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33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适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构造为可运动的转印带;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被定位为经所述转印带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相对,并适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转印带,所述转印装置包括刷部件,所述刷部件配备有与所述转印带相接触的多个导电纤维,其中位于所述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上的上游端的多个导电纤维被沿着与所述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以直角相交的垂直方向切割,或其中位于刷部件沿所述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上游端的导电纤维被结合在一起。
【专利说明】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使用电子照相方法的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传统成像设备包括使用中间转印带的类型。中间转印带类型的成像设备通过初次转印过程和二次转印过程形成全色图像。在初次转印过程中,形成在电子成像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上。对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复该过程,从而在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形成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过程中,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一起转印到诸如纸的转印材料的表面上。转印至转印材料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由定影单元定影。这样产生了全色图像。
[0003]使用辊类型、刮刀类型或刷类型的转印部件作为成像设备的初次转印部件。转印部件被用于在与感光体相对的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的背面接触,对其施加初次转印电压。其中,刷类型的转印部件由导电纤维组制成,每根纤维可以独立地与中间转印带的背面接触。这补救了当使用辊类型或刮刀类型转印部件时引起的不均匀接触,并使得与中间转印带的背面的接触更均匀。这恰当地减小了在初次转印过程中发生的诸如密度不均匀的图像缺陷。
[0004]就与刷类型转印部件的带的背面相接触的方法而言,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01-134115公开了以下与带接触的方法:通过使转印部件倾斜以使得纤维通过向带的运动方向的下游倾斜而与中间转印带的背面接触。对于该接触方法,纤维的倾斜方向能被限制为朝向带的运动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向。
[0005]然而,在带的运动方向上,刷类型转印部件的上游侧有时随机地倾斜。刷类型转印部件的上游端必须设置在相对于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接触区域的上游端的预定位置处。如果刷类型转印部件的上游端的位置从该接触区域移位,则担心在接触区域的上游可能发生放电,使初次转印性能劣化。
[0006]具体地,对于刷类型转印部件,位于上游端的多个导电纤维经常随机定向。结果,即使刷类型转印部件相对于接触区域精确地定位,上游端的导电纤维与中间转印带的接触位置也可能相对于与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变化,导致初次转印性能的劣化。
[0007]需要注意的是,该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使用中间转印带作为转印带的成像设备中,也发生在使用适于输送转印材料的输送带作为转印带的成像设备中。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改进配备有刷类型转印部件的成像设备的转印性从而提供具有改进的转印性能的成像设备。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能够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能够运动的转印带;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能够将调色剂图案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至转印带,所述转印装置被定位在所述转印带的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相反的一侧上,所述转印装置包括刷部件,所述刷部件具有布置成与所述转印带相接触的多个导电纤维,其中在所述刷部件的多个导电纤维中,在所述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上位于刷部件的上游端的导电纤维被沿着垂直于所述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方向切割。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能够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能够运动的转印带;以及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能够将来自图像承载部件的调色剂图案转印至转印带,所述转印装置定位在所述转印带的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相反的一侧上,所述转印装置包括刷部件,所述刷部件具有布置成与所述转印带接触的多个导电纤维,其中在所述刷部件的多个导电纤维中,位于所述刷部件的在所述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上的上游端的导电纤维被结合。
