vd10 = 64. 2r20 = °od20 = 9. 8561r21 (成像面)(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无限远 0.025倍最近距离(0.141倍)D(12)1.804 2.5986.351
D(14)10.836 10.0426.289
像高(Y)14.20 14.2014.20f (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Fno = I. 84Co (半视场角)=15. 42最短拍摄距离=0. 450fl (第一透镜群G21的焦距)=39. 70f2 (第二透镜群G22的焦距)=-28. 60f3 (第三透镜群G23的焦距)=36. 75f3n (负透镜 L232 的焦距)=-55. 00(关于条件式⑴的数值)f3|/f = 0. 71(关于条件式⑵的数值)Fno X fl/f = I. 41(关于条件式⑶的数值)f3n /f = I. 07(关于条件式⑷的数值)I f2 I /f = 0. 56(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nd (第二透镜群G22的对d线的折射率)=I. 603(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vd(第二透镜群G2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 44另外,图6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7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8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入=435. 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入=587. 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入= 656. 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实施例3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3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ニ透镜群G3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3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33和成像面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MG上,配置有CX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
第一透镜群G3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3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31K。此外,前群G3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311、正透镜L312、负透镜L313、负透镜L314。后群G31k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315、正透镜し316。负透镜L315和正透镜L3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31的透镜构成,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3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第二透镜群G32由负透镜L321构成。第二透镜群G3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第三透镜群G3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331、负透镜L332。该第三透镜群G3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r: = 50. 8102Ci1 = 4. 3090 Iid1 = I. 83481 Vd1 = 42. 72r2 = -452. 9370d2 = 0. 4000r3 = 21. 8756d3 = 4. 7469 nd2 = I. 83481 vd2 = 42. 72r4 = 55. 4151d4 = 0. 6764r5 = 115. 5343d5 = 0. 9000 nd3 = I. 72825 vd3 = 28. 32r6 = 15. 6000d6 = 5. 9799r7 = -205. 8400d7 = 0. 8000 nd4 = I. 72825 vd4 = 28. 32r8 = 62. 0173d8 = 4. 3755T9 = (孔径光阑)
d9 = I. 5000r10 = 30. 2706d10 = 0. 8000 nd5 = I. 84666 vd5 = 23. 78rn = 18. 0769dn = 4. 3873 nd6 = I. 91082 vd6 = 35. 25r12 = -213. 5900d12 = D (12)(可变)r13 = -183. 0600·d13 = 0. 7000 nd7 = I. 603 vd7 = 65. 44r14 = 18. 3813d14 = D (14)(可变)r15 = 45. 2360d15 = 5. 9633 nd8 = I. 72916 vd8 = 54. 67r16 = -26. 4721d16 = 2. 5000r17 = -24. 6338d17 = I. 8000 nd9 = I. 80809 vd9 = 22. 76r18 = -46. 3537d18 = 5. 0000r19 = °od19 = 2. 0000 nd10 = I. 5168 vd10 = 64. 2r20 = °°d20 = 13. 0843r21 (成像面)(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无限远 0.025倍最近距离(0.141倍)D(12)1.848 2.6306.351
D(14)11.703 10.9217.200
像高(Y)14.20 14.2014.20f (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Fno = I. 82Co (半视场角)=15. 47最短拍摄距离=0. 450fl (第一透镜群G31的焦距)=39. 55f2 (第二透镜群G32的焦距)=-27. 67f3 (第三透镜群G33的焦距)=34. 5If3n (负透镜 L332 的焦距)=-67. 56
(关于条件式⑴的数值)f3|/f = 0. 67(关于条件式⑵的数值)Fno X fl/f = I. 40(关于条件式⑶的数值)f3n /f = I. 31(关于条件式⑷的数值)I f2 I /f = 0. 54·(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nd (第二透镜群G32的对d线的折射率)=I. 603(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vd(第二透镜群G3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 44另外,图10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1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2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入=435. 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ひ=587. 56nm), C表示相当于C线ひ=656. 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实施例4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4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ニ透镜群G4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4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43和成像面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MG上,配置有CX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第一透镜群G4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4i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41K、。此外,前群G4i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411、正透镜L412、负透镜L413、负透镜L414。后群G4ik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415、正透镜し416。负透镜L415和正透镜L4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4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4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第二透镜群G42由负透镜L421构成。第二透镜群G4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第三透镜群G4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431、负透镜L432。该第三透镜群G4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r: = 68. 2826Cl1 = 4. 4640 Iid1 = I. 83481 Vd1 = 42. 72r2 = -192. 2554d2 = 0. 4000r3 = 20. 9820
d3 = 4. 7829 nd2 = I. 83481 vd2 = 42. 72r4 = 61. 5185d4 = 0. 7040r5 = 145. 3055d5 = 0. 9000 nd3 = I. 72825 vd3 = 28. 32r6 = 15. 3594d6 = 6. 3750r7 = -98. 5429·
