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101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包括有壳体、成像屏、火焰处理装置、光线处理装置和雕刻有火焰图案的3D火焰影像板;该3D火焰影像板位于成像屏的后侧,该光线处理装置位于3D火焰影像板的后侧,针对该光线处理装置设置有第一光源;以及,该3D火焰影像板包括有基材、栅栏及保护层,该栅栏夹设于基材和保护层之间,该基材靠近成像屏,该保护层靠近光线处理装置。通过由光线处理装置使得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动态,从而在3D火焰影像板后面会出现3D立体火焰的效果,人们在壳体前面的各个角度就可以看到立体火焰,逼真度有效增强,这种全新设计效果具有打破电壁炉行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改变电壁炉较传统的设计思想,具有深远的行业发展意义。
【专利说明】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壁炉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
【背景技术】
[0002]壁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刚移居进山洞时利用“火塘”采光、取暖、烧烤食物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采光、取暖、烧烤食物这三个功能逐渐进化和分离,壁炉成为专用的米暖设备。
[0003]随着时代的发展,壁炉带来了新的变化,从形态上来说,壁炉由传统的燃木壁炉、燃气壁炉、炭火壁炉等,进而衍生出新的品类:电壁炉。电壁炉是引用欧洲古典壁炉生产工艺和现代声光学原理制成,其使传统的壁炉在设计上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在不失典雅中造就了绿色环保和更具炙烈的真木燃烧效果。
[0004]在现代社会,电壁炉迎来快速发展,大有完全替代传统壁炉的趋势。人类在享受电壁炉带来便利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多样的现代要求。对于现有的电壁炉产品,背景火焰和仿真木炭明、暗的变化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而变化,无法做到真实火焰的立体效果,造成对电壁炉设计思想的束缚,阻碍人们对此【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影响了电壁炉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壁炉无法做到真实火焰立体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包括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成像屏、火焰处理装置、光线处理装置和雕刻有火焰图案的3D火焰影像板;该火焰处理装置位于成像屏的前侦牝该3D火焰影像板位于成像屏的后侧,该光线处理装置位于3D火焰影像板的后侧,针对该光线处理装置设置有第一光源;以及,该3D火焰影像板包括有基材、由印刷油墨制成的栅栏以及可透部分光线的保护层,该栅栏夹设于基材和保护层之间,该基材靠近成像屏,该保护层靠近光线处理装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为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为表面磨砂的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为表面印刷油墨的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3D火焰影像板为平板或弧形板。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3D火焰影像板为软质板或硬质板。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火焰处理装置包括有仿真木炭和用于使仿真木炭发光的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位于仿真木炭的下方。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线处理装置包括有反光组件以及电机,该电机带动反光组件旋转,该第一光源位于反光组件的下方。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前部覆盖有钢化玻璃或网格门,该钢化玻璃或网格门位于火焰处理装置的前侧。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印刷油墨制成的栅栏,并配合利用基材、栅栏和保护层组合形成3D火焰影像板,同时,通过由光线处理装置使得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动态,从而在3D火焰影像板后面会出现3D立体火焰的效果,人们在壳体前面的各个角度就可以看到立体火焰,逼真度有效增强,这种全新设计效果具有打破电壁炉行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改变电壁炉较传统的设计思想,具有深远的行业发展意义。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3D火焰影像板的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1、钢化玻璃或网格门
20、成像屏30、火焰处理装置
31、仿真木炭32、第二光源
40、光线处理装置41、反光组件
42、电机50、3D火焰影像板
51、基材52、栅栏
53、保护层60、第一光源
101、第一容置空间102、第二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成像屏20、火焰处理装置30、光线处理装置40和雕刻有火焰图案的3D火焰影像板50。
[0020]其中,该壳体10呈方形体,该壳体10的前部覆盖有钢化玻璃或网格门11,该钢化玻璃或网格门11位于火焰处理装置30的前侧,透过该钢化玻璃或网格门11可观看到火焰处理装置30。
[0021]该火焰处理装置30位于成像屏20的前侧,并且,该火焰处理装置30位于由成像屏20与壳体10内壁围构形成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内;该3D火焰影像板50位于成像屏20的后侧,该光线处理装置40位于3D火焰影像板50的后侧,针对该光线处理装置40设置有第一光源60,该第一光源60和光线处理装置40均位于由3D火焰影像板50与壳体10内壁围构形成的第二容置空间102内,该第一光源60的光源颜色为暖白色或黄色,其可发出光的颜色为红色、黄色、绿色、兰色,也可以是红绿兰结合成的七彩颜色,不以为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火焰处理装置30包括有仿真木炭31和用于使仿真木炭31发光的第二光源32,该第二光源32位于仿真木炭31的下方。该光线处理装置40包括有反光组件41以及电机42,该电机42带动反光组件41旋转,该第一光源60位于反光组件41的下方。
[0022]以及,该3D火焰影像板50为平板或弧形板,以及,该3D火焰影像板50可为软质板或硬质板,不以为限。具体而言,该3D火焰影像板50包括有基材51、由印刷油墨制成的栅栏52以及可透部分光线的保护层53,该栅栏52夹设于基材51和保护层53之间,该基材51靠近成像屏20,该保护层53靠近光线处理装置40,该保护层53为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并且,该保护层53为表面磨砂的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或者该保护层53为表面印刷油墨的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如此使得保护层53不完全透光,实现了保护层53可透部分光线的功能。
[0023]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该第一光源60发出的光线射向反光组件41,该电机42带动反光组件41旋转而使得光线形成动态效果,动态的光线反射到火焰处理装置30进行火焰整形,接着光线反射到3D火焰影像板50上形成3D火焰图样,从电壁炉的壳体10前面就可看到非常逼真的立体火焰。
[0024]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印刷油墨制成的栅栏,并配合利用基材、栅栏和保护层组合形成3D火焰影像板,同时,通过由光线处理装置使得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动态,从而在3D火焰影像板后面会出现3D立体火焰的效果,人们在壳体前面的各个角度就可以看到立体火焰,逼真度有效增强,这种全新设计效果具有打破电壁炉行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改变电壁炉较传统的设计思想,具有深远的行业发展意义。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成像屏、火焰处理装置、光线处理装置和雕刻有火焰图案的3D火焰影像板;该火焰处理装置位于成像屏的前侧,该3D火焰影像板位于成像屏的后侧,该光线处理装置位于3D火焰影像板的后侧,针对该光线处理装置设置有第一光源;以及,该3D火焰影像板包括有基材、由印刷油墨制成的栅栏以及可透部分光线的保护层,该栅栏夹设于基材和保护层之间,该基材靠近成像屏,该保护层靠近光线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表面磨砂的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表面印刷油墨的滴胶层、塑料层、或者是软性贴物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3D火焰影像板为平板或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3D火焰影像板为软质板或硬质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处理装置包括有仿真木炭和用于使仿真木炭发光的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位于仿真木炭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处理装置包括有反光组件以及电机,该电机带动反光组件旋转,该第一光源位于反光组件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显示3D火焰的电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部覆盖有钢化玻璃或网格门,该钢化玻璃或网格门位于火焰处理装置的前侧。
【文档编号】G02B27/22GK103528115SQ20131029278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吕威霖 申请人:东莞崧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