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跳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046阅读:5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跳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输组件,更具体地,是一种可传输电信号的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在光纤传输中,光纤跳线属于无源器件,是构成光纤通信架构最底层,即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器件之一。光纤跳线通常包括一根光纤线以及连接在光纤线两端的接头组件。最初的光纤跳线只是单纯地用于光传输。随着通信和综合布线的发展,光纤传输的数据链路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在同一布线场合光纤跳线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得有必要对不同的光纤跳线所组成的传输线路进行分辨识别。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利用发光指示来识别光纤跳线两端的发光指示跳线,该方案主要是在光纤跳线的光纤线内加置两根漆包铜线,并且漆包铜线两端焊接包括发光二极管的印刷电路板,并且设置为当一端的发光二极管导通时,其对应的另一端的发光二极管也导通发光。从而实现对光纤跳线另一端的查找识别。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类似方案。该方案中,同样在光纤线内一体设置入两条导线,该两条导线与设置在两个光纤接头附近的两个警告器相连接,并形成回路,当其中一个警告器接通电源时,两个警告器会同时发出警示信号。上述两种光纤跳线主要是通过在光链路中增加电链路,来实现现场操作时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功能。但是,这两种光纤跳线的设置,仍需有操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查找定位操作,并且难以对众多光纤链路的运行状态、连接情况等进行实时的智能化监控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已有的包括电链路的光纤跳线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对光通信链路的智能化管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包括混合缆以及设置在该混合缆两端的接头组件,该混合缆内设置有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个卡壳,该卡壳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连接器的凹槽、供该混合缆内的光纤芯通过的光纤通道以及两个卡壳开孔,该两个卡壳开孔内分别插设有用于分别与该两根铜导线电接触的探针。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光纤适配器,该光纤适配器在与所述卡壳的两个卡壳开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适配器开孔,该两个适配器开孔内分别设置有可与所述探针电接触的金属棒。优选地,所述混合缆内设置有两根光纤芯,所述卡壳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光纤适配器为双工光纤适配器。备选地,所述混合缆内设置有一根光纤芯,所述卡壳设置有一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光纤适配器为单工光纤适配器。优选地,所述卡壳设置有可与所述凹槽的外部开口端相卡合的盖板。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卡壳相连接的尾护套,其中,该尾护套包括一个供所述混合缆穿过的混合缆通道,在该混合缆通道临近所述卡壳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突出的腔室,所述卡壳开孔内的探针可穿过所述卡壳开孔容置于该腔室内,并且所述混合缆的两根铜导线与所述探针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尾护套进一步包括压接环以及压接尾座,该压接环将所述混合缆通道内的混合缆部分地压接在所述压接尾座上,所述压接尾座与所述卡壳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尾护套在接入所述混合缆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抗侧弯凹槽。优选地,所述尾护套在与所述卡壳相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起点,所述卡壳上设置有与该突起点相对应的卡槽。优选地,所述混合缆为圆筒形结构,其包括外护套、设置在该外护套内的两根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并且该外护套与该两根光纤芯和两根铜导线的间隙部分填充有芳纶材 料。优选地,所述混合缆为圆筒形结构,其包括外护套、两根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其中,该外护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塑料突起部分,该两根铜导线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塑料突起部分内,该两根光纤芯设置于该外护套内,并且该外护套与该两根光纤的间隙部分填充有芳纶材料。优选地,所述混合缆为扁形结构,其包括四个通过连接筋相连接的外护套,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外护套内分别设置有铜导线,位于中间的两个外护套内分别设置有光纤芯,并且,该光纤芯和外护套的间隙内填充有芳纶材料。优选地,所述卡壳外部设置有用于插拔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弹片。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在传输光信号的同时,也能够传输电信号,通过提供可安全、便捷接出的外接电信号输出,实现了对光通信链路的智能化管理。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的接头组件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a为图2中接头组件的卡壳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卡壳的侧视图;图4是图3a、3b中的卡壳与光纤连接器相结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扩展连接时的示意图;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的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图7a是图2中接头组件的尾护套的立体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尾护套的剖视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中的混合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Sb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中的混合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Sc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中的混合缆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a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的应用示意图;图9b是图9a的应用中显示出外接端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总体上,本实用新型以现有的带有电链路的光纤跳线为基础,通过对光纤结构组件进行改进,并匹配以合适的混合缆结构,从而可利用电链路来实现对光纤跳线的智能化管理。