[0011]从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而清楚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3]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透视图。
[0014]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立起纤维部的俯视图。
[0015]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初次刷部件的上游端的俯视图。
[0016]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的说明图。
[0017]图6是根据比较构造I的初次转印刷的透视图。
[0018]图7是根据比较构造I的初次转印刷的上游端的放大透视图。
[0019]图8是根据比较构造I中的初次转印刷的上游端的放大俯视图。
[0020]图9A和9B是根据比较构造I的初次转印刷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的说明图。
[0021]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上游端的放大透视图。
[0022]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的说明图。
[0023]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上游端的放大透视图。
[0024]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的说明图。
[0025]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的上游端处的纤维束的放大图。
[0026]图15是描述非接触区域D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28]以下参照附图通过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实施例中描述的构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位置要根据适用本发明的设备的构造和条件在需要时作出变更,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都能单独实施,或者在必要时或者在将来自各个实施例的要素或特征组合在单个实施例中有益时作为多个实施例或其特征的组合实施。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1、成像设备的整体构造][003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的示意性截面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是电子照相全色激光束打印机。而且,成像设备100是使用中间转印方法的级联型的。也就是说,成像设备100通过基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成分的图像信息在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一个接一个地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部件上、且同时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至转印材料上,从而获得记录的图像。
[0032]成像设备100具有作为多个成像单元的第一工位Sa、第二工位Sb、第三工位Sc、和第四工位Sd。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工位至第四工位Sa-Sd用于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就构造和操作而言,工位Sa-Sd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当没有必要区分不同颜色时,在以下说明中省略用于指示元件所对应颜色的下标a、b、c和d。
[0033]成像设备100在每个工位S中都具有感光鼓I (图像承载部件)。每个感光鼓I由驱动单元(未示出)沿着图示的箭头Rl (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感光鼓I的表面由充电棍2均匀充电。接下来,从曝光单元3发射激光束L以照射感光鼓I。基于图像信息控制激光束L,以形成静电潜像。而且,当感光鼓I的表面沿着图示的箭头Rl方向行进时,基于图像信息形成在感光鼓I上的潜像被显影装置4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4通过反转显影法使感光鼓I上的潜像显影。也就是说,显影装置4通过以下来进行显影:使得被充电至与感光鼓I的充电极性(负极性)相同的极性(负极性)的调色剂附着至均匀充电的感光鼓I上的图像部(曝光部)而不是鼓的其余部分。
[0034]用作中间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6 (带)设置在由图示箭头Rl指示的感光鼓I的表面的运动方向(感光鼓I的旋转方向)的显影位置的下游。中间转印带6是环形带,所述环形带在以下三个辊上伸展:驱动辊61、二次转印对向辊62以及张力辊63。当驱动辊61被沿着图示箭头R2 (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时,中间转印带6被配置为基本以与感光鼓I的表面的运动速度相同的速度沿图示箭头R3 (顺时针)方向旋转。
[0035]作为刷类型转印部件的初次转印刷5作为初次转印装置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与感光鼓I相反的一侧上的位置。
[0036]中间转印带6设置为与感光鼓I接触,形成初次转印部BI。当感光鼓I和中间转印带6旋转时,形成在感光鼓I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初次转印刷5的作用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的外周表面。以此方式,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负极性)相反的极性(正极性)的初次转印电压通过初次转印电源50施加于初次转印刷5。
[0037]没有在初次转印过程中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上而保留在感光鼓I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由感光鼓清洁器7进行清洁。感光鼓清洁器7包括清洁刮刀71,所述清洁刮刀71是适于与感光鼓I的表面相接触的弹性板。此外,感光鼓清洁器7包括调色剂容器72,所述调色剂容器72适于收集由清洁刮刀71从感光鼓I的表面去除的调色剂。