d7 = 0. 8000 nd4 = I. 72825 vd4 = 28. 32r8 = 93. 9972d8 = 4. 0803r9 =°° (孔径光阑)d9 = I. 5000r10 = 32. 4300d10 = 0. 8000 nd5 = I. 84666 vd5 = 23. 78rn = 19. 1853dn = 4. 4080 nd6 = I. 91082 vd6 = 35. 25r12 = -127. 8255d12 = D (12)(可变)r13 = -224. 6075d13 = 0. 7000 nd7 = I. 603 vd7 = 65. 44r14 = 18. 9466d14 = D (14)(可变)r15 = 40. 7832d15 = 6. 86337 nd8 = I. 72916 vd8 = 54. 67r16 = -26. 8509d16 = 2. 5703r17 = -24. 1492d17 = 0. 9500 nd9 = I. 80809 vd9 = 22. 76r18 = -47. 7157d18 = 5. 0000r19 =d19 = 2. 0000 nd10 = I. 5168 vd10 = 64. 2r20 =d20 = 11. 8133r21 (成像面)(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无限远 0.025倍最近距离(0.131倍)D(12)1.812 2.6446.257
D(14)10.432 9.6005.987
像高(Y)14.20 14.2014.20f (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48. 24Fno = I. 73O (半视场角)=16. 47最短拍摄距离=0. 450·
fl (第=透镜群G41的焦距)=39. 23f2 (第二透镜群G42的焦距)=-28. 94f3 (第三透镜群G43的焦距)=33. 96f3n (负透镜 L432 的焦距)=-61. 62(关于条件式⑴的数值)I f3 I /f = 0. 70(关于条件式⑵的数值)Fno X fl/f = 141(关于条件式⑶的数值)f3n /f = I. 28(关于条件式⑷的数值)I f2 I /f = 0. 60(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nd (第二透镜群G42的对d线的折射率)=I. 603(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vd (第二透镜群G4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 44另外,图14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5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6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入=435. 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入=587. 56nm)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X =656. 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实施例5图17是表示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5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ニ透镜群G5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5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53和成像面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MG上,配置有CX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第一透镜群G5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5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51K。此外,前群G5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511、正透镜L512、负透镜L513、负透镜L514。后群G51k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515、正透镜し516。负透镜L515和正透镜L5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5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大致保持対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5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第二透镜群G52由负透镜L521构成。第二透镜群G5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至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第三透镜群G5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正透镜L531、负透镜L532。该第三透镜群G5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Y1 = 58. 046·Cl1 = 6. 110 Iid1 = I. 83481 Vd1 = 42. 72Y2 = -186. 955d2 = 0. 400r3 = 23. 827d3 = 3. 800 nd2 = I. 91082 vd2 = 35. 25r4 = 63. 373d4 = 0. 869r5 = 279. 970d5 = 0. 900 nd3 = I. 72825 vd3 = 28. 32r6 = 16. 451d6 = 6. 076T1 = -109. 125d7 = 0. 800 nd4 = I. 8061 vd4 = 33. 27r8 = 109. 615d8 = 4. 012r9 =°° (孔径光阑)d9 = I. 500r10 = 30. 286d10 = 0. 700 nd5 = I. 84666 vd5 = 23. 78rn = 18. 621dn = 6. 198 nd6 = I. 83481 vd6 = 42. 72Y12 = -85. 512d12 = D (12)(可变)r13 = -108. 934d13 = 0. 700 nd7 = I. 62041 vd7 = 60. 34r14 = 20. 396d14 = D (14)(可变)r15 = 38. 631d15 = 7. 000 nd8 = I. 72916 vd8 = 54. 67
r16 = -31. 774d16 = 6. 327r17 = -22. 412d17 = I. 269 nd9 = I. 80518 vd9 = 25. 46r18 = -45. 176d18 = 5. 000r19 = 00d19 = 2. 000 nd10 = I. 5168 vd10 = 64. 2·r20 = 00d20 = 9. 150r21 (成像面)(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无限远 0.025倍最近距离(0.143倍)D(12)1.697 2.4496.044
D(14)12.490 11.7388.143
像高(Y)14.20 14.2014.20f (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 50Fno = I. 86O (半视场角)=15. 32最短拍摄距离=0. 450fl (第一透镜群G51的焦距)=39. 05f2 (第二透镜群G52的焦距)=-27. 63f3 (第三透镜群G53的焦距)=36. 05f3n (负透镜 L532 的焦距)=-56. 65(关于条件式⑴的数值)f3|/f = 0. 70(关于条件式⑵的数值)Fno X fl/f = I. 41(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f3n /f = I. 10(关于条件式⑷的数值)I f2 I /f = 0. 54(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nd (第二透镜群G52的对d线的折射率)=I. 62041(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vd(第二透镜群G52的对d线的阿贝数)=60. 34另外,图18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9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20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入=435. 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入=587. 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入= 656. 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实施例6图21是表示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6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ニ透镜群G6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6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63和成像面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MG上,配置有CX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