如图I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的总体示意图。与现有带有电链路的光纤跳线类似,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同样包括混合缆100以及设置在该混合缆100两端的接头组件200,并且混合缆100内设置有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混合缆100内铜导线的增设,可为光纤跳线增加电链路。特别地,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3a、3b,接头组件200包括一个卡壳210,该卡壳设 置有用于容置光纤连接器10的凹槽211、供混合缆100内的光纤芯通过的光纤通道212以及两个卡壳开孔213,两个卡壳开孔213内分别插设有用于分别与该两根铜导线电接触的探针220。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铜导线与探针220的电接触,是通过焊接方式来实现的,并且混合缆100中的光链路通过业内常规的方式,例如采用胶水粘结固定、端面研磨的端接工艺,与光纤连接器10相连接。通过卡壳210,混合缆100的光链路和电链路可分别稳定地连接到光纤连接器10以及探针220。而探针220的外接触点则提供了用于向外输出电信号的端口。如图5所示,接头组件200进一步包括一个光纤适配器230,通过该光纤适配器230,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即可实现光链路和电链路的外围连续扩展连接。具体地,参考图6,并结合图2、图3a和图3b,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光纤适配器230在与卡壳210的两个卡壳开孔2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适配器开孔231,该两个适配器开孔231内分别设置有可与探针220电接触的金属棒(图未示处)。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230可在现有的光纤适配器基础上改造而成,即在已经拥有用于光纤连接器10的插槽232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两个适配器开孔231,以提供连接探针220的电路通道。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是双光路时的结构,即混合缆100内设置有两根光纤芯,卡壳210设置有两个凹槽213,并且光纤适配器230为双工光纤适配器。但是,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同样适用于单光路时的情形,即混合缆100内仅设置有一根光纤芯,此时,卡壳210内可仅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置光纤连接器10的凹槽,并且对应地,光纤适配器230为单工光纤适配器。并且,对于图1-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而言,光纤适配器230可以为与光纤连接器10相匹配的其他合适的光纤适配器类型。例如,该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光纤连接器10可以是LC型、SC型、MU型、E2000型双工光纤连接器,相对应地,光纤适配器230可以是设计为带有电链路的LC型、SC型、MU型、E2000型双工光纤适配器。再结合图2、图3a、图3b,优选地,卡壳210设置有可与凹槽211的外部开口端相卡合的盖板214。如图2、3a所示,盖板214可通过凹槽211外部开口端的卡合部215,与卡壳主体相结合。盖板214可起到保护内部光纤以及美观的作用。另外,结合图4、图6,卡壳210外部还设置有用于插拔光纤连接器10的弹片217,按下弹片217才能将连接器10从适配器230中取出。结合图2、图7a和图7b,接头组件200进一步包括与卡壳210相连接的尾护套240,尾护套240的设置,可更好地对混合缆100的接入区段进行保护。具体地,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尾护套240包括一个供混合缆100穿过的混合缆通道241,在混合缆通道241临近卡壳21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突出的腔室242,由此,卡壳开孔213内的探针220可穿过卡壳开孔213容置于该腔室242内,并且混合缆100的两根铜导线与探针220电连接。电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等常规手段。混合缆100的两根铜导线与探针220的连接处位于腔室242内,可防止外部干扰,并可承受混合缆100遭受的侧向拉力。另外,如图2所示,还显示了用于与光纤连接器10的端头相匹配的防尘帽20。优选地,如图2所示,并参照图7a、7b,尾护套240进一步包括压接环245以及压接尾座246,该压接环245将混合缆通道241内的混合缆100部分地压接在压接尾座246上,结合图3b,压接尾座246与卡壳210螺纹连接。如图3b所示,卡壳210尾部设置有与压接尾座246相匹配的螺纹216,用以实现上述的螺纹连接。由于在在混合缆100中设置了芳纶材料,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组装式,可将混合缆100端部暴露的芳纶材料,通过压接环245压 接在压接尾座246上,从而满足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组装后对混合缆100的抗拉要求。进一步地,结合图7a、图7b,尾护套240在接入混合缆100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抗侧弯凹槽243,并且尾护套240在与卡壳210相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起点244,对应地,如图2所示,卡壳210上设置有与突起点244相对应的卡槽218。突起点244和对应的卡槽218的设置,可防止尾护套240与卡壳210连接后发生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中,混合缆100可以是与接头组件200相匹配的合适的结构。如图8a所示,此实施方式中,混合缆为圆筒形结构,其包括外护套110、设置在该外护套110内的两根光纤芯120以及两根铜导线130,并且该外护套110与该两根光纤芯120和两根铜导线130的间隙部分填充有芳纶材料140,以起到抗拉作用。