[0038]在第一至第四工位Sa至Sd上从中间转印带6的表面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依次对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进行上述充电、曝光、显影和初次转印过程。因而,通过叠加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而在中间转印带6上形成全色图像。
[0039]二次转印辊8作为二次转印装置设置在冲间转印带6的与二次转印对向辊62相反的一侧上的位置。二次转印辊8经过夹持中间转印带6压抵二次转印对向辊62,从而形成二次转印部B2 (压合部),在所述二次转印部B2中,中间转印带6和二次转印辊8彼此接触。通过二次转印辊8的作用将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至转印材料P上。即,容纳在转印材料供应部20中的盒21中的转印材料P由进给辊22送出,然后以预定定时由阻力辊23供应至二次转印部B2,在所述二次转印部B2中,中间转印带6和二次转印辊8彼此接触。几乎同时,从二次转印电源80将与调色剂的常规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正极性)的二次转印电压施加至二次转印辊8。在转印材料P正以夹持的状态输送通过二次转印部B2的同时,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6转印至转印材料P,然后,将转印材料P输送至热定影装置9。调色剂图像当由热定影装置9在压力下加热时被定影至转印材料P。
[0040]清洁刮刀64被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与驱动辊61相反的一侧上的位置。清洁刮刀64与中间转印带6接触,收集没有在二次转印过程中被转印至转印材料P而保留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004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是提供116mm/s的处理速度并支持A4尺寸纸张的打印机。
[0042][2、初次转印刷5的构造]
[0043]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示意图(透视图)。通过导电粘着剂将刷部件5 Y和树脂座5 δ (支撑部件)(例如由聚酯制成)结合在一起而构造成初次转印刷5。座5δ的一端固定至固定部件70 (在图5中图示),另一端为自由端。刷部件5 Y包括由多个导电纤维5ε构成的立起纤维部5α以及由非导电纤维5η构成的织物基部5β。织物基部5β是适于保持多个导电纤维5 ε的保持部。导电纤维5 ε沿与树脂板5 δ垂直的方向(法线方向)立起。使用其中密集地布置有用作立起纤维部5 α的导电纤维5 ε的起毛织物作为刷部件5 Y。
[0044]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的较短尺寸Wb (沿平行于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旋转)方向设定的方向)为Wb=7mm。此外,初次转印刷5的织物基部5β的较短尺寸Wk为ffk=7mm (与立起纤维部5 α尺寸相同)。初次转印刷5的较长尺寸L (沿与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旋转)方向垂直设定的方向)为L=250mm。就该尺寸而言,立起纤维部5 α设置在K=230mm的区域中,在纵向方向的两端处相同地设置不被立起纤维部5 α覆盖的IOmm区域。Wb=7mm的尺寸使得能在初次转印刷5和中间转印带6之间形成足够宽的压合部,K=230mm的尺寸使得即使在使用A4纸张时也具有用于成像的足够宽度。
[0045]图3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的示意图(俯视图)。在立起纤维部5 α中,通过对多根导电纤维5 ε进行交织而构造成的纤维束5 ξ以固定的间距排列,以获得5000-50000束/cm2的密度。每个纤维束5 ξ的直径是200-700 μ m,而两个相邻的纤维束5 ξ之间的中心距离是400-1400 μ m。当刷部件5 Y的多根纤维束5 ξ被投影成沿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排列时,纤维束5 ξ以交错的方式布置,使得在有助于初次转印刷5的初次转印的纵向区域中存在至少任意的纤维束5 ξ。图3Β是描述织物基部5 β的纵向丝和横向丝的示意图(俯视图)。当以起毛织物的形式实施时,织物基部5 β被构造成通过纵向丝和横向丝形成网格,纤维束5 ξ排列在纵向丝和横向丝之间,如图3Β所示。以此方式,能使用织物基部5 β以期望的图案排列纤维束5 ξ。
[0046]因此,本实施例使用这样的布置:在相邻的纤维束5 ξ之间形成重叠区域,即,当沿着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观察立起纤维部5α时,在相邻的纤维束5ξ之间没有形成间隙。这样通过减小由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之间的不均匀接触所引起的竖直条纹的图像缺陷,提供了良好的初次转印图像。
[0047]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散布有碳粉末的导电尼龙纤维作为立起纤维部5 α的导电纤维5 ε。适当地,纤维的单丝纤度为2_15dtex(dtex表示每10000米单丝的质量(单位是克)),具有10_4(^111的范围内的直径,具有1至3(^/也以范围的干强度。适当地,纤维的电阻率P fiber在10-108 Ω cm的范围内。
[0048]电阻率P fiber如下测定。具体而言,50根纤维被聚集成束,使金属探针以约Icm的间隔与束的表面接触。使用诸如Advantest R8340A的高电阻计在100V的施加电压下实际测量电阻Rfiber,使用下式计算出电阻率P fiber。
[0049]Pfiber=RfiberX (纤维直径/2) 2X3.14X50 +1.0
[0050]在处于非接触状态(没有压力施加到纤维的状态)的初次转印刷5上,导电纤维5ε从织物基部5β的平面延伸的方向被称为立起纤维方向。每根纤维的从织物基部5β测量的纤维长度是l_5mm。纤维长度小于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的较短尺寸Wb。减小的纤维长度使得即使纤维通过与旋转和运动的中间转印带6相接触而倒下,纤维也能与中间转印带稳定地接触。
[0051]用于立起纤维部5α的纤维材料不限于尼龙纤维,可以使用任何纤维材料,只要纤维材料导电即可。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非导电聚酯纤维被用于织物基部5 β,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使用任何纤维,只要立起纤维部5 α能被编织即可。
