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结构及使用该卡扣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85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卡扣结构及使用该卡扣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卡扣结构,包括基板、相对设于基板的板面上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卡扣结构的显示面板。第一卡钩包括基座、弹性臂及挡块,基座与基板连接,弹性臂与基座连接且沿平行于基板的板面方向延伸,挡块与弹性臂自由端上靠近第二卡钩的一侧连接,挡块与基板之间形成间隙。此种卡扣结构,由于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基板的板面平行,弹性臂充分利用了平行于基板板面方向的空间,即挡块和基板之间的间隙大小和弹性臂的长短无关。相对于传统的卡扣,弹性臂可以设计的更长,而不影响挡块和基板之间的间隙大小,更长的弹性臂形变能力更大而且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不易被折断。
【专利说明】卡扣结构及使用该卡扣结构的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卡扣结构及使用该卡扣结构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液晶玻璃是一种将液晶膜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夹层封装而成的高科技光电玻璃产品。安装于液晶电视上的液晶玻璃是通过控制面板与液晶玻璃电连接,通过电流的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达到控制玻璃透明与不透明状态的最终目的。
[0003]上述与液晶玻璃电连接的控制面板一般安装在液晶电视壳体的侧壁上,通常是用锁螺丝的方式将控制面板固定,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将控制面板打坏。运用卡扣固定控制面板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它可以快速将控制面板固定并且不易将控制面板损坏。
[0004]如图1所示,其为传统的卡扣10的结构示意图。卡扣10包括基板12及与基板12垂直连接的两个相对设置钩子14。当需要卡接的物体11较薄时,那么钩子14的弹性臂141则需要设计的很短,才能保证钩子14能够稳定的卡接所述物体11。在待卡接物体11推向钩子14的过程中,由于钩子14的弹性臂141较短,形变能力有限,导致钩子14的弹性臂141较难弯曲,不易安装,而且还容易弯曲度过大而导致弹性臂141断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不易断裂的卡扣结构。
[0006]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卡扣结构的显示面板。
[0007]—种卡扣结构,包括基板、相对设于所述基板的板面上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
[0008]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基座、弹性臂及挡块,所述基座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座连接且沿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板面方向延伸,所述挡块与所述弹性臂自由端上靠近所述第二卡钩的一侧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钩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且沿所述第一卡钩所在方向延伸。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卡钩也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卡钩排成的直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卡钩排成的直线相互平行。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为楔形结构,所述挡块的楔形面与所述基板的板面相背,同时面向所述第二卡钩所在方向。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
[0013]此种所述卡扣结构,由于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的板面平行,所述弹性臂充分利用了平行于所述基板板面方向的空间,即所述挡块和所述基板之间的间隙大小和所述弹性臂的长短无关。相对于传统的卡扣,所述弹性臂可以设计的更长,而不影响所述挡块和所述基板之间的间隙大小,更长的所述弹性臂形变能力更大而且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不易被折断。
[0014]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贴合连接的壳体、胶框和液晶面板,以及控制面板、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
[0015]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相对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0016]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基座、弹性臂及挡块,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座连接且沿平行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方向延伸,所述挡块与所述弹性臂自由端上靠近所述第二卡钩的一侧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0017]所述控制面板卡接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之间。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钩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一端连接且沿所述第一卡钩所在方向延伸。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卡钩也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卡钩排成的直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卡钩排成的直线相互平行。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为楔形结构,所述挡块的楔形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背,同时面向所述第二卡钩所在方向。
