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50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焦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产品的焦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投影产品中,通常情况下都需要用户通过手动来调节焦距。对于光机而言,一般只是在镜头上放一个调节杆,用手捏着该调节杆在运行轨道上运行,以实现聚焦的目的。但是该机构在机壳的内部,如果想实现在外部的调节,就必须额外设计一个专门的调节结构配合使用。本专利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焦距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距调节装置,通过该装置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 在外部实现对投影产品的手动调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有至少一个齿状结构,至少一个凹槽,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所述固定部件两端至少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调节部件的两个卡扣卡入所述固定部件两端的两个固定孔。其中,所述焦距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上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插入所述调节部件的凹槽中。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为圆弧形。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为圆弧形。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一端还设有一片状凸起。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为塑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为不锈钢制成。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椭圆形。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由于所述调节部件和固定部件的设计是露在机壳外面的,因此,用户可以在外面很方便的通过手动拨动调节部件的齿状结构,来达到调焦的目的。另夕卜,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卡扣结构配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所述焦距调节装置的完整功能。所述调节部件设计为圆弧形,正好与所述投影镜头的圆弧形配合在一起,保证了旋转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所述固定部件的圆弧形设计,保证了其和光机的良好配合。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上的调节杆及其运动轨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部件和固定部件配合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部件与光机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到一侧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I-调节部件;2_固定部件;3_投影镜头;4_调节杆;5_运动轨道;6-光机;21_齿 状结构;22_凹槽;23_卡扣;31_圆弧;32_固定孔;33_片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距调节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调节部件I、固定部件2和投影镜头3。所述投影镜头3上有一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及其运动轨道5示意图参见图2。通常情况下,需要用手捏着该调节杆4在运动轨道5上运行,以实现调焦的目的。但是该机构在机壳的内部,如果想要在外部实现调节,需配合专门设计的调节结构。为此,本焦距调节装置专门设计了所述调节部件I和固定部件2。参见图3,所述调节部件1,包括一齿状结构21,中间还设有一个凹槽22,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23。所述卡扣23的设计采用现有技术中卡扣的设计。优选的,所述凹槽22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凹槽22的位置设置在所述调节部件I的正中央,正常情况下,所述投影镜头3上的调节杆4处于运动轨道5的中间位置,将其插入到所述调节部件I上的凹槽22中。此时,调节杆4位于所述凹槽22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凹槽22的长度设计要保证涵盖光机上调节杆4的运动范围,通常光机规格书上会提供此数据。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I由塑料制成。所述调节部件I设计为圆弧形,正好与投影镜头3的圆弧配合在一起,保证了旋转时的稳定可靠。参见图4,所述固定部件2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孔32,所述固定孔32分别和所述调节部件I的卡扣23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孔32的形状配合卡扣23的设计,只要保证卡扣23完整紧密卡入所述固定孔32即可。本焦距调节装置中卡扣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所述调节部件I和所述固定部件2的连接,保证了焦距调节装置的完整性。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2设计为圆弧形,参考图4中圆弧31,圆弧形设计保证了固定部件2和光机的良好配合。此外,所述固定部件2在一端还设有一片状凸起33,在安装连接所述调节部件I和所述固定部件2时,可以用手握住此处,方便了所述调节部件I和所述固定部件2的手工安装。所述片状凸起33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参见图5、图6,安装时,首先将所述调节部件I安装到光机6上,即将光机6上投影镜头3上的调节杆4插入到所述调节部件I的凹槽22中。然后将所述固定部件2固定连接到所述调节部件I中。连接所述调节部件I和所述固定部件2时,先将所述固定部件2无片状凸起33的一端设有的固定孔32卡入所述调节部件I 一端的卡扣中,而后,用手握着所述固定部件2设有的片状凸起33,在其弹性范围内将其拉长,卡入到所述调节部件I设有的另一端卡扣23中。松开手后,所述固定部件2恢复原形,这样便实现了所述调节部件I和所述固定部件2的牢固结合。图5所示为所述调节部件I和所述固定部件2配合后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所述调节部件I和光机配合后的示意图。所述投影镜头3上的调节杆4正好对应在所述调节部件I上的凹槽22中。所述光机6与所述调节部件I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需要调节焦距的时候,用手捏住所述调节部件I的齿状结构21,让其沿着光机弧面慢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要保证在其活动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障碍物。如果按照一个方向向上旋转所述调节部件I的齿状结构21,一直旋转到极限位置 时,即投影镜头3上的调节杆4位于运动轨道5最上方的位置,此时已不能再继续旋转。此时所述投影镜头3上的调节杆4偏向所述调节部件I上的凹槽22的一侧。参见图7,图7所示为旋转到上方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反之,同理。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调节部件和固定部件的设计是露在机壳外面的,因此,用户可以在外面很方便的通过手动拨动调节部件的齿状结构,来达到调焦的目的。另外,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卡扣结构配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所述焦距调节装置的完整功能。所述调节部件设计为圆弧形,正好与所述投影镜头的圆弧形配合在一起,保证了旋转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所述固定部件的圆弧形设计,保证了其和光机的良好配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部件和固定部件, 所述调节部件设有至少一个齿状结构,至少一个凹槽,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 所述固定部件两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所述调节部件的两个卡扣对应卡入所述固定部件两端的两个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上有一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插入所述调节部件的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一端还设有一片状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为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不锈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焦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距调节装置,涉及结构设计领域,包括调节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有至少一个齿状结构,至少一个凹槽,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所述固定部件两端至少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调节部件的两个卡扣卡入所述固定部件两端的两个固定孔。所述焦距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上的调节杆插入到所述调节部件的凹槽中。由于所述焦距调节装置设置在外部,所以用户可以在外部通过手动拨动所述调节部件的齿状结构非常方便的实现对投影产品的调焦。
文档编号G02B7/00GK202548512SQ20122004474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
发明者刘风雷, 李建春 申请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