[0052]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刷部件5 Y的典型特征具体说明如下:
[0053]<初次转印刷的规格>
[0054]-物品类型:起毛织物
[0055]-材料:散布有碳粉的尼龙纤维
[0056]-单丝纤度:7dtex
[0057]-纤维直径:28μ m
[0058]-干强度:1.6cN/dtex
[0059]-电阻率:106Qcm
[0060]-纤维长度:2mm
[0061]-排列密度:10850束/cm2
[0062]初次转印刷5设置在经由中间转印带6与感光鼓I相对的位置,接触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注意,感光鼓I的直径为30mm。此外,0_1.0KV的初次转印电压可以从初次转印电源50施加至初次转印刷5。后文将说明初次转印刷5的接触构造。
[0063][3、中间转印带]
[0064]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60 μ m厚的带能用作中间转印带6,通过混合导电剂而将聚酰亚胺树脂的体积电阻率调节至109Qcm。此外,中间转印带6由驱动辊61、二次转印对向辊62和张力辊63的三根轴拉伸,由张力辊63施加约20N的总压力作为张力。
[0065]此外,中间转印带清洁器65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前表面上,其中,中间转印带清洁器65包括清洁刮刀64,所述清洁刮刀64是弹性板,用作适于移除附着至中间转印带6的调色剂的清洁部件。由清洁刮刀64从中间转印带的前表面去除的调色剂收集在调色剂容器66中。[0066][4、二次转印辊]
[0067]具有IO7-1O9 Qcm的体积电阻率和30°至40°的硬度的弹性辊能用作二次转印辊
8。以约39.2N的总压力将二次转印辊8经由中间转印带6压抵二次转印对向辊62。此外,二次转印辊8随着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而旋转。此外,0-4.0KV的二次转印电压能够从二次转印电源80施加至二次转印辊8。
[0068][5、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几何形状]
[0069]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刷部件5 Y在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上的上游端的示意图(俯视图)。将说明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特征的初次转移刷5的上游端几何形状。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的特征在于,立起纤维部5α和织物基部5β被切割为使得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几何形状沿着初次转印刷5的长度(沿垂直于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方向)是大致直线的。可以看出,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D沿穿过多个纤维束5ξ切割的轨迹大致直线地延伸。
[0070]更具体而言,在多个纤维束5 ξ中,位于各列中在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方向的最上游侧的纤维束5ξ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具有与基本垂直于旋转方向的同一虚拟平面基本重合的端面。沿着基本垂直于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方向的同一切割平面切割位于最上游侧的纤维束5ξ,以形成所述端面。位于最上游侧的纤维束5 ξ被构造成使得在构成纤维束5ξ的多个纤维5 ε中,在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方向上位于最上游侧的纤维5 ε的保持位置被沿着基本垂直于旋转方向的方向布置。此外,所述保持位置被对准在与相邻列的最上游纤维束5ξ的旋转方向的最上游的纤维5 ε的保持位置相同的直线上。
[0071][6、初次转印刷5 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
[0072]图5是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的示意图。所有工位Sa至Sd的初次转印部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是相同的,因而以一个工位为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刷部件5y由支撑部件(未示出)保持,并通过弹簧51 (推压部件)的压力F使得刷部件与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接触。总压力为F=4.9N, F的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中间转印带6的前表面的法线方向。
[0073]在图5中,压合部Ml形成在感光鼓I和中间转印带6之间。由驱动辊61和张力棍63直线拉伸的中间转印带6被设置为在每个工位处与感光鼓协作形成Imm宽的压合部。
[0074]另一方面,压合部NI形成在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之间。在分开的状态(无压力施加到纤维的状态)中,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垂直于初次转印刷5的座5 δ立起。然而,当通过压力F使立起纤维部5 α与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接触时,立起纤维部5α在一定程度上倒下。在该状态,趋向于恢复到垂直于座5 δ的立起姿态的恢复力作用在立起纤维部5 α上,施加将初次转印刷5远离中间转印带6回推的力(反作用力)。因此,初次转印刷5在被压抵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至压力F和反作用力平衡的程度后稳定下来。图5示出两种力相互平衡的状态。带和刷之间的压合部NI是7.0mm宽。
[0075]接下来描述图5中的S、t和U。S、t和u相对彼此的布置对获得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良好初次转印性能很重要。