[0021]在其中一个 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0022]所述第一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及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上述卡扣结构,将所述控制面板卡设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上,从而达到所述控制面板易于安装,以及所述第一卡钩不易断裂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传统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所示的卡扣结构上固定有板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0]如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卡扣结构100包括:基板110、第一^^钩120、第二卡钩130。第一^^钩120和第二卡钩130相对设于基板110—侧的板面上。
[0031]请同时参阅图3,其为图2所示的第一^^钩120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钩120包括:基座122、弹性臂124及挡块126。基座122与基板110连接。弹性臂124 —端与基座122连接,且沿平行于基板110的板面方向延伸。挡块126与弹性臂124自由端上靠近第二卡钩130的一侧连接,挡块126与基板110之间形成间隙。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24与基板110之间也形成间隙。
[0032]在本实施例中,挡块126为楔形结构,挡块126的楔形面与基板110的板面相背,同时面向第二卡钩130所在方向。
[0033]请再次参阅图2,第二卡钩130包括:横板132及竖板134。横板132与基板110连接,竖板134与横板132远离基板110的一端连接且沿第一卡钩120所在方向延伸。
[00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钩120和第二卡钩13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钩120直线排列,多个第二卡钩130也直线排列,多个第一卡钩120排成的直线与多个第二卡钩130排成的直线相互平行。应当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卡钩120与多个第二卡钩130之间的关系并不限于上述限定,第一卡钩120与第二卡钩130的位置可根据被固定物的具体形状进行设置。
[0035]如图4所示,其为卡扣结构100上固定有板块200的结构示意图。将板块200固定于卡扣结构100上的过程如下:
[0036]首先将板块200的一侧边置于第二卡钩130上,即板块200的一侧边位于基板110和竖板134之间;
[0037]接着将板块200的另一侧边抵接于第一卡钩120的挡块126上;
[0038]最后将抵接于挡块126上的板块200的侧边往基板110的方向顺势一推,此时弹性壁124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向一侧发生弹性形变,板块200顺势落入挡块126与基板110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弹性壁124在板块200固定后复位。
[0039]至此,整块板块200便固定于第一^^钩120和第二卡钩130之间。
[0040]由上述可知,此种用卡扣结构100固定板块200的方式,由于弹性臂124的延伸方向与基板110的板面平行,弹性臂124充分利用了平行于基板110板面方向的空间,即挡块126和基板110之间的间隙大小和弹性臂124的长短无关。相对于传统的卡扣,弹性臂124可以设计的更长,而不影响挡块126和基板110之间的间隙大小,更长的弹性臂124形变能力更大而且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不易被折断。
[0041]如图5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20包括:依次贴合连接的壳体300、胶框400和液晶面板500,控制面板600,第一卡钩700,第二卡钩800。
[0042]请同时参阅图6,其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20在A处的放大图。第一^^钩700和第二卡钩800设于壳体300的侧壁上,第一^^钩700、第二卡钩800及壳体300的侧壁构成的结构与上述的卡扣结构100相同。
[0043]控制面板600卡设于第一^^钩700和第二卡钩800上,且与液晶面板500电连接。
[0044]将控制面板600卡设于第一^^钩700和第二卡钩800上,与上述板块200卡设于第一卡钩120和第二卡钩130的动作过程相同,从而达到控制面板600易于安装,以及第一卡钩700不易断裂的效果。
[00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扣结构,包括基板、相对设于所述基板的板面上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基座、弹性臂及挡块,所述基座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座连接且沿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板面方向延伸,所述挡块与所述弹性臂自由端上靠近所述第二卡钩的一侧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且沿所述第一卡钩所在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卡钩也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卡钩排成的直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卡钩排成的直线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为楔形结构,所述挡块的楔形面与所述基板的板面相背,同时面向所述第二卡钩所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
6.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贴合连接的壳体、胶框和液晶面板,以及控制面板、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相对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基座、弹性臂及挡块,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座连接且沿平行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方向延伸,所述挡块与所述弹性臂自由端上靠近所述第二卡钩的一侧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控制面板卡接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一端连接且沿所述第 ^钩所在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卡钩也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卡钩排成的直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卡钩排成的直线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为楔形结构,所述挡块的楔形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背,同时面向所述第二卡钩所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文档编号】G02F1/13GK203535332SQ20132059917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袁培恒 申请人: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