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22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特别是指一种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借着显示装置的辅助可使生活更加便利,为求显示器轻、薄的特性,因此平面显示器成为目前的主流。在诸多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因此液晶显示器深受消费者欢迎。参阅图1,一现有的液晶显示器1,其包含多个像素单元11、多条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电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上下两侧的共电极线12、多条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电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左右两侧的数据线13、多条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电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上下两侧的栅极线14,及多个与所述多条栅极线14及所述多条数据线13电连接的开关元件15。而该液晶显示器I的解析度即为所述像素单元11的总合,而图1的解析度即为4行3列共12个像素单元11。随着近年3D立体显示技术的进步,近年亦有愈来愈多的业者投入如图2所示立体显示器100的制造,现有立体显示器100与图1的液晶显示器I的差别在于:立体显示器100更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1上且包括多个延迟区161的相位延迟膜16,所述延迟区161是位于每两栅极线14间。利用控制一奇数(Odd)延迟区161中像素单元11的像素周期,与相邻的一偶数(Even)延迟区161中像素单元11的像素周期相配合,以及该相位延迟膜16在各图案具有不同的光轴方向,才能使原本2D的画面变成3D的画面,由于需一奇数(Odd)延迟区161与一偶数(Even)延迟区161的像素单元11产生3D画面,因此,图2的解析度即变为2行3列共6个像素单元11,也就是说,在相同行、列数的像素单元11的情形下,立体显示器100的显示像素即为现有液晶显示器I的一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解析度高的立体显示器。于是,本发明立体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单元、多条共电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栅极线、多个开关元件,及一相位延迟膜。所述多条共电极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两相反侧。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另两相反侧。所述多条栅极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间,并将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为两部分。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及所述多条数据线电连接。该相位延迟膜是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且包括多个不同相位的延迟区,而每一延迟区是位于两栅极线之间。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所述多条栅极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间,且将像素单元分为两部分,再将该相位延迟膜的延迟区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且位于所述多条栅极线之间,借此能更精细地控制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且能使人眼接收影像的顺序以跳跃式呈现,进而能提高该立体显示器的解析度。


图1是一不意图,说明一现有液晶显不器;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一现有立体显示器;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立体显示器的较佳实施例;及图4是一比较示意图,说明现有液晶显示器、现有立体显示器,与该立体显示器的较佳实施例的解析度。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立体显示器3像素单元
`
4共电极线5数据线6栅极线7开关元件8相位延迟膜81延迟区91液晶显示器92立体显示器921相位延迟膜922延迟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3,为本发明立体显示器2的较佳实施例,包含多个像素单元3、多条共电极线4、多条数据线5、多条栅极线6、多个开关元件7,及一相位延迟膜8。所述多条共电极线4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两相反侧,而所述多条数据线5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另两相反侧,所述多条栅极线6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电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中间,而所述多条栅极线6分别将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区分为两部分,另外,所述多个开关元件7分别与所述多条栅极线6及所述多条数据线5电连接,而该相位延迟膜8是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上,该相位延迟膜8包括多个不同相位且位于两栅极线6之间的延迟区81。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呈矩形,而所述多个开关元件7皆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在使用上,信号会由所述多条栅极线6传送给每一开关元件7,以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元件7的开与关,另外信号也会经由所述多条数据线5传送给每一像素单元3,若开关元件7为开时,则像素单元3会依照数据线5的信号动作,若开关元件7为关时,则像素单元3将不会依照数据线5的信号动作,而在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动作时,可通过该相位延迟膜8上的延迟区81,及每一延迟区81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在动作时是以跳跃式呈现,而使用者在观看影像时须戴上左右眼具有不同偏光特性的眼镜,方能达到3D立体的效果。通过所述多条栅极线6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电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中间,且将像素单元3分为两部分,再将该相位延迟膜8上的延迟区81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上且位于所述多条栅极线6之间,由于将每一像素单元3区分成更细的两部分,再加上每一延迟区8是不同相位的,借此能更精细地控制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且能使人眼接收影像的顺序以跳跃式呈现,进而能提高该立体显示器2的解析度。为方便说明,以下以三个像素单元3进行比较,由图4可知,液晶显示器91的解析度即为三个像素单元3 ;对于现有立体显示器92的三个像素单元3而言,该相位延迟膜921的三个延迟区922,仅可区分出一组相配合的奇数(Odd)与偶数(Even)延迟区922,及一单独的奇数(Odd)延迟区922,因此,现有立体显示器92的解析度可视为1.5个像素单元;而对于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2的三个像素单元3而言,该相位延迟膜8的四个延迟区81可区分成三组可相配合的奇数(Odd)与偶数(Even)延迟区81,因此,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2的解析度是3个像素单元,是现有立体显示器92的解析度的2倍。综上所述,本发明立体显示器2通过配置所述多条栅极线6、所述多个像素单元3与所述相位延迟膜8的相对位置,能将每一像素单元3区分成更细的两部分,且能使人眼接收影像的顺序以跳跃式呈现,进而能提高该立体显示器2的解析度,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像素单元; 多条共电极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两相反侧;多条数据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另两相反侧;多条栅极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间,并将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区分为两部分; 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及所述多条数据线电连接;以及一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该相位延迟膜包括多个不同相位且位于两栅极线之间的延迟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呈矩形。
全文摘要
一种立体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单元、多条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两相反侧的共电极线、多条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另两相反侧的数据线、多条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电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间,且将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区分为两部分的栅极线、多个分别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及所述多条数据线电连接的开关元件,及一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且包括多个不同相位的延迟区的相位延迟膜,而每一延迟区位于两栅极线之间。通过配置所述多条栅极线、像素单元与相位延迟膜的相对位置,能提高该立体显示器的解析度。
文档编号G02F1/13363GK103091882SQ20121041445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李恒贤, 韦佳吟, 周坤生, 王君瑞, 方丽如 申请人: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