如图Sb所示,此实施方式中,混合缆为圆筒形结构,其包括外护套110、两根光纤芯120以及两根铜导线130,其中,该外护套1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塑料突起部分111,该两根铜导线130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塑料突起部分111内,该两根光纤芯120设置于该外护套110内,并且该外护套110与该两根光纤120的间隙部分填充有芳纶材料140。如图Sc所示,此实施方式中,混合缆为扁形结构,其包括四个通过连接筋150相连接的外护套110,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外护套110内分别设置有铜导线130,位于中间的两个外护套110内分别设置有光纤芯120,并且,该光纤芯120和外护套110的间隙内填充有芳纶材料140。如图9a、9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的一个应用示例示意图。结合图2、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光纤跳线的插头组件200可利用光纤适配器230连接入光纤模块盒30的前面板,光纤连接器10可通过光纤适配器230接入光纤模块盒30内的相应光路,并且光纤跳线内的两路电链路可通过光纤适配器230孔内设置的金属棒作为电信号的两个输出端,安全便捷地连接入光纤模块盒30内的电路板系统,并进一步由后部的合适接口31 (如RJ45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到电脑设备上,从而可实现对光纤跳线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对光纤跳线的远程识别、实时监控管理光纤链路的运行状况和连接状况等。另外,如以上结合图5所述,通过该接头200,还可实现电信号的连续传输。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在传输光信号的同时,也能够传输电信号,并通过对光纤跳线的接头组件的改进,可实现对该电信号进行外围扩展或输出,从而达到对光通信链路的智能化管理 。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跳线,包括混合缆以及设置在该混合缆两端的接头组件,该混合缆内设置有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个卡壳,该卡壳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连接器的凹槽、供该混合缆内的光纤芯通过的光纤通道以及两个卡壳开孔,该两个卡壳开孔内分别插设有用于分别与该两根铜导线电接触的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光纤适配器,该光纤适配器在与所述卡壳的两个卡壳开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适配器开孔,该两个适配器开孔内分别设置有可与所述探针电接触的金属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缆内设置有两根光纤芯,所述卡壳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光纤适配器为双工光纤适配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壳设置有可与所述凹槽的外部开口端相卡合的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卡壳相连接的尾护套,其中,该尾护套包括一个供所述混合缆穿过的混合缆通道,在该混合缆通道临近所述卡壳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突出的腔室,所述卡壳开孔内的探针可穿过所述卡壳开孔容置于该腔室内,并且所述混合缆的两根铜导线与所述探针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护套进一步包括压接环以及压接尾座,该压接环将所述混合缆通道内的混合缆部分地压接在所述压接尾座上,所述压接尾座与所述卡壳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护套在接入所述混合缆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抗侧弯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护套在与所述卡壳相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突起点,所述卡壳上设置有与该突起点相对应的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缆为圆筒形结构,其包括外护套、设置在该外护套内的两根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并且该外护套与该两根光纤芯和两根铜导线的间隙部分填充有芳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缆为圆筒形结构,其包括外护套、两根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其中,该外护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塑料突起部分,该两根铜导线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塑料突起部分内,该两根光纤芯设置于该外护套内,并且该外护套与该两根光纤的间隙部分填充有芳纶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缆为扁形结构,其包括四个通过连接筋相连接的外护套,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外护套内分别设置有铜导线,位于中间的两个外护套内分别设置有光纤芯,并且,该光纤芯和外护套的间隙内填充有芳纶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缆内设置有一根光纤芯,所述卡壳设置有一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光纤适配器为单工光纤适配器。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壳外部设置有用于插拔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弹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跳线,包括混合缆以及设置在该混合缆两端的接头组件,该混合缆内设置有光纤芯以及两根铜导线,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个卡壳,该卡壳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连接器的凹槽、供该混合缆内的光纤芯通过的光纤通道以及两个卡壳开孔,该两个卡壳开孔内分别插设有用于分别与该两根铜导线电接触的探针。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在传输光信号的同时,也能够传输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通信链路的智能化管理。
文档编号G02B6/38GK202631788SQ2012201812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陈代根 申请人: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