[0076]重叠压合部(S)是感光鼓1、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被设置为彼此接触从而形成转印电场的区域。如果没有形成该区域,则不能获得良好的初次转印效率。在第一实施例中,重叠压合部(s)是2.0mm。[0077]张力压合部(t)是位于重叠压合部(S)的下游并且其中仅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彼此相接触的区域。该区域用于保留在带上的过量转印电荷回流至初次转印刷5,并且需要该区域以防止图像受到异常放电的影响。在第一实施例中,张力压合部(t)是4.5mm。
[0078]余量压合部(U)是在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之间的压合部(NI)朝向感光鼓I和中间转印带6之间的压合部(Ml)的上游侧伸出的区域。如果该区域增加,则在初次转印部的上游形成空隙压合部,在其中形成转印电场,导致在预转印期间转印发散。在第一实施例中,余量压合部(U)为0.5_。
[0079]为了得到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需要形成重叠压合部(S)和张力压合部(t)。余量压合部(U)必须不大。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触构造中,构件被设置为保证重叠压合部(S)和张力压合部(t)分别为2.0mm和4.5mm,以将余量压合部(U)限制为所期望的0.5mm。从而获得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顺便提及,使用该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已证实,当保证重叠压合部(S)、张力压合部(t)和余量压合部(U)的宽度分别为1.5mm以上、3.5mm以上和1.2mm以下时获得了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080]根据本实施例,适于支撑刷部件5 Y的座5δ通过固定部件70固定至带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上,但是也可以替代地使用没有使用固定部件70的构造。此外,可以使用金属板或树脂板而非座5 δ作为支撑部件。
[0081]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确保刷部件5 Y的上游端与中间转印带6接触。这里,作为比较例说明在图15所示的支撑部件。在图15中所示的支撑部件是金属板50 δ,所述金属板50 δ的上游端Pj位于刷部件5 Y的上游端Bjt的下游。在图15中,Bh表示刷部件5 Y的上游端Bjt与金属板50 δ的上游端Pj之间的距离。
[0082]在这种构造中,如图15中的初次转印部的截面图中所示,在上游侧可以具有非接触区域D。在非接触区域D中的非接触的量是变化的,因为在非接触区域D中,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之间的距离不能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非接触区域D中的非接触的量(中间转印带6和刷部件5 Y之间的非接触的距离)的变化形成的初次转印偏压产生的转印电场在纵向方向上会变得不均匀。转印电场的非均匀性表现为中间转印带6上的电势(几十伏特)的不规则,从而干扰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并导致包括图像模糊或密度不均匀的图像缺陷(所谓的发散)。
[0083]因而,根据本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座5 δ (其为支撑部件)的上游端设置在刷部件5y的沿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上游端的上游,从而减小了非接触区域D。
[0084][7、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影响]
[0085]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而言,当考虑构件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时,初次转印刷5的安装位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在约±0.5mm的范围内波动。然而,已证实,即使初次转印刷5的安装位置存在变化,第一实施例也总是提供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这是因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几何形状沿着初次转印刷5的长度基本是直线的。该构造使得余量压合部(U)能设定为最大1.0mm,小于上述1.2mm的值。可以说,这是第一实施例的特征效果。
[0086]现在,与比 较构造I对比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特征。
[0087]<比较构造1>[0088]图6是比较构造I中的初次转印刷5的示意图(透视图)。比较构造I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立起纤维部5 α和织物基部5 β没有被切割。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的较短尺寸Wb (沿着平行于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旋转)方向设定的方向)为Wb=7mm。此外,初次转印刷5的织物基部5 β的较短尺寸Wk为Wk=8mm。所使用的成像设备的其他尺寸和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因而省略其说明。
[0089]图7是比较构造I中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放大示意图(透视图)。如参照图3A和3B所说明的,在第一实施例和比较构造I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中,多个纤维束5ξ在初次转印刷5的纵向方向上以交错的方式排列。因而,如图7中所示,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的上游端绘出平滑的凹部和凸部重复交替的轨迹D。
[0090]图8是比较构造I中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放大示意图(俯视图)。根据上述立起纤维束的排列,从织物基部5 β的上游端至立起纤维部5 α的上游端的距离在某些部分取Xa=500 μ m的最小值Xa (在直线a上),而在其它部分是Xb=800 μ m的最大值Xb (直线b)。
