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探测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95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探测光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温探测光缆,包括裸光纤,其特征在于:裸光纤外紧包一层保护涂层,带有保护涂层的裸光纤穿设在不锈钢螺纹软管内,不锈钢螺纹软管与保护涂层之间用导热软膏填充,不锈钢螺纹软管外包有不锈钢丝编织层,不锈钢丝编织层外为波纹结构的导热外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锈钢螺纹软管与保护涂层之间用导热软膏填充,能保证光缆快速响应,最外层是黑色波纹结构的导热外套,黑色能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采用波纹状结构一是能够增大感温光缆与热空气的接触面、二可以在保证外护套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凹槽部分的厚度以达到快速导热、三是有助于热空气沿着凹槽流动使热空气与光缆有更长的接触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感温探测光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温探测光缆,属于温度探测、火灾监测及报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光纤传感技术是随着光通信技术同步发展起来的,光纤传感器以其特有的本征安全、无电、结构小、重量轻、寿命长、监测物理量丰富、灵敏度高和传输速度快等众多优点现已在关乎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以来,以其分布式测量的优点在温度测量、渗漏检测和火灾消防监测等方面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产品。
[0003]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灵敏性,通常是对微弱信号进行测量的,因此优秀的光纤传感器结构必须具备对微弱信号变化的微损传递。目前在隧道火灾监测领域广泛使用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感温探测光缆是采用圆形常规塑料外护套铠装光缆,少数为了提高导热率内部灌充了导热油膏。由于这种常规塑料的导热率非常低,增加了外界温度变化传导到感温光缆内部光纤所需的时间,而且大大衰减了温度变化幅度。
[0004]伴随车辆的行驶及内外温度差,隧道内通常有较大的隧道风存在,这会导致隧道内车辆着火时只有微弱的热量传至隧道顶部的感温探测光缆上,使得传统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探测光缆不能满足高风速情况下隧道火灾探测的响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用于高风速情况下隧道火灾、且能快速响应的感温探测光缆。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温探测光缆,包括裸光纤,其特征在于:裸光纤外紧包一层保护涂层,带有保护涂层的裸光纤穿设在不锈钢螺纹软管内,不锈钢螺纹软管与保护涂层之间用导热软膏填充,不锈钢螺纹软管外包有不锈钢丝编织层,不锈钢丝编织层外为波纹结构的导热外套。
[0007]作为改进,所述保护涂层厚度为120 μ m。
[0008]所述导热外套采用采用导热率大于0.6ff/m.k的黑色阻燃塑料外套或橡胶外套。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裸光纤外紧包保护涂层加厚用于提高裸光纤在螺纹软管内的工程使用机械强度,不锈钢螺纹软管与保护涂层之间用导热软膏填充,能保证光缆快速响应,最外层是黑色波纹结构的高导热率外套,黑色能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采用波纹状结构一是能够增大感温光缆与热空气的接触面、二可以在保证外护套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凹槽部分的厚度以达到快速导热、三是有助于热空气沿着凹槽流动使热空气与光缆有更长的接触时间,导热外套材料采用导热率大于0.6ff/m.k的黑色阻燃塑料或橡胶,这样保证高风速情况下探测光缆的快速响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感温探测光缆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如图1所示的感温探测光缆,其包括裸光纤1,裸光纤I外紧包一层120 μ m厚的保护涂层2,带有保护涂层2的裸光纤I穿设在不锈钢螺纹软管4内,不锈钢螺纹软管4与保护涂层2之间用导热软膏3填充,不锈钢螺纹软管4外包有不锈钢丝编织层5,不锈钢丝编织层5外为波纹结构的导热外套6,导热外套采用采用导热率大于0.6ff/m.k的黑色阻燃塑料外套。
[0013]把上述结构的感温探测光缆应用于高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或类似的大空间场所的顶部,可以实时测量被监控设施的温度和火灾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感温探测光缆,包括裸光纤,其特征在于:裸光纤外紧包一层保护涂层,带有保护涂层的裸光纤穿设在不锈钢螺纹软管内,不锈钢螺纹软管与保护涂层之间用导热软膏填充,不锈钢螺纹软管外包有不锈钢丝编织层,不锈钢丝编织层外为波纹结构的导热外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涂层厚度为120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探测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外套采用采用导热率大于0.6ff/m.k的黑色阻燃塑料外套或橡胶外套。
【文档编号】G02B6/44GK203561778SQ201320612709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韦冬青, 潘建懿, 夏旭鹏 申请人:宁波振东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