第一透镜群G6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6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61K。此外,前群G6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611、正透镜L612、负透镜L613、负透镜L614。后群G61k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负透镜L615、正透镜し616。负透镜L615和正透镜L6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6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大致保持対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6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第二透镜群G62由负透镜L621构成。第二透镜群G6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第三透镜群G6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正透镜L631、负透镜L632。该第三透镜群G6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Y1 = 34. 5436Cl1 = 4. 5381 Iid1 = I. 83481 Vd1 = 42. 72r2 = 179. 2518d2 = 0. 4000r3 = 22. 4980d3 = 3. 6003 nd2 = I. 83481 vd2 = 42. 72r4 = 42. 4882d4 = 0. 9115r5 = 64. 4851d5 = 0. 9000 nd3 = I. 72825 vd3 = 28. 32r6 = 14. 8938d6 = 6. 2808Y1 = -700. 0000d7 = 0. 8000 nd4 = I. 72825 vd4 = 28. 32r8 = 63. 9398d8 = 4. 4972r9 =°° (孔径光阑)
d9 = I. 5000r10 = 26. 7105d10 = 0. 8000 nd5 = I. 84666 vd5 = 23. 78rn = 15. 2311dn = 4. 9795 nd6 = I. 91082 vd6 = 35. 25r12 = 952. 6522d12 = D(12)(可变)r13 = —73. 1046·d13 = 0. 7000 nd7 = I. 603 vd7 = 65. 44r14 = 18. 3813d14 = D(14)(可变)r15 = 42. 9853d15 = 7. 0000 nd8 = I. 72916 vd8 = 54. 67r16 = -24. 2634d16 = 2. 8527r17 = -20. 8317d17 = I. 8000 nd9 = I. 80809 vd9 = 22. 76r18 = -34. 3598d18 = 5. 0000r19 = 00d19 = 2. 0000 nd10 = I. 5168 vd10 = 64. 2r20 = 00d20 = 13. 8539r21 (成像面)(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无限远 0.025倍最近距离(0.144倍)D(12)2.469 3.2186.784
D(14)10.119 9.3705.806
像高(Y)14.20 14.2014.20f (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 50Fno = I. 82Co (半视场角)=15. 55最短拍摄距离=0. 450f I (第一透镜群G61的焦距)=39. 57f2 (第二透镜群G62的焦距)=-24. 29f3 (第三透镜群G63的焦距)=30. 90f3n (负透镜 L632 的焦距)=-69. 61
(关于条件式⑴的数值)I f3 I /f = 0. 60(关于条件式⑵的数值)Fno X fl/f = I. 40(关于条件式⑶的数值)I f3n /f = I. 35(关于条件式⑷的数值)I f2 I /f = 0. 47·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nd (第二透镜群G62的对d线的折射率)=I. 603(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vd(第二透镜群G6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 44另外,图22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23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 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24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入=435. 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入=587. 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入= 656. 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还有,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数值数据中,ri、r2、…表示各透镜、光阑面等的曲率半径;(^、も、…表不各透镜、光阑等的壁厚或它们的面间隔!ndpndp…表不各透镜的对d线(入=587. 56nm)的折射率,VdpVd2、 表示透镜的对d线(入=587. 56nm)的阿贝数。而且,长度的単位关于最短拍摄距离为“m”,除此以外全部是“mm”,角度的単位全部是“ ° ”。如以上说明的,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对焦式镜头,负责调焦的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第一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始終固定,由此能够实现轻量、并且光学系统总长也能够缩短。另外,通过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的恰当的位置,能够在诸像差的修正上发挥出优异的效果,并且也能够缩小光学系统的前透镜直径。此外,通过满足上述各条件式,能够实现更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对于照相机、摄像机等有用,特别适合要求小型、中远摄、大口径的摄像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 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光轴移动而进行调焦,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48 < f3 I /f < 0. 73 (2)I. 05 < FnoXfl/f < I. 42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fl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焦距,Fno表不光学系统全系的F数。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群按照至少包含I片正透镜、且在最靠近像侧配置负透镜的方式构成,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0. 85 < f3n /f < 2. 40 其中,f3n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在最靠近像侧所配置的负透镜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4)0. 38 < f 2 I /f < 0. 72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4)0. 38 < f 2 I /f < 0. 72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5)nd ≥ I. 603 (6)vd > 60. 3 其中,n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折射率,v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群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前群、孔径光阑、后群,所述前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后群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后群具有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所构成的接合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群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前群、孔径光阑、后群,所述前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后群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后群具有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所构成的接合透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1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1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13)。第二透镜群(G12)由负透镜(L121)构成。该第二透镜群(G1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至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而且,通过满足规定的条件,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大口径且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文档编号G02B15/173GK102789042SQ20121011900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宫川直己, 林俊秀 申请人:株式会社腾龙, 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