[0091]图9A和9B是描述根据比较构造I的初次转印刷5的压合部布置的示意图,其中图9A示出直线a上的压合部布置,图9B示出直线b上的压合部布置。在图9A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分别为重叠压合部(s)和张力压合部(t)保证2.0mm和4.5mm的区域。另一方面,余量压合部(U)是0.2mm,其比第一实施例的0.5mm短,但是因为这满足了余量压合部(U)所需的1.2mm以下的条件,所以预期能够获得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此外,即使在考虑到初次转印刷5的安装位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在约±0.5mm的范围内变化的上述事实时,余量压合部U)也最大是0.7mm。因而,预期总是能获得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092]在图9B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分别为重叠压合部(S)和张力压合部(t)保证
2.0mm和4.5mm的区域。另一方面,余量压合部(U)是0.8mm,比第一实施例的0.5mm长,但是因为这满足了余量压合部U)所需的1.2mm以下的条件,所以预期能够获得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此外,当考虑到初次转印刷5的安装位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在约±0.5mm的范围内变化的上述事实时,余量压合部(U)达到1.3mm。因而,预期在预转印期间会发生转印发散。因此,在比较构造I中,通过在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约±0.5mm的范围内使得初次转印刷5实际变化来检查图像,已证实,有时发生呈竖直条纹形式的图像缺陷,不能提供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093]由于上述原因,即使成像设备的构件安装位置存在变化,第一实施例也能通过使用上游端形状基本是直线的初次转印刷5来吸收尺寸误差和安装误差而保证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094]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游端D是基本直线的,并且具体地,如果设置在基本垂直于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纤维在距离上游端D0.5mm的范围内,则能获得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如图14所示,当从微观上观察时,作为设置在最上游侧的纤维束的纤维束5ξ存在变化。因而,如图14所示,某些设置在最上游侧的纤维有时位于上游端D的下游。即使在该情况下,如果纤维在距离上游端D0.6mm的距离(图14中的hi)的范围内,则可以说纤维基本位于直线上。注意,在图14中,通过切割移除部分E。
[0095](第二实施例)
[0096]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此处主要说明具有第二实施例的特征的初次转印刷5上游端的几何形状。此处不具体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事物。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的构件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构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表不,其描述将被省略。
[0097]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的特征在于:立起纤维部5 α中的纤维在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倾斜,立起纤维部5 α和织物基部5 β被切割以使得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几何形状沿初次转印刷5的长度是基本直线的。这提供了比第一实施例更好的初次转印性能。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放大示意图(透视图)。可以看出,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D沿着切割轨迹基本直线地延伸。
[0098]参照图11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总体上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图1)的成像设备相类似,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在第二实施例的接触构造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构件被设置为重叠压合部(s)和张力压合部(t)分别保证2.0mm和4.5mm的区域,以将余量压合部(U)限制为所期望的0.5_。
[0099]实际使用成像设备来检查图像,已证实,能获得比第一实施例更好的初次转印性能。这是因为,在分开的状态(无压力施加到纤维的状态)中,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以保持相对于初次转印刷5的座5 δ倾斜角θ ( Θ <90° )的方式立起。即,当通过压力F使立起纤维部5α与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接触时,立起纤维部5 α以超过倾斜角Θ的方式倒下。结果,立起纤维部5 α的导电纤维5 ε的末端在上游侧和下游侧通过以几乎平行于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的方式接触来接触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这增加了与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相接触的区域,从而提供了更均匀的分布。因此,就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和立起纤维部5α之间形成转印电场而言,与第一实施例和比较构造I的情况相比,转印电场在中间转印带6和初次转印刷5之间的压合部(NI)中具有更均匀的分布。
[0100]因而,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不仅减小了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中的导电纤维5 ε的随机倾斜,还进一步改进了与中间转印带6的背面相接触的均匀性,其中接触的均匀性是初次转印刷5的特征。这更恰当地减小了在初次转印过程中发生的诸如密度不均匀的图像缺陷。
[0101](第三实施例)
[0102]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此处主要说明具有第三实施例的特征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几何形状。不具体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事物。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的构件由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构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描述将被省略。
[0103]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放大示意图(透视图)。
[0104]立起纤维部5 α被结合在一起,使得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几何形状沿初次转印刷5的长度是基本直线的。更具体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在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方向上的每个最上游纤维束5 ξ都通过焊接工艺局部熔合在一起,以形成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4)相同的上游侧端面。此外,相邻的纤维束通过焊接工艺熔融结合在一起。可想到的焊接工艺方法包括例如通过焊接单元从上方朝向织物基部5β对刷部件5Y的立起纤维部5 α垂直地施压。使用该方法,被热熔融的立起纤维部5 α被直接结合到织物基部5β。结合到织物基部5β的部分形成为如图12所示的织物基部5β上的焊接部5Y0
[0105]这在成像设备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提供了比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更好的初次转印性能。可以看出,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D沿导电纤维5ε熔融结合在一起的部分5Υ基本直线地延伸。
[0106]用于焊接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的可能方法包括以下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将例如由金属制成的刮刀部件或辊部件至少加热至能焊接导电纤维5 ε的温度,然后通过对彼此接触的导电纤维5 ε和立起纤维部5 α施压来进行焊接。此外,还有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来进行焊接:使用刮刀部件或辊部件的高频振动来对彼此接触的导电纤维5ε和立起纤维部5α施压。注意,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只要能基本直线地熔融结合立起纤维部5 α即可。
[0107]此外,与上游侧的情况一样,可以熔融结合位于中间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的最下游侧的纤维束5 ξ。在下游侧,纤维通过焊接工艺部分地熔融在一起,以便形成类似于上游侧的端面的下游侧端面。
[0108]参照图13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初次转印刷5的接触构造和压合部布置。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总体上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图1)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相类似,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在第三实施例的接触构造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构件被设置为使得重叠压合部(s)和张力压合部(t)分别保证2.0mm和4.5mm的区域,以将余量压合部(U)限制为所期望的0.5mm。
[0109]实际使用成像设备来检查图像,已证实,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等同的初次转印性能。然而,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立起纤维部5 α通过焊接基本直线地制成。在第一实施例中,初次转印刷5的上游端的立起纤维部5 α通过切割基本直线地制成。然而,在成像设备的进纸测试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导电纤维5 ε逐渐从织物基部5β分开并脱落。相比之下,已证实,第三实施例的构造能在成像设备的整个寿命期间保证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110]此外,在分开的状态(无压力施加到纤维的状态)中,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初次转印刷5的立起纤维部5 α垂直于初次转印刷5的座5 δ立起。然而,如同第二实施例,可以使用以保持相对于初次转印刷5的座5 δ倾斜角θ ( Θ <90° )的方式立起的立起纤维部5α。在该情况下,不言而喻,能在成像设备的整个寿命期间获得比第三实施例更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111]由于上述原因,即使成像设备的构件安装位置存在变化,第三实施例也能通过使用立起纤维部5 α的上游端基本直线地熔融结合的初次转印刷5在成像设备的整个寿命期间保持良好的初次转印性能。
[0112]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基于中间转印方法并配备有中间转印带6的全色级联成像设备中的初次转印部的构造。然而,如果根据本发明来配置,则配备有单个感光鼓的全色旋转成像设备也能提供良好的转印性能。
[0113]此外,作为初次转印刷5经过中间转印带6抵靠图像承载部件的成像设备,能想象另一构造的成像设备。示例包括其中多个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个接一个转印至在转印带上传输的转印材料上的全色成像设备。如果根据本发明来配置,则该构造提供良好的转印性能。 [0114] 虽然已参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能够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I); 能够运动的转印带(6); 转印装置(5,50),该转印装置能够将调色剂图案从图像承载部件(I)转印至转印带(6),所述转印装置(5,50)被定位在所述转印带(6)的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I)相反的一侧上,所述转印装置(5,50)包括刷部件(5Y),所述刷部件具有布置成与所述转印带(6)相接触的多个导电纤维(5 ε ), 其中在所述刷部件的多个导电纤维中,在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位于刷部件(5Υ)的上游端的导电纤维(56)被沿着垂直于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方向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刷部件(5Y )包括保持部和多个纤维束,每个纤维束被形成为所述多个导电纤维的一部分的导电纤维的束;并且, 所述多个纤维束布置在所述保持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多个纤维束的列中的沿着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每列中,位于所述刷部件(5 Y)的在所述运动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纤维束被部分切割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多个纤维束的列中的沿着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每列中,在位于所述运动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导电纤雄束中的位于所述刷部件(5 Y )在所述运动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导电纤维被沿着垂直于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方向基本成一直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转印装置(5,50)包括能够支撑所述刷部件(5 Y )的支撑部件(5 δ );并且 其中所述刷部件(5 Y )在运动方向上的上游端位于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上游端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件(5δ )包括树脂座,所述树脂座的尸端被固定,而另一端是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件(5δ )包括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推压部件(51),所述推压部件能够通过所述支撑部件(5 δ )将所述刷部件(5 Y )朝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I)推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转印带(6)包括中间转印带,所述调色剂图像被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I)转印至所述中间转印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由多根丝形成的织物基部(5 β );并且 其中所述纤维束(5 ξ )包括在所述丝之间编织的多个导电纤维(5 ε )。
1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能够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11); 能够运动的转印带(6);以及 转印装置(5,50),该转印装置能够将调色剂图案从图像承载部件(I)转印至转印带(6),所述转印装置定位在所述转印带(6)的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I)相反的一侧上,所述转印装置(5,50)包括刷部件(5),所述刷部件具有布置成与所述转印带(6)接触的多个导电纤维(5 ε ), 其中在所述刷部件的多个导电纤维(5 ε )中,位于所述刷部件(5 Y )的在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上的上游端的导电纤维(5 ε )被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导电纤维(5ε )包括熔融结合的导电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刷部件(5)包括保持部和多个纤维束,每个纤维束被形成为作为所述多个导电纤维的一部分的导电纤维的束;并且, 所述多个纤维束布置在所述保持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所述多个纤维束(5 ξ )的列中的沿着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每列中,位于所述运动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纤维束(5 ξ )被熔融结合, 并且纤维束(5 ξ )以及在垂直于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纤维束(5 ξ )相邻的另一纤维束(5 ξ )被彼此熔融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位于所述运动方向的最上游侧的纤维束(5 ξ )中,位于所述运动方向的最上游侧的导电纤维(5 ξ )被熔融结合,并被沿着垂直于所述转印带(6)的运动方向的 方向基本成一线布置。
【文档编号】G03G15/01GK103869669SQ20131067145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赤松孝亮, 小川贤一, 安幸治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